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读后感精选10篇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是一本由赵闯,杨杨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56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2019-10-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读后感(一):即使《侏罗纪公园》也未必能够如此震撼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也就是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一类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的统称——当然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甚至是大众们都相信,恐龙其实并没有完全灭绝,鸟类就是它们的后裔!但至少可以确认的是,人们已经越来越熟悉的那种恐龙的形象,比如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可怕的牙齿等,这样的恐龙确实已经灭绝了,今天的人们只能通过化石来重构、“复原”它们!

  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所以恐龙的最初命名,意思就是“恐怖的蜥蜴”。当然,根据越来越崭新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恐龙的形象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甚至有些恐龙就是今天的一些鸟类一样,也是非常漂亮的。真要是像现存的科摩多龙或者鳄类一样的形象,那就无趣得多了!

  关于恐龙的研究、形象,在无数的BBC的纪录片里,或者画册中已经屡见不鲜,《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也已经让人见识到了霸王龙、迅猛龙的形象。说到电影,虽然《侏罗纪公园》让人眼前一亮甚至为之惊叹,但它们实际上也够扯的了!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霸王龙实际上是白垩纪晚期北美大陆上的一种肉食性大型恐龙,跟侏罗纪根本没什么关系;倒是同样生活在北美大陆上的一种肉食性恐龙,也就是蛮龙,倒是属于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其次还在于,迅猛龙,也就是伶盗龙的化石基本都是以单体形式被发现的,它们很可能并非是像电影中那样成群结队进行捕食出行的——另外,据说迅猛龙的个体通常情况下并不大,至少不会是电影中那样的形象。

  但无论如何,随着化石发现的日渐丰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恐龙这种所谓“恐怖的蜥蜴”已经是越来越熟悉了,也越来越抛弃了初见时的惊讶,而变得越来越淡然——但这样一种熟悉和淡然,在作者赵闯严格遵循着科学依据进行创作的画册《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中,还是不免让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PNSO恐龙博物馆”系列一共四册,分别呈现了大型肉食恐龙、大型植食恐龙、小型肉食恐龙和小型植食恐龙的形象;在《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中主要是逼真地再现了十种大型肉食恐龙,也就是羽王龙、贝贝龙、暴龙、棘龙、鲨齿龙、蛮龙、南方巨兽龙、马普龙、特暴龙以及霸王龙。这些大型肉食恐龙让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它们的形体之巨大、它们的牙齿锐利!不过,相信羽王龙和贝贝龙也是让人兴趣不少:前者就在于它是最大的长羽毛的恐龙,真是漂亮极了,都让人没感觉到它是一种大型肉食恐龙;后者就在于它的名字,和大型肉食恐龙的名号比起来,它的名字可真是够萌的!

  而且如果足够留心的话,可以看到,大型肉食恐龙的这十位“代表”,其中有十之八九都是白垩纪时期尤其是晚期才出现的,那时正是恐龙的极盛期——仿佛正好契合了盛极而衰的道理,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读后感(二):《PNSO恐龙博物馆》:当恐龙遇上艺术,一场视觉盛宴即将开启

当地球的两代霸主相遇

  大家还记得《侏罗纪公园》吗?哈蒙德博士利用一只困在琥珀里的蚊子复活了恐龙。后来,复活的恐龙失控,整个小岛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息......

  从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恐龙化石开始,就不断有恐龙并未完全绝种的传闻。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记录,刚果河流域出现的神秘生物——魔克拉·姆边贝。有人认为这种神秘的生物是恐龙的后代。

  关于魔克拉的最早文字记录出自一位法国的传教士Lievain Bonaventure,他在书中提到他曾见过一些约有三英尺长的大脚印。1859年另一位传教士Thomas听当地人口说,他们也曾有人猎杀过一只魔克拉,还吃了它的肉。但是,吃过肉的人,过不久就全暴毙而亡了。1913年,一位德国船长Freiherr von Stein zu Lausnitz作了调查,他在报告中这样说的:据说,这种生物的皮肤是灰褐色的而且很光滑,大小大概和象差不多,至少不会小过河马。它有一个长而灵活的脖子,听说头上还有一个角。1976年,爬虫学家James H. Powell与生物学家Roy P. Mackal专门对魔克拉进行了调查。通过几年的调查,他们发现,目击者口中的魔克拉和梁龙很相似:有15到30英尺长,蛇一样的头和脖子,长尾巴,身体像河马。

