《雨夜短文》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019-4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夜短文》读后感(一):原来你是这样的余秋雨!
其实我这个人是很喜欢下雨天的,尤其是周末休息的时候,下大雨就拉上窗帘,然后开一个小夜灯,然后打开轻音乐,然后睡一天。或者开一盏灯,拿出一本小说,然后看一天。 如果下小雨的话,我就会拿着伞到处胡溜达,找一个地方吃点东西,或者打开窗户看雨。最近在读《雨夜短文》,我想余秋雨也是喜欢下雨天的吧!毕竟他名字里也有一个雨字。 余秋雨是这本《雨夜短文》的作者,浙江余姚人。当代文化学者,作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5年成为中国内地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被誉为“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代表作有《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1、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回应你的挥手! 很喜欢这本《雨夜短文》里拼命挥手这个故事,小男孩和每一个经过站点的游客挥手,却得不到回应,不就会因为郁闷而生了病。这位孩子的父亲告诉了一位游客,这位游客在听完之后,聊了两句,于是就休息了。等到几天后,小男孩的病好了。原理是这位游客在看到小男孩的时候友好的打了一个招呼。作者余秋雨认识到其实做文化也是一样的,要对于群众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要过分的关注,但也要努力为他们解答困惑和问题,即使是一枝笔,只要运营得当,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也很喜欢这个故事,身为一个读者,我认为每一个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正确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读者去认识生活,享受生活,并且善待自己。 2、有些事不要再等! 什么事不需要等呢?比如想吃一个很久没吃的点心,或者学习一个新技能。不要老是空等,马上行动。在自己情绪还没有耗完之前,全力享受这个过程。不要拖到自己没有情绪,然后放弃这件事。 这个独立的章节写的超级抒情和唯美,看来余秋雨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并且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法。 3、关于感情! 余秋雨作者除了写下自己每天动物所思所感之外,也没少秀恩爱。作家总是比一般人更加的敏锐,能够感受到爱情里细枝末节的美好事物,然后写在书里到处撒狗粮,秀恩爱。关于爱情,我想这个是不需要将就的,即使慢一点也建议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三观契合的人,只要两个人真心喜欢,即使粗茶淡饭也会很幸福吧! 这本《雨夜短文》里面每一个章节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不必从头开始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看任何一个章节。读完这本《雨夜短文》后,你就会对余秋雨有了独特的认识和了解。
《雨夜短文》读后感(二):经过人间的苦旅,方能发现人间烟火的美
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住一方陋室,不为半斗米折腰,不为追求丝竹之乱耳,不追求莺歌燕舞而夜夜笙歌感到高兴。他只在乎一方陋室过得自我逍遥。
人活着为了就是一种态度。
我记得,前中国足球国家队的主教练曾经将队伍带到世界杯的赛场。他讲的一句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在《雨夜短文》一书里,余秋雨先生对生活的一种惬意,一种放松,一种身居陋室不为社会俗世烦恼。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认可是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无法坚持不下去,他们病了,他们放弃了,他们卧床不起了,他们没有了生活的目标。那么怎么办呢?
家人、医生、朋友、谁也无法治愈。
余秋雨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某个地方的火车开通了。当地的居民很兴奋,特别有一个小孩子。每天,他对着过往的火车挥手。很多时候,在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忙碌地专注于自己的旅途,可是谁又能安静地注意窗外的风景呢?孩子的挥手谁也没有注意到,谁也没有在车内给予窗外的他回应一个挥手。
时间长了,孩子依旧挥手,可是依旧没有人回应。最后,孩子病了。孩子的父亲四处寻医,病不得医治。有一天,父亲遇到一名旅客,他把孩子的情况告诉旅客。
第二天,火车经过孩子挥挥手的地方。孩子发现一扇窗户打开了,他用力的挥手。火车上的一名旅客也用力的挥手。从此之后,孩子的病不治而愈了。
人很简单,也很纯粹。
一个人坚持是一种态度,一个人的回应也是一种态度。
余秋雨先生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平常心,即使是深夜下起滂沱大雨,雨打屋檐哗啦啦作响。雨焦急,人安静。人在屋内看外面的世界,每个人早上起床,挤地铁、吃快餐、深夜走孤独的路,为了就是生活的打拼。可是屋内的人在感叹别人的同时,何尝自己不是一种忙碌呢?
