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经典读后感10篇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是一本由(韩) 田导根 著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读后感(一):孩子好不好带,取决于你跟他的沟通法

  外甥女现在还不会走,非常好带,你抱她在怀里,跟她说话,陪她玩玩具,她就很开心了。等她会走路、学吃饭时,大人是累点,但是不难带。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可就难带了,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必须要什么。如果你跟孩子相处,他一不高兴,你便去猜原因,或者干脆以自己的方式逗孩子开心,结果可想而知,到后面,他会不愿意跟你说话相处,你也越来越不了解他。

  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呢?《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方法。作者是弘益大学终生教育政策研究所博士、庆熙大学教育科技研究所硕士田导根,他不像其他育儿专家,先给案例再来介绍理论或方法,他则是不绕弯子,直接告诉你育儿方法。这本书的案例不多,但是你随手翻开一页,应该会发出跟我一样的感慨“诶,是啊,是这个道理!”所以,建议读者朋友们,阅读这本书时,最好拿支笔,看到受用的知识点,赶紧划下来,因为这本书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

  很多亲子书都把“孩子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意思是育儿不能想当然。我觉得育儿跟谈恋爱有点相似,都得事先明白对方的需求。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相处会比较含蓄,不会有什么说什么,很多时候都是让对方在猜,自己要的是啥。如果你早点清楚对方的心思,便会做出正确的抉择。比如你了解到对方不喜欢你,那你还不如趁早放弃这段感情。如果你知道了对方不喜欢你身上的某种习惯,那么你会早点做出改变。教育孩子呢,孩子还小,他不会直接告诉你自己的想法,他也不会有条理地把心里话说出来,这时就需要你来引导了,而不是猜来猜去还猜不准。如果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关心、安全感,你恰好全给到了。那么,孩子会觉得你懂他,你们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他会把你当成朋友无话不谈。

  怎样找到孩子的需求,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首先,要懂得聆听。比如,很多父母认为第一时间指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是最佳方法,但是比批评指正更为有效的是积极聆听孩子的心声。聆听,就意味着全心全意去听对方的话,而不是事先自行做出判断,来着主观感受来听孩子说话。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讲话,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去说一些感同身受的话。比如说“啊,真遗憾啊!”“肯定很开心”“天啊,你一定非常伤心吧”等话来回应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理解他的。记住,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如果你不是很了解孩子,可以对他提问题。

  平时我跟家长们聊天,基本上他们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想跟孩子掏心窝聊天,但是孩子关闭了心门。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作者建议,首先,切勿急于求成,你需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将自己很担心的信息传达给孩子。其次,尊重孩子不愿意讲话的意愿,在孩子开口之前、耐心等待,对孩子说:“要是改变心意了,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对我说,我随时准备听你的话。”这样的等待能让孩子了解到你的心意,也能给孩子一些时间来调整情绪。如果孩子苦恼的事情是让你很恼火的大事,那么你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安或者对孩子发火,否则他很有可能对你再次关上心门。

  过去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们发现,孩子之所以不愿向父母吐露心声,是因为父母无意识、习惯性说的一些话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比如,父母的表达方式不太正确。有的表达方式会引发孩子的反抗心理,有些表达方式则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拿孩子经常晚归来说,你给到的都是批评和指责,那么孩子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首先就会反抗,对你产生敌意。但是,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焦急地等待,并且期盼着自己平安归来,他们则会因此感动,怎么会对你关上心门呢?

