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姐姐了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是姐姐了》是一本由[日] 立原惠理佳 著 / [日] 宫越晓子 绘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姐姐了》读后感(一):一则温馨的家庭童话

  最初看到书名,我还以为自己会带入姐姐的角度(因为我有个弟弟),看完之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更像襁褓里的小萌美(我还有个姐姐)。

  故事的开篇不算特别,姐姐由美因为妹妹萌美的降生,一下子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爱和关注,又一下子新增了很多作为姐姐的责任,于是忍不住委屈地想,“不要叫我姐姐,我才不想当什么姐姐!”“要是没有宝宝就好了!”

  谁知,这一丝细微的负面情绪,居然引来了自称是“宝宝鸟制作处”的神秘男人。悬念突然展开:这个男人究竟有什么目的?这个组织又是怎么一回事?

  男人不由分说地夺走了萌美,半晌,屋子里只剩自己,姐姐由美这才害怕起来,冲出家门想找回萌美。而萌美究竟在哪呢?由美循着妹妹浅浅的哭声跟到枫树下——原来萌美被带到了枫树上。注意,其实故事一开始就为枫树做好了铺垫,“那天,夕阳晃动着温柔的光芒,院子里的枫树,沙沙地歌唱……”,这个时候神秘男人估计已经在枫树上了,而这时恰好是萌美出生的那一天。我们可以据此猜测,这个组织会潜伏在有新宝宝的家庭附近,等待机会。

  后来,由美爬上了枫树,想从鸟人(从书里的描述,就是个鸟人啊hhh)那里抢回萌美。这里也不剧透了,由美最终是成功把妹妹带回家了。

  关于新宝宝的童书数量不少,比如启发最近出的伯宁罕和海伦夫妻档的《妈妈要生新宝宝了》,也非常棒。而这本《我是姐姐了》则用了童话的方式讲述了姐姐由美从嫌弃到爱护妹妹的故事。整本书的译文和插图都是走温馨恬静的风格,也许这样的故事对“新姐姐”或者“新哥哥”们来说更加独树一帜。

  在有新宝宝的家庭里,大孩子的情绪一样要照顾到,这个值得准备二胎的家长们注意,在故事里,由美告诉妈妈发生的一切,妈妈想必也很愧疚没有好好体谅由美的心情,忍不住哭着抱住了她。

  想起小时候姐姐也说,很怀念只有自己的时候,爸爸妈妈陪着她一个人到处玩;还有一次因为妈妈的恶作剧,姐姐急疯了到处找我和弟弟……心里涌起一阵遥远的暖流。

  想和萌美一起说一句:谢谢你,姐姐!

  《我是姐姐了》读后感(二):二胎家庭,都需要一本《我是姐姐了》

  还记得刚生完二宝,姐姐在医院第一次看见弟弟的模样,带着几分好奇与怜爱。她一直盯着弟弟粉扑扑的脸蛋,由衷地说,他好可爱啊!

  温馨的画面并没有维持多久。我带着二宝出院回家后,没几天就被打破了。月子里,二宝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粉,中间不间断地要换尿布和衣服,所以我和娃爸整日穿梭于给二宝冲奶粉,换尿布,洗尿布和哄睡。更加恼人的是,二宝在医院交给护工照顾的时候,养成了一个(对我们喂养来说不太好的)习惯——每次喂完奶都需要抱起来拍嗝。因此二宝只要醒着就不躺在床上,不抱起来就哭闹。我和娃爸基本上是寸步不离二宝,这个期间是不自觉忽略了姐姐。 起初姐姐时不时的凑过来看看弟弟。问我们,弟弟怎么那么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后来姐姐觉的弟弟总霸占着爸爸妈妈,就有点嫌弃脸:他怎么总是睡觉,一点也不好玩。 又过了几天,见爸爸妈妈总是围着弟弟,对她不像以前那么有耐心了,就冲弟弟抱怨:他怎么总是哭,吵死了。 在我做月子接近尾声的时候,收到姐姐悄悄放在梳妆台上的小信封,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信的大致意思是:爸爸妈妈你们能不能不要每天都只顾着照顾弟弟,我也想让你们多陪陪我。妈妈你都好久都没有陪我出去玩了。你们每天照顾弟弟很辛苦,你们可以教我怎么照顾小宝宝,我也想帮你们一起照顾弟弟。 看完信,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赶紧跑过去抱了抱姐姐。心里有一丝欣慰是姐姐这么快就长大了,没有抱怨我们,反而能理解我们的辛苦;但内心更多是疏于照顾姐姐的愧疚。 我相信每个二胎家庭,大宝对二宝到来起初多少是有些抵触的,因为他们觉得是因为二宝的出现,爸爸妈妈才忽略了自己,才对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耐心了。如果没有二宝,爸爸妈妈会一直喜欢自己。 这就是《我是姐姐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前提,姐姐说“要是没有妹妹就好了”。这时从窗外跳进来一个黑衣人把妹妹带走了。黑衣人把不被别人喜欢的小宝宝带走,然后把他们变成小鸟飞走。可姐姐并没有因此变的开心,而是拼命地寻找妹妹,想将妹妹带回来。但她只有回答对宝宝鸟看守提出的问题,才能把妹妹接回来。