人过着只为一种平常心,有人就为了两分钱的事情产生妒嫉。
余秋雨先生在《雨夜短文》里讲了”诽谤者就是妒嫉者”,文字里没有特意去诋毁那些诽谤自己的人,而是在嬉笑怒骂间讲述这些人的一种心里状态。通过这些事情,余秋雨先生还得到一大帮朋友的无言支持。
《雨夜短文》内都是一些短小的文字,但处处可见文笔的精悍。这些短文每一篇都是独立所在,它们却是生活琐事篇章的连接。一张素色的白纸上面每添一笔都是独立的。当画卷完成时成为了一幅名著。
每个人都像一片树叶,这篇叶子在期盼中活着,在期盼中疲惫,在期盼中飘落,似乎什么也没有等到,但是,天地间正因为有无数这样的叶子才动人心魄。
美是天下一切的终点,也是起点。
《雨夜短文》读后感(三):雨夜静读
就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短平快的信息充斥人们的视野,占领人们的时间、精力,进而主导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们才得以通过各种便捷的方式即时了解到自己想要的资讯,而不必去经历印刷、出版、运输、销售这一系列等待。
这是一个奇异的循环——互联网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我们的耐心,让我们变得不再像过去一般,愿意主动接触那些长篇累牍、甚至需要反复咀嚼的知识和观念;于是乎,越是追求极致的速食文化(无论我们是有意为之还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选择),就越是往走马观花的方向发展。——你不能说这是不对的。毕竟,学海无涯,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即使不能透过现在看本质,可若是能够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多走走、看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想,绝大多数的创作者都曾经、正在或是将要面临“究竟是要迎合市场还是坚持自我”这样的灵魂拷问。对此,余秋雨给出的答案是:“我想,既然当代人只能利用短促的片段机会读一些短文,那我们更不能把这珍贵的机会糟蹋了。”
余光中曾称赞余秋雨的文章创造了长篇幅的极限,“动辄万言,长而不散,流转自如,意蕴沛然”,而后,很多评论家又以这个特点来定性所谓“文化大散文”。有人说:“余秋雨的散文,都是宏大叙事。相比于那些一条小溪、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引发出无病呻吟式的散文,让人过目难忘。风土民俗、历史人文、万里山河都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抒发你的情感,引起共鸣。一处名胜风物,挖出那段沉淀的历史,由古及今,总能让人思索和感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开创了一个散文创作的新高度,也引领了一个时代。”
但其实,余秋雨也写过很多短篇散文,他的那些代表作品中,《文化苦旅》就有好几篇并不长,《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每一篇因匆匆写于路途,也长不了,只是许多读者都把它们看作一个个庞大考察计划的片段,不认为这是独立的短文。而《雨夜短文》,则把很多独立的短文收集在一起,没有“文青”式的抒情,也没有“鸡汤”式的教言,更没有故弄玄虚的艰涩或者套话连篇的谄媚,每一篇短文都是一个文化课题,包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文史的追寻。
这是雨夜一般的文章,不琐细,不枯燥,不冗长,适合在万籁俱寂中,与夜和雨一同静读。
《雨夜短文》读后感(四):文化实践与思考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他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曾经是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担任过上戏院长,主持过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借我一生》中有详细的记述。正是因为有这样命运多舛的经历,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作品风格,对待人生的变故坦然、冷静,善于从人生经历和文化事件中反思、总结,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他对于中华文化的思考和担忧。
在这部文集《雨夜短文》中,余秋雨对生活中的小事小情进行了敏锐地捕捉,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作品、历史人物、故事进行了适当地联想,并延伸联系我们当今的社会现象,十分具有启发意义。