  说到指责和批评,作者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五岁之前),不要指责他们,因为他们还不能理解。如果他们做出了危险举动,应该当场批评,批评之前记得以身示范。如果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那么你不要强制他们承认错误,这时候,你应当引导孩子自行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孩子的情感。注意,像“你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啊?”“你傻啊?”这些伤害孩子人格的话,是一定不能说的。

  这本书里,我特别喜欢“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读书法”这一章节。孩子们长大以后喜欢不喜欢读书,取决于成长过程中听了多少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听故事比较多的孩子,在学校里理解力更强,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每天给孩子读书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亲子对话的好机会,这个过程中不存在负担,也不需要技巧。不过,在陪伴孩子读书时,需要注意这几点:1.简单干脆地为孩子阅读;2.阅读时还原故事人物的独特个性;3.自己先读一遍故事,事先做好准备;4.每个孩子都有差别,适当调节阅读速度;5.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地确认孩子是否在认真地听,注意不要让孩子感到厌烦;6.向孩子提问以刺激并扩大孩子的好奇心;7.不要强行要求孩子去思考;8提问和回答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让其成为阅读时的障碍。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这本书针对的是爸爸,但是我觉得妈妈们也很受用呢。本书内容分为四部分,包括:好好沟通,打开孩子的心门;激发孩子潜能的对话法;改变孩子生活习惯的沟通法和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沟通法。你看,这本书重在指导我们该怎样跟孩子「沟通」。像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力....这些问题,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如果你跟孩子存在沟通层面的问题,那么最好不要错过这本书咯~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读后感(二):学那么多育儿方法,不如学会怎样和孩子聊天

  

01

相信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有体会: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都曾无比憧憬着能够培养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但是伴随着孩子的出生、成长,不少家长都会逐步遭遇到一种幻灭感。这种感觉可能来自于,三岁四岁讨人嫌但捣乱,也可能是上学时期的不用功,亦或是成年后,不顾父母劝阻,义无反顾地走上人生不归路……凡此种种,都会让很多父母捶胸顿足,难过不已。回顾自己的教养历程:也是耗尽了一番心血,也曾经为此阅尽无数的育儿书籍……怎么就无法在自己孩子身上起效呢?

  无数的例子证明: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会完全照我们的想法生活。尽管如此,父母们总是内心热切期望:孩子可以活成他们最好的自己。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且不论种种的教养方法,我们每日里和孩子的聊天内容,都是种在他们心中的小小种子,滋养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

  沟通专家认为,在生活中,不会聊天的人基本可以分为四类:打岔型、超理智型、讨好型和指责型。归结起来,这4种类型都是因为没有照顾到自己和对方的内心感受,以及当时当地的情境因素,由此造成了不会聊天,结果适得其反。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评价人数不足(韩) 田导根 著 / 2019 / 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

  作为父母和孩子聊天也是一样的。为此,韩国著名的亲子学家田导根,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特别面向家长(尤其是父亲)出版了《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一书。在他看来,只要愿意倾听和了解孩子,就能快速打开孩子的心门。

02

  具体来说,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一书中,他分别从打开孩子心门、激发孩子潜能、改变生活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入手,设置了诸多的典型场景,手把手教家长怎么和孩子沟通。解决了以往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看书都明白,一操作都不会”的窘境。让我们来看三个典型例子吧。

  1,从孩子喜欢的话题开始对话,打开孩子的心门

  在生活中,家长们经常不自觉就想要占据对话的主动权,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不爱听。

  比如说,快要考试了,家长们经常会对孩子说“考试期间,让爸/妈来保管手机吧。”这种方式,孩子一听自然要怒了,对话就无法继续了。作者建议说,“手机好像会妨碍学习,我们一起想想考试期间应该怎样处理手机吧。”

  但是,如果孩子不关心,却要强迫孩子对话是不可行的。因为对话题不感兴趣也是孩子的感受,我们应该给予尊重。

  2,孩子无理取闹也是成长的过程,父母需要对话化解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无理取闹就会感觉束手无策。事实上,孩子这么做自有其原因:比如说,想做某件事而因为外部原因没做成;需要某样东西,大人没觉察;感觉自己不被理解;自信心受挫折;没有充分的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感情……孩子的成长阶段,注定了他们处理很多事情会以自己为中心。

  在没有明白孩子无理取闹的理由时,也可以采用无视的方法,避免盲目努力,让孩子越闹越凶。当搞清楚孩子的原因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很了解孩子。在孩子受挫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一定很伤心吧”?,用言语安抚他,先帮助他释放情感。再教会孩子礼貌地表达请求,学会将心比心。