魔克拉·姆边贝

  关于魔克拉的真面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但是还有一种较为科学的说法。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恐龙一直存活在我们的身边。因为,鸟类就是恐龙进化而来的。

  1996年,在热河神物群中不断发现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为这个说话提供科学依据。其中,科学家在中国辽宁发现的中华鸟化石是人们发现的第一只带羽毛的恐龙。中华鸟的体型和鸡差不多大,牙齿锐利具有锯齿;尾巴很长;前肢短小;后肢长且粗壮。最重要的是中华鸟身上长有原始羽毛。中华龙鸟既有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重要特征,足够证明恐龙和鸟类的密切关系。在2009年,科学家又发现一块羽王龙的化石,石化不仅保存了完整的恐龙骨骼,还留存着精美的羽毛痕迹。羽王龙是目前最大的长羽毛的恐龙。

最大的长羽毛的恐龙

  人们致力于研究恐龙蛋、恐龙身高、体重、骨头、肤色、习性、足迹、粪便等。总之,任何和恐龙有关的东西,我们都喜欢研究。我们痴迷于从化石研究恐龙,一方面是为了试图更近一步了解那个古远的世界;另一方面,是为了预测我们的未来。

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教授说:“我们要研究、理解人类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就首先要知道人是怎么来的。恐龙就是这个大故事里的关键一环。它是以前陆地的霸主,我们是现在陆地的霸主。这一代的霸主总是想要去了解上一代的霸主。”

  关于恐龙,人们可以说是挑战了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不仅想象出很多关于恐龙的故事。比如《侏罗纪公园》系列、《侏罗纪世界》系列、《驯龙记》等。还为此付出了行动。这位美国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远不满足于想象,他要试图从鸡的身上提取DNA并复制出真实的恐龙。杰克·霍纳之前参与了《侏罗纪公园》创作,或许就是从影片中得到的灵感。杰克·霍纳说:“如果幸运,‘鸡恐龙’将在5年内实现。”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概项目已经进入尾部胚胎发育阶段。

  从2009年,杰克·霍纳宣布要复制恐龙,到2011年,他在TED上演讲,他的疯狂举动,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哈佛医学院教授马修·哈里斯认为:虽然条件允许可以做这个实验,但并不意味应该做这个实验。就算成功制造出已经消失的事物,除了一只乱七八糟的怪物鸡,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 因为它不是一只恐龙,永远也不会是恐龙。

图片源自网络

  复活恐龙这件事,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未来的某一天,恐龙会不会和人类共存于地球上呢?如果真到那时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谁又会知道呢?

  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侏罗纪公园》中哈蒙德说到的:“这些生物要存活下来,需要我们离开,而不是我们的帮助。而且我们让出一小步,信任大自然的力量,生命总有出路。”

当孔子遇上恐龙

  《侏罗纪公园》是从一块琥珀中复活了恐龙。其实,人类最早对恐龙的认识是从化石开始的。

  17世纪,牛津大学罗伯特·波尔蒂的《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中记载过一个化石。这块化石,后来被一个叫布鲁的人叫做“巨人的阴囊”,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巨人的生殖qi。而且人们曾认为,这是世界第一例被记录的恐龙化石。事实上,我们中国才是最早发现并记录了恐龙化石的。

  16世纪前的文献《国语·鲁语下》有这样一个记载:

“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于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史记也转述过这件事:《史记·孔子世家》:“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问仲尼: “骨何者最大?”   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

  这个故事是说:春秋时期,吴国打败了越,并得到了越国的一节大骨头。这块骨头有一辆车那么大。吴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骨头。就派使者去问最博学多才的孔子:“谁的骨头最大?”

  孔子回答说:“当年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在会稽这个地方召集大家开会。可是有个叫防风氏的人迟到了,大禹大怒,就命令把他斩首示众了。据说,一车只够装一节防风氏的骨头,就跟这骨头差不多大。” 大家听完,很是钦佩孔子的知识渊博。

防风氏(图片源自网络)

  后来经过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这根骨头很可能就是恐龙的化石。虽然孔子对“大骨”的解释并不科学,但是却足以证明中国才是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国家。我们比西方的“巨人阴囊”要早2000多年。

当恐龙遇上艺术

  中国不仅是发现恐龙化石最早的国家,也是恐龙资源最丰富国家。据统计,在我们国家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150种。《自然》杂志说:“在21世纪初,中国既拥有最好的古生物学家,又拥有最好的化石。”

