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是一本由[美]约翰·斯坦贝克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6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一):人间哪有天堂?
匆匆读完《The Grapes of Wrath》by John Steinbeck。美国文学名作,大时代小人物系列。一百年前的美国,经济危机下中部农民贫困潦倒流离失所,举家流亡到加州,希望重新生活重新开始。可人间哪有天堂?一路颠簸,底层人民的生存挣扎。有黑暗压抑,当然也有些许温暖坚韧。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二):愤怒的葡萄
1、人都说只要有钱,爱怎么自由就怎么自由。
2、往上面看看,又往仓棚外看看,渐渐合拢嘴唇,神秘地微笑了。
3、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的一切成功都垮台。
4、少数人手里集中了财产,就会给人夺去:多数人到了饥寒交迫的时候,就会用武力夺取他们需要的东西。还有个小小的事实,镇压的结果徒然加强被镇压者的力量,使他们团结起来。
5、不存过高的希望,就不会让失望给搞垮。
6、是我们丈量的,也是我们开垦的。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出世,在这块土地上卖命,在这块土地上死去。所有权应该拿这些作为凭证,不该凭一张文契。
7、他们自寻死路,把本该用来付工资的钱用来买瓦斯和枪械,用来雇特务和密探,用来按黑名单抓人,用来拷问犯人。人们象蚂蚁似的在公路上流动,找活干,找吃的。愤怒就这样在酝酿起来。
8、镇压的结果只是加强被镇压者的力量,使他们团结起来。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三):葡萄,皮薄而饱满
愤怒是不断积攒的。
在一次举家逃迁的过程,老人停格,新生儿却未生。
葡萄,一串上挂满了几十颗,像是命运共同体,吮着同一经脉,却难逃外在现实。
皮薄,难逃风餐雨宿;饱满,时刻坚信不移。
从这本书上,我们学着一份坚韧,一份乱世的乐观。
前段时间,一位同学自杀,不知道原因,却能猜到几分。自毕业之后,再未见过,只是偶尔在群里大家冒个泡调侃几分。
再闻你消息,已两个世界。
我们处的时代不坏,老一辈告诉我们他们的难处,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终究抵抗不了内心的软弱,突然崩塌,死谈何容易。
其实一开始听到消息,我恨了她好久。什么让她不顾父母,撒手人寰。
慢慢的我懂了,人并非坚强如磐石。
只是有些人异常的乐观,像房子着火,也能在残骸下荡着秋千;也有些人异常的悲观,像柔软的羽毛绒,容不得一根针的掉落。而我们,就夹在中间,承受着不好,享受着快乐。如此看来,也符合正态分布。只是,掉落在中间部分人身上的灾难有大有小,承受能力又因人而异。
因此,我们看到了乐观主义及悲观主义以及普通人。
愿人生在世,能苦中作乐,不负短短几十年。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四):只要不放弃,就总不会绝望
读过的诺奖作家作品中相当接地气的一部,阅读体验五颗星。 《愤怒的葡萄》以经济危机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俄克拉何马和邻近的得克萨斯、堪萨斯、阿肯色各州的农民负债累累,土地被大公司没收,无家可归,只得向西迁移,想在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出路。 小说以乔德一家为代表,记叙了他们一家十二口从俄克拉荷马州向加利福尼亚州逃荒的艰难经历。他们将家中的一切变卖后,换来一辆破旧的汽车,一家坐车向西逃荒。途中年轻的诺亚和康尼则在半路上开了小差。到了加州,一切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美好,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饥饿和困苦。那里的农场主利用剩余的劳动力压低佃农助工资,各地势力敲诈勒索和迫害流浪的农民。于是农民愤怒了,他们团结起来,奋起抗争。小说标题《愤怒的葡萄》中的“愤怒”便是对导致人们贫困的不公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抗议。 小说以通俗易懂的表述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成因,多方位展示了经济危机对美国普通农民带来的摧毁性伤害。除了勇敢坚强的乔德,作品中乔德的母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男人们都慌乱无着的境遇下,强大的母亲表现出了她的坚毅、沉静和博爱。一些细小的片段也在厚重的故事中闪闪发光:开饭店的小夫妻重财重利,但是面对穷困的父子却悄悄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妈面对饥饿的邻居孩子在艰难中分享仅存的食物;凯西在关键时刻牺牲自己帮助了乔德……一个人并没有灵魂,他只是一个伟大灵魂的一部分,每个人只有在互相需要的关系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妈说过,日子总会过下去的,只要不放弃,就总不会绝望。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五):读书会作业|黑色风暴事件与大萧条