  3,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成为生活中的赢家

  上了学之后,很多家长都为孩子不能够自主学习而感到头疼,那这与我们家长的培养方式也有关系的,比如说,在孩子做题之后,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要足够耐心,让他们自我寻找方法,经过他们努力之后,再给予帮助,会充分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印象更深刻。

  在对孩子进行称赞时,也要掌握方法。如果只是夸孩子有天赋,那孩子会认为自己退步是因为不够聪明。因此,我们要夸赞孩子足够努力和足够坚韧,才能让他们向着更高峰冲击。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会帮助孩子扩展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要以身作则,大人的阅读习惯直接会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辨清好书,学会从书本中汲取营养。逐步培养他们在遇到人生问题的时候,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解决方案。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读后感(三):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

  “伍迪· 艾伦曾经说过,80% 的成功都只需要露个面就行了。在此我得向伍迪道歉,因为我要借用并修正一下他的话——99% 的育儿工作只需要陪伴就够了。”

  看到《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的作者田道根在开篇第一页这样写,我深深赞同,因为陪孩子时间最长并与孩子互动最多的人的话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必然最大。

  爸爸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很多孩子在一生中都会把爸爸视为自己的偶像。但也有很多时候,爸爸会让孩子失望,因为他们不是忙工作,就是忙应酬。

  所以,爸爸的育儿道理懂得再多,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着孩子聊会儿天给孩子感觉来得实在。作者田道根也提到聊天是人与人沟通感情的基本方式。

  可是,我们都深有感触的是,爸爸跟孩子聊天时,很容易说着说着就演变成重复和说教。让孩子喜欢和爸爸聊天本身就不易,让孩子从和爸爸聊天中培养自信心、创意、感性、领导能力就更难。但读完《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这本书,我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1、爸爸先要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才能更有针对性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童年的养育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爸爸的养育方式,再加上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对待孩子的成长都显得太匆忙。

  如果爸爸希望跟孩子聊得来,首先要观察一下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审视自己的养育中,是不是这些问题都做得挺好: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唠叨;不把自己的错误转嫁到孩子身上,从不反复斥责他;从不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对待他;孩子遇到困难时,会经常激励他。

  经常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就能不断吸取经验。如果爸爸一味地对孩子说教,就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变得通过观察爸爸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时孩子培养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所以,爸爸需要为孩子做的就是教会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别人的赞扬或观点来做判断。能做到这些其实相当不易,但如果我们能经常意识到这些问题,加上刻意的正面引导,慢慢地,孩子就会把爸爸当成朋友,愿意倾诉一切。

  2、了解孩子成长的共性和他本身独特的个性,会让孩子觉得爸爸更懂他

  首先,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当孩子处在不同的敏感期时表现出的行为会大不一样。蒙台梭利说过:“当敏感力出现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内在需求得到满足,这股动力才会消逝。”

  这个敏感期也是爸爸教育的关键期。举个例子,六岁前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在这个时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效果最好,因为幼年时期养成的对话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表达。

  书中提到孩子表达能力的核心就是“我”,即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觉。个人的思想和感受都是自身的问题,但是表达能力需要的是在他人或众人面前讲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提高表达能力就需要相应的训练。

  知道这个敏感期规律,你就会明白在六岁前爸爸的陪伴是多么的宝贵,如此就会更热衷于跟孩子聊天。

  其次,你必须要了解孩子独特的个性:知道他擅长或喜欢什么,最要好的朋友是谁,知道他想要什么礼物,梦想是什么,等等。

  当然这些问题你不能都赤裸裸地问他,毕竟这不是人口普查。爸爸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会有独到的观察,然后才能了解孩子,最后才有愉快聊天的资本。

  但是我们总是一开口就被孩子嫌弃,就像你给孩子刷牙的时候,他可能表现出一万个不乐意,僵持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你会忍不住凶他:“为什么不好好刷牙,一点都不听话!”然后你会气鼓鼓地回到客厅坐着,一边生闷气一边懊悔。

