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科学家的信》是一本由[美]爱德华·威尔逊著作,中信出版集团 · 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读《给年轻科学家的信》有感
看完爱德华·威尔逊的这本《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脑海里不禁盘旋起歌曲《蜗牛》的歌词,“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起初可能会产生这是一本连篇累牍的理论著作的错觉,读完之后,作为一名文科生,深深地感受到这不仅是给年轻科学家而是给所有人的造梦指南。
“没事就沉迷在你的科学大梦中,不要只是偶尔想想,不妨多做点白日梦,把默默的自言自语当做消遣。”
书中不止一次谈到要放心大胆地做白日梦,这有助于将热爱的事业持之以恒,有助于迸发创造性思维,似乎撕掉了白日梦不切实际的标签,而使它成为一种通向高光时刻的手段。
当然白日梦也不是泛泛去胡思乱想,而是要在执着于某个领域,所以爱德华说:“你选的课题,就跟你的真爱一样,必须让你感兴趣、充满热情、愿意为它奉献一生,并且乐在其中。”非常喜欢这句话,能够抛下每天盘算的功名利禄放手追求自己的热爱,这点纯粹在这场慌手忙脚的城市生活中太难能可贵。
从不起眼的蚂蚁到庞大的昆虫家族,从靠爱发电的研究者到集大成的博物学家,有兢兢业业的实验研究,有敢作敢为的冒险精神,也有秉持着赤子之心的白日梦。
请记住,“认识一个人的梦想,就等于认识了那个人”。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给年轻科学家的信》其实是给学生和家长的信
“科学家”这个词又高贵又可爱,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推荐他(她)读这本书,特别是数学不好的孩子。
在中国(至少在三四线城市),文科生常常因为自觉或被认为不具有理科头脑而退而求其次选择文科,不具有计算推理能力的人好像比不具有人文素养的人要笨一些。吊诡的是,上了大学可以转专业的时候,又有很多理科生想要转到文科专业去。而我认识的理科生里面想持续做研究,怀揣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的人并不多。就像小时候想要成为“作家”并且在大学期间坚定这一想法的人一样少。抱着科学家的志向的人其实是珍稀动物。
“第一封信:先有热情,再谈训练”里面,对早期正规教育的反叛来得并不容易。科学家虚无缥缈的未来与实实在在的升学和成绩相比,很少有父母敢这么推荐。过来人当然可以畅所欲言,但是这条路并不容易。
“第二封信:别担心数学”里面,弥漫着一种温情和容忍。数学一向被认为是是理科体系里的王冠,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有几分道理,但确实让数学不好的人沮丧。
“第三封信:选定的道路”里面,作者的天真可爱也一样打动了我。不是因为一百分,不是因为侃侃而谈,而是因为用手触摸到的蚂蚁标本。象牙塔里的人生缺少触觉,生物学或许是个例外。
“第四封信:何谓科学”里面,科学的发展在摧毁着也在重建着文科的观念。固步自封是没有用的,科学永远不会停下来。
“第六封信:该做的事”里面,聪明又敏感的孩子也许会在二三十岁落后于人。不能概括为不努力或者高傲,也许是因为对人生的怀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可以在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但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人的心灵往往充满创伤。
“第七封信:成功之路”里面,作者展示出科学家的羞怯。除非是科学巨擘,有资格在传记中重写自己的起源,一般人没有资格也羞于描述那个或那些选择职业的不眠之夜。
“第九封信:科学思维的原型”里面提到,其实选择本身带有很多偶然性。看似浓烈的命定的一切,也许只是过去的经历,偶然发生的事情决定。你永远无法知道如果当时那件事情没有发生,自己喜爱的事业会不会有变化。一切都不能再追索。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励志读物
很高兴参加这期的豆瓣鉴书团,希望接下来的文字对各位准备购买的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这种以信件的方式进行谈自己科研经历的方式,比直接介绍自己经验的文章更贴近读者,没有大量说教,而是切身体会中得出的体会和鼓励。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专业的差别,对于兴趣不大的读者来说,有几封信中大篇幅描述物种关系、生物进化等等科研思路过程把整封信的苦口婆心变成对牛弹琴,很不幸,那封信我就是那牛。
前几章主要对于准备进入科研领域或者科研刚刚起步的同学有所帮助,作者在书中强调:
1 先要有热情,然后再说科研训练;
2 不要担心自己的智商,科研和智商无关,中等以上即可;
3 别担心数学,高超的数学能力并不是让你在科研上有所成就的保障,当然作者也说到部分依赖数学的学科除外。
同时还给出了几个科学研究的原则。