《愤怒的葡萄》书中开场所描写的沙尘暴,即1930-1936年期间发生在北美的一系列沙尘暴侵袭事件。该事件被称作黑色风暴时间(Dust Bowl),灾害的中心区域为德克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的走廊地带,以及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的衔接区域。干旱致使上百万英亩土地荒芜,成百上千人背井离乡。许多家庭(在美国被称为“俄克佬”(Okie),代表那些来自俄克拉荷马的人)被迫迁往加州或其他州,而处于大萧条时期的当地经济状况却未有太多改观。由于失去土地,他们寄人篱下,往来于农庄间靠替人采摘葡萄或干农活勉强为生。
北美大平原(包括了黑色风暴事件发生地的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新墨西哥州)的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在一次大战之前主要以放牧为主,由于参与一次大战需要大量粮食,该区域开始种植高产作物,滥用灌溉技术使得大平原的畜水层耗竭速度超过了其地表恢复能力。书中描写农民种植棉花使土地陷入恶性循环,因为棉花是一种非常耗水的作物,本来就干旱贫瘠的土地种植棉花需要使用大量人造肥料,加上不当的灌溉和排水,最终使土壤含盐度过高而无法耕种。
1930年代的干旱期,由于缺乏自然植被固定土壤,干旱使其转变为沙尘,向东和向南的大风卷起沙尘,形成巨大的深色云雾。此时美国不仅被沙尘暴和由此带来的饥荒威胁,还遭受这异常国际经济危机——由1929年华尔街股灾为标志的大萧条是的粮价暴跌:一次大战结束后对粮食的需求量降低导致美国粮食过度生产。美国农业出口的崩溃导致美国农民拖欠贷款,小型农业银行出现挤兑被认为是导致美国大萧条的原因之一。
罗斯福上台后推行针对农业和乡村的新政,最早的农业法案(AAA)通过人为降低供给来抬高农产品价格,例如犁除棉花地,让玉米腐烂,把小猪宰杀并遗弃,这些在《愤怒的葡萄》后部分章节有提到,但是AAA收效甚微,并被多数美国大众反对。最后该法案被其他法案取代。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六):关于土地的某个片段
《愤怒的葡萄》看到三分之二处。
昨晚约饭未遂,到茶馆喝茶,单樅。老薛在沈海高速上经历四五十分钟的堵车后兜转到此,坐条凳上就着茶闲聊。有一个小片段,记录如下:
九几年,我在西安美院,出去写生。
带着学院开的介绍信,到各地宣传部去,宣传部再开介绍信,一级一级到乡里村里。九一九二年,沿海这边已经废了粮票,陕西那还用着,拿全国通用粮票,换大馒头吃。
那是到了个村,像是叫任家沟,村里都是姓任的。开春久旱,村里开不了耕,正商量着祈雨,上龙王庙——我们这没龙王庙,南方雨多,随便拉一片云就噼里啪啦下雨。西北不一样,得求雨,龙王庙。
村支书村长正商量着,问,薛老师你是党员吧,正好,一起来开个小组会。得杀鸡上供,再把龙王庙屋檐最外层那排瓦换新修缮。等仪式开始,放鞭炮,每家出个家长到庙前。我捐了十块钱,被村长支书拉到最前排,夹在他们俩中间,学着别人的样,跟着三跪九叩念念有词。
还真有乌云聚过来,下雨。稀稀疏疏下了半小时。村长看看情况,说这恐怕不成。
田里黄土就地皮湿了,踩上去粘脚。脚一抬,湿泥带上来,底下还是干的。
再开会,村长说,不行,得杀口猪。凑了钱把村里养得最好的那口猪杀了。去镇上拉了两拖拉机新瓦,缮了三层龙王庙瓦檐。我又捐了十块钱。
供上猪再祭拜,这回我很虔诚,脑袋在地上咚咚磕,磕得灰头土脸。
天擦黑,雨下来了,这回够了。村民赶紧翻着羊粪下地,连夜耕作,羊粪各家各户攒了一个冬天,就等着开春施到地里去,用毛驴驮着。一只毛驴驮上左右两袋,多了不受力脚就岔了。
我去窑洞里睡觉,村里招待外来客的窑洞。第二天醒,阳光透过破窗户纸照进来。看见窗沿摆着几个大碗,还冒着热气。村民煮了吃食送过来的。
杀的那口猪每家每户分几两。因我出了二十块钱,特意给了我一大块带皮大肥膘,送贵客的。
……哪敢吃这个,皮上面毛还长长的。
我招手叫个去上学的小孩,说你把这个给你们老师送去。老师不算村里人,分不上肉。
我在村里走,那不得了,村民一见我,薛老师啊!抢着拽着都要我上他家吃饭。
……
土里刨食的人啊,太苦了。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七):理性与困惑
希腊哲人认为,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理性;然而流浪地球里面电脑这样说:“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 ”。