  这个恐龙研究大国,有不少恐龙爱好者。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对恐龙都一种特殊的感情,既喜欢又害怕,即好奇又兴奋。我想每一个喜欢恐龙的人应该都希望可以和恐龙近距离接触吧。

  许多恐龙爱好者应该都知道“PNSO恐龙大王”,它可以算是中国恐龙研究的排头兵了。这次PNSO出了一套叫《PNSO恐龙博物馆》的图书,给喜欢恐龙的朋友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PNSO恐龙博物馆》有四本:《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植食恐龙》、《PNSO恐龙博物馆·小型肉食恐龙》、《PNSO恐龙博物馆·小型植食恐龙》。

  这套书的作者是恐龙复原大师赵闯和科学童话作家杨杨。赵闯7岁开始画恐龙,21岁他的作品就登上了英国《自然》杂志。赵闯查阅了很多资料,严格遵循着科学依据,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创作,完成了恐龙的复原。精美的恐龙结合了杨杨简洁而温情的文字,带领我们开启了恐龙时光之旅。

  同时,这套图书的科学顾问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部主席——Mark A. Norell。这可以算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交叉。

  来看一下《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里面的恐龙,是不是感觉这是国产恐龙图书中最逼真,最霸气的。

《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图片源自pnso恐龙大王wb

  而且,这本书真多很大!!我收到快递的时候,惊到了,又沉又大的一本书。一本260mm×370mm的画册,左右双边全打开大约有一米长。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纸上的imax视觉效果,不在博物馆,也不在电影院,就在你手上,是有多震撼!

打开后是4个8开的页面(图片源自pnso恐龙大王wb)

  恐龙已经灭绝了,但是人类的探索精神一直都会在,这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时光的长河中,地球承载了丰富的生命。不管是恐龙还是人类,都只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应该在探索自然的同时学会敬畏大自然、包容其他物种、尊重生命。

  参考文章:

  《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恐龙在浙江_李正纲》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读后感(三):吴越之战中就已发现恐龙腿骨,却被孔子认成了防风氏

  是什么能同时让上至30岁下至3岁的老男人和小男孩共同痴迷?不是泳装美女也不是奥特曼。

  你不会想到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抢着看一本书是什么情况?无法想象有一本书居然适合上至30下至三岁的男人。

  事情的起因就在于我带回了这本——《PNSO恐龙博物馆之大型肉食恐龙》。

  这是一本科学艺术绘本,其中所有的知识和数据都是严格遵循科学依据而来的,分别由两位作者,赵闯和杨杨共同完成。其中赵闯先生负责用绘画结合艺术性最大程度上用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气势磅礴的恐龙世界。杨杨女士则结合最新的恐龙研究,用文字进行介绍。两人合力为我们构造了一个书本中的侏罗纪公园。

  书中的每一张图都细腻逼真,记得里面有一张是恐龙胚胎化石的复原图,绘画者连胚胎宝宝透过光线薄薄的皮肤呈透明的粉红色的那种感觉都画出来了。让我差点以为面前就是一只活的小兽,似乎还能看到他薄薄皮肤下跳动的血管。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能说出来的恐龙也就霸王龙、翼龙这些,却原来不知道有些恐龙是像鸟一样长着羽毛的——羽王龙,有的恐龙生活在海里靠捕鱼为食,还有的恐龙打架时喜欢用下巴顶别人。真的很有意思。

  不只是我一个人觉得有意思,我身边的两个大小男人们也开始玩起了扮演恐龙互相撕咬的游戏。我看着他们打闹突然在想,这丑丑的大怪物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可以让男人们为他着迷?

神秘的大灭绝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试图复活恐龙,他们从琥珀中的蚊子体内提取出了恐龙的DNA,最终制造出了真正的恐龙。

  人类为什么会对复活恐龙这么痴迷?恐龙研究已经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产业甚至是一种文化。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恐龙都是地球的霸主:巨大的体型、完美的身体结构。可以说如果他们存活至今,人类将无喘息之地。

  然而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存了亿万年的恐龙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关于他们如何灭绝的说法不一,至今并没有定论,但也给我们人类做了警示。研究恐龙,探究他们灭绝背后的真相,似乎也是为了在让我们预防,避免重蹈覆辙。