  所以,即使爸爸看了再多育儿的大道理,最终还是得从日常观察、体验和反省出发,悟出自己的方法。好在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为父母最大的幸运就在于能够陪伴孩子一起去试错,并且期待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2、抓住语言和阅读敏感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孩子的表达能力要在他的语言习惯刚开始形成时开始训练,因为这时孩子的基本思考框架也会随之形成。

  1)良好的开端从自然对话中的情绪认知开始。

  自然对话中肯定包涵各种各样的情绪,爸爸应该让孩子间接体验什么是伤心、委屈、生气等感觉,并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爸爸也很有必要坦率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盲目地生气,肯定无法改变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告诉孩子自己生气的具体原因,孩子才会更容易理解。

  通过家庭中的自然对话,孩子会逐渐养成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习惯,不仅能提高逻辑思考能力,还可以让爸爸和孩子的关系更为融治。

  2)抛个话题,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吧。

  说到陪伴,爸爸可能眉头一皱,抱怨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聊天。

  其实,没时间都是借口,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想陪着孩子,毕竟办法总比问题多。

  比如,可以让做饭或者吃饭的时间成为有主题对话的机会。让孩子用语言描述爸爸做饭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其实,和孩子聊天的主题不需要多么宏大。通过聊天,孩子可以学习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练习说服对方的技巧,慢慢地学会既不固执己见,也不盲从他人。

  这种讨论的方式能给孩子打下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基础。此外,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举行评价会。和孩子一起制订阶段目标后,爸爸可以定期问问孩子目标达成的情况,孩子则自我评价目标是否很好地达成,有哪个部分没有做好。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跟孩子交谈的时候,爸爸应该教导孩子不要把个人情绪放在第一位,同时培养孩子准确地表达事情因果的习惯。

  3)注重孩子的表达逻辑,让孩子善于理清自己的思路。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语言逻辑性强的孩子,就要通过经常接触的生活主题,从孩子自由说话的习惯开始培养。

  在开始对话之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必须遵守的对话的规则。即告诉孩子无论要表达什么,都应该遵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法”“何因”的顺序说话。

  比如孩子告诉你“我不喜欢张嘉乐”,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用六个问题引导他和你的对话,然后再把他对六个问题的表达串联起来讲给他听,让他了解这样的表达结构,慢慢地,他也会用这样的逻辑结构来表达他的想法。

  说到底,育儿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很多时候,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因为终究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家庭里和家庭成员养育自己的孩子。

  在爸爸角色的探索中,希望在悟道上给你一些启发,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去思考自己的养育方式,去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去改变视角。那些跟孩子聊天的方法,最终还需要你结合你的领悟并运用到育儿实践中去。

  亲子教育专家 吴琼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读后感(四):《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告别“丧偶式育儿”,发挥父亲的力量

  在大多数国人的观念中,父亲的家庭责任就是赚钱养家,而谈到育儿,我们一般都会先想到母亲。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家庭,母亲对育儿的参与度远远高于父亲。无论是学习育儿知识,还是陪伴孩子生活,母亲总是比父亲有着更多的热情。而很多父亲呢,也通常乐得清闲,渐渐地就从“父亲”这个角色里出来,造成一种“缺位”,所谓的“丧偶式育儿”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有着同等重要的影响,缺一不可。母亲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而父亲把孩子带向这个世界。0-3周岁的孩子往往对母亲有着更多的依恋,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更多的是从母亲那里获取足够的营养和安全感。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是通过支持母亲来支持到自己的孩子。比如,力所能及地帮孩子的母亲承担一些家务,给予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但是到了3周岁以后,孩子则需要慢慢地从母亲的怀抱中走出,跟随父亲走向更大的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而心理学家Hetherington等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自我认同等方面都有这非常重要的影响。