其实所谓保持人类理性,我们还是没有很好回答何为理性,比如 是让自己活下去重要,还是让人类活下去重要。这就好比,火车驶向一个分岔路口,一条路上有一个小孩,另一条路上有一群小孩,你该如何选择呢?
流浪地球里面,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吴京的选择救了地球上一群小孩,缺放弃了飞船上的一个“小孩”。
愤怒的葡萄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最后罗莎夏用自己早产儿应该获得的母乳,喂养了一个濒死的陌生人,完成了一个内部自洽,诠释了“相濡以沫”真正的含义。
愤怒的葡萄记录的是美国历史的一个片段。如同其他国家无法理解我们的“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也无法理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就像前几年希腊政府破产,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那旅游是不是会更便宜一样。要想人类成为一个群体,真的好难啊。
愤怒的葡萄里面,这样写道,西部的小镇居民,在刚开始遇到东部来的游民,起初还是非常友好,但是慢慢的就开始恐惧,逐步到了对抗。和现在欧洲难民危机惊人的相似。
至于产生的原因,就像书中在第五章中写到那样,你无法怪罪到一个具体的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都合理合法,都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业务推进过程,因为我们每个人所组成的政府就是按照事先的规则一点点走到现在的,至于讨论政治体制是否合理,我想这也不是斯坦贝克关心的,他所关注的就是宏观历史下的微历史:
比如,凯西,这个被神抛弃的传教士,他在书中是一个好人,话痨,为了朋友顶罪,为了更多的人发声,最终却死在一个夜晚。
诺亚,在一条河边执意留下,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康尼,本来自己是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却也没有了方向,不知所踪。
读这本书,就像好乔德家那慢慢开着的车一样,缓缓驶过,又好像《老人与海》一样,所有人都在和命运在搏斗,就如书里面妈妈说到,我们是一家人,以前我们还有自己的土地,房子,猪,玉米,现在我们只有这一家人,我们不能分开。
母亲,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如同去世的奶奶,书中说到,女人怀孕之后就会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她会不一样。《星际穿越》里提到的,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穿越时间,那就是爱,而这就是母亲对于家庭每个人的爱吧。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八):关于资本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泪与歌
写完的文字被不停地删除,这本书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整个人都被书中的绝望与挣扎所包围。《愤怒的葡萄》出版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的崩溃最直接地作用在了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身上。因为生活所迫,祖辈用汗水和勤劳换来的土地只能抵给资本家来换取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须品,他们日复一日地努力劳作过着俭朴的生活,用汗水浇灌的收成却只能换来少得可怜的金钱。粮食越来越不值钱了,卖出收成换来的钱根本交不上佃租,粮食也越来越值钱了,瘪瘪的钱包根本没办法养活一大家子。终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还是被机械化所取代,资本家收回了土地以用于规模化种植,拖拉机推倒了佃农的家也征服了这一片他们眷恋着的土地。汤姆·乔德一家也在大迁徙中一起前往西部加州,吸引他们的不是加州的阳光和葡萄,而是那里有工作的机会,只有有了工作才能赚到钱,赚到钱才能活下去。五百个人的工作量吸引了数千个人来,工资被压得越来越低,资本家宁愿收成烂在地里也不愿意提高工资,反正最后这些流民还是会妥协,不妥协就没饭吃。都是为了生存。从一块降到五毛,再到两毛五,直到给口吃的就有人干,工作机会越来越少,饿死的人越来越多。