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10篇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是一本由[美] 安娜·韦尔特曼著作,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一):长知识且好玩·文末福利

  ©Faust Shu/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实拍舒子想把自己读完底好书推荐给大家 今天系刚完华的一本浪花朵朵新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定有不足 还望赐教与补充 其它书影音推荐 也可查看舒子的豆瓣相关动态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Fausto

  “我们的大脑对图案和节奏很敏感 它们恰恰是数学和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理不难懂 但 若让我们去研究数学 很少有人能够说自己有多么喜欢 而现在 通过《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大人能寓教于乐 小孩也可以动手实践

  通过《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你或者你的孩子将在边玩边学中掌握一些基础数学相关知识 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知识包括但不仅仅有:

  【量角器】

  画图用具 常见材质为塑料或铁质 可以根据需要画出所要的角度

  也可以用它来画角度 量角度 画垂直线 平行线 测倾斜度 垂直度 水平度它可以当内外直角拐尺 打开 合拢 可当长短直尺还能较确直观读出 并画出规定尺寸的圆

  【圆规】

  在数学和制图里用来绘制圆或弦的工具 常用于尺规作图

  【圆】

  在一个平面内 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 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圆有无数个点

  【抛物线】

  平面内 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其中定点叫抛物线的焦点 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

  它有许多表示方法 例如参数表示 标准方程表示等等 它在几何光学和力学中有重要的用处 抛物线也是圆锥曲线的一种 即圆锥面与平行于某条母线的平面相截而得的曲线 抛物线在合适的坐标变换下 也可看成二次函数图像

  【三角形】

  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在数学 建筑学有应用

  常见的三角形 按边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等腰三角(腰与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腰与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等 其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统称斜三角形

  【分形】

  具有以非整数维形式充填空间的形态特征 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 可以分成数个部分 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 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 分形(Fractal)一词 是芒德勃罗创造出来的 其原意具有不规则 支离破碎等意 1973年 芒德勃罗(B.B.Mandelbrot)在法兰西学院讲课时 首次提出了分维和分形的设想

  分形是一个数学术语 也是一套以分形特征为研究主题的数学理论 分形理论既是非线性科学的前沿和重要分支 又是一门新兴的横断学科 是研究一类现象特征的新的数学分科 相对于其几何形态 它与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理论的联系更为显著 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可以是统计自相似 构成分形也不限于几何形式 时间过程也可以 故而与鞅论关系密切

  分形几何是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 由于不规则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因此分形几何学又被称为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 分形几何学建立以后 很快就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关注 不仅在理论上 而且在实用上分形几何都具有重要价值

  【长方形】

  数学术语 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同时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 也是菱形

  长方形的性质为:两条对角线相等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长方形对角线长的平方为两边长平方的和 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维】

  通常我们说的三维是指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入了一个方向向量构成的空间系 三维既是坐标轴的三个轴 即x轴、y轴 z轴 其中x表示左右空间 y表示上下空间 z表示前后空间 这样就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

  三维是由一维和二维组成的 二维即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 将一个二维和一个一维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三维

  三维具有立体性 但我们俗语常说的前后 左右 上下都只是相对于观察的视点来说 没有绝对的前后 左右 上下

  看了这些数学概念 是不是心有余悸?不必害怕 在《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 图象与数学相结合 新颖有趣 可以按自己的风格动起手来 绘制出多姿多彩的图案

  【福利时间】

  给此文点“有用”并关注舒子的豆瓣 抽一人送出原价49.8RMB的《这不是一本数学书》✖1

  6月8号18点截止 舒子将随机抽1位符合条件的豆友私信

舒子的微信公众号:Fausto

  如有更多好书需评或推荐

  欢迎豆瓣私信 迟续更新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二):告别死记硬背,轻松“玩”数学

  据统计,超过40%以上的人不喜欢数学,这种情况归咎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在黑板前讲解数学定理及习题,学生在下面将老师的板书抄下来,这种教学模式把数学变成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很枯燥,完全掩盖了数学有趣的一面。

  数学是一个神秘的学科,渗透到生物、物理、经济、社会和工程很多领域。小到可以解释为什么回旋镖能够飞回来,大到能够预测日食月食,计算卫星发射轨迹。每一个费尽心思的科学领域,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实用性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门学科。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把数学的内容“玩”出了花样,适合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作者安娜·韦尔特曼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教师,她一直满怀热情地给孩子们教授数学知识,讲解数学如何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一部分,说明数学如何在音乐和美术中呈现出来。

  打开《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我们看到的是彩色的线条,这些线条和阿莱的《艺术大书》中的线条特别像,数学和艺术?继续往下看,果然数学和美术,心里放下了对数学的戒备,多了一分好奇。

关于《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书中的介绍是这样说的:“一连串的数字可以创造出超赞的螺旋形,坐标轴上的一系列坐标点可以制造出复杂精致的三维网。利用数学原理,我们可以用透视法作图,还可以制作出难以置信的错觉图”。

  这本书没有数学题,没有知识介绍,只有30个趣味数学游戏,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动手操作,按照步骤要求,画出图形,你可能看到的时金字塔型,也可能时螺旋形,又或者是抛物线,只有动起手来才能发现这本书的奥妙。

  我是从帕斯卡三角形开始练手的,分享一下:

  用彩笔涂色,我在办公室选用的荧光笔,按照要求,第一个是给4的倍数涂颜色,涂到第24行,给6的倍数涂颜色,涂到第17行。4的倍数,6的倍数,起初,我是想要把4和6的倍数都写出来,这样在看到数字的时候查找就可以了。

  开始写数字:4、8、12、16、20、24、28、32、36......后面的数字越来越大,而且我查看了一下,24行最大的数字是1352078,这可是壹佰叁拾伍万贰仟零柒拾捌,而且到了后面数字间隔也比较 大,我没有必要从1写道5200300附近,工程量太大了。

  那就直接涂色吧,先把简单的涂了,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相近的都可以组成一个小的帕斯卡三角形,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实心的。按照这个规律,有目的的去验证能不能整除4,工作量就减少了很多。发现了规律心情还有点小激动,挺有成就感。

  在涂6的倍数时,感觉规律不太明显,想查查有没有标准答案,上网搜索了一下帕斯卡三角形,网上有名词介绍,那么长,还有函数计算,我不要这样的计算,这样的数学没意思,还是我自己去领悟吧。再次回到书里,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我没有必要去找标准答案,我能观察到的就是我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答案了。

