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们也经常说“责任重于泰山”。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思想显得有些空洞遥远,那么,如何将这些摸不着的道理,让小学生懂得并牢记呢?我认为班主任可以从日常工作中的具体细节中来培养孩子责任心。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个班级的核心凝聚力来源于班主任。在工作中我们的班级公约由同学们集体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写进了班级公约的第一条,“兴中华,我有责”,一个“我”字使得每个孩子都意识到对班级的责任是丝毫没有推脱的。而不是像以前经常提到“人人有责”,因为“人人”太宽泛,没有现实的约束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经常看见“人人有责”的结果却是“人人无责”吗?我让孩子们抽空背诵《大学》、《中庸》等典籍,通过这些教育,目的是让他们遇到“我有责”时学会积极地去承认、承担。
在学习生活中我也时刻提醒孩子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我经常会让孩子们自问:你是带着一份责任心来完成的吗?你的听课呢?你的值日呢?……
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没有责任心是最要不得的。
二、从“我”开始。
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地上有废纸等脏物时,如果老师叫某孩子去拣时,大部分时候他们会说:“老师,这不是我扔的。”作为老师对于他们的解释一方面会生气,另一方面我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到位。对于这样的现象我在班级中首先进行教育,然后让学生讨论该如何对待别人留下的脏物?在交流中同学们认识到: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会在第一时间把责任指向“我”。后来在遇见类似的情况时几乎没有孩子再说类似的话了,而且绝大多数会默默地拣起来。
我还利用各种机会把责任具体化。如:某同学因为闯红灯差点失去生命。大家在讨论后认为即使过马路这样的一件小事,也需要有责任心。不光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父母养育自己的负责,还是对开车司机负责。这样的具体化让他们知道,“责任”是具体的,无处不在的。
生活中的时时处处都能让孩子意识到“我”的责任在哪里?我深信在一个责任心经常被提起的班级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会成为一个懂得关心父母的人,一个能够勇于面对困难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诚然孩子的责任意识也需要家长在家庭中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