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的读后感10篇

  《热带》是一本由李唐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热带》读后感(一):不想过冬,厌倦沉重,就去热带的岛屿游泳

  有天念叨念叨着《热带》的书名,突然想起了某知名歌曲里的那句:

不想过冬,厌倦沉重,就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

  而今天,是北京降温的第一天。冬天就在拐角处,无法任性立刻飞到热带,至少在这里吸一吸鼻子,闻到一些些热带气味。

  《热带》里有8个故事,不管熟悉不熟悉作者的风格,但凡你读了两篇,应该就能体会由这些文字创造出的那种迷幻又神秘的氛围感。

  像极了热带给人的感觉,郁郁葱葱的丛林里全是秘密,在阳光下暴晒,晕眩。

  它们来自热带国度的某个湖边、斯德哥尔摩偏远的火车站点、不知名的湖心疗养院和废弃的游乐园……几乎所有的故事背景设定都让人想拿起来读一读,窥探其中的秘密。

  拿起一读之后,可能又会疑惑,这明明说的又都是些日常故事,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更精确点说,精神危机。

  屡投屡败的航海小说、捉摸不透的女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碰撞、寻找自我,是平行世界里他们要做的功课。

  但谁说这不是我们这个运转正常的星球上,每个人都要解决的呢?

  爱情、友情、婚姻、理想、现实与自我,换了背景与语境,被“热带”这个巨大的容器,一一包含在内。

  除了暴烈的阳光,热带还有无尽的起伏的海浪。

  而这种起伏、波动又趋于平缓,成为了《热带》中一个个故事的内在节奏。

  某些时刻,故事里的人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自足,轻盈地飞了起来,但有些时刻他们又忽然丧失了自由,坠入地面。

  起伏与坠落总是在交替进行,人生也就是这样。

  最后,是作者的叙述视角让《热带》变得人人都可抵达。大篇幅第一人称“我”视角的心理活动或喃喃自语,让人沉浸,也让人跟着故事里的那个“我”一起,找着些什么,想着些什么。

  想要从书中得到点什么,总结些什么,是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但小说需要某种暧昧、幽暗和无从解释的部分。

  很难说这几个故事具体表达了什么,故事是容器,你从里面掏出来什么,它就是什么。

  之前看过一个有意思的说法,简言之就是花了钱买票入场的观众享有合理的“放肆权”。所以,以上全是一个买票入场的观众说的胡话,某种程度上,它和作者无关,甚至和文本无关,是另一个未命名的热带岛屿。

  漫游快乐。

  入冬快乐。

  《热带》读后感(二):让事情自行运转

  热带,容易叫人联想到雨林、苔藓、河水冲刷岩石留下的痕迹以及最原始的生命力。蓬勃的、热腾腾的生命从土壤里拔地而起,进到松绿色的梦境里,像是被封入了一枚宝石之中,留存千年,等待后人观察,又像是被风吹大了的孩子,还停留在原地,心旌摇摇,行迈靡靡,不知所往。 第一篇小说也是作品同名的《热带》中的故事情节使我想起了日剧《恋之运》男主角导演的剧中剧,说是有一对恋人,他们穿过在一个疫病肆虐、病毒横行的城市,最终选择了堕海而亡。 同样是疾病作为印子,以死亡而告终。 小说的主人公陈眠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不知为什么,他的身上会出现红疹,经过打扫清洁、寻医问药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疾病的源头。 “那天以后,他特别留意自己与别人有过接触的部位,晚上回家这些地方就会隆起红疹。”原文这样写道。 听来觉得荒唐,细品起来却意味深长。陈眠应当不是敏感皮肤的人,因为那样的话,用药膏之类的,必然会起作用。若不是如此,又该如何?忽然想到了一种和现实对应说法。 光怪陆离的情节,恰巧可以在真实世界之中寻找到解释。譬如某人对酒精过敏,可是碍于上司要求,就喝了酒,身体红肿,皮肤生出红疹,这般说来,也是因上司的缘故。因在他人,果在自身。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能如陈眠一样请辞的。陈眠与梦境周旋的同时也因为慧慧,被另一个男人刺死,抛入湖中。 第二篇《斯德哥尔摩》的“我”比陈眠显得稍微幸运一点,他没有遇上死亡这种难以逃脱的事情,但是他所遇到的事情也是难以解决的。在离开妻子很长时间以后,他怀着相聚的期望和妻子团聚,可他发现一切并非如他愿。妻子觉得他身上种种弊端均像是袒露在阳光下了一般显现出来了,甚至还怀疑从前那些互通的书信,是否为他所写。 他与妻子都在回望着那个在斯德哥尔摩生活着的男人。那个男人继续就在偏僻的小火车站,缩在小木屋里,思念着家乡的妻子,然后把那温暖的记忆输送给他。西方有平行宇宙的说法,古代有黄粱一梦的说法,“我”像是从另一个时空跌到这个时空的人,像是在家乡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拥有一个小火车站和一位在家乡苦苦思念“我”妻子。 《雨中婚礼筹备》的“我”在结婚之前去看鲸鱼,《挽歌》的“我”是照顾老人的护工却忽然变老……捏起万花筒将梦境与现实颠倒,反倒大梦一场,不知今夕是何夕。 读罢《热带》,我在想,在这几个故事构筑的世界里,到底有没有慧慧这个女人的存在。她在故事的间隔来回穿梭,有时她卑微,有时候她高傲,有时候她只是被人不经意地提起,有时候她扮演这重要角色,总而言之,她的倩影如碎钻散发出的光芒,不惹眼,却不能被忽视。 可当她再一次拉起“我”的手说永远不分开之后,她又变成了“白堤”的模样。 也许,这些故事只是发生在这十几万字里,也许,这些故事发生在平行世界,它们不过是借由“我”的口叙述出来了。