恐龙研究历史

  恐龙研究发源于上个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恐龙研究是从1902年的黑龙江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开始,至今已经发现了169种已命名的恐龙品种。

  为什么古人没有发现恐龙呢?其实古籍中有多处记载发现来巨大的骨头状的化石。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件事,在春秋时,吴国攻打越国拆毁会稽城时,挖出了一节巨大的骨头,这节骨头大到连车都装不下。大家都很惊奇,把骨头搬到鲁国去问孔子。

  孔子对骨头进行了研究后告诉大家:“这一节骨头是防风氏的。传说当年大禹治水后,在会稽城召开诸神会议,结果防风氏迟到了,大禹就命令将他斩首示众,于是他的骨头便埋在了此处。”现在看来哪有什么防风氏,这发现的应该就是恐龙的腿骨。

《酉阳杂俎》中记载:有力葬者,率皆凿石为穴。(郭)谊之所卜亦凿焉。积日倍工,忽透一穴。穴中有石,长可四尺,形如守宫,支体首尾毕具。

  磁州滏阳县(位于邯郸)土中多石,因此人门喜欢在山上掏洞埋人。有一次却扒出来一块连头带尾四尺左右、守宫样子的石头,脑袋、尾巴、四肢都可以分辨出来。守宫在古代就是指壁虎,四尺大概就是现在的一米二长左右。壁虎应该没有那么大,想必是恐龙的头骨,两者其实在形状上很近似。古人发现了恐龙化石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能将它记录在古籍中。

  其他国家对恐龙其实也早有记载。

  在吴哥窟的一座寺庙塔普伦(Wu Prohm)建于12世纪,其中就出现了一个剑龙的雕塑。

  墨西哥挖出了公元前2500年制造的陶瓷雕塑上也记录着恐龙的存在。令人惊奇的是古代人在没有如今高科技的复原技术的情况下,居然可以将恐龙绘画地如此活灵活现。

  从这些记载看来,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恐龙,并且对他们也很喜爱,才会将他们刻在各种器物上面作为装饰。

力量崇拜

  人类对力量的痴迷体现在他们总是对强大的物体强烈的崇拜。像古埃及人对太阳的崇拜,把太阳当作神明来供奉,希望可以得到太阳之力来征服自然。而我们华夏民族则一贯有着对龙图腾的崇拜,像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等在传说中都是人首龙身,以显示其身份尊贵,我们的最高统治人被成为“真龙天子”,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龙的传人”。

  人天生就会崇拜比自己强大的生物。

在《游戏力》一书中就介绍了小孩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就是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很喜欢扮演大恐龙或者大怪物,来假装撕咬吓唬其他人。其实这都跟小孩对力量的崇拜心理有关,孩子是弱小的,他们希望借助这些比大人更强大的恐龙,让自己显得也强大一些。

恐龙引起的思考

  马普龙是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肉食恐龙之一,身长超过12米,几乎没有其他掠食性恐龙能在他手下取胜。

  这样的强者似乎单打独斗都能成为一方霸主,然而科学家发现马普龙居然是以群体的方式合作捕猎。

在《PNSO恐龙博物馆之大型肉食恐龙》一书中写道:马普龙的化石集体被埋藏在来位于南美洲阿根廷的乌因库尔组。由此推断马普龙总是成群结队地行动,互相照顾,他们会把最年幼的恐龙围聚在中间,以免被猎食者有可趁之机。

  动物的世界是残酷的,他们只有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连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都需要时刻提心吊胆地生活。

  试想同样喜欢群体行动的人类,在靠着集体合作居然一跃而上,成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彻底脱离了丛林法则。这要感谢恐龙的灭绝给了这一弱小的群体发展的舞台,但如果换成恐龙,他们是否也会在群体合作中建立文明,创造一个新的时代呢?