  每个创意和说明后面都留有空白,书后还附有彩色方格纸、三角格纸,便于练习和创作。封面和逢底都有20厘米宽的大折口,卡纸有一定的厚度,适合垫在内页下画图。好多游戏是需要涂色的,彩笔重复涂色容易印染下面的页面,这个设计可以更好保护页面。我没舍得多玩几个,想留给孩子去探索。

  数学是一个很奇妙的学科,我们最早接触的点数,从数字0-9开始,简单的点数练习,不仅能让孩子明白抽象的数和具象的量之间的联系,还能增强孩子的专注力。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在涂色的时候,会涉及一些运算,这也是最明显的数学锻炼了,无形中的锻炼就更多了,小朋友们可以认识不一样的圆形,三角形,还可以了解到抛物线,增加立体感'。当然了,这些都是在探索图形的时候培养出来的认知。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三):吐槽高考数学太难?遗憾没有早些遇到他,你对数学的认识该变一变了

  高考结束后,数学被集体吐槽太难,有人说“以为数学还是换汤不换药,结果今年厉害了,换了个碗。”有人说“多年后,2019届的高考生还是会想起,那年在数学考场上被维纳斯支配的恐惧。”……据说,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42年来,数学受关注人数最多的一次,创下了在短短一天之内被网友写出100多个段子的记录。

  一份数学考卷何以引起如此多的关注?仅仅是因为题目难吗?难题年年有,何以今年怨言最多?究其原因,还在于这份考卷打破了大众对数学的印象。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数学关联的记忆仅仅是刻板的数字和公式,以及那些不变的图形。岂知有女性美代名词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以及美术课上画的云朵,竟然出现在数学考卷中,这到底是考数学还是考艺术?

  事实上,考的依旧是那些数学知识,不同的是,这是第一次在考卷中将数学与艺术的牵手展现在了公众面前。这样的数学,本就是数学原本的样子。数学规律是众多规律的基础,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到数学,高雅的艺术也离不开数学规律的支撑,只是曾经的你了解不多而已。

  那么,抛开数字和公式,数学究竟还有怎样的面孔呢?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的数学学习不一样呢?如果孩子有幸遇到这样一本书,或许会改写他学习数学的经历。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却让人感叹数学的神奇;它不讲方法论,却让人顿悟: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讲艺术,却让人体会到枯燥的数学和浪漫的艺术时常牵手。这本书就是由美国教师安娜﹒韦尔特曼创作的《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位这本书。

一、 这是一本手工书

  翻开这本书,呈现在眼前的是各种简单而又复杂的图形,别担心,复杂的图形都是简单图形的规律组合,你只需要按照步骤或涂色、或连线、或剪一剪拼一拼,即使你丝毫没有做手工的天赋,也能创作出奇妙的作品来。

  给你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做出动物来吗?不错,问问度娘便可以找出N种折纸的方法来。如果利用数学中的图形镶嵌,会有怎样的奇迹呢?

  准备好纸、剪刀、胶布、彩笔,跟着书中的指示,只需三步,就可以做出一条个性十足的小鱼来。换一种图形裁剪,将纸片旋转拼贴,只需要5步,一只旋转海豹又诞生了,(如图)看看最后的成品,是不是很像呢?

二、 这是一本艺术启蒙书

  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胡安·米罗擅长运用色块的拼贴表达丰富的意义。在本书的“涂色谜题”板块,作者告诉我们“任意两个共用一条边的相邻空格颜色各不相同”,找一些米罗的作品来观察,你会发现这一规律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如果孩子掌握了这一规律,将不同形状组合在一起,搭配不同的颜色,孩子的作品也能有几分大师作品的味道,还可以挂在你家客厅当装饰呢。

  断臂维纳斯雕像已经走进了高考数学卷,谁能保证下一个进入考卷的不会是《蒙拉丽莎的微笑》呢?神秘的微笑里有怎样的数学密码呢?先来认识一下黄金螺旋线吧。黄金螺旋线又称斐波那契螺旋线,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画出来的螺旋曲线,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斐波那契螺旋线的图案,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经典黄金比例。在名画《蒙拉丽莎的微笑》中,就藏着黄金螺旋线,许多摄影和影视作品中的唯美构图,也运用了黄金螺旋线的原理。认识了这一经典螺旋线,将有助于孩子对艺术的感知。

三、 这是一本创意书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很难把数学和创意联系到一起。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简单的图形可以变换出奇妙的图案,只要敢于尝试,你就会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

  在“用数字作画”板块里,通过对网格中2和3的倍数涂色后会发现,整张网格呈现出非常规律的图案,最有趣的是,2的倍数形成了垂直条纹,3的倍数形成了斜条纹。有了这样的启发,孩子可以自己设想出数的关系进行涂色,看看结果会有怎样的惊喜。这样的方式,无疑培养了孩子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滋生出对数学的喜爱。

  除了数字,图形可以有怎样的创意呢?来看看三角形的七十二变吧。如果你嫌弃家里的瓷砖花色难看,没关系,和孩子自己动手来设计一款瓷砖吧。将三角形在网格中进行规律性地排列,不断扩大图形,就可以变换出各式各样的瓷砖花色。将三角形分形不断放大,一片雪花便跃然纸上。你还可以探索三角形、圆形能发生怎样神奇的碰撞。

  看了以上介绍,你是否相信《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了呢?愿你通过这本书,看到数学可爱而好玩儿的一面。

  温馨提示:四年级以上有一定图形和数学基础的孩子玩这本书,收获更多哦!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四):孩子数学学不好?先从玩数学开始吧!

  英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具有至高的美。”

  可是,对于从小学数学一路学到大学数学,学了16年的我来说,我没有感受到数学的美,只感受到了数学的难和变态。

  比如我们需要做的几何题是这样的:“如何证明经过任意三个点,只能画出一个圆”?