在《奇怪的年轻人》一文中,从频频发问的庄子到我和初中同学对外星人设想的疑问,抛出了一个我们传统教育一直都忽视的问题——过于重视讲述式的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能够真正推动思考的,是提问。”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有赖于充满好奇心的人类不断对自身、社会和宇宙提出疑问,并通过各种努力寻找答案。对自身的提问,产生了医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对社会的提问,产生了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宇宙的提问,产生了天文学、物理学、气象学等学科。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最缺乏的就是鼓励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容。
在《他们的共性》一文中,余秋雨总结了中国文脉的命运竟然出奇地相似。他们都是创造者,他们没有选择简单地继承前人,而是开创了新的文脉;他们都是流放者,精神跋涉的路途艰辛而深远,孤独而坦然;他们都是无助者,在面对生命中和生活中的磨难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只能独自面对。中国的文人,大都是孤独的,他们倾尽全力去坚守他们所认可的信念,却都历经艰险,或如屈原,郁郁不得志投江而亡;或如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获罪入狱;或如曹雪芹,历经世态炎凉感受生活穷苦。然而,“文人相轻”,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文人的地方也是如此。文化界斗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领域,所以,余秋雨才会提出“永远不要去伤害一个你并不了解、并不熟悉的文化创造者。任何政治斗争、传媒风潮、社会纠纷,一旦涉及他们,都不要起哄”的戒律。
作为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的老一辈文化学者,余秋雨对于国内文化界的许多负面的现象习以为常,甚至能够做到淡然处之。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出名,自然会引来很多羡慕嫉妒恨的人,引来很多流言蜚语,其中也不乏借名人的名义来炒作自己,甚至不惜编造谎言来造谣生事。“流言止于智者”,对待这些流言与谎言,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应对方式:“下策:以自己的愤怒,与谎言辩论;中策:以自己的忍耐,等谎言褪色;上策:以自己的心性,使谎言失重。”自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只有做好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才能让谎言不攻自破。
《雨夜短文》读后感(五):雨夜短文雨夜读
唯独喜欢那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蕴藏无限深情于只言片语中,朴实无华。 雨夜短文同样如此,同样传达的是文人的情怀。并不喜欢那种华丽的辞藻,因为只有读的时候感觉到华贵,读后便只感觉到了无味。正因为这一癖好,读雨夜短文,被赋予了一种对文化的信心。作者对于题目这样说“深夜的雨,有一种古老而又辽阔的诗意,让我的思路突然变得鸿蒙而又滋润,于是,一个题目出现了。”读罢此书,又感觉这一段“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从本书的文章之短,感受到夜,感受到雨,感受到万籁俱寂中淅淅沥沥的醒悟和微笑。对此,我有期待。”更有深意! 纵观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浑然不同,上辑取名万里入心,共四十篇,是人生长途中的震撼式的感悟;下辑文史寻魂,共十八篇,是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 在上辑中,我印象深刻的是酒招非酒这一篇,这一篇记叙了作者的一些年轻朋友将自己的作品递交给作者的事情,并且希望作者给予指点,类似于问道的那一种感觉!作者在这里作用了一个比喻,他把那种还在雏形的作品比作酒招,把真正的文学比做酒!我觉着蛮有新意也很有道理,正如他一句带有批判性色彩的话“他们往往还没有开始酿酒,就开始在涂抹花花绿绿的酒招。”最为精彩之处是作者做的一个概括,也就是文学之道的入口处,有两级台阶,它们是:一、质朴叙事;二、感性描述。这引起了我感情的共鸣,前面提到过我并不喜欢那些华丽的辞藻,想起了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质朴叙事便直击要害。还有篇末的一句——上好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年轻的爱好者们只要入了门,就百无禁忌,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自由驰骋。这一句更是能够鼓舞青年投入到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士气。 读完此书,心里更多的或许是对于余秋雨的崇拜,曾几何时,提到余秋雨这个字眼,最先想到的不是他的散文,而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这是一个能够勾起我去了解反思中华文化的符号。