我是姐姐了

  机会只有一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妹妹已经变成鸟了吗?姐姐能回答对问题,把妹妹带回来吗?一切就在书中,等你去发现。 然而二胎的家庭生活并不总是充满感动,俩娃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 有一次,姐姐正在玩毛绒玩具,弟弟看见了非要抢过来。通常在旁的爷爷奶奶会说,弟弟还小,姐姐让弟弟先玩,弟弟玩会儿就给你了。姐姐立马撅起嘴来说,这个是我用老师奖励的积分换的,我不想让弟弟玩。这种情况下我就允许姐姐可以不让着弟弟。姐姐有保护自己玩具和决定是否与弟弟分享的权利。这时我就会拿着弟弟喜欢的玩具,想办法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不一会儿,姐姐就会拿着毛绒玩具过来说,给弟弟玩吧,我想和他一起玩。 与《我是姐姐了》对照我家姐姐与弟弟的相处日常,还真是有几分相像。当姐弟有矛盾产生时,有这本书做参考,我会更多理解体会姐姐的内心所想。首先接受她的想法,避免让她有被孤立的感觉,而是让她觉得自己是被爸爸妈妈关注和需要的。拥有弟弟或妹妹,并没有抢夺她的爱,而是让她从被爱开始学会如何去爱人。 从写信的那个时刻起姐姐接受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转变,从心中生发起要照顾弟弟的责任。这是我家姐姐成长过程中的转变。这个过程与《我是姐姐了》这本书打动我的地方不谋而合。 现在二宝已经快三周岁了,姐姐写的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时刻提醒自己,姐姐和弟弟一样,都是我家的宝贝,时刻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

  《我是姐姐了》读后感(三):一个姐姐的纠结与担当

  当第二个孩子或者更多的孩子在一个家庭诞生,父母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金钱和爱给他们,而这些存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爱,在父母老去的时候,就变成了“亲情利息”回报给父母: 今天的打怪升级,未来的强制储蓄。

  这种“亲情利息”的受益者,不仅仅有父母,更有共同成长的手足,手足兄妹能共同赡养父母,也是父母离去后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血脉亲情。

  但是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让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哥哥或者姐姐。很少有人能够去发自内心地教一教老大怎样当哥哥姐姐。甚至还有一些人说:“妈妈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啦!”虽然是大人无聊的问话,但是面对天真的孩子,这话无异于晴天霹雳。

  就像《我是姐姐了》这个流传了40多年的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当了姐姐的女孩由美的心路历程。

  “从那时起,一切都变了。那天,夕阳晃动着温柔的光芒,院子里的枫树,沙沙地唱歌……”故事就从这样一个与平常无异的下午开始了。

  在这个下午,离开家一个星期的妈妈终于回来了,小姑娘由美特别想念妈妈,但是就在她张开双臂准备迎接妈妈的怀抱时,她发现,妈妈的怀里多了一个小婴儿。

  是的,妈妈生了一个妹妹,由美虽然已经五六岁,但她也还是个孩子。然而从妹妹回家的那一刻起,她就必须一下长大,要懂事,不再喝奶,也不再有礼物,最重要的是,关注和爱都没有了,没有了撒娇受宠,反倒来了责任和担当:因为你是姐姐了呀!

  谁要当姐姐!!!

