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中的声音》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费尼霍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一个奇特的研究角度
看到这样一本书会被大家报名“豆瓣鉴书团”申请阅读,感觉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公众眼中的心理学,与学术中的心理学相差太大。
在大众心目中,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个名称,充满了解梦、推理、性……等等。
而学术性的心理学,则是枯燥的理论、实验、数据……。而且这几年的诺贝尔奖的医学、生物学的得奖项目实际都与心理学有关,会推动心理学的科学性发展。
所以一个没怎么接触过心理学知识的人,如果真的去看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书籍,我的脑海中总是一副要疯的“画面”。感觉会浪费了一本好书。
=============================================================================
特别想先谈一下这本书本身的“形式”感受,因为这本书的纸张感觉可能是这几年来接触过的质量较好的那一类了。开本不大,但字数很密。
感觉这种装订质量的书籍很不“讨巧”,毕竟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书,都是装订好看,纸张质量一般,文字较大,并排列稀疏。整本书看起来很厚、开本很大,价格也很贵,但实际上整本书的内容并不多,质价不符。
而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的“密集度”,让人感觉出版社真的是十分有良心了,有点像过去的教科书,价格便宜,内容多。做书太实诚了。好奇这样的书是不是成本很高?——这个感受在近期阅读的书籍相比较,太强烈了。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
——唤醒内心深处的声音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提供提前阅读本书的机会。
本书作者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Fernyhough)是剑桥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为杜伦大学兼职心理学教授,其研究聚焦在认知、情感和精神病等心理学领域。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众多专业的心理学实验和相关评论,将大多数人都曾注意到但从未深入思考过的那种出现在“脑海中的声音”进行了相对透彻的解读,让读者对此种心理现象有更加丰满、专业和深刻的认识。
初读此书时,它便激起了我内心中早已被自己熟知却从未引起重视的种种与“脑海中的声音”有关的心理现象,使之都浮现眼前。对于作为高中教师且善于思考的我,这一感觉尤其深刻。譬如我经常在游泳时、在上班路上走路时,都在思考着如何使下一堂课的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我的学生常常出现有道题他明明想选C,却意外地在试卷上写了B;我上课的语速不算快,这会不会导致我的学生在考试中也以这种相对和缓的速度去思考和答题,进而影响考试效果;有的学生在自己完成作业时,其效果明显比和我一起讨论时表现出的效果要差;我经常告诫学生,考试时把想到的东西都写下来,不要记在脑子里,以便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进行其他更有必要的思考……对于喜欢阅读的我,依然被这本书点到了关键之处。譬如阅读中文著作与阅读外文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有着极其不同的体验;先看过书,再去看据该书拍成的电视剧或电影时,总会觉得影片缺少了原著所呈现给读者的某些感觉……
当把这些分离的片段感受串联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些感受都来源于一件事,那就是“脑海中的声音”。一边游泳一边思考时,脑海中在用声音对自己说话;学生在做完某道选择题时,会在脑中“告诉”自己选C,然后按照这个声音去写答案(当然偶尔可能会出错);学生在想问题时,可能按照我的说话方式和速度在思考解题方法;而学生与我讨论问题时,这种原本只在脑海中发出的声音落实到了嘴上形成了声音从而刺激了听觉的形成,这是否有助于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暂时提高?当完成一道复杂问题时,把已经确定的结论写下来,而不是用声音的方式记在脑海里,便会使脑海里的声音不那么嘈杂,从而有助于接下来的思考。对于中文著作与外文翻译著作、原著与翻拍的影片对我所造成的感觉之间的差别,是否也是因为他们激起了我脑海中的不同声音,进而出现了不同的感觉?
再进一步,作为一名曾经是自然科学的博士,我会进一步想到,心理学到底该如何去进行实验设计,怎么去排除那么多不可控的因素,是不是存在谁说谁有理的可能性?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本书要讨论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是的,《脑海中的声音》这本书在促使读者想起一件又一件自己早已意识到,但从未深入思考的事情,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遗憾的是,翻译稍稍晦涩拗口,作者本身的行文也略欠逻辑,导致阅读中抓不住重点的时候常有发生。
当然,瑕不掩瑜,有空有此方面兴趣的朋友们值得一读。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分裂的自我
“加油,你没问题的,一定能行!”