作为一个钟情于小说的人,初读文化苦旅便感觉到耳目一新,心里想的是,原来文笔不仅仅是妙笔生花,更有一种“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的豁达,万里路途写万卷书。 读过一遍之后,神清气爽,颇有一股茅塞顿开之意,但是再回想,却有几分惆怅在里面。这本书是在两个星期之内读完的,因为只是在闲暇之余拜读,所以零零散散,也只是浅尝辄止,只能说让我充满了对文化的渴求,如果是以一种读后感的形式来说,便是粗枝大叶了。 书中自序里说,舞动满天白绸固然是一种本事,剪取庭前小枝也需要别有情致。确实是这样,长篇大论能够写明自己想要表达的,但是用短文来说,就不见得能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叙述清楚,并且表达出“美”的境界了。然而雨夜短文这本书给予了的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当热衷于文化大散文时,偶尔读一下这种小巧别致的作品更是很有情调的。说不上鸿篇巨制,在茶余饭后品读也是很合适的,没有那种文字的前后呼应,所以在读的时候没有那么费力,可以只着眼于那片刻,去领会,去思索。 但是对于文化来说,不能儿戏,我们要有一种端庄的态度,或者带有一颗崇敬的心。
《雨夜短文》读后感(六):我自优雅,任雨一直下
散文不比小说,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短,而《雨夜短文》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短文,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合集,每篇篇幅都很短,但简短的文字反而更有力量。 散文大多记录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写写眼前的风景和好吃的菜肴,花鸟鱼虫,亲人朋友是散文中最常有的内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也不例外,薄薄的一本书,短短的文章也能对余秋雨先生的人生略知一二。 在《雨夜短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篇《我也不知道》,主要写余先生收到很多人的论文研究余生生为何会收到社会上各种诽谤,大家都找不到任何原因,只求余先生能够指点一二。 《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就是余先生对此的回应,在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余先生确实在认真回答问题,很努力的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所谓的不知道并不是余先生的推辞,而是余先生的一种疑惑与不解。 马东说:“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也许余先生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引来如此多的诽谤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余先生在错误的时间恰巧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里。 在余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以后,余先生选择和世界和解,选择接受现在的生活,学会忽略那些不好的声音,豁达勇敢的面对生活。我敬佩余先生和他夫人在被误解时的那种淡雅,当不好的声音出现先自我反省,如果问题不在自己也并不急着向大众澄清,或许是他们也知道澄清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都有被大家误会的经历,普通人第一反应是愤怒,然后会急着解释,但最后的结果就是越描越黑,即便不解释也会在心里憋一口闷气,至少要闷闷不乐好一阵。很少有人像余先生一样淡然处之,余先生的豁达属实令人敬佩。 如今信息越来越发达,言论越来越自由,生活中唯唯诺诺的弱者开始成为网络上的大侠,打着行侠仗义的旗号做着无脑喷子的事情。网络暴力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一旦热点事件爆发,网友就喜欢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表明立场,对受害人进行二次伤害。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力量,言论自由并不是可以随意伤害他人的理由。余先生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和豁达的心胸,所以余先生的生活并没有被破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负面的言论中走出来,很多人因为这种语言暴力而患抑郁症,生活从此再无阳光。 