  《热带》读后感(三):现实是躲不开的,逃进幻想也躲不开

  铜镜的外围,爬着一圈青苔般的铁锈,银白色的光辉像涟漪一样自内向外晃动着。镜子的中央,翻腾滚动着一团浑浊不清的雾,它搅动起四周的空气,形成气压的落差,扭曲了富有肉感的植物叶片。我被《热带》的封面所吸引,被神秘的镜子吸进了布满瘴气与毒液的雨林中。

  在童话故事中,镜子常常作为连接两个世界的通径。《热带》的封面设计理念沿用了这个设定,以此向读者透露出故事的线索。这是一本由七个故事组成的小说集,而这八个故事又以相似的元素互相串联在一起,织成一片自由穿梭的天地。

  标题“热带”既是第一个故事的名称,也象征着一种介乎于梦幻与现实之间的区域。这里的故事都像大卫林奇的电影:现实与梦境缠绕在一起,一时令人分辨不清。可是现实中令人头疼的问题:生存,衰老,爱情,友情,还在里面一个不落。这就像靠幻想逃避眼前的苦恼,即使构建出平行世界,日常还在这里面上演。

  八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热带》,因为它关乎着无法实现的理想,而且透着浓烈的暗黑气息。它让我想起了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死神的精确度》,身着黑色西装的死神只会于雨夜出现,领着要带走的人,最后一遍回顾他人生的精彩时刻。

  故事里有很多地方在暗示主人公已经孤独地死在出租屋里了,而他的灵魂还在不安分地在人间活跃。他叫陈眠,名字里就透露着无需点明的讯息。他生病的时候,门外站着两个身着灰色风衣的男人,说慧慧,与陈眠有关系的女人,失踪了。在他们为慧慧而发生争执之后,陈眠开始了他前往“热带”的奇妙旅程。在旅途中,他看见了慧慧,还在构思那本无法收尾的航海小说。显然,这两个男人正是从天而降的使者,让他再也不要为生活而感到遗憾。

  陈眠的热带之旅,就是一个普通人安然接受自己的平凡,与自己高不可攀的理想和解的过程。很多人往往终其一生才能做到,所以他最后耗尽气力,安然地睡去了。陈眠在写一本航海小说,可是因为缺乏对航海生活的理解屡遭退稿。当他到达了热带小岛,竟然找到了一本古老的航海小说,书中的“英俊水手”让他产生了很深的印象:

他被书中关于“英俊水手”的描述迷住了,以至于反复阅读开头的章节。他从来都不是这类人——“英俊水手”——他知道,甚至属于这类人的反面。孤僻,阴沉,喜怒无常,忍受着隐疾的折磨。

  书中的“英俊水手”,让他想起在身边走来走去的美少年。这好像看到有天赋又有能力的人,毫不费力地捧出自己的作品,光芒夺目,盖住了普通人眼中的光。陈眠看到“英俊少年”,觉得自己愈发丑陋,认识到了理想的永不可及。

  故事的最后,陈眠死在了“英俊少年”手里。这好似绝大多数的人,终于认识到自己平凡无奇,亲手杀死了过去的自己。

  所以,与其说幻想给现实提供了避难所,不如说人在幻想中更清楚地看清了现实。庸碌的日常是躲不开的。

  《热带》读后感(四):从荒诞到真实

  读《热带》

  “你在写什么?”拉松问我。

  “一本小说。”我说。

  “可你写的不是小说。”拉松说。

  “那就不是小说。”我说。

  为什么要在意笔下的文字,能不能成为被称作小说的东西?小说的定义又是谁来界定?不是小说,是一份文稿,一叠杂纸,一屏幕错乱的文字,八个串联的剧场。总之,是一个能表达心中想象物的东西,一个荒谬的东西,一个真实的东西。

  有一种感觉,在读余华的小说时,是大段大段的真实,配合几句话的荒诞。读《热带》时,则反过来,每一句都是写实,聚合起来就成了最荒诞。

  读完全书,八个故事就像八个梦境,八枚色彩各异的宝石,空间颠倒,时间错乱。梦境本来就是最不讲逻辑的地方,但也是内心最真实想象涌现的所在。全书中,在我看来最诱人的是那两个疗养院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疗养院在一座被遗忘的小岛上,小岛又被水域分离。那是一座樊笼,而其中唯一的老人则是主人公被困樊笼的诱因。在梦里也无法挣脱樊笼?毕竟,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那疗养院所代表的樊笼让我联想到了《心经》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按佛学的说法,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诱惑、怂恿。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在樊笼中渡过。眼前的真实,真就可靠么?打破樊笼,六根清净之后,说不定真实和荒诞也会跟着反转。