对于非生物专业的我而言,从书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鼓励,给我增添了些许信心:
作者说科研“就像昔日的寻宝者一样闯入无人之境探寻”,鼓励科研工作者“做好冒险犯难的准备”,“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将掌握世界一流的专业知识,可定会有所斩获,甚至做出了不起的发现”;
鼓励大家要掌握必备知识,一点点深入,“理论建构的过程可能很混乱,但其最终产物是真实而美好的。”然后能体会到“你未来的发现会以独特的方式造福人类”;
同时希望年轻科研工作者要有开创精神,野心和开创精神胜过聪明才智,而进行大量快速且容易操作的实验有助于培养开创精神;
劝青年科研工作者使用但不沉溺于技术。
由于作者主要描述自己的经历,且年代较早,大多数经验不具备复制和借鉴意义,当作一本励志书籍翻翻了解作者的科研生涯。
总体而言,如果你是励志在生物领域有所建树的话,可以推荐你看这本书;如果你是在别的领域的话,大部分章节是不错的科研励志和休闲文章,部分完全讲生物相关的内容可以不用看过程,而开头北大郑也夫教授的序基本已经囊括了最主要的内容。同时作者很有意思地把文科和理科进行类比,对于从事理工科科学研究同时又有文科爱好的同学,建议阅读第四第五封信。
谢谢豆瓣读书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这本书,这是一个受到鼓舞的读者。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四):【豆瓣鉴赏团】 一封生物学家的来信——与我无关的观后有感。
在确定了人生方向后阅读这本书,我总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有限的。如果非要寻找它适合的人群,我觉得它更适合那些准备投身科研的学子们,适合那些还在纠结专业及天赋的高中或者大学生们(尤其是有志于生物学的学生),他们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时,启迪和感悟是很少的,更多的是认同,认同作者的表达和见解。毫无疑问,爱德华威尔逊先生是生物学届的大触,这从他的这本并不厚的书中可见一斑。威尔逊先生虽然功成名就,但写起东西来却很诚恳,整本书中你很少会看见他在吹嘘自己的功劳;回顾往事时他也不会像那些知名企业家一样一脸风轻云淡,他不会夸耀功劳,也不淡化自己的成就。他诚实,他苦口婆心,他拼命为你打气,让你寻找到成为一名科学家的信心。
他拼命勉励你,恨不得将你可能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罗列出来一一解答。他甚至告诉你数学不好也没有关系,而我们知道这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肯定是有关系的。他甚至都想给你几个生物学上的课题,让你去开创新的时代。
如果你想在生物学上下功夫,这本书无疑是你的福音,因为这本书里面,威尔逊结合了很多的个人经验。可如果你不是想成为生物学家,你想去研究其他方面,那这本书能给你的相当有限。当然也有很多受用无穷的方面,比如威尔逊先生在讲到科学时,阐述什么是科学的时候,简单地讲到:“科学是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结合,是致力于最有效的方式获取事实知识的富有启迪意义的文化。” 简单的几句话将他对科学的见解讲得十分透彻清晰,颇有醍醐灌顶之效。
也同样是在这一章,威尔逊先生对科学发展充满了信心,也预言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被打破,所有学科终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大胆的预言也让人耳目一新,但结合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特点,又不得不承认威尔逊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
除了大段的本学科例证,威尔逊先生也讲了点有意思的学科故事,如《侏罗纪公园》这样的电影在生物学上的可行度,再如大胆地打破读者偏见,描绘蚂蚁发展的高度文明。这样有意思的段落在书里一方面增添了阅读趣味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威尔逊先生的博学。(这句话怎么有一种回答阅读问答题的感觉。)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尤其适合想在生物学上大施拳脚的学生们或者想转行至生物学的学生们。它很适合那些还在犹豫是否投入科学研究的人。但如若你已经一头扎进了不同的方向,那还是多读些自身专业相关的书更好,没必要给自己上一门生物研究入门课。最后,人生第一次被豆瓣抽到,很感谢豆瓣读书送的这本装潢很生物学的书。虽然自身学的化学,但能从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先生那里学到一些知识,依旧十分开心。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给年轻科学家的信》:巨擘科学家的鸡汤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这一标题并不准确,他的某些建议和人生经验可以被科学家普遍使用,而不仅仅是“年轻”。而且,本书的很大一部分都以自传形式书写,这本书实际上不是关于建议,而是“……对E.O有用”。