《雨夜短文》还随书附赠了余先生的字,都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多少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写字工工整整的人必然干净整洁,字迹潦草的人大概率不拘小节。余先生的字工整有序,笔画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洒脱。 我想要把余先生的这篇《我不知道》分享给那些正在经历语言暴力的人,你被误解,被诽谤可能并不是你的错,更不要因为这些人的无脑言论就影响你自己的生活,认识你的人都知道你并非他人嘴中恶意中伤的模样,不认识你的人也不值得你为此伤心难过。 愿你们和余先生一样早日走出流言的阴影,也希望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能够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雨夜短文》读后感(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余秋雨的散文,很多年前读过他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这三本。可以说,这些都是影响了那个时代很多人很长时间的优秀作品。大体上来说,余秋雨的散文素有“文化散文”之称,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尤其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之中——譬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道士塔》诸长篇,至今印象依然深刻。所以在看到这本《雨夜短文》时,某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确实还是“余秋雨”!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却还是能够感受得到其中所蕴含的那一份“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情怀。
确实是“短文”。分为上下两辑,上辑凡四十篇,取名为“万里入心”;下辑凡十八篇,取名为“文史寻魂”,后面还附有《必诵唐诗五十首》《必诵宋词三十五首》《必诵宋诗十二首》——选择得还是挺有代表性的!相比那些长篇散文,这些散文都很短小,但却依然能够在寥寥数语间,发人深省,令人回味再三。
优秀的散文讲究“神散而形不散”,那个“神”,就是文章的精气神,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情感所系,能够抓住读者的无限兴趣。这样的一种评价,在《雨夜短文》的五十八篇“短文”中,也足见“其意”。对这些“短文”,余秋雨自己的感悟、评价当然是一个方面,他的“自序”已经点明了很多;但最令人神往的则是那几句:“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从本书的文章之短,感受到夜,感受到雨,感受到万籁俱寂中淅淅沥沥的醒悟和微笑。”其实,这就是《雨夜短文》的精华所在了。话说得似乎有点儿玄,仿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如果站在通感的修辞角度来品味这几句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所谓“大而化之”,其实也即如是。每一篇都有深意,却不必徘徊再三,只管快马加鞭,“一日看尽长安花”就行!当繁华落尽,却依然还能够感受得到那份意远幽深,也就足够了。
散文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毋宁说,人生就是一篇长短不一的散文,只不过能不能称之为“优秀”,却还要看作者自己用心与否,是否把自己沉进去了,以及沉进去了多少……所有这些,不仅仅需要情感,更需要感悟;不仅仅需要情怀,更需要阅历。有些东西是可以弥补、修饰的,有些东西却只能是老老实实地等待,等待时机的到来。那几句话不是早就说过了吗?不是不报,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不过报的究竟是什么,却又是另外一层意思了。
体味余秋雨在《雨夜短文》中所蕴含的那个“余秋雨”,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尤其难得的是,除了散文,除了附录的诗词精选,除了他的“文化大事记”,随《雨夜短文》而来的,还有余秋雨自书的一篇《心经》。短短的260字,内容简洁概要,却是大乘佛法教义之总纲——于是乎一切的一切,便都在其中了,仔细品味就是。
《雨夜短文》读后感(八):你比你更精彩
