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有错,但很多人骂的也不对

  11月6日,滴滴顺风车宣布:11月20日开始,将陆续在7个城市上线运营,女性用户晚上8点后无法单独使用这项服务。这个消息一出,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很多人愤怒地批判这种政策,认为不但有性别歧视,还剥夺了女性的「出行自由」。关于性别歧视,批判已经够多了。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但我想说的是,滴滴这事做得是有问题,但很多人骂的也不对。我们需要反对的只是【性别歧视】,并不是【歧视】本身。歧视在经济学里是中性词,意思是区别待遇。你去买理财产品,银行评估你的风险偏好类型。有些产品可以卖给别人,不卖给你,因为判断你不能承受相应的风险。这个事情就是区别待遇,或者叫歧视,但你不会生气。你很清楚,人家不卖给你是基于你的风险偏好,无关于你的性别或者种族。同样道理,游乐园的某些项目为了安全,依据你的特殊身体状况拒绝提供服务。你会失望,但也觉得合理。不会认为你被「剥夺了游玩自由」。但最近的舆论,很多人都反对【歧视】,好像默认一切【区别待遇】都不应该。这是我想说的。值得批判的只是【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而我们最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商业上的【区别待遇】。事实上,离开区别对待,你就买不到适合你的服务。比如跟健康有关的保险,卖给老人年就贵,卖给年轻人就便宜,得过重病的人想买重疾险都买不到,这也是歧视。谈不上公平,但确实,为不同人提供保障的成本不一样。假如不允许这种区别待遇,只准一刀切,所有人买保险都一个价。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这个价格变得死贵(作为一个年轻而健康的人,你会觉得它不值,你放弃了,价格进一步变贵),二是保险公司退出这块市场。人家无利可图,人家就可以不做。现在我们来看,滴滴做这些服务,是为了解决一些人的出行需求。这个服务本身可不可以有区别待遇呢?区别一直都有:豪华车、专车、顺风车,这些都是区别待遇。顺风车,无论滴滴是否承认,它就是一种相对没「那么」安全的出行方式。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好听——或者这么说——它也安全,但总会有更安全的方式。比如专车,司机的审核标准更严格,所以供给更少,价格更贵。你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可以像政审一样严格地筛选,量越小,价格越高。还可以指定特定资质的驾驶员,从业20年零事故,这种司机谁都想抢,当然就会更贵。还有那些卖点就是更安全的打车平台,提供更严格管控的司机。网上有人抬杠,说要不要每辆车配上专业保镖?真不是不行,只要花钱,未来可能会有一种「万无一失」同时贵出血的出行服务,满足对安全有「万无一失」需求的客户……总之,我们可以对比不同平台,不同的服务种类,标记出十种二十种不同的安全等级,价格不同。可能还有些人相信出租车是更安全的,好吧,把它也列进去。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列表:相对不安全,安全,更安全(为了让它好听一点,我们可以仿照星巴克的命名方式,叫做:安全,更安全,极度安全)。当然,每一种服务价格不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购买你觉得最适合你的服务及其安全度。那么,这就是我想说的:面对这样一种选择——无关性别——你能接受吗?会觉得不可理喻吗?或者,在安全度这一点上,你能接受(或主动为自己选择)区别对待吗?如果你觉得这样没问题,很公平,这篇文章就不是为你写的。但我发现很多人生气是因为不能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安全」不可以有分别。这是需要从对滴滴的愤怒里剥离开的:性别歧视当然有错。但安全度是不可以选择的吗?你第一反应不能选。安全是重中之重,怎么可以有半分妥协?怎么允许区别对待?你希望所有网约车的服务都必须一碗水端平,达到同样的安全标准。OK,我们就以滴滴为例,假设它升级成了安全滴滴,确保每一项服务都变得更安全。做到了,那么它就会涨价。因为安全有成本,需要限制司机的供给,同时增加运营支出。你接受涨价吗?只要你愿意接受,也就说明你接受被区别对待。价格是筛选条件,不同价格就是区别对待。可能你对价格不敏感,但总会有敏感的人发现,有一些没通过审核的司机,开着黑车在你家小区门口趴活,比安全滴滴更便宜。最终有人会选择乘坐他们的车,因为安全滴滴的车又少又贵,总有人愿意在安全度上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滴滴公司是可以撇清责任了。乘车人的安全还是会受到区别对待。就算不考虑价格,想象一下高峰期,暴雨天,或者凌晨两点要出行。你希望可以约一个足够放心的司机,别人也希望。所有安全的网约车平台都告诉你,要等一个小时以上。这时候路边停下一辆闪着小灯的车:「哥们,走吗?」你不走,因为你觉得安全最重要。但另一个着急的人可能会走。你不选,拦不住别人会选。你不会觉得你被「剥夺了出行自由」,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对吧?