  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很多父亲来说,如何与孩子沟通相处是一个共通的难题。韩国父母教育与子女指导专家田导根,就这个问题专门给所有的父亲们写了一本《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在市面上绝大多数育儿书籍和课程都针对母亲而设的背景下,这本《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指出了大多数父亲的育儿困境,并提供了各种“对话法”来帮助父亲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增进亲子关系的亲密性。

一、父亲普遍面临的育儿困境

  1、情绪感知的敏锐度比较低

  男性和女性相比,在情绪的敏感度上更低,这使得男性经常表现得“没有情商”、“不解风情”。

圣安德鲁大学曾进行过一项面部表情识别实验,研究人员向男性和女性出示描述一系列不同情感的面部图片。结果发现,男性在分辨情感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只能识别出诸如悲伤、惊讶、恐惧、厌恶和愤怒等特征的表情。

  而这种对情绪的低敏感度也使得父亲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困境。一方面,由于父亲不能敏锐地感知孩子的情绪以及需求,通常会让孩子有不被理解的感觉,继而关上心门;另一方面,父亲在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往往无法察觉到孩子的情绪状态,有可能在孩子已经被吓坏的情况下还在继续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2、不善言辞

  父爱和母爱比起来,相对更为含蓄一些,也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不善言辞的父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使用消极表达,比如沉默或者用“嗯、啊、哦”敷衍,这样就会让孩子有一种父亲冷漠的感觉。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亲也更倾向于直接动手或者大声斥责,而不是予以耐心引导。长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中断,孩子无法信任父亲,而亲子之间的沟通也都是无效的。

  3、不能忍受孩子的反驳

  比起母亲,很多父亲往往更注重面子,一旦孩子反驳就会被解读为“顶嘴”,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出于维护自己的权威,父亲便往往会阻止孩子反驳自己。另外,由于很多父亲如果在原生家庭里遇到的也是强权的父亲,这种模式便很容易继承下来,很多童年无法化解的伤痛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去。

二、父亲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

  1、学会倾听

  父亲希望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孩子能够认真地听进去。殊不知孩子都是跟着父母学习,父亲本身如果无法做到很好地倾听的话,孩子自然也就很难做到。而且学会倾听,能使得父亲更多地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孩子。

  有效的倾听包括以下几个技巧:

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

  很多父亲在孩子说话时,往往会忙于自己的事情,就会造成敷衍的感觉。因此当孩子说话的时候,父亲要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让自己专注于当下。

不带评判地听;

  孩子在说话的时候,父亲如果先入为主地带着自己的评判进去,就无法真正听到孩子在说什么。因此父亲要抛下过去对孩子的偏见,努力看到“现在”的他。

做出及时的反馈;

  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体会孩子的感受,及时做出反馈。比如孩子在跟你说一件很伤心的事情的时候,那么就可以说:“哦,你现在有点难过是吗?”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亲是真正有“看到”自己,理解自己。而只有这些情绪被“看见”的时候,孩子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才会打开,真正地敞开心扉来沟通。

  2、注意孩子的非言语信息

  前面说到,父亲天生在情绪的感知觉察方面是比较弱的,但这也是可以学习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可以通过学会“映射”他们在其他人身上看到的表情,提高自身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

  与孩子的沟通不仅限于言语上的,还有非常重要的非言语信息。非言语的信息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等等,这些信息有时候比语言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和准确,因此父亲可以学习仔细观察孩子的非言语信息,来达到理解孩子情绪的目的。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几种孩子较常出现的现象。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咬指甲,这其实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混乱和不安,父亲如果予以大声斥责或棍棒教育的话,只会加深孩子的不安感。看到这种现象,可以温柔地问一下孩子:“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可以跟爸爸说一说。”这样孩子的情绪被理解了之后,才能有效地被安抚。

  3、学习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父亲与母亲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不相同的,母亲擅长用语言,而父亲更擅长用行动的方式。因此父亲可以发挥自己天然的优势:游戏的能力。