人之初,到底是善还是恶的哪?几千年前,孟子与荀子激烈地争论这个问题,在如今的世纪,这依然是一个很值得辩论的选题。 前些天,在追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过程中,我极其反感主人公律师王赦不顾妻子感受,自以为是地维护他眼中弱势群体权益的行为,他接手的案子其中包括杀死九条人命的李晓明、捅死两名孩童的精神患者。王赦将工作放到第一顺位,委托人一个电话就能把他从怀孕的妻子身边拉走。最后,妻子再不敢依靠这个充满正义感男人的肩膀了,毕竟那些光热都在维持公平正义中耗光用尽了。她因为丈夫接手的不合大众价值取向的案子被恐吓、担惊受怕,肚子里的孩子也夭折胎腹。王赦作为律师执着追求真相,收获的果就只是这样吗?与此同时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样为自己心中的美好而挣扎着、追寻应有的答案,却实际上倾家荡产、孤苦一生。 老人常说:平平淡淡一辈子,美美满满一家亲。在国人的言行里,无不渗透和平、与人不争,这种“智慧”延续至今,于是没那么多人想出头。毕竟法律并非平民用来维权的工具,它耗时耗力,平常百姓当然充满怨气地放弃维权,心理安慰自己吃亏是福,有这个时间不如多干些活计补贴家用。 余秋雨先生给了我说出心中所想的勇气。《雨夜短文》中,他在一篇散文末尾写道:“善良是人类生存最后一道防护栏,也是最后一个理由。”或许,撬动现在这个极度畸形扭曲的社会需要的就是找回本心。每个人都可以朝心中所向的善与美迈开一小步,为了心中呐喊着的弱小身躯而奋力一搏,为了千千万万同处一个境地的人们发声,给上面的“贵族”看看,我们并非愚钝麻木胆小懦弱的砂砾。 善良,体贴身边的人们,即使是过客,也希望你递杯茶水,而非眼看着他穿梭而过,如此一来,你的人生何不也是一样匆匆,到头来一点热度都没留住。你也只是他人眼中的风景,眼睛掠过而无其他交集。人相处不过是一来一往,互相家长里短,于是日子就过去了,你在朋友的包围中幸福地度过人生路。 只要是生活,无论是谁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压力和隔膜。一步登天还要渡几次雷劫哪!你说生活逼迫你成长,它教你弱肉强食,剔除异己,嫉优妒能。它叫你披上残酷的盔甲,隐藏柔软的血肉之躯,与同是讨生活的人们争斗,非得你死我活。你说,我活的可真累,面色憔悴,那双因绞尽脑汁而枯竭的眼孔透着无望。 到底是哪个步骤出了差错?当时的少年,无忧无虑,只想着梦想与远方。余秋雨先生一句道破:是通行标准剥夺了我们的快乐。人想要过的稳定必然往通行标准上靠拢,而想活的精彩的人们, 则须得与多数人们背道而驰。 在短暂迷失,尝试为家庭低下头颅讨生活,接有钱人辩护的案子中,王赦活得没有个人样,家里乌烟瘴气,时常出没要点头哈腰的大哥,应酬喝酒,结束案子后,满身臭气地到在家中地板上。他当给妻子拿出厚打钞票就是补偿,如此,他就是正常的人了,家庭会在稳定的工作时间和丰厚的薪水作用下粘合回原来的祥和美满。 他不会笑了。妻子看着他哭了,说:这不是那个我爱着的丈夫,我希望你变回真正的自己。 两年后,王赦满血复活了,在异国为底层无力的少数人争取应得的公正待遇与人权。 我只摘录了《雨夜短文》的只字片语,絮叨些无聊的话。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没读过余秋雨先生任何作品,只知道他是个有名的大作家,有很多众人皆知的大作,在此之外,一无所知。在本书中,每篇散文无不透露着先生淡薄豁达的智慧,他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勇敢,有如此多优秀的内里却不想张扬给世界,好像山里隐居的老和尚,拥有盖世内功却不争那人人眼红的武林盟主席位。 请大家潜下心来,品一品文中字句,细细咂嘛。
《雨夜短文》读后感(九):书评《雨夜短文》
我评过多部散文集,他们都各有千秋,文中的风格与格局皆因作者而异,每位作者笔下的散文都似乎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反映出作者个人的职业背景、文学修养、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等。 如张丽钧老师的散文集《我懂你的欲言又止》,它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必然有更多的纤巧和妩媚,又因张丽君老师是一位高中校长,从而使得她的文章多了一些为人师者的宽容和育人的口吻。 而《雨夜短文》这本书亦是暗含着余秋雨老师本人太多的心态与意愿,他身为师者,便觉得我们应该从小事中学习大道理,他认为天地之大,人类之渺小,将自己放低一点姿态,才可容下世间更多值得去做去想的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余老师人生长途中的震撼式感悟,既然都能震撼到余老师,那么作为学者的我们必然是洗耳恭听、潜心学习。 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道理。 我们要做一个聪明而好心的人。就如《拼命挥手》这篇短文中的陌生旅客一样,当他明白那位农民父亲口中的儿子并非得了什么惯病,而是想要得到与他同样的热情回应,但年纪幼小的孩子并不明白,飞驰的火车中少有这样好心的人,多的是麻木与漠然的人们。但这位聪明而好心的人知道,自己应该去拯救这个孩子,或者用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感化世人的麻木。我们应该学习的就是这份笑而不答的聪明,和摒弃麻木、勇于献出爱心的精神。 我们要做一个懂得享受生命的人。其中有篇文章叫做《白马》,我们莫要同那骑着白马、一心想要穿过蒙古草原的胡杨林、去镇上买酒的骑手一样,在他匆匆而过之际,多少美景都因为他的忽略而与他擦肩而过。这样的人生终将会因为充满了匆忙的目标,而少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多了几分遗憾。 做一个心灵充盈的人。