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小汐
来源:格物读书()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
《立冬》左河水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面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今年的立冬时间是2019年11月8日1时24分15秒,农历十月十二,星期五。【立冬由来】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行至黄经225度,便是立冬的时候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收获收藏入库了。立冬,在古代社会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季节,古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立冬三候】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水面开始冻结,但未成坚冰。二候地始冻:立冬之后五日,土地凝结寒气,但未至龟裂。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而这海市蜃楼便是大蛤吐气而成。【立冬习俗】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视频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一、天子迎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立冬是个重要的节日。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二、民间贺冬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秋收冬藏”,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的兴旺吉祥。三、北方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饺子。大家借着饺子之缘,三言两语,欢聚一堂,调侃人情,述说心意,皆是乐事。四、烤红薯红薯性平,味甘,健脾益气,益肾强腰,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过度肥胖等。【立冬养生】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一、作息立冬养生强调“无扰乎阳,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早睡晚起,则翌日精力充沛。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晨练。二,保暖立冬后气温下降变化明显,晴朗无风时,常是“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同时做好足部保暖工作,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既能消除疲劳,又能御寒防冻,促进睡眠。三、饮食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退,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的蓝天,伴着丝丝的寒意来了。秋去冬来,天色虽寒却不太冷;万物凋零,也自有一番好风光。冬并不是终结,而是孕育种子的季节,它们养精蓄锐,为春的到来做好准备。秋收冬藏,福满安康!朋友们,立冬已到,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你的冬季没有风霜雨雪,只有阳光明媚;愿你好好爱自己,愿你冬日快乐!作者:南小汐,格物读书()的专栏作者,一个喜欢在文字中游离,充满正能量的读书人。憧憬走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感受陌上花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