  大量研究证明,与父亲摔跤、拳击,只要适度,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经常和父亲打闹的男孩,能和别人相处得更好。因此父亲可以陪孩子一起游戏或者共同去做一件事,都有助于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情感联结。

  书中也提到,经常跟孩子玩一些语言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比如词语接龙、比较事物的不同属性、“如果”游戏等等。

三、三种神奇的对话法,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1、激发孩子潜能的对话法

  每个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都有着无比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大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很多父亲从成人的角度无法理解孩子的梦想,还会进行打压。因此当孩子越长越大之后,也就失去了梦想的能力。父亲在打压孩子梦想的同时,也压制了孩子的潜力。

  《银河补习班》里邓超饰演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智慧的父亲,尽管孩子的成绩很差,经常旷课逃学。但是父亲仍然非常相信自己的孩子,并鼓励他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孩子长大后成了优秀的宇航员。

  作为父亲,当孩子诉说自己梦想的时候,不要给孩子泼冷水。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激发孩子的潜能。

一起描绘蓝图

  通过问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有什么擅长和喜欢的事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来帮孩子一起描绘蓝图。

设定目标

  有了美好的蓝图之后,引导孩子设定短期的具体的目标,再引导孩子思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要做些什么,怎么做,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要做多久。

制定计划

  根据讨论的结果,设定具体的计划。

遵守约定的仪式

  让孩子宣誓自己会根据计划执行,提高仪式感。

把计划视觉化

  最后,通过图表的形式把计划画出来,挂在家中明显的位置,实时提醒孩子。

  2、改变孩子生活习惯的对话法

  当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的时候,父亲可以通过“第一人称传达法”来纠正孩子。第一人称传达法的意思是父亲将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感觉客观且直接地告知孩子。

  比如,孩子在父亲的工作台上玩耍,把工作笔记弄破了。这时候父亲可能会说:“你能不能不在这里玩,我不是说过不许在这里玩吗?你能不能安静一会儿”这些句式都是以“你”为主语的,这是“第二人称法”。把主语从你换成我,就可以变成:“宝宝,我的笔记本被你弄破了,我觉得很烦恼”。

  这样,孩子听来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第二人称的句式往往有更多的批评、指责和命令的意味,而第一人称法则让孩子关注到父亲的感受,减少了抵触情绪,双方更容易进行有效地沟通。

  3、改变孩子思维习惯的对话法

  孩子的思维是逐步发展的,从具象到抽象,从散乱到有逻辑。“5W1H”的对话法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怎么做”是“5W1H”包含的六个要素。

  孩子还小的时候,无法清晰地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父亲就可以通过提以上六个要素的问题来帮助孩子厘清自己的思考,并慢慢引导孩子在表达的时候也按照这六个要素的顺序进行表达,这样多次之后,孩子的逻辑思维就会得到提高。

  正如作者在导读里所写的那样,“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请父亲们记得:“没有任何事业的成功,能替代教育孩子的失败”。很多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原本可以爱自己多一点,跟自己多亲近一点,只是不明白该怎么做。那么,不要给自己和孩子留下遗憾,多学习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让亲子关系更亲密一些。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读后感(五):《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5种亲子对话法,1分钟打破亲子尬聊

  最近在看张贵勇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在书里,张贵勇老师没有大篇幅讲述如何教育孩子,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一个个童趣的聊天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父子聊天的乐趣与爱。

  比如张贵勇和儿子一起看篮球比赛,看完后儿子问爸爸:“爸爸你觉得一场篮球比赛最重要的,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

  “当然是胜利了,赢球最重要。”

  “不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观众。”

  “为什么?说说理由。”

  “你看,一场比赛如果没人看,就那几个人跑来跑去,多没意思啊。”

  “难道打球是为了给别人看?”