  已经将数学全还给老师的我,请出了孩儿他爸做了一番验证,这样的推理过程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数学之美?几何之美?我没有发现,我只有被各种代表着“因为”和“所以”的点点点所支配的惨痛学习经历。

  但是现在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为了让他们爱上数学,爱上几何,各路大神们绞尽脑汁,让孩子们先动手,再观察,最后学习理论知识。于是,就有了这本《这本是一本数学书》,作者安娜·韦尔特曼是一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数学老师。

  先来看看书中是如何解答“如何证明经过任意三个点,只能画出一个圆”这个问题的。

  没有解答,韦尔特曼只是在纸上画出几个点,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话不多说,先拿出圆规画吧。

  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抛物线,作者设计了一个直角坐标轴,和一个圆形坐标轴,要求学生根据指示将相同的数字连接在一起。

  全部完成以后效果是这样的,抛物线出来了。仅仅通过简单地连接相同数字代表的直线,就能得到一条曲线。在圆形坐标轴中,还能看到这条曲线十分工整对称。

  再来看下面这一幅,将1和2,2和4,按照倍数连接数字,最后得出的图形,我用阴影标出来了,就是下图的心形图案。这是著名的笛卡尔心形,如同人的一颗心脏。

  还有这个曼陀罗图案,按照要求一点一点连接各个点之间的直线,最后出来的成品不只有圆形,还有曼陀罗的花瓣形状。

  所以这本书的书名不是标题党,它真的不是一本数学书,而是一本给孩子玩数学的书。整本书没有“为什么”,只有“玩起来”,每一页都有一个这样需要孩子自己动手验证一个定理的小游戏。

  星期天下午,我大概花了一个下午做了所有连线的游戏,觉得非常好玩,而且这种玩数学一点也不轻松,相反还需要一定的心算能力,比如上图的曼陀罗图案,就需要不断心算出来N+5,N+11,N+19。

  玩这本书的过程,其实涉及到了两个教育的小技巧:

  1、注重循序渐进的弱反馈学习

  在和几个妈妈交流育儿时,我们讨论过强反馈和弱反馈。

  强反馈简单地说就是教孩子10个单词,要求孩子立马记住;而弱反馈就是教孩子10个单词,但不要求孩子记住,只要他熟悉就可以了。同时在每天的学习英语过程中,让这10个单词反复出现,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掌握。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做到强反馈,教了就要学会,这可以体现出孩子的聪明,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效果。但殊不知,正是我们一味地要求强反馈,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要背熟10个单词,弹好一支钢琴曲,解出一道数学题太难了,如果做不到,父母就会批评、责怪他,那孩子怎么还会愿意尝试呢?所以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不去背单词、弹钢琴、做数学题。

  弱反馈反而是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不强调记住,而是正视孩子学习新知识的畏难情绪,让孩子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循序渐进、拾阶而上,用“慢”的方法其实会更“快”。

  这本书就是弱反馈,我们无法要求孩子记住这一个一个的定理,但是它能够让孩子熟悉数学,知道有抛物线、帕斯卡三角形这么回事。

  2、一切学习都以激发兴趣为主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一本玩数学的书,而不是一本刷数学题的书呢?

  刷题,或许能够让孩子在某几次考试中考得好,但要让他们在数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唯有兴趣能够办到。

  兴趣从哪里来?就从玩中来。孩子在自己用铅笔和直尺连线之后,纸面上呈现出一个个有趣的图案,这就是他们发现数学之美的过程。

  家长们可能会有疑问,难道不应该为孩子的考试做准备吗?只是瞎玩吗?

  刷题是需要的,但是玩也不是瞎玩,玩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这么学科的乐趣之所在。

  系统的几何数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欧几里得的几何巨著《几何原本》,里面详细讲述了三角形、圆形、内切线、外切线等概念。欧几里得还发现了影射定理,也就是通过影子能够量出物体的高度。这些定义和定理的发现让人们发现,几何具有对称、精确的美感。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展示的玩数学的方法,其目的也就是让孩子发现,哦,原来数学也这么好玩,这么美。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深知对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习起来总是更轻松一些。孩子们也一样,当他们把数学“玩坏了”,再在课堂上接触抛物线、圆形、三角形这些概念时,自然接受度就会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无用,但是有趣的书。它的无用体现在它不能具体解答出一个数学题,但它的有趣在于将数学之美展现在孩子的面前。

  这一套还有一本叫做《这不是一本科学书》,适合对STEAM教育感兴趣的家长,书中的内容同样颠覆我们的想象。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五):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这是暑期拯救一年级数学学渣大作战

  女儿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比我自己上学还累100倍。尤其是数学,一年级应该纠结的,难道不是考100还是99吗?我就不明白了,怎么能错出那么多花来。

  会做的题:漏题,多个问句只答一个,应用题单位写错,竖式做完答案不抄到横式,分两步的竖式第二个数字抄错,应用题数字抄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至于不会做的题,那就更令人心塞了。略微转转弯的,小朋友就不愿意动脑筋了,哼哼唧唧地墨迹。还理直气壮地宣布“我不会”。再逼问两下,就哭了。她就没有长出叫做“数学思维”的那根筋。

  错过的题有可能换个姿势接着错,搞得当妈的郁闷的要死,所以有时候别怪陪读妈妈暴跳如雷,隔着六层楼都能听到一个母亲的呐喊,实在是因为娃不能当可回收垃圾,一丢了之,只好跟她死磕到底。

  那数学要怎么办?还是要打好基础的,小学阶段三门主课,真的哪一门都不能放松。尤其是数学,将来的物理、化学都要用到的基本技能,而且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数学都是大大的拉分学科。

  除了粗心的毛病,女儿主要问题还是缺乏数学思维。这个东西很难一朝一夕长出来,但是可以练得出来。经过和一些理科大拿商讨,这个暑假我准备从两方面入手,帮助学渣女儿长出一点儿数学脑来。

第一、小学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

  一年级结束,一百以内加减法之前训练得马马虎虎。欠缺的地方是进位退位容易出错,再就是计算速度有待提高。计算没有别的办法,无他,唯手熟尔。暑假每天100道计算题是必须的。

第二、需要引入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重点主要在语文跟英语上,这是因为我考虑到语言类学科需要长期的累积,分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现在看来数学也需要多做练习。普娃的悲哀是:一年级就要开始刷题了。

  现在小学生数学考试题目都非常灵活,如果考试的时候普娃第一次遇见这类题型,一定会慌得溃不成军。很多题型错了一遍还要错三遍四遍。所以刷题是逃不掉的,据我所知,周围同学《一课一练》、《名校名卷》都是常备的,确实刷过再考要好很多。

  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大环境如此,孩子只有接受。但是这样容易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题刷多了容易厌倦。如果她在小学的时候就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那绝对是眼前的分数无法弥补的代价。