第一部分,“遵循的道路”中他提出了对科学的热情比正式培训更为重要,至少在选择一条特定的道路时如此。寻找、顺从于持久的热情,吸收所需的知识并广泛修习一般科学课程,然后再考虑训练。
还提出,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也不需要具备掌握高级数学的能力。不要畏惧数学,无论数学能力如何,中高智商的人都能在科学中找到一门学科并取得卓越成就。但是也有注意提升它。(加州大学数学教授艾德华·法兰克尔(Edward Frenkel)随即著文反驳http://www.slate.com/articles/health_and_science/science/2013/04/e_o_wilson_is_wrong_about_math_and_science.html)
在第二部分“创作的过程”中,他谈到了什么是科学以及作为探索者的科学家。科学是可以检验的知识,在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中,如果研究合理,科学总是胜出的一方。(艾德华·威尔森教授本人的科学研究也具有争议,他的理论是科学的,不是道德的。https://dx.doi.org/10.1111%2Fj.1420-9101.2011.02251.x https://dx.doi.org/10.1038%2Fnature09834)
第三部分“科学人生”探讨了导师和风险在科学职业中的作用,并明确说明了“了解自己的才能”的重要性。
本书最薄弱的部分是第四部分“理论与全局”,以建议为中心并描述了一些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几乎是自传。
第五部分“真理与伦理”载有我在书中最喜欢的几句话:原创发现是最有分量的,只有原创发现才算数。科学知识从来都不是有害的,但历史无情地证明,如果被意识形态扭曲和滥用,他也很可能产生致命的危害。如果有可能,在你专精的领域,请挺身而出。
他还提到以下几点:
1. 选择冷门研究,开创新战场。
2. 科学研究依靠最多的还是开创精神和辛勤工作,而不是天生才智。
3. 选择良师益友引导,这至关重要。
4. 格物致知。
5. 但尽量不要铸成大错,无论犯下什么过错都要勇于承认,然后敞开心胸继续前进。千万不要造假,这是绝对不会被原谅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一位在生物学领域具有开拓成就的科学家试图给科学领域未来人才写的鸡汤,效果差强人意,可以一读。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科学家的信里少不了WHY
私以为这本书的适龄读者应该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一定是从一开始就有志于做科研的年轻人,而是那些迷茫的,或正相反,觉得自己面前只有一条路却又想反抗的“年轻人”。这本书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无论你选择与否,多一分了解,总不至于日后后悔。之所以强调“年轻人”,是因为这本书讲的道理比较浅显易懂,是有价值的。(社科方面学者也有类似的书,推荐郑也夫的《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但是对于稍微年长的人来说,或许生活中该碰的壁都碰过了,多少也知道些人生道理,诸如“热情”、“选择”、“合作”、“伦理”等等。
本书还同样适合对生物学有兴趣的朋友,毕竟写书的是“社会生物学”理论之父。几乎所有举例都是围绕他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探索过程。其中一些讲蚁族的科普知识还挺有意思的。如果是学习人文社科类的同学,可以同时看一下郑也夫在99年写的一篇论文《人的本性:生物学的启示》,思考这本书和我的学科有什么关联。
我看到书的后半部分时,实在觉得有些生物学的东西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不过还是有一些些启发性的东西产生的。自然科学让我们这些研究人类社会的童鞋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这个视角是很重要的。我知道也许很多人说“我懂”。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基于理论或行为规范的“懂”,不是“悟”。“哥白尼证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则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生命的中心”,而弗洛伊德本人则“更进一步向世人宣告,我们甚至不是自己的中心,连自身的想法都无法控制。”说到学科,不得不提这本书最开始吸引我的点是,威尔逊在第二封信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别担心数学”。真正需要发挥数学天分的大概只在某些物理学科领域。当然,连一点计算、分析、统计、逻辑思维都没有也是不行的,这个锅“数学”不背。
那么成为科学家应当要做些什么努力呢?