  以前常听人们说,二胎要趁早生,趁着老大还不懂事……我们相信,得到过独一无二的爱的人,不管多大,都无法马上接受爱被分享,因为时间被分享了,食品被分享了,所有的一切,都要变成两份,而自己的那一份,也许更少。

  从有到无,从多到少,哪怕是个孩子,也要有适应的过程。如果说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容器,它从前盛满的是纯洁无暇的爱,当爱被分享,我们想象一下,什么神秘的东西会占据这空下来的部分?

  是天性里的嫉妒和不安,是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爱的不择手段。眼泪、哭闹甚至是欺负弟弟/妹妹——只要能够拿回来属于自己的那份爱和关注。

  小朋友那微小的世界里,大概只有我我我,他们的安全感全部来自于父母,我我我+父母的爱,就等于整个世界。最好这个新来的家伙赶紧消失:如果没有宝宝就好了,由美也是这样想的。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吸引力法则,那么在那个时刻,它一定就发生在了小姑娘由美身上,因为,真的有人来帮她实现愿望了。

  一个披着黑色斗篷,戴着插满鸟毛帽子的男人从窗户跳了进来。他说他是宝宝鸟制作处的处长,他们会把人们不想要的宝宝带走,让他们变成鸟飞走。而且,他真的就在由美面前,带走了妹妹萌美。

  故事从这一刻起从现实走进了奇幻,也从一个平淡的两个孩子争端变成了神秘力量参与进来的三角关系。新出生的妹妹萌美成为了链接由美和宝宝鸟制作处处长的纽带。也让故事从单纯的嫉妒和烦恼变成了寻找和拯救。

  童话故事,永远无法避开的就是想象。你可以说它并非现实的真实,但是它是“将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逻辑,用散文的形式写成为故事。(日本学者上笙一郎《儿童文学引论》)上笙一郎还认为,童话是以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为母体,以现代思想和感觉为支柱,随着安徒生的出现而出现的。

  在民间故事里,神秘的超能量随处可见,它能拯救,也负责毁灭。它们仿佛掌握着人类的所思所想,用它强大的力量操纵着事情的发展方向。

  萌美被带到了院子里的枫树上,由美虽然不喜欢妹妹,但是,本能告诉她不能让这个妖怪一样的小绿人把妹妹变成鸟。

  这个故事读到这里,插画画面让人想起了宫崎骏的《龙猫》,里面也是这样一棵茂盛的大树,也是一样高耸入云,也是姐姐在拼命地找啊找,找那个调皮的想念妈妈的小妹妹。龙猫在帮助姐姐找妹妹,宝宝鸟制作处的看守说他这也是在帮助由美,萌美变成鸟之后,她就再也不用当姐姐啦!这不正是她的愿望吗?

  看,萌美已经有一半身体变成小鸟了,她的脚变成了鸟的爪子。暗夜里爬上树的由美在这个时候真正感受到了可怕和恐惧,对妹妹的亲情和内心的责任感让她勇敢地对宝宝鸟制作处的看守说:“不!”“为什么要把宝宝要回去?”看守问她,并且让她在十秒钟内回答出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且机会只有一次。——“因为她是我妹妹。”由美说道。

  在这一瞬间,由美才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叫出了妹妹两个字,而这两个充满魔力的字,让看守乖乖地把萌美还给由美。

  由美急匆匆地抱着妹妹回家了。在妈妈发现萌美的屁股上有一根羽毛之后,由美向妈妈真诚地坦白了自己关于“没有萌美就好了”的想法。妈妈并没有责怪她,而是用眼泪表达了对由美的歉意,妈妈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老二的出生让老大如此痛苦。

  这是一个不讲大道理的小故事,名字也很简单直白主题明确——《我是姐姐了》, 主人公就是由美、萌美和宝宝鸟制作处的看守和处长,由日本作家立原慧理佳创作,至今已流传了40余年。

  这是一本献给二胎家庭的小小故事书,只有故事,没有“你应当如何如何”的说教。小由美的心情起伏和所有第一次成为“老大’的孩子相似,以这样的心态做底,作者编排了这个独居匠心的情节,又让一场事故变成了故事,神秘奇幻的力量来到孩子身边帮助她,由美内心对妹妹的亲情占了上风,让孩子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明白要维护手足亲情。

  我们相信由美在情急之下唤醒的是内心里的爱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妹妹萌美的血缘亲情。我们甚至也相信,整个故事可能都是姐姐由美的一个梦,她对于妹妹的到来难以接受,于是在梦中自由行走,幸运的是,这个梦以完美的结局醒来。

  不管老大在面对新生命的时候情绪有没有起伏,都不要天然地把还是孩子的孩子当成大人。没有人因为有了弟弟妹妹变一夜长大,这样的成长会经历内心的无数次挣扎和蜕变,无数次的对自我的说服。孩子当然不会懂父母的“亲情储蓄”,这个和他分享一切的“初来乍到者”,未来将是和他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困难,一起保护父母的手足。这份感情,你能说不是用儿时这样的痛苦成长换来的甜蜜?