  脑中突然浮现出被恐龙奴役的画面,摇摇头,还是算了吧,人类几千年来依然时不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兽性和欲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如果换成脾气更暴虐的恐龙,那真是不堪设想。

  恐龙的灭绝其实已经在提醒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是为什么能战胜其他兽类的,靠的是合作、文明、良知……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读后感(四):也许恐龙圆滚滚?恐龙竟然有羽毛?“跳出”刻板印象,激发创造力

  说到恐龙,也许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各种电影中的经典形象。在大部分影视剧中,恐龙都以一种“僵尸化”的形象出现。它们多数有着粗糙冷硬的表皮,几乎没有脂肪等软组织,紧紧贴着肌肉的表皮下清晰透出发达的肌肉纹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只要提起“恐龙”二字,我的脑海中便会第一时间出现这种形象。

  直到前阵子我得到了一本令我相当惊喜的书《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这本书的作者赵闯和杨杨是一个科学艺术创作组合,自从2009年组合成立之后,便致力于科学艺术创作于研究事业,作品多次发表于《自然》《科学》等顶尖科学期刊上。本书中,他们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化石材料和科学家的研究数据基础上进行构架,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一副光怪陆离的史前画卷。

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

  在翻开书的一瞬间,我便被书中长着羽毛的恐龙惊讶到了。原来现实中的恐龙与大家的刻板印象竟有不小的区别,原来影视剧作中对于恐龙外形的塑造真的造成了人们对于恐龙的一些刻板印象。

  恰逢我表弟来我家作客,听到我跟他描绘这本书,便吵着闹着想要去看。这么一想,似乎现实生活中喜欢恐龙的大多是男孩子,女孩子们即便对于洋娃娃没有过多的兴趣,也很少会喜欢恐龙这种带着一点“恐怖”意味的生物。这一现象,或许也是社会对于孩子们的“刻板印象”造成的。

一、原来恐龙有羽毛?

在霸王龙的一生中,它的外形会有很大的变化。刚出生的幼惠毛茸茸的憨态可掬,就像一只火鸡。4岁的霸王龙,虽然身体上依旧覆盖着毛发,可已经有了霸王龙凶猛的模样。等到它完全成年,则会变成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凶残的掠食者,甚至能将猎物的骨头咬碎。霸王龙从幼年长到成年需要20年,在此期间平均每个月体重增加65千克,之后生长就慢了下来。图为出生不久后的霸王龙,4岁的霸王龙以及成年的霸王龙。(《PNSO恐龙博物馆》)

  或许别的恐龙有羽毛并不能使我们感到惊讶,但是霸王龙有羽毛就没想到了吧。刚出生的霸王龙浑身覆盖着细密的绒毛,随着成长过程不断退化掉落,直至成年之后仅仅保留了脊背以及尾部的部分毛发。

图源《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恐龙没有羽毛”的刻板印象呢?虽说影视剧作功不可没,然而事实上,很多影视剧中的恐龙形象都代表了当时恐龙复原的水平。如果仔细去探究可以发现,随着年代的变化,影视剧作中的恐龙复原形象也在发生着改变,只不过是光秃秃的恐龙形象过于经典、深入人心,加之印证的时间过短,才导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

  由于羽毛、头冠等结构的不易保存性,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发现过有关恐龙身上存在羽毛的证据,反倒是恐龙的皮肤化石不断被发现。基于这个原因,当时的恐龙复原图多为皮肤裸露的状态。

恐龙皮肤化石

  1860年,人们曾经发现了带羽毛的始祖鸟化石,这一被现代研究认为是恐龙的物种在当时被判定为一种古老的鸟类,也因此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直到一百年后的1996年,第一只带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在中国辽宁发现,此后,几乎每年都可以在辽宁发现很多带羽恐龙。至此,对于恐龙有羽毛的研究才真正提上日程。

中华龙鸟化石

  2016年12月9日,中国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在缅甸琥珀市场发现了一块内有约6cm非鸟恐龙尾巴的琥珀,这也是人类首次看到以琥珀形式保存的恐龙局部,对恐龙的研究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邢教授发现的琥珀

二、鸟类竟然是恐龙?

在大约1亿2500万年前,今天的中国辽宁地区,生活着这样一种动物,它们硕大无比,成年个体长能达到9米,浑身长有羽毛。它们并不是鸟,而是恐龙,名叫羽王龙,来自赫赫有名的暴龙家族。羽王龙的发现,让人们相信羽毛不仅只出现在小型肉食恐龙身上,在整个肉食恐龙群体中,都可能是广泛存在的,这为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学说提供了又一重要依据。(《PNSO恐龙博物馆》)

  在前文中我曾提起过始祖鸟,这一恐龙的祖先在最开始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其实不无道理。

  目前的主流看法,基本认为鸟类是恐龙这个庞大类群中的一个分支。这一理论由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1868年首次提出,尽管在之后的一百多年内该理论几经波折,但随着越来越多带羽恐龙化石的出土,越来越多恐龙与鸟类的共同结构的发现,“鸟类是由恐龙的某一分支演化而来”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始祖鸟也因同时与恐龙以及鸟类结构近似,而被看作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之所以鸟类的祖先能够在白垩纪晚期的那次大灭绝中存活下来,与他们能够水陆空多栖发展,并且能够筑巢、寻找庇护地等息息相关。

三、万一恐龙萌萌哒?