“完了,这次真的搞砸了”
“我这是在哪里,我究竟在做什么?”
……
我也经常听到这些来自内心的声音。这是幻觉?还是独白?是来自另一重人格,还是来自鬼魂、天使或魔鬼的低吟?查尔斯·弗尼霍夫(Charles Fernyhough)这本《脑海中的声音》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提到对大脑的研究,我的脑海中浮现的多是连接着复杂线路的头盔,或是一张张令人迷惑的抽象图片。而本书的作者弗尼霍夫则更关注于每天稍纵即逝的体验瞬间,即关于主观体验的大脑科学。 作为达勒姆大学(Durham University)的一名教授,他最初致力于社交、情感和认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最近则将注意力转移到精神疾病方面,尤其是声音听觉现象。
在本书中,作者分析的内容包括:积极自我对话的价值,儿童的喃喃自语,成人无声的内部语言,描述性经验取样( Descriptive Experience Sampling,DES)的方法和局限,失聪者的内部声音,小说家的内心对白,听声者的自我认知等。作者认为,自言自语介于说话与思考之间,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虽然未必普遍,但似乎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
作者现阶段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DES,参与者需佩戴一个蜂鸣器,通过耳机将其随机间隔激活,参与者应注意到在哔声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并快速记录下对该体验的印象。经过在几次记录后,研究人员会针对记录下来的经验时刻对参与者进行访谈。DES严重依赖于自我报告,参与者需要经过大量培训,其方法本身有效性被受质疑,批评者还认为零碎的个人经验难以概括出对心理学理论有意义的贡献。
我承认,即使读完全书,大脑对我而言依然是神秘的,而来自脑海中的声音更是仍充满了谜团。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对自我的认知永远都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个部分。但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与自己的对话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保持开放思想的方式。这也许是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
在本书的第244页,作者这样写到:“我们都是分裂的。没有统一的自我。我们心里都有无数个想法各异的自己,每时每刻都企图创造一个明晰而统一的‘自我’的幻象。我们或多或少都是精神分裂的,我们总是通过有时奏效、有时失败的方式被构建和重新构建。总会有意外发生使自我中心无法保持。因为那些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中的一些人会有更多的自我;那些人在拼凑这些自我方面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但是,没有人将最后一片自我的碎片拼起来使自我变得完整。作为人类,我们似乎渴望那种拥有完整统一自我的假想,但要实现却非常困难。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实现。”
也许,我们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一字一句地读完这本书,但希望有机会遇到本书的人不会错过这样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出众,但装订方式对阅读者并不友好,即使我看完全书后,想要平摊翻阅仍是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Nice to meet me
不得不说,一眼看到《脑海中的声音》这个书名就像中了魔咒,六个字先是在脑中响了一遍,接着浮现出也不知是不是作者的恶作剧般的得意:“看,被我说中了吧!”
