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的时间总是匆匆而过,盼望的周末如期而至。其实,我们所等待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影子,因为还保留着周末的名分。
每个周末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更加是一种忙碌和奔波——不同的培训班和老师家奔走。我所在的小区那些培训班的生意一天天地火爆,规模也日益上了一个档次。看起来颇为蓬勃,这蓬勃的背后是很多孩子周末消失为代价。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时候的确感到无能为力,现在的考试总是那样难,有些内容仅凭书上的知识是无法达到理想的分数的,为了孩子的成绩,也为了家长的面子,更为了将来的前途,所以,家长们只得舍钱而送子。就我自己而言,经常面对孩子的题目不能一下子完成,甚至还要查资料,或者有的得问其他人,更何况一般家长呢?教材编排出了问题,关键教育部还经常说什么改革,如果这次改革,在某种程度来说可能是一种倒退,也牺牲孩子的童年和少年为代价,牺牲的可能是民族创新的动力。而他们所谓的新理念在几十年前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中早已是屡见不鲜,或者他们当时的教育已经注重了区别对待孩子,在他们的学校里劳动课不是虚设的,而是扎扎实实地培养一个合格劳动者。
我们今天的学校从来没有谈及这一点,其实很危险,看不起普通劳动,将来如何能够安心踏实地去接受劳动任务呢?民工荒一定程度是我们教育失败的最好诠释。富人资产流往海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数人为了孩子能够学业有所成。话说回来,谁愿意背井离乡?还不是为了寻找一些幸福吗?还不是为了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空吗?
在我们的体制里,可能是个笨蛋,转而在国外的教育下就可能成为好学生,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体制到了非彻底变革不可的时候了。几乎每个孩子从小都活得很累,没有目标感,只是为了那巨大的压力。孩子的个性是谈不上什么尊重和体现的,因为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我们的教育其实还不如孔子时代,他老人家还懂得因材施教,我们呢?因为教材而教罢了,而教材的水平有时候也是差强人意的。全国这么广阔的地域,水平差别之大,却还是用高考的一个分数标准,可想而知了。我有时候想如今的所谓大师,在过若干年会不会隐默无闻,而五四时代的那些大师都是学养深厚,有着深厚积淀的人物?现在人,读经典也是浮光掠影。所以,大师往矣!
我们的周末如何能够真正体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