胡佛村的流民试过团结起来,用罢工来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压迫,警察把他们打为“赤党”,领头的人被关起来被打死,人命连两毛五都不值。总有人会妥协,为了一口玉米糊糊开始给资本家干活,没人能怪他,他还有孩子在家等着吃饭,他的孩子肚皮鼓得像气球,两条腿瘦的像柴火棍,饿得直哭。都是为了生存。冬天来了,加州的阳光被厚重的雨云遮挡,雨下得像天漏了一般,冬天带来的不只有寒冷和大雨,还有少得可怜的工作,山洪冲走了流民的住地和他们仅有的希望,他们早就没有家了,从踏上西部谋生的那一刻起,家已经被留在了那片被拖拉机占据的土地上,现在能失去的只有一个个家人。或为生活所迫独自谋生,或死于饥饿病痛,或戴着“赤党”的帽子消失在枪下。资本的博弈受苦的总是底层的劳动人民,牛奶就算倒进河里也不肯给穷人喝一口,葡萄烂在地里也不能让穷人摘,资本市场变幻莫测,普通劳动者总是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有另外一茬。韭菜不想被割,但韭菜也得活命,韭菜还要养活自己的小韭菜,那是自己的血肉虽然也是以后等着被割的韭菜。如果不罢工反抗,劳动力就越来越廉价,但是罢工就没有饭吃,这是一个多么无解的死循环。资本家在豪宅里喝着葡萄酒,胡佛村的流民连一口玉米糊糊都喝不上。他们并不担心葡萄烂在地里,大不了只是少赚一点钱罢了,流民们失去缺失唯一的生存希望。就像之前的“996”一样,你不加班总有人加班,两毛五的工作你不干,我饿了,一毛五分我就愿意干。总有人愿意为了生活去替资本家工作,为一份工作挣破头的人在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给口吃的就行,怎么还有人那么没有眼色要求工资?谁不想活下去,资本剥削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生的希望。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滚动,一圈一圈走着的是相同的轨迹,不变的是阶级的悲哀。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九):永远活着,永远抵抗
“土地在机器下受罪,在机器下死去,因为既没有人爱它,也没有人恨他,没有谁为它祈祷,没有谁诅咒它。”
土地在农民眼中就是生命,是一生不能逃离的地方,但是当现代工业越来越壮大,土地赋予农民的机遇越来越少,金融大亨以及大型农场主的压迫,使农民和土地共同遭受磨难。当农民离开挚爱的土地,冰冷的机器代替农民,土地遭到碾压,逐渐失去了灵魂。
农民受到压迫,会反抗,会伤心,伤心的农民会说伤心的话,伤心到极点会想杀人,说出杀人的话,但是就一定会去杀人吗?并不会,农民始终是弱者,是革命者,是被压迫者。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吧,但是如果可以杀人,如果杀人无罪,估计这些银行大亨早就不存在了。
这段话简直太直白了,记录下来就是觉得很真实,非常真实。不止美国农民,全世界的穷人的都是这样,坏人可能性本善,只是环境压迫使他们变坏,都是为了生存,穷人吃不起饭,饿,想吃口饱饭很难,没钱没工作,但是农场主却把诱人的果实,饱腹的土豆坏掉扔掉都不给穷人吃,穷人心里的极度不平衡,文中引起的所有乱子都是穷引起的,这是事实。
这段话描述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很明显。男人的生活是阶段性的,只记录大事件,小细节可能永远都不会记得。而女人就不一样了,无论何时,当问起女人关于家庭的事,她可能会立即说出来,一清二楚,女人的身上背负了整个家庭。其实在本书中,爸和妈的角色就非常明显,如果没有妈的存在,可能这个家庭早就散了,早就各奔东西了,在整个南行的过程中,是妈一直维系家庭,一直充满理想,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有家,就会有幸福与美好,妈成了家庭的主心骨,撑起了整个大家族。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还是挺大的,我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上一辈的人所经历过的事。看了这本书,感悟很深,其实我的家庭也是农民,刚经历过失去土地的事,国家租赁,我们这个农民家庭彻底失去了我们的土地,我自身其实感悟不是很深,但是我的父母,一辈子的农民,他们很难过,觉得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经常会说,“我们没有地了,可怎么办啊?”能体会到心里的无奈,但是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实。城市的拆迁扩大,逐渐侵入农村,现代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国家都是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农民心里对土地的不舍,对土地的依恋谁能体会与理解呢?