每个人都想要最安全,但市场提供不了一碗水端平的安全——其实也能,就是很贵或者要等很久。愿意多花钱的人可以先走,愿意让渡一部分安全的人也可以走,你留下了。能不能接受这种差别?这是关键。你接受,你就得为自己买单。我理解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一点。因为安全很重要,不想多花钱,也不想等,只希望随时有一辆安全的车开过来。这种幻想迟早是要破灭的。滴滴的政策出来之后,我听到一个女生感叹:如果不是限制女乘客,而是系统调配只有女车主才能接女乘客的单子,这样感觉更合理。我说,这样女生打顺风车还是不方便吧?因为男车主的比例更大,那么女生就会等更久。她想了想也有道理,就说,那就8点以后给女车主佣金翻倍,吸引更多的女车主出车。然后她补了一句,但女乘客的车费不能上涨。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总得有人买单。也就是说,【区别待遇】,【做选择】,【不同服务偏好】,这几件事是连在一起的。无论你有多在意出行安全,一定也有人愿意让渡他一部分的安全,换取其他便利。要给他们做这个选择的权利。这是目前为止,没人提到的一件事。这事跟性别没关系。无关男女,都有人更心疼钱,有人在乎方便,也有人更害怕风险,你可以决定你的偏好是什么。但有人拒绝做取舍,宁愿一刀切,别让大家做选择了。这不应该是滴滴的事吗?滴滴不能多派一些安全车吗?心愿可以理解,但要实现它——不是对你,而且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地实现,不加其他条件筛选——就要花很多很多钱。你真正希望的是,不用自己买单就可以实现,在安全度和便利性上同时做到最优,省掉你很多纠结。就以顺风车的价格,和遍布城市各处(包括高峰期时)的密度,提供在安全度上相当于专车的服务。但估计你也看到了,没人做这赔本买卖。所以在我看来,区别对待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偏好的顾客不可能都获得「最安全」的服务。是的,我们在说安全,非常严肃的事,但还是有无法避免的区别对待。但这并不是滴滴或者任何网约车平台的借口,他们为了经营利益,也必须尽全力提升安全。但就像我说的,货架上总有安全,更安全,和极度安全。不同的安全以不同的条件卖给不同的人。听着不太公平,但道理就是如此。你偏好这个,就要牺牲那个。哪怕我们说的是安全,人人都不嫌多。但正因为人人都不嫌多,而且只有一部分司机可以提供,所以你要么就多花一些钱,要么就多等一等。我知道,很多人不想等,也不能接受这方面的区别待遇。借着反歧视的东风,这个诉求包装得很合理:「我不能被剥夺出行的自由!」上升到这个高度,它就成了一种正义:我就该这个。「每个人都可以坐安全的顺风车!」好,但需要有人开车吧。这句话对谁喊呢?或者说,谁来为这句话买单呢?滴滴只是一个企业,它可以简单地说:「我做不到」,大不了关掉顺风车的业务。但是我们的诉求没有解决,还是会遇到出门没有车打的情况。总不能坐黑车吧?我们大声疾呼:「我们要坐安全的车!」好的,黑车也没有了,原地消失。然后问题还是存在,没车坐。我们继续喊:「需要安全的车!」没人答应了。我们是否能接受,这就是现实?舆论让我有点担心。我们开发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保障安全,这是好事;不断升级安全的底线,是好事;我们反对歧视,呼吁平等,这也是好事。但小心那条界限,隐藏在人群中我们很容易就过了界,把无人买单的心愿当成合理的诉求。我们都要这个东西,就该有人弄好!而且不该我们为它付出额外的代价。「谁来做这件事我不管,滴滴不做,就换别人做!」……反正我们都要这个。这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往严重了说,不接受差别对待的背后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我不需要付出别的,只要是乘车者,就天然应该得到我想要的。我才不管你怎么弄到。否则你就是剥夺我的自由。没有人剥夺你的自由。如果有人告诉你,存在更安全的出行选择,只需要付更多的钱,等更长的时间,你不高兴——可以理解——但你只能接受。如果压根不想接受,就只好一直不高兴,不高兴也行。但如果很多人都跟着不高兴,形成一种舆论的正义,可能就连这样的选择都没了。最后总结一下,滴滴错了吗?当然错了。但它的错不在【区别对待】,恰恰在于它剥夺了一部分女性选择【区别对待】的自由。理想状况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做选择:哪种安全度适合我?我愿意为安全多加钱?还是多等一等?或者,我愿意降低一点点对安全性的要求,为了便宜或效率?(顺风车不是不安全,只是相对哈)滴滴错在哪里呢?错在一刀切,没有给女性充分的自主权。相当于把所有女性用户默认为「一定更偏好安全」,不允许有的女性用户为了省钱或效率,主动让渡一部分安全(在特定时段选乘顺风车),换取其他便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是骂滴滴事小,大不了它以后不做顺风车,但我们还得想想我们怎么做。人们还是有不同的出行偏好,需要有区别地被满足。无论男女,总有一部分乘客偏好更便宜,更快捷——安全度可以低一点,但不像黑车那么低——的出行。我想,正视这部分人的这部分需求,跟反对性别歧视同样重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