说是得意,却并没有一张脸,甚至没有影像,连声音都似乎是幻觉,但我知道这个意象是存在的,正如本书第14章“不会说话的声音”所说,是一种感知存在。这样看来,声音似乎也是在回忆偏差中被我赋予的。
我确实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不同于书中多章涉及病理的幻听阐述,我脑中出现的声音是自己的,感觉像“听自己说话的录音”。很多时候,声音的存在感越强,思考就越有条理。如果直接开口,大概和书面表达也没什么差别了。还有很多时候是些碎碎念,就像是吵架时干瞪眼,过后才想到几句厉害的话遗憾自己没能当面刚上去,只能靠内心os轰炸了。只不过那些声音完全没有弹幕飘过的从容,而是pop up冒出来,以一种略生猛的方式构建了这一刻的内心秩序。
这本书很多地方都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虽然我不是为共鸣而来,毕竟我从来没觉得经常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什么不对,但能让人关注到那些时常发生但不曾细究的点,挺有意思。书中提到了一种检测内心体验的方法(DES),在蜂鸣器每次响起时记录那一瞬间的体验,对描述用词的精准度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是怕蜂鸣器成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地板上的第二只鞋,我都有些跃跃欲试了。这种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当然不是什么舒服的体验,但如果是出于对等待那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的好奇心,那么似乎让步也成了心甘情愿。好奇心就是这么宝贝的东西。
书里提到了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现象,就是在看书时脑海中出现了明显的阅读声,声音之大甚至让人无法忍受。说实话,我目前大多时候的阅读状态都是这样,声音是自己的,又没法嫌弃,关还关不掉,是有点烦躁。其实我觉得是因为没有完全沉浸在书里才出现了声音,而不是因为出现声音才无法沉浸。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确实有段日子没怎么读书了,识读能力不太流畅,如果再赶上作者用笔“深沉”,我可能就更吃力了,就非要默读不可。我对科普类接触本来就少,这还是一本讲声音的书,读字的声音、代入对话的声音、思考的声音,甚至连愣神都带了声音的错觉。是个蛮“热闹”的挑战。
我理解的所谓一目十行,是文字完全不需要经语音转化为信息流也能被大脑get,这样因好奇而专注,因专注而高效,最终获得极致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十分理想了。我印象最深的这种经历,还是在少年时代阅读哈利波特和金庸时。那种投入让我甚至来不及像书里提到的那样让角色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当然了,也可能是跨语种的问题,让我没法自然代入哈利的语气。或者是比起听觉,我更愿意通过视觉定义个体。
书中还提到作家靠角色说话创作,创作过程不是编造对话,而是像速记员一样记下角色在说什么。在我有限的实践里,这就和靠画面感写故事一样,是脑海中有了画面感,要做的不过是看图说话。而对于角色,只要把他们置于某个情境,他们自然会按各自的性格有所表现,作者要做的是先观察然后如实描述。情节带着人走是最自然的,一旦人带着情节,就很容易ooc,也就是书里说的,因“违逆”而鲜活。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受控的违逆,JK罗琳才被打脸。
就我个人而言,以阅读看阅读的角度是全书最能引起共鸣的部分。关于宗教和创伤的部分我不太容易产生代入感。除去病理层面的研究意义,这本书的正向引导在于提出与脑海中声音相处是一种增进自我了解的方式。那些化为内部语言的或引导或评判的声音,哪怕是吐槽,也丰富了我作为我的存在。
是的,作为我。我知道不必说句“嗨你好”,因为那就是"我"的声音。
ice to meet me.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隐秘的声音
在伦敦西部秋季的一天,行使的地铁中央线上,车厢里的座位是面对面的两排。一些乘客在读没营养的新闻,一些乘客在望着车厢外发呆,突然,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放声大笑起来。
这个放生大笑的男子,是英国心理学家、作家查尔斯·费尼霍。作为杜汉大学的兼职心理学教授,他领导一个视听幻觉现象跨学科研究项目。《脑海中的声音》是他最新发表的著作,介绍我们自我对话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研究成果。此前,查尔斯还出版过《镜中的婴儿》和《记忆的碎片》,前者介绍她女儿心理发展过程,后者以自己的自传体回忆录写成。
与普通心理学家不同的是,查尔斯同样是一个小说家,出版过两部小说。在他新书《脑海中的声音》里,他花了相当的笔墨介绍了作家的创作和读者阅读,和内部语言间的关系。同时,他也是“Others”栏目的编辑,这个选集通过探索如何通过书和文学来赋予我们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以此来支持难民和反仇恨运动。
