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时间清晨五点半,我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醒来。
昨晚不到十一点就睡了。
晚餐吃了三十多个生蚝、一只鸭腿、大半个甜点,回到酒店后,冲了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的细沙和寒意,饮了杯陈皮肉桂茶,冲了个热水袋抱着,窝在被子里,倦意上来,本来想着写完文章再睡,临时变更了计划,先去见周公要紧。
沙子是在皮拉沙丘上弄的。不到皮拉沙丘,想不到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奇观:前面是无际的森林,中间隔着一带沙丘,背面就是浩淼的大西洋。强风吹拂,细沙刮来,如刀锋掠过肌肤,犀利的痛感,然而景色太美了,吸引人前去,因为相信值得。
想起《沙漠之足》:“沙漠中,我走在沙漠中,寒冷的风迎面向我飞过,寒风向我飞过,我心向往的你永远吹不动,向往翻过那沙漠,迎着风迎着风迎着风我勇敢向前走……”
昨天中午离开尼斯,飞机轰鸣着腾空,机翼下蔚蓝的海水映着阳光,碎金一般。尼斯机场建在海边,所以起飞和降落都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前一天晚上,在尼斯的LE NEGRESCO酒店里徜徉,这座始建于1912年的酒店,其实也是座博物馆,珍藏有许多再现5个世纪艺术史的展品,121间客房及24间套房的装潢各不相同,从路易十三至现代艺术时期的风格均有体现,置身其中宛如艺术殿堂卢浮宫。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走过每一道长廊,浏览两侧的绘画、雕塑,相比人潮汹涌的卢浮宫,这里是宁静的,偶尔见到服务员的身影,相视一笑,继续观赏。人和艺术品,是近距离的,或者说,人就在艺术品中间,愿意的话,可以触摸,那些艺术品不是遥远的,没有在中间用绳子作为隔断,更像是生活日用品和点缀,只是,太过奢华。
我因为是酒店专业毕业的缘故,一向喜欢在住酒店的时候,多加留意,特别是装修设计,自从去到伊朗,来到法国,我明白到,其实酒店本身,也可以如同景点一样,需要人多花时间在上面。
在法国,有很多历史遗迹并没有被封存起来,而是仍然在使用中,比如和平咖啡馆,如今仍然顾客盈门,巴黎歌剧院,现在仍在演出着精彩歌剧,游人如织,而演员照旧彩排,对游人熟视无睹,有时候甚至会忘记合上彩排的幕布,于是游人也得以参观演员彩排的情形。
也会有穿着戏服的演员跑到游人中,玩一个小魔术,或者做些别的互动,然后又突然间跑走。
即使是游人,有人也穿得特别正式,作派雍容,和歌剧院的气质很搭,容易被错认为是演员。
真假难分。
然而又何必区分?
我把旅行当作生活,是因为,旅行和生活并非隔离开,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深圳,时间长一些,生活在巴黎,时间短一些,如果人不把自己当作过客,哪里都可以是归宿。
人最好的归宿,是精神家园。
拥有丰沛精神家园的人,可以跨越国界、种族、性别,作为世界人而存在,因为有精神追求,他们也不怕艰辛跋涉,因而可以享受更高层次的快乐。
据说有客户买慕思的产品,抽中了睡眠文化之旅的大奖,但是不愿意前来,宁愿获得其他产品作为补偿,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匆忙的团队旅行,日程很赶很累,其实,日程中的确总会有时间限制,但是很多时候,都非常从容,因为体验的是睡眠文化,所以以缓慢为主,特别是晚上,留足了时间休息,只是,通常我都不愿意早睡,因为住在艺术殿堂里,如果不好好看看,那真是太浪费了。
每个人的自主选择都应该被尊重,只是有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很多事,往往是亲身体验过才懂得它的好,而那种浸润其中的幸福,会成为一个人内在和外在的光芒。而我总是浸润于幸福之中。酒店每天的早餐都有生火腿,我先撕成小片,然后和榛子等坚果一起吃,有时候加上葡萄干,非常美味。我吃得很慢,因为早餐和酒店一样,都应该好好享受,而不是匆匆地吃完,或者边吃边看手机,除了拍几张照片以外,手机放在袋里,而我全心全意地感受味蕾间绽放的各种滋味。我知道此行有在波尔多安排牡蛎餐,但没想到在尼斯吃海鲜大餐的时候,上来满满一大盘的各色海鲜,边沿处摆了一圈生蚝,当时一看,大喜过望。