  如果你家里也有一个“老大”,也许,她需要这样一本像一场梦一样的故事书。

  《我是姐姐了》读后感(四):二胎家庭,理解老大,享受手足情

  没有人天生就知道,怎么当姐姐或是哥哥。当家里老二出生的时候,老大内心的纠葛,只有小孩自己最能体会。

  《我是姐姐了》讲述的是小女孩由美,自从妹妹萌美出生后,家里的一切都变了。原本可以和妈妈手拉手出去,现在要留在家里看着妹妹;原本外婆过来带的礼物只给她一个人,现在大部分都是给妹妹的,这一切的改变,都只因为有了妹妹。姐姐由美想着“要是没有妹妹就好了”,愿望果然实现,有人抱走了妹妹,家人不想要的宝宝,都会带走,被变成鸟,由美慌了神,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找回妹妹。一本小小的儿童读物,讲述了小女孩由美当姐姐之后,从失落,到抗拒,再到接纳的过程。

  《我是姐姐了》的故事,在日本已经流传40年左右,由立原惠理创作,图画则是获得过日本绘本奖的宫越晓子画的。

  《我是姐姐了》故事很简单,跟随着插画的搭配,姐姐由美的内心纠葛,跃然纸上。从一开始的鲜黄色,期待父母回家的心情,随着心情的起伏,一点点的在变化,颜色变得暗淡,当她想着“要是没有宝宝就好了”,黑色的页面,突出了内心的想法,这种想法是内心一刹那的真实,当真的出现的时候,却又倍感压力。

失落

  以前爸爸妈妈一回家,就能和由美拥抱,现在妈妈手里抱着妹妹。亲戚来家里,关注点也都在妹妹身上,由美甚至不能再享受和妈妈的独处时光,这让由美很失落。

  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家弟弟出生,外婆过来时,给姐姐也带了衣服的。那几套衣服,姐姐很是喜欢,两年过去了,对于当时外婆送的衣服,姐姐表示,是所有衣服中,最喜欢的,每一次穿,都会充满深情地抚摸着上面的图案。我忽然有点明白,外婆当时给女儿的衣服,对女儿来说,里面藏着爱的味道,填补了女儿当时的失落感。对外婆当时的做法,心存感激。

  不是每个人,都能时刻关注到老大的心情。

退行与抗拒

  当失落之后,老大的行为会有一些退行,比如《我是姐姐了》当中的由美,看着妹妹喝奶,也嚷着说自己要喝奶,妈妈的回答是“已经是姐姐了,早就不用喝奶了。”

  这句话,二胎家庭中,太熟悉不过。“你是哥哥了,你是姐姐了”,对于老大而言,简直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因为是哥哥、姐姐,所以,很多事不能做。父母一旦说出口,亲子之间的对抗,也就出现了。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说:

退行,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退行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尽量满足老大的需求,允许她的退行。

  有一次,我家弟弟喝奶,一向不喜欢牛奶的姐姐,也说要喝。姐姐拿着杯子喝时,是一副满足的神情,一次之后,下次再看到弟弟喝奶,姐姐不再要求,因为她当时的需求,被满足了。

  当需求没有被满足,由美内心的抗拒,经由语言表达出来:要是没有妹妹就好了。

  “要是没有弟弟、妹妹就好了”,这句话,又是多少老大的心声,有的人付诸实际,很多社会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我是姐姐了》由文学的表达方式,让这一切发生,能让孩子体会到,当真的发生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是怎样的。当由美有了这样的想法,妹妹真的被带走了,由美内心爱的声音,出现了。

接纳

  宝宝鸟制作人,抱走了妹妹萌美,姐姐由美看着空荡荡的床,循着声音去找妹妹。妹妹在高高的树上,抬头看,树的高大给人的压力,如同由美内心的压力,自从妹妹来了之后,所改变的一切,由美所遭受的一切忽视,忽然就有了宣泄的出口。