  我开始寻找能够唤醒娃对数学兴趣的书跟课程。目前比较有效的是一本非典型数学读物,名字也比较奇怪,叫做《这不是一本数学书》,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先告诉娃,这可不是一本数学书哟,再诱惑娃:“小主请来看一眼嘛。”

  当然我家闺女看上这本书跟名字关系不大。这本书头几章就是教孩子如何用圆规画圆,如何用圆规画出心脏线。我发现挺多对数字不大敏感的小孩对图形很敏感。比如说我闺女,她很喜欢画画,动手能力也强。对做做小实验,剪剪画画兴趣浓郁。再加上她很早就对圆规发生了兴趣,我却一直因为圆规下面那个针不敢拿她玩。这本书给了她一个完美的借口破戒。

  这本书有这么几个好处,个人觉得对数学学渣特别友好。

第一、这本书实操性特别强,而且不需要数学思维特别好就可以直接上手。

  比如一开始的连数字成网,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可以上手,没有难度。这对于被学校里的卷子虐的死去活来的小朋友是一种彻底的放松。在娃复习迎考的时候,我自己试着画了几副,当然后来又给擦了,让娃玩。这个确实非常解压,比起以前画过的秘密花园也不遑多让。还不用费心配色。那几天辅导孩子快要抑郁的老母亲完全靠这个才没有崩溃。

  考完试给娃一试,果然爱不释手。简直停不下来,连电视也不要看了。唯一的副作用是每做完一幅都要找我献宝,略烦。

第二、《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能让人体会到数学的艺术性和美感。

  今年的高考全国一卷数学第四题考了一道关于断臂维纳斯的题。据说不是很难,但释放了一个信号:数学和艺术的关联性将会成为考核内容。不能说看过《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就会解题了,但它所涉及的数学课题都是很有意思的,说不定哪天就被出题组盯上了呢。比如“黄金螺旋线”、“欧拉难题”,都很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安娜·韦尔特曼是一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教师,她自己很热爱数学,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为了向学生展示数学和艺术的关联性。所以认认真真一篇一篇学完,孩子是能有些收获的。

第三、这本书也能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性。

  比如“用数字作画”这一部分。书上要求分别把2的倍数,3的倍数,4的倍数,5的倍数等填上不同的颜色,看看组成的图案。对于还没学乘法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对乘法基本概念和理解的培养。可以把枯燥的乘法口诀表变得美观、有趣。对我家娃这种动手记忆更强一点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练习。

  还没上学的幼儿园大班孩子也可以做,每数2格画一个,每数三格画一个。如果画得图形美观有规律就说明孩子画对了,如果图形不规则,那就说明没画对。这种把数字直观的通过视觉体现出来对孩子数感方面的培养特别好。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数感是特别重要的。低年级有许多凑数字的题,数感好的小孩一眼瞄过去填出来的就八九不离十,数感不好的小孩左一个数右一个数瞎填。

第四、虽然上手很简单,但是这本书做到后面还是需要动脑筋的。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上手很简单,但是往后做难度就上来了。比如一笔画完的“欧拉曲线”跟帕斯卡三角形,都有一定的难度。帕斯卡三角形有点太难了,欧拉曲线很有意思,我拿来鼓励娃自己捣鼓出来,她也不是很排斥。看起来有一丢丢不那么渣的苗头。

  其实数学渣或不渣,主要不是看分数,是看孩子有没有对难题主动钻研的兴趣。许多孩子成绩虽然还过得去,但钻研精神不够,以后学上去潜力就不大。现在我家女儿就有点这种苗头。《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它就绝对值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六):明明是给孩子的书,可我一个大人玩得爱不释手!

  这本书和另一本《这不是一本科学书》算是一套,豆瓣没有套系链接,所以两个地方都贴一下:

  两本书都非常非常有趣,特别益智,对于孩子来说也很新奇。好玩,上手难度低,你只要会用尺子,会划线,会用圆规和剪刀就可以玩。

  首先玩的是《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我用直尺画了几道题目。

  第一个是“奇妙的网”,规则非常简单,但形成的图案很神奇:

  这个形状和这本书另一个画出心脏线的结果很像,这个需要用圆规按照简单的规则一直画圆:

  接着我又玩了“魔鬼抛物线”,一种用直线画曲线的方法,也是很神奇:

  接着我又画了一个曼陀罗,这个玩起来最减压,画完的最后一刻,看着这个图,心里说不出的得劲儿:

  当然了,这本书不是只有这些尺规作图,它还教你用极为简单的规则画拼花图案,让你画科赫雪花和歇尔宾斯基三角形来感受分形(这两个东西之前网红老师李永乐也讲过,这个话题非常有趣),教你制作没有缝隙,没有重叠的镶嵌图案,看的时候你会感觉人类真是聪明啊!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直接给你们截个目录:

  这些奇思妙想,特别特别吸引人。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脑筋急转弯,你想过为什么吗?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脑筋急转弯题面很普通,但答案很气人。出人意料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就像这本好玩的游戏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里那些有趣的题目,它也有很多出人意料之处。你比如错觉图和变形画,绝对会让孩子们大吃一惊。

  有时候,我觉得大人们可能太沉浸于世俗生活了,反而对这些基础认知的东西缺乏思考,而孩子们正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纪,他们想的问题往往更触及本质。这一点在我玩另一本《这不是一本科学书》的时候感受更深。 给你看一张图: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哪边的黄色颜色更深?

  我猜你肯定看出来了,是右边对不对?但是实际上这个黄色都是我用同一支水彩笔涂上去的。

  你可以截图对比,左右两边的黄其实一模一样。但是因为黄色条的上下颜色不同,这个影响了我们大脑的判断,因此面对一模一样的颜色,你会感觉一边比另一边颜色更深。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知识点,对于小孩而言,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这种视觉把戏,对启发他们的智慧是非常有帮助的。一样的颜色居然看起来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可能会开始思考“难道连自己的眼睛也不可以相信吗?”这样的奇妙问题哟!

  我最好奇的是“颜色制造器”的内容,刚开始做了试验我自己没看见,但有人看见了。这个实验是这样的,下面这张三张图,把它们做成陀螺,旋转起来就能看见除了黑白灰之外的其他颜色。下面这个动图中,你能看到这三种颜色吗?