有人受不了生蚝的味道,希望厨师帮忙加工成熟食,被厨师拒绝了。其实在法国,牡蛎就是要生吃的,烹熟反而是种浪费。我吃了21个,可谓过足了瘾。有人问我这东西到底哪里好吃,我还真是不知道如何形容,还是直接借用大文豪海明威的吧:“我吃着那带有强烈海腥味和淡淡金属味的牡蛎,一口呷着冰镇白葡萄酒,嘴里只留下那海腥味和多汁的蛎肉,等我从每个贝壳中吸下那冰凉的汁液,并用味道清新的葡萄酒把它灌进肚去,我不再有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开始感到快活并着手定制计划了。”不过食物是这样,有人爱之如狂,有人会不习惯。我很庆幸我是特别喜欢的那类,所以来到法国,对我来说,可谓饕餮之旅,吃得欢天喜地。我特别喜欢慕思的旅行,是因为有很浓的艺术味道,重在各种体验,而非走马观花,在花宫娜调制香水,把甜橙、柠檬、香柠檬、红橘、橙花、苦橙叶、马鞭草、迷迭香、熏衣草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在一起,形成自己独属的味道,我因为喜欢甜橙和马鞭草,所以放了不少,调出来的味道,自己非常喜欢。人若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一切就都好办了。人若知道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就总有可能达到,而如果根本不明白想要什么,就有可能被别人强制安排或者随波逐波。我喜欢香草,喜欢香水,但又没有全部拥有的奢望,弱水三千中,只取一瓢饮,这一瓢里,盛纳的都是快乐,饮着这一瓢,还想着更多,这一瓢可能也是苦涩。我把自己放进尼斯的日光海岸,放进格拉斯的香氛,放进埃兹的中世纪风情,沿着尼采小道,寻找我的灵感,全神贯注地享受牡蛎。我拍下很多照片,里面的物品可能会崩坏,但是数字记忆要长久很多。现在在旅行中,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因为希望自己也成为一道风景,至少,和风景是协调的。有人说尼斯和凯恩斯很像,我说风景是比较像,但是如果加上周围的建筑、人群,就不像了,因为尼斯有着法国式的优雅,而凯恩斯就是那种纯粹休闲的随意性,人们轻松地走来走去,但不会注意衣着举止,而在尼斯,既有年轻奔放的人们,也有举止庄重的绅士淑女,但不是端着的僵硬,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浑然不觉自然散发。接触美的事物多了,人对于美,会在不自觉中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外表和内涵,包括对身边使用器物的讲究,讲究,并不意味着堆砌金钱,其实是生活美学思想的追求。一杯清水,盛在塑料杯里,和盛在玻璃杯里,都无碍于饮用,但在观感上是不同的。这次睡眠文化之旅,还专门请了法国的瑜珈师带领我们冥想和瑜珈。老师敲响颂钵,让大家闭目冥想,然后是一系列的动作,和自己的身体连接,最后,又是放松。平躺在地毯上,放松身心,听着老师摇响的歌诗音铃,虽然是清晨,我竟然也睡着了。这趟出来,我的确非常放松,伊朗和西安的两次行程都很忙碌,这次旅行中也需要处理一些事情,比如刚到波尔多,就先处理九期写作营的结营仪式上的发言,但只要有网络,就不是问题。自从“生活在别处”的说法流行起来,很多人相信眼前只有苟且,而真正应该追逐的生活是诗与远方。但人抵达诗和远方之后,是否能够安心停驻?此时,生活是否又在别处?我的人在哪里,心在哪里,生活也在哪里。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它就握在我的掌心。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理想中生活的模样,不如试着去描述,越生动越充满细节越好,而不是泛泛的“我想要拥有一套房子”,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如何从清晨开始一天,想做些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心愿,和谁在一起享受一小段辰光。理想的生活越具体,就越有实现的可能性。愿每个人都拥有理想的生活。愿每个人都可以掌控自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