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日落与伦敦的雨

  《碎片 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

  村上春树 著

  很喜欢看“村上收音机”系列,所以顺势买了这本《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相比收音机系列这本逊色很多,但也是资料翔实、见解有趣的杂文集,可以学到很多冷门知识。比如美国最有名的三个叫杰克逊的人,议会有多少人爱跑步,名演员的收入。

  还有若干八卦,村上家没有电视机所以他每个月固定去朋友家看一两次电视,从早看到晚,零食与饮料不断(我以前也这样,后来实在不好意思只能自己买了个平板电视,长期藏在窗帘后面)。

  最有意思的一篇说的是伦敦第一个携带雨伞上街的男人。现在你觉得下雨天出门带伞再寻常不过,在佩剑的时代,拿着雨伞上街可是被众人唾弃的行为,但他顶住了压力。想象一下那个场面,一手剑一手伞,还有人指指点点,真的很不容易。后来金属骨的折叠伞问世,英国的绅士们也不用佩剑了,下雨天带伞出门才被接受。

  以我的观察,如果你要带伞,一定得是那种卷得严严实实的长柄伞,每一个褶皱都平整妥帖才行。所以英国人大多数情愿淋雨,都不撑伞的。

  看这本《碎片》,时常会有一个疑问浮现在脑海,或者说是挥之不去:村上春树怎么连这个都知道?!好的作家就是这种什么都知道一点的人。你看他似乎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其实每个毛孔都在吸收着外界的讯息,哪天就写到书里去。小说里用的是最好的素材,次级琐碎的边角料就丢到杂文这只废纸篓。所以当作家另一个要求是体格强健,否则负担不起这样高频率的脑力劳动,很容易神经衰弱。

  我的建议是,有写作者在的场合,千万不要谈自己的私事。写作者是滤网,没有一点戏剧冲突能逃过他们的捕捉。但不妨添油加醋地说说别人的遭遇,演绎到极致,让他们无处发挥。

  dawn to dusk 耳环 

  Ejing Zhang 

  伦敦的故事注定和雨有关。住在伦敦的首饰设计师Ejing有一个很受欢迎的系列,灵感就来自秋冬的伦敦雨夜,整个系列有胸针挂坠手镯,我尤其喜欢其中的耳环,形状像连绵雨滴。英文名根据颜色不同,分为dawn to dusk, eventide-m。

  Ejing所有首饰作品都以彩色丝线溶于颜色变幻的树脂为材料,手工加以打磨制作,材料形成的过程让每一件首饰的纹理和颜色都无可预计,所以全都独一无二且数量有限。我买到的这副是dawn to dusk,打开包装盒的刹那,觉得它就是非洲带圆月的黄昏。

  ?️

  三年前的深冬我结束工作从苏格兰坐火车去伦敦。因为苏格兰狂风暴雨,还要去海边拍摄,我得了重感冒,中途咳到眼底出血,半推半就地改签了机票,在伦敦足足养了一个星期才康复。

  说来也奇怪,新闻里谈论很久的连绵大雨在我到伦敦的那天下午就停了。感冒痊愈之后,反而不知道要怎么支配计划外的自由时间。睡到中午起床做奶茶和泡面,下午就裹上大衣,将围巾层层缠好,梦游一样走在牛津街上。圣诞已过,行人并没有那么多。夜色三点就开始降临,圣诞节的彩灯还亮着,晚霞如火,染红了被冻雨洗过的天空。

  好像就是在那时候,在牛津街和摄政街的十字路口等一个漫长红灯的时候,我决定了要去邦德街再买一件昂贵厚实的新大衣,还决定了从此以后不要到处流浪,要安安稳稳地、快快乐乐地走我的下坡路。

  文章结尾,为了模仿村上春树,我也该说一些和自己有关的小趣闻。那就是我在伦敦从来没有撑过伞。当年留学时带了把红色的折叠伞,很小巧轻便。但第一次带去学校就在图书馆被偷了。别的物品一样没少,就丢了那把伞。

  后来有一段时间,每逢下雨我都有点紧张,怕在校门口的公交站台遇到撑这把红色折叠伞的人。然而没有,一直没有遇到过。大家都淡定地淋着雨等公交,裹着厚外套,像一群毛茸茸的安静的小动物。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