  后来我直接要了原图,把它放在剪辑软件中,让它旋转起来,挑了一个适中的速度,这个时候终于发现了那些浅棕色:

  你还能发现黑白灰之外的其他颜色吗?

  除了玩这个,我还和孩子一起制作了书上的一套迷你动画,左边就是书上的现成材料,右边是成品:

  我们还让纸上的颜色神奇地消失,下面这张动图做得不好,实际肉眼看的话,颜色会彻底消失,只能看到牛皮纸那样的颜色,没有其他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

  《这不是一本科学书》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好玩的内容,比如错觉轮廓、残留影响、观察月相和星座等等,具体就先不详细介绍了,还是直接上一个目录:

  今天上班也忍不住想玩,还把书上的一个艾姆斯房间做了出来。 这个房间利用了视错觉原理,明明一样大的东西,放在房间里看上去却不一样大了! 这个书上自带纸,你只需要剪刀和胶棒就OK了!动图在这里:

  想看高清有声版可以移步抖音,如果是手机请复制下面一段话后打开抖音:

  #在抖音,记录美好生活#《这不是一本科学书》真有意思,手工做了一个艾姆斯房间。 http://v.douyin.com/628DgR/ 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短视频】,直接观看视频!

总结

  这样有意思的书,太适合小学生了。既能增长见识,又能让他们思考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小脑瓜变得更加聪明。通过玩书这样的契机,还能反哺他们对学业的兴趣。

  同时,这些书的趣味性很好,即使是大人也不会觉得幼稚,相反有些科学和数学原理非常值得深挖。这些游戏普遍都需要动手,和孩子们一起玩,也是相当不错的亲子活动。

  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哟!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七):儿子留堂,全与这本书有关......

  前两天宸哥被留堂了,原因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中午的时候老师发了语文试卷,要求在校完成,他一直到放学也没做,最后就只能被留堂补卷子呗。

  我问他别人做卷子的时候他在干吗,他给我看了这个:

  他说:“我满脑子都是这些数学题。”

  纳尼?我一下就懵了,该批评他不务正业还是该表扬他有钻研精神?

  这个图形是最近给他买的《这不是一本数学书》里的一题,但没想到他在家没玩过瘾,在学校还念念不忘。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是一名美国老师编写,后浪童书引进。几乎人人都知道美国人阅读写作好,数学差,网上有无数美国孩子学数学的梗。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的作者安娜·威尔特曼应该就是那道想照进裂缝的光,她除了教孩子们数学知识,还会把数学和音乐以及艺术结合起来,向他们讲解数学如何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本书着重讲的就是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数学与艺术

  今年数学高考又让不少考生刚出考场就抱头痛哭,第四题断臂维纳斯走红网络。

  这道题讨论人体黄金分割之美,把艺术融入了数学。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们解读说这次高考透露出来的信息有几点:

  1.结合各学科知识,展示数学之美;

  2.灵活考查数学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境真实,综合考查应用能力。

  数学从来就不是单独的一门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本号称“不是数学书”的数学书,完全抛开计算和公式,只是把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和图形,从数学的角度来玩,与这次高考侧重点不谋而合,把数学与生活和艺术关联起来。

数学能力预示着孩子的未来

  前几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着重强调了数学的重要性,甚至说准备等自己退休后,找所好大学重修数学。

  如果想要孩子能立足未来,数学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且不说离一般人生活比较远的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需要用到大量的计算高科技行业,我们身边的管理、金融、化工、建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行业当中,很多问题都要求你必须要掌握概率、统计和几何这些知识。

  更现实和功利一点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表现预示着他的未来……而且大学毕业后的收入也更为丰厚……数学比其他任何科目都更严谨、更科学。掌握了这门逻辑语言,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诸如推理能力等更高层的思维方式,从而有助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及根据已有信息预测未来世界。”(《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P64)

保持兴趣是关键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了,但在刷题教育环境下,身边小朋友真正喜欢数学的少之又少,如何能让孩子愿意学呢?

  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不是教孩子该如何去学习,而是要让孩子由衷地爱上学习。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注重的就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当成游戏来玩,而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

  美国孩子普遍对数学有畏难情绪,为了调动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老师们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确实能让部分孩子纯粹因为兴趣而学,也更容易体会数学之美,从而能持续发力。

  大红的封面就相当吸人眼球,让宸哥上学时还念念不忘的图就是第9页的心脏线。(请忽略稍显凌乱的画法,二年级小朋友,最近才开始用圆规,风格有些奔放。)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规则很简单,就是画一些重叠的圆圈,但这些圆圈的边缘恰巧能构成一个新的图形边缘,像一颗心。

  这个图形和第13页的图形一模一样: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但第一幅是用大大小小的圆形画出心脏线,第二幅图却是用直线画出来的。

  两种完全不同的线条(圆和直线),却能画出同一种图形,是不是有点神奇呢?

迷人的三角形

  刚刚的图形是建立在圆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三角形。

  第24页是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就是在一个大的三角形里面,画上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就能把这个大三角形等分成4个小三角形。(略显凌乱的黑笔是宸哥的墨宝。)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一直循环……直到再也画不下为止。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第26页是帕斯卡三角形(国内也叫杨辉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规律是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

  当我们把奇数和偶数分别涂上颜色之后,你会发现它和前面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是一样的。神奇吧!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当然如果你觉得稍微浅了一点,也能用这本书做引子,自由发挥。比如宸哥爸爸就在帕斯卡三角形的基础上,就和宸哥讨论来一把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

  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这也是一组神奇的数列,自然界中有很多遵守这个顺序生长的植物,最常见的就是松果、菠萝和向日葵花瓣等等。

  然后,再翻到48页黄金螺旋线时,1,2,3,5,8,13,你会发现它们又重合了......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说出来也不怕丢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晚上准备写稿的时候才发现。当我屁颠屁颠拿出来说给他爷俩听的时候,宸哥一脸不屑地说:“我之前画螺旋线的时候就发现了......”

  这本书以兴趣为导向,将枯燥的数学概念变成可视的图形,可以动手玩、动手解答的谜语,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发现数学之美,不仅是愿意学甚至是热爱学渴望学。

  类似的题目书中还有很多,目录如下: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都说数学是一门层次分明的学科,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听得懂更高层次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在不赶成绩的时候,把学习当成一场游戏,细细品,慢慢玩,让孩子有时间自己体会其中的美好。

  前两天为了这篇文章,我准备翻《数学之美》那本书。刚拿出书,宸哥马上粘过来说:“妈妈,让我来告诉你数学有多美吧。”然后计算器拿起......