(上述观点仅个人想法,如有冒犯,属实无意)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十):愤怒的葡萄
一边读《愤怒的葡萄》,一边与余华的《活着》做比较。两者都是关于贫困的书。《愤怒的葡萄》贫困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所致,而《活着》更多的掺杂着人为因素。
《愤怒的葡萄》在苦难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坚强与温暖。而《活着》感受到的是来自人性的自私与冷漠。
约翰 • 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美国文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一生共创作27部作品,包括喜剧小说《罐头厂街》、跨类型作品《伊甸之东》、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愤怒的葡萄》、旅行作品《横越美国》等。他1968年过世之后,多部作品持续畅销至今。
故事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假释归来的乔德,跟随家人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驶往到处散发的传单中有工作、能吃饱的加州。在他们所有人的脑海中,是对美好生活强烈的渴望与单纯的执着。
在驶往加州的公路上,他们遇到威尔逊 一家,倔强的爷爷因为不愿离开而中风去世,在MA守护下也送走了奶奶,诺亚选择过自己的生活,康尼遗弃了怀孕的妻子。到了加州,没有想象中的美丽富饶,依然是饥饿、困顿,没有方向。在胡佛村里凯西被捕,随后被当做赤党杀害。汤姆接着杀害警察,不得不离开家人,开始流亡。全家人在得到短暂的工作后,又连遭暴雨,住所被淹。罗莎夏在恐惧中早产死婴。
当一家人失去了所有,再也看不到生的希望时,故事达到了高潮,善良的女儿为陌生濒死之人喂奶,人性中的善良光辉达到了顶点。全书也在这种绝望悲伤中走到了终点。
读到结尾处,我特别能理解作者,看似是一个草草的收尾,其实是一个无法再续的故事。最终的结果,还有什么必要写下去吗?他们终究是要死的,马上到来的冬天,没有食物的生活,没有工作,没有房子,他们一无所有。
他们终会绝望。
全书展现的都是苦难。大萧条时期的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极度慌乱及一触即发的紧绷中。但我们从书中还是能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他们善良勤劳,带着淳朴的信念和美好的期望,在苦难中坚持求生的本能,同时又带着本性的善良,没有因为苦难而变坏, 没有丧失做人的尊严。
一直在猜本书的发展,传教士凯西会成为农民运动的领袖,带领大家团结一致,对抗警察、大资本家,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可事实上,从偶然间碰到从牢里放出来的凯西后,不多久他就死于乔德的面前。在我看来整本书的灵魂人物就这样戛然而止。记得他对乔德说过,每次前进一小步,都有可能后退一点点,但绝对不会后退很多。整本书中,只有他在困境中思考,只有他在饥饿中寻找根源。他的思想就是火苗,就是小小的火种,虽然它并没有燃烧起来,也没有真正的找到方向,但是这一点小小的火苗,既会是撼动整个社会触发大变革前的线点。
在田野里游荡,不用麻木工作的乔德,在凯西死去后也终于明白了,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个人可以扶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他起来。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么能暖和呢?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愤怒的葡萄》愤怒的不仅仅是葡萄,还有桃子、橙子、玉米、棉花。愤怒的不仅仅是佃农、流民,还有农场主、小市民。当资本主义深层次的利益是建立在贫苦大众无以为继时,当全人类都愤怒的时,唯有反抗。
故事到结尾,依然还是充满绝望的呜咽,燎原之火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