  自从鸟类被判定为恐龙的后代之后,很多人便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脑洞,并对科学家的恐龙复原模型提出了“合理质疑”——既然恐龙的软组织无法在化石中保存下来,或许实际上的恐龙也和鸟类一样,是一种脂肪充盈乃至圆乎乎萌萌哒的形象?亦或者那些前腿非常“短小”的肉食类恐龙,其实肌肉非常健壮?

  看吧,脱离“刻板印象”,其实人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不过我们也要明白一点,我们想得到的科学家们一定也想得到。如今的恐龙复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有迹可循。

  首先,肌肉的变化能够对骨骼造成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肉食类恐龙前肢的大小、强壮程度必定已经得到了科学家们的反复论证。

  其次便是恐龙木乃伊的出土了。虽然化石对于恐龙软组织的保存有限,但木乃伊不同,这种“干尸化”的恐龙尸体能够留给我们足够的信息量——不仅仅是脂肪比例,连同恐龙皮肤的形态、乃至颜色等,都有可能测算得到。

恐龙木乃伊

四、“跳出”刻板印象,激发创造力。

  不论是恐龙有羽毛,抑或是“僵尸”状的恐龙,都是人们思维受到桎梏、过于僵化造成的后果。

  事实上,一旦脱离了“刻板印象”,人们的创造力便会得到发挥。最直观的例子便是网友们绘制的各种各样“萌萌哒”的恐龙了。

  同样,人们对于孩子们的“刻板印象”也会对他们造成影响,例如男孩子必须刚硬、女孩子必须文静。如果男孩子喜欢洋娃娃,便会被当作“异类”;女孩子若是喜欢变形金刚,也会被投以奇怪的眼光。更不用说“爱玩/爱打扮的孩子一定是个坏孩子”“纹身就是黑社会”这种看法了。

  当然,这并非刻板印象本身的错误,而是人们在陷入思维怪圈后,不愿意主动离开的结果。

  我们若是想要跳出对于恐龙的刻板印象,就需要去主动研究恐龙,查阅相关书籍;想要跳出对孩子的刻板印象,便是要去倾听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主动理解他们。也就是说,要想“跳出”刻板印象,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不是丢掉刻板印象本身,而是主动进行“跳出”这一步骤。

  最后当然要回归一下《PNSO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这本书本身。作为一本科普绘本,它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同时又不伐趣味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为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令我感到新奇又有趣。这本书也打破了我对于恐龙的一些刻板印象,看来要将购买同一系列的其他书籍这件事提上日程啦。

  《恐龙博物馆:大型肉食恐龙》读后感(五):恐龙被当做“文化符号”的背后,有着人类“强者崇拜”的心理需求

  说起恐龙,人们好像一直都对这种生活在几亿年前的生物热情高涨,从《侏罗纪公园》再到《侏罗纪世界》,每个系列都有口皆碑,人们想象出了无数惊险刺激的情节来幻想着复活它们!但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的呢?无人知晓......

  最近看到一本《PNSO恐龙博物馆之大型肉食恐龙》,如获至宝!

  本书绘画作者赵闯,以复原古生物为职业,是大家公认的“中国职业画恐龙第一人”。书中的全部作品都来自“PNSO 地球故事科学艺术创作计划(2010—2070)”的研究成果,每个细节都有据可依。

  在科学家的各种研究数据基础上,完成了化石骨骼结构的科学复原,与恐龙外形及当时生态环境的复原,既有严谨的考据,又有艺术的美感,加上文字作者杨杨的生动描绘,一幅幅气势蓬勃的恐龙世界仿佛开始真的浮现在读者眼前,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了解了这些动辄十几米长的大家伙们的“前世今生”,也明白了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热衷于“恐龙话题”,原来我们不自觉的行为里藏着人类基因里的“强者崇拜”心理,以及它们对后世的间接影响。

南方巨兽龙

人类喜欢恐龙背后的“强者崇拜”心理

  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朋友都知道,在那里绝对不能错过的一定是恐龙展厅。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被那高大威猛的恐龙骨骼化石给吸引,也许之前在图片上看过千万遍,但仍不及亲自站在它身边一次!