  如果孩子把学习当成任务,那它就是总也做不完的任务。但如果能让孩子把学习当成游戏,那它就是让人乐不思蜀的游戏。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八):今年高考考了一朵云?领略理科之美,要从小学生抓起

  去年年底同事结婚,请柬最底端印了一个数学公式:r=a(1-sinθ),当时我还很好奇,为什么要在请柬上放这个?难道两位新人是数学系的?

  后来给某平台写关于数学史的课程稿,了解了一下国内外的著名数学家,才知道这是赫赫有名的心形函数。

  传说是数学家笛卡尔,写给自己心爱的小公主——克里斯蒂娜的。

  当时我不由得感慨,这年头,数学不好真是不行,连人家撒的狗粮都看不懂。还好当初没去问新人这是什么意思,不然可真是丢脸。

  第二个感慨是,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浪漫,这么美。

  事实上,数学一直都很美。

  今年高考,全国卷一选择题里出现的古希腊著名雕塑“断臂维纳斯”

  以及全国卷三第22题的那朵云,

  就让无数考生,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数学之美。

  其实这两题并不是很难,只是因为出题方式比较新颖,考生们以前没接触过,再加上在考场上精神又高度紧张,乍一眼看到这种题目,就有点慌了。

  最近看到两本超级有趣的书,分别叫做《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这不是一本科学书》,随手翻了一下之后,就觉得,这两本书太好了,一定要给我闺女看看。

  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安娜·韦尔特曼,和英国的克莱夫·吉福德。

  从书名和封面就可以看出来,这不是两本普通的课后教辅书。

  没错,这是两本充满创意的理科学习指南,是带你领略数学之美,和科学之趣的“纸上实验室”。

  从小就让孩子看看这些书,接触数学和科学的美,以后上了高考的考场,才不至于大惊小怪的,慌了阵脚。

1、数学可以很美丽

  在我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很枯燥,也很无聊的课程,每天就是翻来覆去地背公式、套公式、做习题。

  市面上的辅导书,一般也都和学校里的课本一样,全是公式和字,偶尔来几张图,一股老干部风,让人看着就心里发憷。

  而这本《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则不一样,光看封面,就能感到一股活泼热烈的气息。

  再来看看内容,抛物线

  心脏线

  曼陀罗

  科赫雪花

  一个比一个酷炫,一个比一个华丽,就问你害不害怕。

  连我一个成年人,都马上就被吸引了,更别说孩子们了。打开这本书,分分钟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马上就对数学产生兴趣了。

2、科学可以更有趣

  其实学校里的科学课还是蛮有趣的,而这本书,则更有趣、更有创意,并且更贴近生活。

  薄薄的一本书,却包含了几十个小游戏,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宇宙等多个领域。

  书的最前面列出了使用这本书所需要的工具,

  书中以及最后面提供了每个游戏所需要的素材,你可以直接把这些素材剪下来使用,而不用担心会损坏书的正文部分。

  比如说,我们想让孩子知道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该怎么操作?

  在我印象中,我们老师一般就做个课件,在课堂上放一下,然后再稍微解释几句就过去了。

  而这本书,则利用一条小蛇,非常直观地显示出热量的流动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想我闺女肯定能牢牢记住热量的传递规律。

  唯一的缺点就是,闺女可能会被小蛇吓到。┓( ´∀` )┏

  再举个栗子,物体的颜色越深,就越善于吸收太阳光,颜色越浅,就越善于反射太阳光,那我们要怎么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呢?

  看这里

  这本书里,设计了一黑一白两张不同颜色的纸,按照书中的指示,将这两张纸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一个小时后,通过两张纸的温度对比,就可以得出:黑色会更多吸收太阳光,而白色则会更多反射太阳光的结论。

  我们还可以在这张黑色的纸上进行一些艺术创作,切身感受一下阳光的力量,

  这可比我小时候,拿放大镜将阳光聚焦在毛毛虫上的暴力操作,要文雅多了。

  书后面的这个骷髅,我也很喜欢,到时候带着闺女一起拼个骨架出来,一定很有趣。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挖空心思设计教学活动,两位作者费这么大劲编这两本书,设计各种实验,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前额叶还没发育好,没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思维水平也有限,意志力又薄弱。

  机械、枯燥的“填鸭式”教育,只会让孩子厌烦。

  只有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自己主动学习。

4、为什么要让孩子多做实验

  首先,实验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

  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说道: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曾经看过这样一幅图,我们的各种感觉,在大脑皮层中的代表区域大小是不一样的,与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

  手、唇、口腔这三个部位,虽然在人体面积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是在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代表区,却要大于躯体的感觉代表区。

  因为这三个部位的感觉器官,要比躯体的感觉器官更敏感。

  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直接关联,信息从手传递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

  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运动可以给人的视觉器官以智力支持,也可以对大脑的思维活动产生间接影响。

  手活动得越多,与大脑的联系就会越紧密,越能促进大脑发展,你的思维也就会越活越。

  因此,培养孩子动手能力,鼓励孩子多做实验,是让孩子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孩子思维的最好方法。

  其次,实验能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当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接收外界的某些信息时,我们身上的不同感官,获得知识的多少是不等的,其比例约为:视觉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

  另一个实验则证明:如果我们只采用纯视觉的方式来展现信息,那么孩子学习这些信息时,注意力的集中率只有54.6%。

  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在给孩子传授知识时,采取视听结合,或者其他多感官结合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孩子接受知识的效率,还能提高孩子注意力。

  所以,带着孩子做实验,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多项感官,比起光让孩子看课本上的知识,效果要好很多,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5、怎样更好地使用这套书籍

  (1)带着问题做实验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而不思考,会陷入迷茫;只空想而不读书,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同样道理,我们在带孩子做实验时,也要让孩子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做实验。否则,实验做得再好,过程再热闹,对孩子来说,也没什么收获,只是玩了个游戏而已。

  实践出真知,在实验前让孩子进行充分思考,带着问题做实验,以思导行,思疑结合,才能使实验探究更具目的性,更有意义。

  (2)家长陪孩子一起

  这两本书虽然好,不过里面的有些实验,会用到剪刀、圆规等尖锐的物品,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家长最好陪孩子着一起做实验,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培养一下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实验后进行总结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感想,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能运用到哪些地方。