一、揭开面纱---研究头脑中声音的两种方法
让我们回到最初在地铁上突然放声大笑的场景。
突然的大笑,让同车人都惊讶不已,同时作者自己也觉得不太好意思。但是作者相信同车人都能理解,因为大家都会有过被自己头脑中的念头逗笑过的体验。
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是如此的隐秘,只有自己知道,而他人无从了解。作者一直为意识的这种属性感到惊奇,并且致力于研究这种内部语言的种种特性。在这本书里,作者分析了普通人头脑中声音的现象,提出了内部语言的对话式思维模式(作家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并且关注通常被认为出现“幻听”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大脑中的想法是如此隐秘,一度被科学认为是无法研究的领域。如今,有两种贯穿全书的研究方法,帮助我们部分揭开隐秘的面纱。
一种方法叫做描述性经验取样,类似于内省法,是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罗素教授,在过去四十年不断完善的分析方法,检测人的内心体验。参与实验的被试要携带一个DES蜂鸣器,并且在接下去的几天内随身携带蜂鸣器,蜂鸣器随机响起的同时,被试要立刻记录上一刻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几天之后,再由实验者对被试针对记录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访谈。
另一种研究方法的类型,是运用最新的技术,结合大脑神经学方面的研究,类似进行大脑核磁公正等方法,研究人在产生不同意识的时候,定位对应活跃的大脑区域。
这两个方法都并不完美无缺,但可以部分帮助我们了解内部语言的一些特性。
二、作家和读者---两种内部语言的运用
内部语言的对话特性,在我们阅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一些读者,在读小说是能听见角色的声音在自己的脑海中回想。在第六章《纸上的声音》里,作者写到,“有充分证据证明,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痴迷于个人的心理以及如何在纸上对其进行描述的艺术挑战。”
带着倾听不同声音的角度去读福楼拜、伍尔夫、乔伊斯等等,可能会有新的体验。
作家通过不同的手段在我们的大脑中填充声音,他们让小说中的角色说话。
如果顺利的话,阅读小说可以说是与他人的心理最亲密的接触。
作家的内部语言和创造力息息相关。一项调查显示,不管创造虚构或是非虚构的文章,作家都像是“接听”一个或多个声音。
查尔斯·狄更斯于1841年对自己的朋友约翰福斯特这么写到,“某种善意的力量向我展现了一切,引诱我对此感兴趣,但我没有创造它,真的没有,我只是看见它,并把它记下来。”他们谈及的书是《雾都孤儿》。
三、从绝症到和解---重新认识“听声者”
提起头脑中的声音,我们会想到另一群不普通的人,也就是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者对“幻听”两字具有的歧视性意味不满,因此改用中性的“听声者”。
提起精神分裂,大众的反映都是皱着眉头远远走开,如同看待一个怪物,得了不治之症。大众的这种观点,也成为“听声者”自己的自我认知。然而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有害无益。
研究证明,“幻听”现象和创伤经历高度相关。因此,“听声者运动”意义非凡,通过让“听声者”面对自己头脑中的声音,去探究声音出现的原因,最终做到和声音和平共处,如同《美丽心灵》的主角纳什。这对大众而言,也是破除歧视的重要途径。
我仍然记得,几年前的自己坐在心理咨询室,我对咨询师说:“老师,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大脑里。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头脑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在想什么。”老师想了下说,“可以这么说”。
那个瞬间的自己,觉得人是如此孤独,人的互相理解是如此的难。
于是我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开始理解,布罗茨基的话:
“一个人最终能剩下的,
不过是他的一部分而已,
那说出来的一部分,
那言语的一部分。”
也许是从那个时刻开始,我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开始更多创达自己的想法。
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也许能够减少一点点人不可避免的孤独处境。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听见你的声音
都不必多说,属于我的私密的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现在思考一下:
你想要买一件衣服,但同时看好了两件,“这件很特别”“但好像另一件更实用”,开启讨论的两个主角是谁?
早上上班,锁上门后,发现没带钥匙,“天啊,你怎么这么蠢!”,是谁在抱怨你?
要和领导谈论项目方案钱,站在办公室门口,你暗暗笃定“这次一定可以”,是谁在给你加油打气?