热情、热情、热情!至少要有好奇心吧。就我而言,目前的状态还像是端着一杯油水,理论是理论、经验是经验,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装些高大上的理论在上面,因此看上去他们都在一个杯子里,但是并不相融。吃过亏的。简言之,就是没有问题意识。我们从“热情”说开,什么是问题意识?热情引发的问题意识是你可以用一句很简明直白的话告诉任何文化水平的人,你想研究的或是你想弄明白的究竟是什么东东。
当你带着这份热情进入科学殿堂之后,一定要对“概念”保持谦逊和警惕。一方面,没有概念,思维就有所不及,因为你无法表述出来你的想法。当海伦凯勒get到“一个词对应一个意思”之后,她为什么要狂喜?(推荐看记述海伦凯勒故事的电影,画面感太强)形成一个个概念的过程就像是拼图,这也说明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区分”,将研究这个的和研究那个的区分开来。当然,联系与合作也很重要。这就聊到了第三点,必要的时候,你应该积极寻找适合的跨学科合作者。如果数学不好,就像作者一样,找了数学家或统计学家一起完成研究。当然,这个过程中你的数学能力也可能不断提高。
此前说我的理论和经验是两张皮。那也可能是理论没有吃透。什么是理论?“至少以部分事实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推论就是理论,而理论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当然,这也只是作者对于何为理论的理解。在科学研究中,最忌讳有idol,或者说把idol看作神、牛人。这只会让你止步。所以你可以多搜搜更多的人对于何为“理论”的解释,以及你自己的感悟。再说回找寻理论脉络的操作,面对它们的时候,要懂得溯源、产生的语境、长处和局限以及是否适用你的研究。“我们还需要在其他物种身上进行更多这类实验,才能有把握地将这些发现称为'事实‘”。
什么是科学?科学和宗教的区别是什么?宗教能否成为一门学科?宗教是否有其本体论?目前来看,宗教的一切都是基于否命题,无法解释的东西都设立一个类似存在“造物主”的解释,而往往容易被一个个科学发现推翻。科学方法的核心乃是, 将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化简成基本的可验证的原则。(转引自郑也夫,1999)
科学是什么?事实又是什么?问题留给大家一起探讨吧。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想给爱德华.威尔逊先生写一封信——兼评《给年轻科学家的信》 (1)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作为豆瓣用户第一次参加豆瓣读书组织的鉴书活动,很高兴,也很惶恐。希望自己能够按照活动要求来写出自己阅读感知并对希望阅读爱德华先生这部书的书友们提供一些我的阅读感触。
《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于2019年10月27日午间收到。
这封想要写的信,某种意义上,其实只是想写一种读这部书过程中伴生的感想,离书评的高度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在开读这部书之前,我查索了自己的阅读,发现之前是接触过爱德华·威尔逊先生的作品的。在(2016年10月31日),我是读到过先生的《知识大融通》。当时是在一种应对自己在阅读吴军《智能时代》过程中出现了的一种类似凝滞且膨胀的阅读感觉情形下,寻到他的《知识大融通》来救急的。那部书只读到了第六章P145,就停下来了,因了其他的缘由,直至今天也还停留在那个页面了。我想爱德华先生如果看到有这么一个中国读者在如此滑稽地读他的大作,会是怎样的表情呢?允悲~~
允悲~~允悲~~允悲~~
《知识大融通》与《年轻科学家的信》《知识大融通》第145页但,说实在话,爱德华先生《知识大融通》的前六章当时是及时解除了我的"症状”的,像是医院里某些病人先生袋中的速效救心丸吧。
那么,读《给年轻科学家的信》,是怎样的体验呢?