  让孩子能主动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总结规律,加深孩子对实验的印象。

6、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学习之路漫漫,路上的艰难险阻更是数不胜数。

  在孩子还没被枯燥、乏味的理科知识吓跑之前,让孩子多看看这种有趣的书,多玩一会,让他体会一下理科的美好,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有动力去学习。

  这个夏天,带着孩子,一起玩玩这套书吧,祝大家玩得愉快哟。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九):欣赏这些名画,你需要懂点数学

  对我来说,这些作品到底是数学?还是艺术?仍然是个疑问。──M. C. Escher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曾经创作过一幅名为《忧郁I》的版画作品,至今被视为美术史上的难解之谜。

《MelencoliaⅠ》,1514 by Albrecht Dürer

  在这幅作品中,隐含了大量数学密码。比如画面中的球体、多面体和尺子代表了几何学,刀锯、钉子等物品代表工程学,指南针和船锚代表航海学,天平和沙漏代表科学。

  最具神秘色彩的则是画面右上方的4*4幻方,上面的数字横竖之和均为34,既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也是彼时丢勒年龄的镜像数字。

  最下面一行中间两格的数字15和14,则组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据说这个数字恰好也是丢勒母亲去世的年份。

  荷兰版画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同样以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对分形、对称、密铺平面、双曲几何和多面体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

  杨振宁的著作《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封面上既没有金光闪闪的诺贝尔奖章,也不是与爱因斯坦的合影,而是用埃舍尔的《骑士》来表达基本粒子的对称性。

  赫尔曼·哈肯在《协同学》中使用了埃舍尔的《画手》,认为这代表了物理学中的序参量。

  文艺复兴三杰中最享誉盛名的博学家达·芬奇,则将艺术中的理性光辉发挥到了极致。他著名的画作《维特鲁威人》,被称为黄金分割的典范。

Uomo vitruviano,1487 by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数学和艺术,到底有什么关系?

  数学和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区别在于,艺术通过人的左脑进行感性认识,而数学则通过右脑进行理性认识。

  乍一看,二者之间的鸿沟,就像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思维那样遥远。

  事实上,艺术最基础的美感恰恰来源于数学比例。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曾说:

  “数学格外地展现了秩序、对称和极限,而这些是美的极致形式”。

  自然界中很多让人们感到恢弘瑰丽的图像,都是因为其呈现出了某种艺术美感。而数学家的任务,则是把自然界中的“美”用数字的形式具象化。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热带气旋云图中,就包含了著名的“斐波那契螺旋线”。

  而把这种数学理论迁移到艺术中,则会创造出完美的绘画作品。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

  前段时间大火的《琅琊榜》,也正是因为创作团队的专业精神和唯美构图圈粉无数。

  美国数学教师安娜·韦尔特曼(Anna Weltman)在她为孩子编写的益智游戏书《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便通过各种巧妙的艺术手法将数学不为人知的一面呈现出来。

  把益智题变成一本有趣的艺术活动书?想法真是好极了!然而,身为人母的我刚看到目录,便被里面晦涩的数学术语吓倒了。

  欧拉难题?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连大学都不曾学到的生僻概念,确定是写给上小学的孩子看的吗?

  幸运的是,在这里,你并不需要知道数学家斐波那契和他的兔子数列,唯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圆规,并按照书中的提示,书写一次黄金螺旋之旅。

  马云:死读书是可怕的学习,要增加对生命感的体验。

  马云在各种公开场合,曾多次强调学习艺术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是要勤奋努力学习的,但文化却是玩出来的。

  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玩”的机会和方式。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国内儿童最缺乏的,恰恰就是“玩”的能力。

  除了电脑游戏和追跑打闹,他们不知道还可以玩什么。

  安娜·韦尔特曼的作品,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问题。得益于教师的身份,她能准确地捕捉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

  比如在《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的扉页,就需要你用一幅像素画完成自己的名字。这种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欢迎方式”,瞬间就能捕获孩子那颗爱玩的心。

  继续往后翻,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如英文版副标题说的那样,这的确是一本能给人超强体验感的“艺术活动大书”。

  书中没有任何公式、图表和复杂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神奇的绘画和手工创作。

读这本数学书,首先需要准备一套手工用具

  比如你会遇到这种神奇的连线题,并被要求从中找到神秘的曲线。

  无论题目难易与否,书中都不提供任何参考答案。既然“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就别指望从中一眼找到恒定的原理。只有大胆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从一笔一画中体会个中奥妙。

生活处处皆数学

  而在配套的另一本《这不是一本科学书》中,作者克莱夫·吉福德(Clive Gifford)则把这种“实践性”发挥到了极致。

  生活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视错觉现象,叫“大小恒常错觉”。著名的艾姆斯房间就是根据这一现象设计出来的。

  通过改变房间的形状,在透视法的作用下,两个同样大小的物体放到房间的两角,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然而,在数码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亲自尝试,我们仍然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了能让孩子们实地体验这种奇妙的“特效”,克莱夫·吉福德在《这不是一本科学书》中特意设计了一个纸模,把掌控感交到孩子手里。

  当他们通过剪裁、涂色、粘贴、观察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出结论,一个科学实验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完成了。

  与安娜·韦尔特曼不同,克莱夫·吉福德是一位来自英国的专职童书作家,已经出版过170余本图书,并多次获得英国各类奖项。

  多年的科普写作和童书创作经验,让他对孩子的情绪有敏锐的嗅觉,自然也就更能想方设法调动小读者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中来。

  比如,可以通过涂色和绘画,来近距离认识一只昆虫,或一朵小花。

  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月相的变化。

  而夏天应该穿深色衣服还是浅色衣服?把书本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就知道了。

  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自己完成一套迷你动画,或一个神奇的幻影转盘。

150年前的手工GIF动图

  用心完成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科学作品,就像孕育一个蚕宝宝或一朵小花,本身就是一种相互滋养。虽然这个过程无法快速提升孩子的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但它给予的恰恰就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体验感。

  课本上的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每次读数学科普读物,我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书上描绘的数学世界,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数学,为什么总是不一样?