当你开始读我这一段文字时,你脑海里的声音又开始朗读了。
这些内部对话很普通,但很少引起我们的注视。
这是一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我曾经问过自己,这脑海里的声音到底是谁?它把我的思考内容,通过脑海里的声音呈现给我们。它常常出现,内容可能是对话,是批评,是鼓励;口吻可能是友善的,也有黑暗的,有温柔的,也有严厉的。
如果你也经历过这种迟疑,请读这本书。
心理学家查尔斯·费尼霍致力于研究这种声音的体验,在这本书里,他通过DES实验(被实验者记录自己在随机时间提示下的内部对话)、听觉幻觉、孩子的内部语言发展以及默读时激发的内部声音等等现象来研究我们与自己交流的多种形式。
作者例举了其他心理学家、行为学家等学者的研究观点与自己的观点,平等的、慷慨的、开放的来讨论这一研究项目。
图片来自网络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安布洛斯在公元385年开启了一件我们不以为然的事情-默读(当然,默读是否由米兰大主教发明还存在争议。)默读这种内部语言,不仅让阅读变成一件私人的事情,促使独立思考出现,放在今天可以让我们享受私人的美味。同时实验还证明,阅读时,有时候内部语言是自己的声音,同时也会出现作者的声音,或者角色的声音与情绪。
这让我想到,我大学时的一位室友,特别爱看言情小说,但是每一部改变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的作品,她都不认可,甚至失望,说他们是在是浪费了原著。而我,就觉得,除了剧情狗血,没什么不好。我理解她,阅读时,她对文章和角色注入感情。除了人物的颜值不符合她的想象外,角色的声音也“全部搞错了”。
如果你不曾听到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很难对这本书产生兴趣。这本书中提供的科学实验项目和真知灼见的知识很好的给予我曾经以为的不寻常以解释。
但,就像作者一样,我们也秉着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本书。
在我们阅读时,本身就有内在的阅读声音,而这本书论证的也是这个问题。他需要你去更重视这份内部的声音,这使我有些分心,阅读时间变长,常常问自己“我也是这样的吗?”或者“这个观点我支持吗?”,而且章节之间有一些重复的观点,显现了结构上不够整齐。
我深深敬佩这本书所提供的科学瞬间让我们可以跨学科的正视我们内心的声音,这也稍稍填补了我们对自己认识的空缺,能更深层的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构建自身的思维方式,我希望大家也来读一读。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七):天才和疯子
人为什么会在脑海中“听见声音”?这些所谓“声音”到底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还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又或者是创伤的后果、或是我们自我调控和自我鼓励的一种方式?有些人不仅仅在脑海中“听见声音”,还有灵异体验,比如突然“感到身边有另一个人”,或者在脑海中出现音乐。这又是为什么?
都说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从在脑海中“听见声音”,到罹患精神疾病又有多远?文森特梵高和狄更斯都曾经在信件中向他们的亲友坦陈自己在脑海中“听见声音”,他们都疯了,又或者这只是天才的副作用?