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名为《三个目标之后》,文章中的主角是美国企业家贝林(Behring),当他完成自己制定的三个巅峰目标之后,发现自己的内心是无聊的、空虚的。当他从一个残疾小女孩的眼神中看到一丝光亮时,从一个贫穷的男子身上看到一种帮助人后的快乐时,他才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我们要学的是物质的富裕并不能代表心灵的充盈。 除了提到的这几篇文章外,其他短文也是有理有据、有情有景,让我们在小事中轻而易举的悟出大道理,学习其正确做人、做事的方式。 看余老师的文章,正如他在《酒招非酒》这篇文章中的阐述一样,散文即使在讲述最深奥的事,也要尽量为读者排除障碍,产生感性效果,如果借用酒的比喻,那就是一定要让读者闻到酒香,浅尝一口。 第二部分是,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叫做文史寻魂。我看到的是余老师笔下的一位位千年古人,经过他幽默、直白、到位、唯美的文字,穿越时空跃然眼前。他们来自不同的朝代,有着鲜为人知的辛酸与屈辱,但他们用自己柔弱的躯体,铸就中国千年经典,他们是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化身。 总体来看,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他提到的文章之道:大事可以小写,小写了仍不失其大;重事可以轻写,轻写了仍不失其重;难事可以易写,易写了仍不失其难;苦事可以趣写,趣写了仍不失其苦。 余秋雨老师所说,他毕竟是他,从小就排斥“文青”式的抒情,“鸡汤”式的教育,更厌烦故弄玄虚的艰涩,套话连篇的谄媚。他把每篇短文都当做一个文化大课题来完成,虽然比较轻松,却包含着沉重的分量。 文章中的分量之轻重,还请你慢慢细品,也许能在文中读到“夜”、读到“雨”,读到万籁俱寂中淅淅沥沥的醒悟和微笑。 《雨夜短文》 余秋雨 天地出版社
《雨夜短文》读后感(十):只有片段的阅读时间,也可以徜徉文学史的殿堂
有人说,读书是最低调的奢华,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很多朋友会说,我也想读书,可是真的没有时间啊!每天一睁开眼就爬起来往单位赶还可能迟到,下班之后又满身疲惫,哪里还有精力再去读书呢?
的确如此,不光小编感同身受,就连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也表示深为理解。不光理解,他还设身处地专门为读者写了一些小短文。他说,时至今日,生活节奏加快,一般读者没有时间沉浸在长篇大论中了。偶尔能过目一读的,主要是短篇。
余秋雨更可贵的是,73岁的余秋雨并不是随便写写,而是把每一篇短文都当作一个文化大课题来做。为的是不让只能利用片段时间来读书的朋友们把这点本就不多的时间再浪费掉。
2019年春天,他把这些小短文集结起来,出版了《雨夜短文》一书。这本书分了两部分,一部分讲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另一部分对文学史上的经典做了评点。
我想,余先生的用意也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你对生活对世事有所纠结,那么看看第一部分他谈到的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是否可以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呢?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学习文学史的知识,那么第二部分又提供了极度凝练的评说。或者你干脆什么都不想看,只想记诵几首诗歌。那也可以,余秋雨严选了97首经典唐宋诗词附于文后。
也许有的朋友会有些疑惑。看几篇短文能对人生有些开悟,大致可以理解。但是几篇短文,就可以撬动一部文学史吗?尽管余秋雨先生谦虚地说,只能是半部。但是小编觉得,说一部也不过分。
在第二部分“文史寻魂”里边,余先生率先讲了《诗经》里的几首诗,几个事,随后又分头说了庄子和屈原,接着是司马迁和史记,然后来到大唐讲了散文和唐诗,接着来到两宋,当然没有忘记专章讲一讲苏轼和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前面一半,小编觉得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随后讲起的余秋雨先生的专业——戏剧,讲《西厢记》,讲《窦娥冤》,甚至从而说到关汉卿的“顽泼”也让传统的“君子之道”推进了一步。然后他隆重地推出了王阳明,顺而下之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直至章太炎、王国维。这些人的名头当然如雷贯耳,但是他们的详细背书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便有很多朋友并不熟悉了。
当然,余秋雨先生没有忘记明清小说,但也并没有赘言,而是用极短的“闪问闪答”的形式对“四大名著”以及《金瓶梅》和《聊斋》等重要著作做了一针见血的评说。
最终,他对于这些中国文脉的执脉者做了一个总结,给后来人留下一个重要启示。你看看,一部文学史不是可见一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