恐龙骨骼化石

  “威猛不可战胜”是恐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因此人们尤其是小朋友总会对它们产生崇拜心理。这种崇拜心理的产生,要追溯到人类产生初期的“强者崇拜”情结。

  那时大自然的一切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未知又强大的,随便一个泥石流、地震,或者是一个猛兽都可以结束人类的生命!

  而人类对自己不可战胜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服从崇拜的心理,认为他们有某种人类所不具备的神秘力量,于是把它们做为图腾,希望这样可以赋予自己超能力,使自己也可以像它们一样强大无敌。

  对强者的崇拜是人类不可遏制的心理需求,因为人类深知自身的脆弱,所以会将自己不可能完成的欲望投射到强者身上,在意念中使自己与对方互换,藉此形成一种心理依赖,也完成了一次心理的成长。

  而在弱小的人类面前,身长15米的棘龙、身长14米的鲨齿龙,无疑都是庞然大物,站在它们面前仿佛站在一座小山的山底......孩子们喜欢恐龙大多在它身上寄托了“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和恐龙一样强大”的愿望。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博士Gail Melson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瘦小害羞的8岁男孩,每天放学都会急匆匆赶回家,不厌其烦的摆弄他的各种恐龙模型。也只有在操控这些模型,或者谈及恐龙的时候,他才会区别于平时的胆小内向,成为一个无比自信的孩子。

  这种自信无疑来自于他可以把恐龙这种庞然大物操纵在股掌之间,仿佛自己变身为“强者”的成就感。

马普龙

“强者崇拜”与“神话传说”

  这种对恐龙的“强者崇拜”心理还体现在流传的神话传说中。

  在西方有一个理论叫“欧赫美尔主义”,它认为神话是被扭曲夸大了的历史,因此神话中的原型都可以在真实的历史中找到踪迹。

  如传说中为众神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以及复仇女神涅梅西斯拉车的狮鹫,其前身便被推断为原角龙。

原角龙骨骼与狮鹫形象

  这是美国民俗传说研究者 Adrienne Mayor 女士1993年提出的主张。

  她把两者从起源地到外形都逐一做出比对,还原了狮鹫为游牧民族看守黄金的形象,为“原角龙就是狮鹫前身”这一论点提出了各项证明。

  2014年她把这一观点绘制成童书《The Griffin and the Dinosaur》并公开发表。

《The Griffin and the Dinosaur》封面

  无独有偶,在中国也有关于恐龙印记与传说的混合体:恐龙脚印被当做张三丰的手印。

  位于安徽的齐云山是道教名山,在山上传说有道士曾经飞升成仙。就在那个传说飞升的洞窟上,曾发现恐龙足迹大约有六十处之多。

  其中有些足迹与人的手掌特别相像,所以被当地人认为那是张三丰或其他道士练功时留下的手印,并坚信不疑,人们对道家功力与成仙传说的信奉程度可见一斑。

  但后来根据足迹学分析,这些类似人类手掌的印记,很可能是中小型兽脚型恐龙脚印交叠在一起留下的,使人们产生了五指的错觉......

  类似的事情在西藏昌都也曾出现,人们把当地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误认为是格萨尔王的大脚印来顶礼膜拜。

  这些例子的出现直接证明,恐龙遗迹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了中西方的民间传说之中,使真实存在过的恐龙与虚幻的神话传说在同一个时空产生了奇妙的交集,并一直流传至今。

被误认为张三丰手印的恐龙脚印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的开篇: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这个故事大意讲述的是一个叫姜原的女子,某日外出在郊野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十分欢喜就踩了上去,结果就因为这一踩而怀孕了,最后生下了周的始祖后稷,取名叫弃。

  司马迁著《史记》名垂千古,是出了名的笔下有根治学严谨,所以他记载的可信度相对来说是十分高的。

  我们把这个故事中匪夷所思的踩了脚印就怀孕一事先抛开一边,单说这个“巨人脚印”一事,根据我们上面出现过的情形和理论,其实完全可以大胆猜测一下:这里的“巨人脚印”也许正是几亿年前某只恐龙经过所留下的!

  古人对这些遗迹的未知使他们产生崇拜心理,因此神化为踩一脚便会怀孕,并且生下一个放在哪里都有人相助的“有福之人”......