  “不是,但这么好看的比赛,如果没人看,多可惜啊。”

  书里这种父子聊天的趣味场景俯拾皆是,张贵勇老师没有嘲笑儿子的童言童语,总是认真和他探讨,呵护他的童心,满足他的好奇心,把教育渗透在日常的一言一行里。

  其实,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和孩子聊天的重要性,但他们缺乏和孩子对话的能力,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变成说教或训导,对话内容也不外乎“吃饭了吗、最近学习有进步吗、这次考得咋样”。

  韩国一位爸爸田导根也曾烦恼“如何跟孩子聊天”,于是他不断研究各种“对话法”,并写成了一本书《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通过亲子对话,打开孩子心门,培养孩子自信心、创造力。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作者是田导根,他是弘益大学终生教育政策研究所博士、庆熙大学教育科技研究所硕士。现为父母教育与子女指导讲座讲师,在全国大专院校、地方自治团体、教育单位、企业单位主讲。

  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里,田导根提出了很多“对话法”,比如“提升孩子自信心的对话法”“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对话法”“培养孩子感性思维的对话法”等。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以下5种对话法: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提问对话法、改变孩子不良习惯的第一人称传达法、把批评变赞美的亲子对话法、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主题对话法、纠正孩子问题行为的清晰表达法。

  1、 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提问对话法

  昨天放学,我和女儿回家,我们一起捡了很多落叶,捡落叶时,我问她:“为什么秋天树叶变黄了?”

  她歪着脑袋想了想说:“是不是天冷了,叶子就变黄了。”我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告诉她回家一起看书找答案。

  这就是田导根在《跟自己孩子聊得来》里说的“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提问对话法”,提问能让孩子灵活运用自身的能力找出答案,并在这过程中学习成长。

  好父母都善于提出好问题。好问题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也不要重复说同样内容。

  比如我的提问“为什么秋天树叶变黄了”,简单易懂,孩子瞬间就能抓住问题核心,从而做出回答。

  但如果你过多描述问题“为什么到了秋天,树上的树叶就开始变黄,还哗啦啦的落了?”孩子可能无法抓住问题核心,不知从何回答。

  当然这个提问要跟孩子能力匹配,年纪大的孩子,你提问稍微复杂点,他可能也能理解,但尽量简洁明了。

  提问后给孩子5-15秒的思考时间,不要催促他马上回答。如果孩子磕磕巴巴答不出来,给他线索提示,或者用类似问题引导他。

  孩子的回答可能缺乏条理,父母不要露出失望神情,要鼓励他“换个思路”。

  提问也要选择合适时间地点,同时兼顾孩子心情,比如放学孩子状态不好,父母却一个劲提问,孩子自然不会认真回答,甚至会觉得厌烦。

  父母提问题时,选择的问题要符合孩子能力,比如不要问三岁的孩子“自由与平等的不同是什么?”。与孩子能力不符的提问,孩子不会感兴趣,父母与其对话也无法继续。

2、 改变孩子不良习惯的第一人称传达法

“你能不能不要乱跑?”“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快过来收拾”“你吃个饭洒的到处都是,真烦人”

  这些话,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本意是想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结果却是孩子与自己对着干。

  其实这些都是“第二人称传达法”,这种表达方法往往会较多使用否定意义的语气用语,常包含命令、威胁的意味。面对父母的“第二人称传达法”,孩子会下意识反驳对抗。

  因而,田导根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里提到了“第一人称传达法”:父母将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感受客观且直接的告知孩子。

  比如把“你把玩具扔到到处都是”,换成“妈妈很忙,还要帮你收拾玩具,真的很累。”把指责性质的“你”换成“我”,会让孩子更平和,减少抵触和逆反心理。

  “第一人称传达法”表达的不是“孩子有问题,孩子做错了”,而是“因为父母有问题,所以需要孩子的帮助”。在描述孩子的行为后,对孩子表达出父母的真实感受,不仅能帮孩子改正不良行为,还会让孩子懂得体贴父母。