  而第二个故事里,老人、我、女工似乎既对立又等同,时间的流逝下三人的关系变化不停,既微妙又自然。读完全篇,一个个易懂的句子,汇成怪异的故事。一如热带绚丽斑斓的风光,看似生机勃勃,实则杀机四伏。较之于贫瘠的真实,华丽的虚伪更引人入胜。而梦境作为真实世界的镜像,纵然光怪陆离,实有踪迹可寻。

  八个故事里,那个名为慧慧的女孩,像一根轻盈的丝线,将八个故事串成实体。自己也进入梦境,逐渐成为虚幻的身影,在充满臆想的世界里。

  三个月前,我从内陆来到这海边的城市,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这么响的雷声,这么急的冰雹。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风,这么响的雷声,这么急的冰雹。所以我还是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看待荒诞的眼光,看待这些风物。

  所谓荒诞者,只是我们不熟悉的真实罢了。

  《热带》读后感(五):写作是一次暂停与回放,回放到我们最初接触世界的时刻

  《热带》这本书里的小说最早写于2013年。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初习小说,像是一脚踏入陌生又虚幻的国土——充满危险的气息,又有绚丽的景致。如果用比喻的话,“热带”倒是非常贴切的。

  我从未去过热带。因此,它对我更多的是一种想象,是神秘的隐喻——那些异质性的事物,生活中不可解释的神秘时刻,命运启示般的感悟,每个人都会经历。它们犹如神秘、旺盛、多变的热带植物,也如同隐藏在丛林背后野兽的暗影,还有表面平静而内部汹涌的大海。

  ——我想,如果我真的去过,可能反而会失去书写的兴趣。

  从写作之初,我就迷恋不可言说的、神秘的事物,而这往往只有在写作中才能体验。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场光怪陆离的幻境,有时抵达现实,有时则滑向无可解释的深渊。最终能够呈现什么,取决于写作者“看到”了何种事物。只有在异常专注的时刻,眼前的世界忽然敞开,原本常规的景象变得截然不同。

  这是自我催眠或幻觉吗?并不是。如果要形容的话,这更像是孩子第一次接触世界的目光。那个时候,我们还未被驯化,世界上每一样事物都是崭新的,我们在不断地汲取各种体验——阳光照在手上,窗外的雨声,跌倒时的疼痛,食物在口中融化的味觉……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习得了各类知识,知晓了各种规则,习惯于阐释。每一样事物都看起来理所当然,于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孩子就被塑造成型了。

  写作是一次暂停与回放,回放到我们最初接触世界的时刻。这时我们才忆起,世界还可能是完全另一番模样。然而,现实中,我们的感触已经迟钝了,当阳光再次照耀在我们身上,我们已不会对此有任何新奇。

  对此,我喜欢的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有过经典的表述:

  神秘主义者和诗人们所梦寐以求的,对现实的直觉性吸收,是儿童每天都在做的事。之后的一切都必然是一种贫化。我们要为自己的新能力付出代价。为了保存记录,我们需要简化和系统,否则我们就会活在永恒的当下,而那是完全不可行的。……(比如)我们看见一只鸟在飞,成人的脑中立刻就会说“鸟”。相反,孩子看见的那个东西不仅没有名字,而且甚至也不是一个无名的东西:它是一种无限的连续体,涉及空气,树木,一天中的时间,运动,温度,妈妈的声音,天空的颜色,几乎一切。同样的情况发生于所有事物和事件,或者说我们所谓的事物和事件。这几乎就是一种艺术品,或者说一种模式或母体,所有的艺术品都源自于它。

  因此,“热带”可以说是我的某种向往。它象征着一个生机勃勃而又未被驯化的世界,神秘,危险,包含着无限可能。没有神秘的世界是无趣的,它只是让你生活在一个自以为是的幻觉里。

  如果说这些小说看似与“现实主义”背道而驰,我认为是一种简单的误解。何谓“现实”,恐怕很难讲清楚,各种阐释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但我理解中的现实,是对现实的感触,以及对现实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复刻某些事件和逻辑。现实是无比丰富的。

  这本书中的小说写于不同阶段,最早写于六年前,最晚是今年新写的,期间有大量小说已尸骨无存,留下这八篇全因自己的偏爱。

  可能有读者读完后会问:这些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许多写作者都经常遇到)我想说的是,小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标准答案,你想到了什么,它表达的就是什么,即使看似与小说内容毫不相干——哪怕是让你想到童年时某个朋友说过的、已被你遗忘很久的喃喃自语,那么它要表达的就正是这喃喃自语。

  六年前,我对写小说刚有了些许体悟;而现在,与那时相比,对小说的困惑却只增不减。《热带》里的小说可能并不成熟,但里面有我珍视到如今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后附上购买链接:

  当当

  京东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