  这些事实存在过的事物与几亿年之后的神话故事再一次穿越般的产生联系,想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神奇的进化

  在《PNSO恐龙博物馆》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恐龙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奇妙进化。比方说大个子的棘龙,它们普遍身长15米,却是个只喜欢在海里吃小鱼“特立独行的龙”。

  为了满足它这与众不同的爱好,在棘龙的前颌骨和上颌骨中间进化出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和下颌的大牙齿很好的吻合在一起,非常适合捕食光滑的鱼。

  还有它锋利弯曲的爪子也可以轻松钩住和切断光滑的猎物,甚至脚上还有蹼用于在泥浆里行走或者是水里滑动,这一切的进化都是为了它的水中生活。

棘龙

  再说称霸一方的霸王龙,它是暴龙家族里的扛把子,但与它威猛气质不搭的是它那对有些萌的“小短手”......

  许多人笑这双短手让它有些“英雄气短”,殊不知这也是霸王龙经过长久进化得来的最佳结果:

  霸王龙光一个脑袋就足有1.6米长,加上庞大的身躯,如此巨大的重量都压在两条腿上,可想而知它站立起来有有困难,所以为了减轻上身的重量,它的前肢重量要尽可能的轻巧。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巨大的咬合力和锋利的牙齿足以让它轻松撕碎猎物,“用进废退”所以,它最初粗壮的前肢也就渐渐退化成现在看到的“小短手”了。

霸王龙

  自然界中的进化力量使每个物种潜移默化之间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时至今日地球的统治者早已从恐龙变为了人类。

  与霸王龙不同,人类前肢的进化是变得更为发达,被子植物的繁盛给早期人类带来选择压力,从而进化到解放双手使用工具、攀爬采摘、直立行走,这样越来越精细化的选择结果也进一步促进了大脑皮层的进化,也就变得越来越聪明,进而一步步进化成现在的模样。

  虽然我们到现在依然能从人类身上,找到几亿年前恐龙时代就有的动物性,比如是弱肉强食、群居活动等等。

  但决定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大不同的是我们进化出了“文明”,具有了“人性”!

  这两种闪光的东西,极大程度束缚住了“本我”的自私贪婪,使“本我”的恶被“自我”压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从而产生一个和谐发展的大环境,这才有了我们现在人类文明的繁荣!

  纵观地球数亿年的洪荒变化,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在这些偶然和必然里,所有物种都在努力进化出最适合自己的状态,未来还会有如何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们都在期待。

恐龙:人类的“反思之镜”

  众所周知人类不是恐龙的后裔,那为什么我们还对它的研究乐此不疲呢?也许把恐龙看做人类状况的一面镜子,这样会比较好理解。

  我们研究恐龙化石可以还原在它们生存时期地球的地理、气候等大环境,对于丰富物种以及现在的石油及矿层的发现都有指导作用。

  更重要的是对地球上生物灭绝事件的研究:到底是地外碰撞、火山活动、气候恶劣、海进海退、缺氧,这些原因中哪些导致了生物灭绝?以及那些在灭绝事件中仍能幸存下来的生物具有哪些特征等等。

  通过生物灭绝的元凶和灭绝后新诞生的物种发展原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生物起源与演化规律,同时为人类控制生态平衡和保护地球提供了历史和科学的现实借鉴。

翼龙

  同时,恐龙这个曾作为地球上“绝对霸主”存在过的强大物种,集体毁于一场灭顶之灾,这种强大支配能力和极端脆弱性的矛盾结合,使得现在作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不免产生心有戚戚焉的危机感。

  所以人类把它们灭绝的故事与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世界末日观念产生联系,或被指代为启示录式的灾难,用来表达对战争浩劫或生态系统崩溃的恐惧。

  这种深深的恐惧也无时不提醒着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更加客观的正视人类与自然、地球的关系!

  总之,无论是做为做为“强者”出现被崇拜的恐龙,还是做为“镜子”出现供人类反思的恐龙,现在都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我们各种喜闻乐见的电影、小说等形式中。

  通过人们的思维、想象、研究认识及利用,注入了更多不属于它的文化色彩及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载体而存在,这样的精彩也只有进化到现在的人类才可以做到!

  参考资料:赵闯、杨杨《PNSO恐龙博物馆》孙彩霞《中国古典文献中神话散佚原因研究述评》《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方面的意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