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踪迹》读后感(一):追求心灵的宁静
读完此书受益匪浅,非常喜欢这种随笔的形式与静下心来体悟生活的感觉,内容真挚丰满,词句平淡却十分富有生活的灵气,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沉淀下来后的在灵魂深处的丰沛涌动感,是让我久久沉迷无法忘怀的一点。好久没读过类似的书籍了,这段时间的迷茫困顿感也在书中的娓娓道来中消失不少。感谢书中赋予我的一隅宁静空间!大力强推!!!
《踪迹》读后感(二):寻寻觅觅,人的一生是属于自己特有的踪迹
初次得到这本书,首先翻来看了下目录,红艳老师从自己儿时的乡村生活记忆写到自己多年后与各位大师的谈心记录,都透露出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人的一声忙忙匆匆,走走停停,确实应该随时记下心中的感悟,留等以后怀念,人一生会面临无数个选择,无数个分岔路口,但选择都应该自己去做,责任都应该自己承担,这本书仿佛让我看到自己的儿时那份独属于乡村的记忆,也让我对李老师的韧性与情怀感到敬佩!
《踪迹》读后感(三):《踪迹》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文人随笔的魅力,在于我们可以透过文字看到同一个世界在作者眼中的不同呈现。我曾一直好奇李红艳老师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直到看到《踪迹》,仿佛踩着她的脚印把过去一一历遍。透过文字我们不仅看到她的内心世界,更能触摸到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的外化存在。今天刚读到E.B.怀特说:“每个人在人生的发轫之初,总要有那么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看着李老师的《踪迹》,我这颗无所依凭的心跟着她一起流浪,就不觉得孤单。
《踪迹》读后感(四):心底的温暖是成长的力量
在我的印象里,李老师极聪明,做事雷厉风行,总是风风火火,读过这本书,感觉更深入的了解了李老师,那些浪漫的欧洲岁月,那些回忆中的乡村生活,那些客观冷静思考的随笔,那些与学者先生的对话,都从文字里流淌出了老师的温柔和沉淀,那些生命中的踪迹,是心底的温暖也是是关于美好的记忆,都会给予我成长的力量。
《踪迹》读后感(五):际遇《踪迹》读后感
曹羽南
人的一生总是有很多际遇,不管好坏,但足以改变一生。 我在美国读完书,开始了早九晚五的生活,以为这一辈子就生活在他乡了。后来不想结了婚回了国,并且生了两个娃。当时孩子在国际幼儿园,我也不用工作。我和别的时尚妈妈们一起讨论房价和雾霾,学习做烘培,并且跟风读一些经典。虽然心里有时会空生出一点点不踏实,但是我总会跟自己说不要太贪心了。 直到我遇到了李红艳女士,现在是她是我的博士生导师。 我和李老师是在我大学师弟的一个画展认识的。她衣着朴素,身上背着一个与她的小个子很不相称的大书包,眼镜后面的眼神特别生动。我师弟为她的到来很是得意,我心里也很倾慕,但是不好意思太靠近。倒是李老师爽快地加了我微信。因为我微信上有时也发点读后感,有天李老师微信我说,我和学生每周五下午有个读书会,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就来吧。 于是我开始接触到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读书方式。那时候我们读的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读书会人不多,有学法学的,也有读中哲的老师,其它都是李老师的博士生。和以前去过的读书会的热烈讨论不一样的是,这里的人安安静静的。大家都带了法语版和英文版的著作,每次由一个人一字一句慢慢读,读到不确定的某个词,大家会对照英文版和法语版,讨论这个翻译合不合适。每次两个小时下来只读了几页。除了我,每个人都习以为常。李老师看出我的困惑,总是笑眯眯地说,读书嘛,要慢慢来,尤其文科生,不能着急。 可是我是个急性子啊,每天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赶时间,打车成了习惯。和李老师接触多了,她会提到她最景慕的叶秀山先生。她说是叶先生教导她,读书是缓慢的过程,要学会生活,不要急,凡事慢慢来。李老师从小事上告诉我,要学会坐公交车,要安排时间,总之,凡事慢慢来。 我是艺术生,思维习惯了天马行空,加上运气好,在美国生活的时候也做成了不少展览。回国以后我喜欢写字,又折腾了个公众号。读书也是凭兴趣。李老师有次特别认真地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特别聪明的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小聪明。成功只有一个诀窍,就是坚持。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每次看到老师,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电脑前工作。她的办公室除了书还是书,高高地码在书柜和书架上,墙角和桌子上。我说没有功利性的看书是不是很闷呢,她简单地回了句:修行啊。 每周的读书会渐渐成为我一周的亮点和期待,只是因为可以和老师说说话。每次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像经历一次奇幻漂流。 有天老师跟我说,要不你也考虑读个博士吧,换一种方式思维。凭着对老师的敬爱,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个月老师的随笔“踪迹”由农大出版社出版了,算是比较私人的生活随笔。老师原来是复旦的高材生,做过记者,文笔极好,但是行文内敛平淡,丝毫不张扬。老师写艺术作品时不拘泥于概念,写游历时不拘囿于自我,很融入当地。老师平时说的很多思想就在书里,让我感慨最深的是字里行间的诚恳质朴和老师对生活的反思。 在书中,老师提及了自己的父母,从教三十多年的乡村教师,同时也谈到了自己目前教书育人的心得与反思,回忆了从前接触过的师长对自己的栽培。那些老学者们的风范在老师的笔下各具魅力,而其中关于叶秀山先生的几篇文章却是格外情深意重。老师说年轻时曾鼓起勇气考叶先生的博士,因为外语考得不好试图找叶先生私下关照一下。尽管随后留学去了德国,但是因为这件事违背了叶先生学者人格和良心,几十年过去了一直自责至今。老师又提到叶先生在她出国前曾经赠送一只长笛,可是多年来千里召召把长笛带来带去却一直没学会,觉得很惭愧,“似乎不是对不起自己,而是对不起叶先生。” 再后来看到老师写给叶先生的祭文时,我在回老家的火车上,在一众陌生人面前忍不住落泪。后来我给老师发了个信息,用了“亲爱的老师”这样的称呼,似乎和平时说话的流行方式格格不入。 “简单而缓慢的生活时一种修炼,也是一种读书的态度。”老师在送我的书的扉页上勉励我。如果说读书态度也有传承,我一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