  爬树的过程,是与内心的思绪做斗争的过程。与看管妹妹的人对峙,只有一次机会,10秒内回答正确,才可以要回妹妹,否则,妹妹就会永远变成鸟。

“为什么想把宝宝要回去?”“因为她是我妹妹。”

  由美的回答,要回了妹妹,“我的妹妹”——“我的”,由美的内心,开始接纳妹妹。

  当妈妈回来后,发现妹妹的屁股上,长了一根羽毛,由美对着妈妈,坦白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后续发生的事情。妈妈听完,没有责备,拥抱了由美,那一刻,由美觉得幸福又回来了。

  由美时不时看看萌美长出羽毛的地方,还好,再也没有长出来,因为由美再也没有那种念头。

  《我是姐姐了》,故事很简单,每一个家庭的老二出生的时候,老大会不自觉地遭受一些冷落,只是看孩子感受的多少,家长是否注意到,有没有给足关注。

  《我是姐姐了》将孩子内心的情感变化,描述地很细腻。我看《我是姐姐了》时,当时生老二,老大的变化,犹如画面一般,一幅幅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家姐姐,也说过“要是没有弟弟就好了”,这句话在我心里堵了一下,当时没说什么,想着她的情绪需要发泄。最终哪一件事化解掉姐姐的抗拒,我不知道,只是看到姐姐对弟弟越来越好,会带着弟弟一起玩耍、一起做家务、一起看书,俩人一起互动的场景,常常能温暖我。

  老大内心的纠葛,有大人足够的关注,当然好,要是没有,却也是孩子一个人的心灵旅程。手足之情,并非与生俱来,这其中,妈妈起到的作用,又很关键。

  台湾新闻主播卢秀芳,在《你好妈妈》的节目中,聊到自己在一双儿女中,充当“粘合剂”的角色。当姐弟发生争执甚至打架,事后,她会告诉弟弟,姐姐很爱他;告诉姐姐,弟弟一直都很支持她。

  家,并非讲理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弟弟妹妹的出生,对于老大,一开始,威胁的成分会更多,这些,需要家长来找到其中的平衡。

  《我是姐姐了》看似是一本儿童读物,却也是给大人看的一本书。看完《我是姐姐了》,家长能对孩子内心的情感变化,多一份理解,也就能多给到一份关注。大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温暖孩子的心,就像外婆给姐姐的衣服。

  没有孩子,天生会当老大。当有了弟弟妹妹,老大的内心,失落肯定会有,抗拒也会有,就看如何把弟弟妹妹,最终变成“我的”弟弟妹妹,享受这份独一无二的手足情。

  《我是姐姐了》读后感(五):二胎家庭的必读书目:《我是姐姐了》

  身为独生子女的我,没有体会过兄弟姐妹间的血脉亲情,但也曾幻想过,如果自己有个弟弟或者妹妹,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会体会到哪些快乐和痛苦。而今,得知我怀有二胎的消息,先生看着还不足两岁的大宝,无奈地笑着说:“这小家伙,才这么点,就要当姐姐了。”

  大宝很喜欢看绘本,我就买了一些二胎主题的绘本,这本由立原惠理佳撰文、宫越晓子绘图的《我是姐姐了》就是其中之一。

  宫越晓子,80后,出生于日本埼玉县,自由插画师,绘本作者。2009年,出版了作品《台风来了》,并于当年获第25届“日本童话与绘本奖”大奖。此后,还出版了《森林里的茶话会》、《原野上的小屋》等作品。立原惠理佳,儿童文学作者,《老鼠开会》《红石竹花》等作品都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我看着《我是姐姐了》里面温暖柔和的色调,看着炭笔描摹出的朦胧意境,简单的线条及留白、几乎看不到表情的人脸和背影,体会着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疏离感,以及姐姐由美内心的伤感和孤独。书里每一副插图都是经过绘者精心设计的,明暗的搭配,颜色的变化,读者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我读到最后,不知不觉就流下了泪水。

  一. 姐姐不仅是一个称呼,还意味着很多很多

  正如同成为母亲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成为姐姐,也是个很艰难的转变。在《我是姐姐了》这本书里,由美被动地在家庭关系里变成了姐姐,可是心理状态上还没有,她还没办法承担这个称呼,无法面对。

  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痛苦、忐忑、纠结,由美终于勇敢地爬到了树上与看守对峙,看守的谜底则显得意味深长——“我的妹妹”。这个回答,正与书名《我是姐姐了》相呼应,意味着由美主动选择了姐姐的身份,也主动选择了承担起保护妹妹、照顾妹妹的使命。