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本书的作者试图研究思考的内涵,并试图创建一个有意义的人类认知基本蓝图的科学模型。
1 概念:
本书作者所研究的“听见声音”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广义,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精神卫生所研究的幻听、幻觉,还包括心理学关注的范畴,例如自我调控式括自言自语。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自言自语的经历——在超市里一边默念想买的东西的名字一边寻找这些东西,或者是在运动中自言自语提醒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
2 假说:
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大量的实验关注幼儿自言自语行为。发展心理学家Jean Piaget对此的解释是 ecocentric speech假说,认为孩子的自言自语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中心,缺乏社交性。John Watson华生就更极端了,直接说语言的内化就是说话按了静音键而已。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种假说的缺陷,因为目前的研究结果更多地支持Lev Vygotsky的语言内化模型,这种模型强调幼儿的自言自语是社交性的,并且在内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改变。
但Lev Vygotsky的语言内化模型仍旧存在着缺陷,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对话式内部言语模型。事实上,虽然本书干货密集,读起来让人头大,几乎是半本书的文献综述,但作者花了大量力气来解释他带的研究生的研究结果和方法论,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应该还是想推广自己的模型,并回答学界对他的模型的质疑。作者希望把对话式内部言语模型和目前比较广为接受的生物化学模型和心理学模型并列,作为研究在脑海中“听见声音”——或者说思考本身——的方法论。
3 本书的核心:对话式内部言语模型
比起现已存在的两个模型,作者的对话式内部言语模型提出,我们应该避免直接给看似异常的在脑海中“听见声音”的体验扣上精神异常的大帽子。比如对于古希腊人和宗教人士,听声就是一个被视为正常、以及反映人与神关系的体验。
通过研究《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者指出“将听声的描述与它们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同样重要”。正如Julian Jaynes在 1967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古希腊人思考他们内部体验的方式与我们的大相径庭,他们有关宇宙学、宇宙哲学、超自然实体的存在于效力,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与我们截然不同”。苏格拉底和圣女贞德都曾经有过听声体验。而我们所熟知的hallucination幻听的概念,要一直到1817年才由法国精神病学家Jean-Etienne Esquirol发明。在5世纪,圣奥古斯丁就将灵现的三种类型做了区分:身体上的(用外部感觉来感知)、想象的(感知为内在幻象或声音)以及精神上或心智上的(直接通过灵魂接受,不需要任何感觉特性的感知)。按照他的分类,听声可以归为神的感应。
而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被妖魔化的听声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体验。作者指出,创造力和听声体验有联系。用文学学者Peter Garratt的话来说,“写作意味着一个人的声音被另一个人的声音打断、接管并呈现出来”。
在本书的后半本中,作者研究了文学和文本中的“听见声音”,比如文学中的内部言语Free indirect style 自由间接文体,就可以在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乔伊斯《尤利西斯》,乔叟《公爵夫人之书》,丹尼尔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和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观察到。文学巨匠如Charles Dickens狄更斯、Joseph Conrad康拉德、Virginia Woolf伍尔夫、 jeanette winterson温特森(我超爱她!)都有听声体验。
一方面,作者承认,被证明富有创造力的人患精神障碍(尤其是情绪障碍)的概率特别高。对这种关联的解释之一与基因有关。如果精神病有遗传成分(如它们被充分显示的那样),它们必须带来一些选择性优势,这些优势抵消了它们对健康和生存的负面影响。不然的话,使人倾向于偏执、产生幻觉或者情绪波动的基因应该很早之前就从基因库里消除了。也许,这些不同寻常的思维模式赋予了个人更具创造力的好处:建立不寻常的联系或突破常规思考的能力更强。
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精神疾患框架内讨论的听声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抗拒内部言语模型。相反,它促使我们意识到,声音有不同的形式,它们可能被不同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所支撑,因此它们需要有关成因的不同解释,需要关于它们为何会持续存在、如何被管理的不同理论。
我觉得一下这段话可以最好地总结作者的人性化观点,即不要轻易妖魔化“脑海中的声音”,因为这种看似异常的不一致性正是人性非常正常的一部分:
我们都是分裂的。没有统一的自我。我们心里都有无数个想法各异的自己,每时每刻都企图创造一个明晰而统一的“自我”的幻想。我们或多或少都是精神分裂的。我们总是通过有时奏效、有时失败的方式被构建和重新构建。总会有意外发生使自我中心无法保持。因为那些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中的一些人会有更多的自我;那些人在拼凑这些自我方面变得完整。作为人类,我们似乎渴望那种拥有完整统一自我的假想,但要实现却非常困难。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实现。
因此,对于能在脑海中听见不存在的声音的人,我们都应该宽容一些。天才和疯子,不过是凡人谱系上两个宽泛的范围。我们不应该忘记,不管是天才还是疯子,我们首先都是人,都应该把自己和他人当做一个人去尊重。
这本书干货密集程度非常高,读起来很烧脑。至少我觉得不列大纲不行,根本不进脑子。
我列了这本书的大纲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脉络,有需求的童鞋请移步这里https://book.douban.com/people/lainyung/annotation/3347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