3、 把批评变赞美的亲子对话法

  很多父母现在不敢批评孩子,生怕批评不当,孩子心灵受伤。其实出于真诚的批评,孩子也能被改变。

  把批评变赞美的对话法是指父母用恰当方法、选择合适时机,把批评变成另一种称赞。

  因而,批评孩子前先想好批评的方法和强度,不要一时激动对孩子说重话。还要了解孩子状况,选择合适场合,别当众批评孩子,最好单独两人再批评。

  批评孩子时,不要泛泛指责,尽量避免负面词语,用客观积极的方式,指出孩子具体不足。比如指责孩子“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如说:“你做得都很好,如果能搞好个人卫生,就更好了。”

日本早期教育专家七田真曾说:“批评孩子要控制在一分钟内。若是没完没了的不断批评,孩子就不会再听。”

  这和田导根理念一样:批评时间太长,会让孩子厌烦。

  最后,批评孩子时,不要直接指出错误行为,最好先称赞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再指出孩子问题所在。比如指责孩子不收拾屋子“你房间太乱了,像狗窝。”不如这样说:“你房间书架很整齐、床上很干净、如果能把地拖干净,就更好了。”

  当父母带着真诚去批评孩子时,孩子不会感受到被否定被批判,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鼓励。

  感受到父母的爱与鼓励的孩子,自然会把父母批评当另一种形式的赞美,从而变得更好。

4、 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主题对话法

  很多父母苦恼跟孩子聊什么,聊学习,孩子不耐烦,聊朋友,孩子不愿意。所以聊不到三句,双方就不欢而散。

  田导根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里,建议父母们不要总跟孩子聊日常话题,试着定一个聊天主题,比如快餐食品、电脑游戏、手机、补习班或者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重要话题。

  《银河补习班》里的马皓文就很擅长和马飞聊天,他利用生活中一切机会和马飞聊天,聊航展、聊人生理想、聊遥看春色,用聊天激发了马飞向上的心。

  因而,“主题对话法”要先选好聊天主题,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内容、互联网热点等,引导和孩子的对话。

  碰到互联网热点事件,比如近日的“崔雪莉自杀”事件,就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想法,并鼓励孩子进行深度思考。

  还可以利用电影,比如带孩子看了《银河补习班》,就可借此和孩子一起聊“教育方式”的问题,聊天时鼓励孩子理性深度思考,不要变成“抱怨吐槽会”。

  “主题对话法”还要求父母与孩子定期持续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表达力,让孩子习惯深度思考。

  如果父母太忙,可以把做饭或家务时间,变成主题对话。比如父母做饭时,让孩子用语言描述从准备食材到做好饭的过程,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的逻辑组织能力。

5、 纠正孩子问题行为的清晰表达法

田导根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里说:“如果想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习惯,就要直接地指出具体的问题,因为孩子们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

  但很多父母却喜欢反其道行之,选择隐喻说法或使用象征意义的物品来说明,比如“你能不能听话?你给我好好做。”

  这些抽象模糊的表达会让孩子产生混乱,不能正确认识错误。

  因而父母和孩子对话时,少否定,多肯定。比如“我希望你不要和我顶嘴”,换成“我希望你能好好听我说话。”

  而且要尽量在3分钟内说完对话要点,包括对话主题、结论等。时间太长,孩子会跑神,无法专注听完。

  另外,和孩子对话时,语气坚定和善,不要不耐烦或发脾气。

  前段时间,叶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她询问刚看完《哪吒》的森碟,森碟每个回答都不超过五个字,每一个字都透着拒绝。

  叶一茜觉得女儿是“聊天终结者”,但其实可能森碟只是觉得对话太无趣,所以才不愿多说。

  很多父母同叶一茜一样,想和孩子聊天,但一出口就是“这个好看吗?最近学习咋样?”,这样无趣无味的对话,孩子自然不愿继续。

  因而父母不要抱怨孩子是“聊天终结者”,先去反思自己的聊天习惯与对话方法。跟着田导根《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学习丰富有用的对话法,父母聊天方法对了,孩子自然愿意说。

  给孩子再多的物质,都不如陪他们聊会天,正如《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中说:懂得再多的育儿道理,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孩子聊会天来得实在!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