  我的疑问,最终在《这不是一本数学书》里找到了答案。

  拿几何来说,我们上课时学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都属于传统的欧氏几何,来源于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

  然而,在大自然中,并不是所有高山都恰好是完美的圆椎体,每一片树叶都是严丝合缝的对称图形。对于自然界中那些超出一般规则的现象,欧式几何就不那么适用了。

  相比之下,分形几何则是一门更贴近大自然的几何学,它研究的是大自然复杂表面下的内在数学秩序,自然也就蕴含着更多艺术美感。

蕴含着斐波拉契螺旋线的向日葵种子

  对于更有感知力的儿童来说,从分形几何的角度入手,无疑更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提升对数学之美的体验。

  在《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介绍了分形几何中极具代表性的科赫雪花和谢尔宾斯基三角形。通过让孩子以递归的方式描绘分形图案,加深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科赫雪花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这种看似无用的重复性绘制工作,也是培养专注力的最佳手段。孩子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很快进入冥想状态,抵达更深层次的专注。

  对于被电子产品裹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体验尤为珍贵。只有经历过头脑和心灵的放空,人生才会拥有更多精彩与可能性。

  当人们沉浸在美学游戏《纪念碑谷》营造的迷幻世界中时,鲜有人知道,游戏设计的灵感正是来源于埃舍尔的画作。

  《盗梦空间》、《奇异博士》等科幻大片中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正是其中隐含着的艺术元素在发挥作用。

  正如埃舍尔把各种不可能图形融入艺术作品,当我们能够以艺术的方式理解数学,也就在现实世界中为自己开启了无限可能。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读后感(十):除了算算算,画画画、拼拼拼,也能提高数学能力!

  生活离不开数学。

  小到去菜市场买菜,大到买车子、房子,我们都离不开数学计算。因此,我们在上学时用了大量时间练习数学计算,从口算题到四则运算题我们都没少做。

有没有勾起你的童年回(噩)忆(梦)?

  大量的数学练习题,一方面提高了我们的计算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种毫无趣味性的计算题可能也增加了某些计算能力不强的人(我)对数学的厌烦。

  有没有既有趣又能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呢?有。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就为我们展示了很多趣味学习数学的方法。

  书如其名。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看上去真不像数学书,而像一本游戏书。从画图到涂色再到拼板,这些“游戏”都是学习数学的方法。

  为什么《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如此“另类”呢?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安娜·韦尔特曼是一位老师,她希望学生到感受数学之美。所以在《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安娜·韦尔特曼没有用传统的方式表现数学,而是侧重表现美术领域中的数学之美。

安娜·韦尔特曼

  当你看到通过数学算算算、画画画、拼拼拼而产生的图画后,相信你也会惊叹原来数学竟然这么美,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如何利用数学创造出美丽的画作。

  1.算算算:数学帮你成为涂色艺术家

  几年前涂色书开始流行,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涂色作品这么美,原来自己也能成为艺术家。

  但这种“艺术家”似乎不够完美,因为这些涂色画作的一部分源于别人的创作。如果没有已经勾勒好的基础线条,我们很难涂抹出美丽的杰作。

  但数学涂色就能完全打败这种不完美,帮你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利用数学,我们能自己勾勒,自己涂色,自己从头到尾地创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画作。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介绍了很多种数学涂色方式。

  利用倍数涂色

  利用三角形涂色

  利用平移变形涂色

  2.画画画:不到最后一刻你很难猜出自己在画什么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抛物线,也计算过抛物线中某个点的位置坐标。但是我们很少画出来过抛物线。当我们把抛物线画出来,并且组成不同的抛物线类型时,你会发现原来抛物线竟然也这样美。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介绍了几种用线段有规律地连接不同数字的画画方式。我们利用这种方式还能画出心脏线、曼陀罗。

  心脏线:我画的不太规范,所以看起来不太像心脏线。不过我在网上找到了国外读者绘制的心脏线,他们画得很棒啊。

我画的国外读者画的

  曼陀罗:我真没想到,我竟然能画出来曼陀罗啊!

  特别提示:画曼陀罗的时候,最好每一个线段的起点都在原点的最中心位置。这样画出来的图最完美。

我画的,右边画起来真是很麻烦的

  螺旋循环是另一种做图方法。

  这种方式把正方形格纸中最小格子的边长当做一个数字单位,利用数字的重复变化,能绘制出有规律的图案。

红圈里时我画的

  数字序列是单数时,循环线能从起点回到原点。

又是我画的

  数字序列是双数时,循环线会距离起点越来越远。

还是我画的啊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很贴心得在书后附上了9页不同颜色的方格纸,方便读者创作。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书后的

  如果翻开封面内侧,你会发现这里也有方格纸哦。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内侧和扉页,你猜到我想写什么名字了么。。

  还有一种做图方法和三角形息息相关。利用三角形做出来的科赫雪花与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能共创一片雪中的数学森林。

我只画了几个

  3.拼拼拼

  你想过自己做“七巧板”吗?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手把手交给我们自己制作十四巧板的方法。

制作拼板的方法国外学生用拼版制作的作品

  除了四四方方的巧板,书中还介绍了制作不规则拼片的方法。

不规则拼版制作方法

  不过成为美术领域的数学艺术家,只是看起来容易。利用数学作画时需要十分耐心和细心。

  家长朋友不要看到《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全都是涂涂画画就觉得孩子“不务正业”。事实可不是这样的!就拿画曼陀罗来说吧:想画出美丽的图案,每一步都需要精确计算,甚至每一步都需要计算两次。

  第一次,要计算出与起点相连的数字是多少。

  第二次,要计算出这个数字在圆形上的具体位置。

比如:每个19个数字连线时。第一次要计算当起点数字是19时,和19项链的数字是38。第二次要计算38这个数字在原形上对应的位置是2。因为圆形上只有35,而且圆形上的起点数字是0,所以比35多出来的3个数字向后数,对应的是圆形上的数字2,而不是数字3。曼陀罗不好画啊,不好画

  我们要重复这种计算很多次才能画出最后的图案。而且一个数字计算错误,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绘画。

我画曼陀罗的过程,真的真的真的很麻烦

  其实说这么多都不如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做一做,只有成年人自己体会到《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中的活动应该怎么做,才能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和内容的难度。

  比如,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图中的答案,你能教教我么。。。

画箭头的还没找出来。。。

  :这本书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就是——没答案!对数学学渣太不友好了,┭┮﹏┭┮

  备注:没标注我水印的图片都是网上找的,不一一列出来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