一、一读之所得
扪心,再扪心,再扪心,我的回答是,真正对真知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及时地买了来读读。
我读这部书的感受是,有点读像文学丛林里金庸大侠的一些个散文,或者读当代中国图书编辑大侠里钟叔河先生的作品一样。阅读体验是快乐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爱德华先生自己的文笔极好,另一方面,我的感觉是出版社请到了好的翻译先生,为我们带来了能够体念爱德华先生治学精髓的机会。原作我是看不了的,但译作的美好,我却心领神会,从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译本,很好,很好,很好。
二、爱孩子,就请你给孩子读读爱德华的这部书
爱德华先生是科学家,但,他的这部书真不是教科书,也不是那些个板着面孔传真的玩意。——《给年轻科学家的信》虽然一眼看去,好像是给有了“功德”和“功底”的科研工作者写的东西,但,我全意推荐给我们的孩子们去读!真的,虽然先生书里写的是术业,写的是在一般人眼里很好高深的东西,但,对于真正需要先生这种体察和认知有所接触的学校里的孩子们,这部书,我会有点狂热地说,非读不可!
科学的种子,我宁愿把先生的这部书,拿了来这样看。不是因为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等等炫目的头衔,而是,这本书,真的是可以作为,科学的金种子,来播撒到当代中国的孩子们的心田中去的。他的2封信其实某种意义上在打破某些变形的神话,还原真相和乐趣的世界给那些懵懵懂懂间在想象科学世界的孩子们。
打破一些教条和神话,乃至生在自我思想世界里很久的偏见,对自己,对孩子,都是很好的体验和事情。而对于我,我的感触是,爱德华先生的这20封信,就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那些信一样,对年轻人,对比年轻人还小的,孩子们,是好的。
爱德华先生《知识大融通》也要在我对《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中再次被提起,我希望,感兴趣的读书人,其实大可在读完先生的这些信之后,继续领略他的智识和立场,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收益。
三、爱德华先生的20封信更像一幅(定语缺如)中国画
读者或许会很奇怪,这个读信的“知书子”(其实:愚书子)怎么总像是在偏离爱德华先生书名的主体——科学家。
是的,不是刻意偏离,而是在自然引申。
爱德华先生20封信,是在围绕科学工作者的起步、成长、壮大乃至走到科学的顶峰这样的历程,点拨在这个在一般人眼中不一般的行业(我更倾向于更加大众化的一个词“行当”)里奋斗图强的人。但,正如他说的,其实是对各种工作和职业有借鉴意义的。
说他的这部书,像一幅.....中国画,是在说,他在给年轻科学家的信里,却把自己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在这里我某种意义上是“故意”降调)的心路及实践历程,活灵活现地在信函里呈现了出来。
四、建议和家人一起在夜晚去读爱德华先生的20封信
一方面体念先生文笔的简约灵活,另一方面体念那些成就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心法,再一方面,扪心而思自我的夜晚是在怎样的状态中走向下一个夜晚,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嘛?
那,建议读这部由王惟芬先生翻译的爱德华.威尔逊先生《给年轻科学家的信》。
注:本文为愚书子第一次展读《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之后的一些想法,分享在《给年轻科学家的信》栏目下,给朋友们看看。关于爱德华先生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的交流,如果可以,或者可能,我会写出第二乃至第三篇文字,提交给豆瓣来分享,毕竟,我也在科学的地界里寻着饭吃。哈哈哈,这是题外话。再次诚挚向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推荐这部不可多得的好书,让孩子对科学有一个妥帖的认识,没有比这20封信更值得体念的了。
知书子
写于201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