  作者温柔地讲述着这个故事,平静和缓,娓娓道来,由美最终认同了自己的新身份,她迈出了成长的这一步,真正地成为了“姐姐”。

  二. 姐姐眼里的世界,有我们猜不到的痛楚

  一个本来被全家人的爱紧紧包围的宝宝,生活中突然出现了另一个小宝宝,被家人关注着,被爱着,而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中心,这对一个孩子来说,着实太残忍了。当家里人都围绕着那个新生命,自作多情地以为大宝长大了、懂事了,还自以为是地忽略掉大宝的需求,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是姐姐了》对姐姐由美的刻画,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一切,我们会看到在姐姐的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从故事的开始,由美听到爸爸妈妈进门的声音,跑到门口,想扑进妈妈怀里,只是想着“跟平时一样”要妈妈抱抱,却被妈妈以一声“嘘!”阻止了;到后面由美看到妈妈整天呆在妹妹身边照顾妹妹,自己不自觉地被忽略了;再到由美哭一点鼻子也会被笑,被说“都当姐姐了”;到妈妈出门买菜,由美不得已一个人照顾妹妹,说出“要是没有宝宝就好了”这样的话......每一个细节,都是姐姐由美的失落和心酸,是她的生活莫名被改变的痛楚。

  我不禁想起了育儿群里一个妈妈讲述的,某次,她偶然听到大女儿不自觉地叹气:“又去管老二了。”我的心里也流淌出了细细的悲伤。

  因为姐姐眼里的世界有我们猜不到的痛楚,我们更该多关注姐姐的情绪,多理解姐姐看似无礼的行为,给她更多的包容和爱。

  三. 二胎家庭,如何努力兼顾两个宝贝

  得知我怀二胎,我妈就有一丝忧虑,陪孩子玩的时候本来很开心,也会突然忧伤地说:“我们宝宝这么好,再有个宝宝,会不会分走我们宝宝的爱啊。”我只好耐心地跟她解释:“我做一份工作,挣一份薪水,我要是再去打一份工,就挣两份薪水。一样的道理,有一个孩子,家里人给出一份爱,有两个孩子,家里人就会自动给出两份爱啊,怎么会是分走原有的爱呢。而且,多一个宝宝,也是多一个人来爱大宝啊。”

  1)针对孩子不同的需求,给予不同的爱

  在我看来,宝宝的年龄不同,对家人爱的需求也不一样。小宝宝要喝奶睡觉,大宝宝要看书陪玩,我们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精力,但是只要家里人分工明确,把大宝最在意的人紧紧安排在大宝身边,其他人照顾二宝,陪伴大宝,而且让大宝适度参与进对二宝的照顾,孩子是不会有很大的情绪问题的。

  2)循序渐进,给孩子接受的过程

  大宝对于变化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瞒着孩子,要告诉她:“再过几个月,家里会有个小宝宝,你能和他一起玩吗?”比如我会问女儿:“如果给你个小弟弟,你要吗?”她说:“要。”我再问:“那如果给你个小妹妹,你要吗?”她也大声说:“要。”要知道,她是一个还不到两岁的宝宝,trouble two阶段最爱说的词可是“不要”。我还会问她:“以后你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你的吃的能分给他一点吗?玩具能借给他玩吗?”我的大宝想了想,说:“好吧。”

  最近,我买了二胎主题的绘本,如果她感兴趣,我就陪着她看,如果她不想看,我也不会强迫她。就比如这本《我是姐姐了》。我希望给她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让她从孩子的角度慢慢理解会发生的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以及她心态的变化。

  3)更理解和包容大宝

  还有一点,就是家里人需要有一个共识,大宝其实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我们要包容和理解孩子,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像《我是姐姐了》里面就给出了很多反面的例子,无论是妈妈、爸爸还是外婆,大家都想当然地觉得由美长大了,“应该”懂事地好好当一个姐姐,其实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读完《我是姐姐了》,我油然而生了一种感动,这是一种混合了疼惜、理解、温柔、坚定的感动,是一种对生命和人性充满了敬意的感动。当我真正地成为一名二胎的妈妈,我一定要紧紧地抱住大宝,由衷地谢谢她。

  *文字原创,图片部分原创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树洞咖啡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