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一个教师,从周一到周五,气也不喘一口,日复一日重复的劳动让你厌倦不已,于是你泯灭了理想,消磨了形象;也许,你,一个教师,觉得这份职业太清苦,实在没有多大的出息,一个孩子王而已,于是,你举止懒散,口不择言。但是,当你读过这本书——《教师的20项修炼》,你内心就会升腾起一种感觉——神圣、庄严。因为,从这本书中你看到了不一样的教师,看到教师平凡职业中的不平凡,看到教师应有的教育人生,从外至内的修炼,会让你脱胎换骨,与众不同。
你不动容 何以动人
本书中的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从几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教师形象修炼的重要意义及修炼之道。外在形象包括服饰、语言、微笑、习惯,内在形象包括宽容、德性、智慧、情感。教师服装要大方得体,庄重简洁,增加自信;经常微笑,微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宽容是教师的一种美德;教师的德性,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教师的智慧,教师工作的充满创造性;教师应该是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在《教师的微笑》这一节中,作者说道:“教师的微笑拥有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不苟言笑未必就是好老师,在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微笑成为一种极易被忽略,甚至可称稀贵的教育资源。一个微笑能够让自己赢得学生,也能够赢得整个世界!”从这些话中,我们看到“微笑”的巨大作用,应该是每个教师认真修炼的表情。但现实中,老师们不理解微笑的意义,有的老师怕学生看到他的微笑乱了课堂秩序,一进教室就就故作严肃。还有的老师没有笑的习惯,在教室里常年紧绷着脸,让学生见了不寒而栗。可是,亲爱的老师,学生多么期待您的微笑啊!有一次,我看到学生在日记中给我写着这样的话:“老师,你在上课时笑笑吧,你笑起来挺好看的。”我有些惊诧了,忽然意识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不会笑了,每天摆在众人及学生面前的是一张疲惫严肃的脸。
课堂上,当你对学生粲然一笑,学生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将会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师生和谐,心情愉悦。那该是课堂最动人的一幕!
《教师的德性》这一节,其中的语言句句如锤,打动人心:“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凭教师的德性!教师啊,你拿社什么吸引学生?答案或许是:教师的德性。”两个“凭什么”,让我们看到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不住地反思自己:当你走向讲台的时候,当你拿起教鞭的时候,当你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当你向学生传达你的思想的时候,有没有资格?教师德性之本是善良与爱,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教师的德性,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修炼道德情操,为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都是具有生命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落后的学生,都值得我们尊重。一个“目中无人”的教师,就会随便说伤人自尊的话,就会肆无忌惮做一些伤害学生的事,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伤害。三毛和席慕容的故事是最好的教材,不同的老师让两位作家走出不同的生活道路,令人感慨。我从女儿身上也有这种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所以,我说,一个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一个好老师该是多么的幸运啊,这会让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所以,我经常对自己说,要善待学生,因为这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我班里有一个学生偷偷上网,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好长的一段话。后来,听说他又去上网了,我问他,他说没有去。我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说的话是真的,也希望你以后远离网吧!”下课后,他给了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你的话让我感动,你写在我本子上的话我会永远记得,我是去上网了,我一定会改正缺点,改掉这个坏习惯!”看完纸条后,我觉得,也许这样的教育要比请家长,训斥、惩罚的效果好得多,他懂得老师的尊重,懂得老师的心。
这一篇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语言、他的服饰、他的智慧、他的情感……都能够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都要具有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正所谓:你不动容,何以动人?
专业行动,摆脱绝望
第二篇的主题是《精炼教师生活》,这些文字为教师的教育生活做了一个最完美的诠释,也为教师提供了参考依据。文中的一句话让我感到可怕:“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没有梦想,习惯用现实来搪塞梦想和希望。”“平静的绝望”——我真的有这种感觉,在平淡如水的教育生活中,没有期望,没有梦想,没有方向,看不到尽头,一年年重复单调的生活,只有消极地等待,那是来自心底的悲凉和绝望。其实,和我一样心态的老师占很多,过一天算一天,只看今天,不想将来。这种“平静的绝望”让人窒息,使人沮丧,扼杀了教师鲜活的教育生命。
怎么办?文中这样说,精练教师的专业生活,乃教师修炼之必需。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通过阅读来拯救自己,要学会表达教育的生活体验,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规划、读书、研究、反思、写作,是教师摆脱“平静的绝望”的唯一方法,也是教师体悟教育幸福的唯一途径。
在这里,我对“教师要学会释放压力”很有兴趣,因为,近几年,我明显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有时真想放弃,但是考虑到这么多年的工作,毕竟还是不舍。作者为我们说出了压力的原因是任务过重,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教育上各种各样的任务如大山一样,让老师们紧紧绷着那根弦,不得放松。刚完成了这个任务,那个任务倏忽间降临了,让你防不胜防,疲于应付。
作者说减缓压力的办法是关爱自己,保持健康;规划工作,有条有理;心境平和,不烦不燥;量力而行,学会放弃。我想,无论压力多大,我也要学会调节自己,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身体健康,乐观对待人生,用心体悟教育之美,做一个优雅从容的教师。
锤炼专业,追求梦想
在第三章,郭老师向我们阐述了教师应该修炼的专业品格。包括课程意识、教学艺术、教师的思想、信念等。一个教师只有努力锤炼自己,具有了这些专业品格,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站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中,真正地去教书育人。“改变自己,锤炼自己的专业品格,是优秀教师的必然途径。”所以每个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自己,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教育之梦。
老师每天和学生在一起,如果问老师,学生是什么?可能有的老师根本说不出来。郭老师说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是“文化中的人”,是“时代中的人”.。我知道正因为他们是“生活世界中有待发展的完人”,是一种“未完成中的人“,所以他们会不断犯错,会在犯错中成长发展;因为他们是“生活世界中的人”,所以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各不相同。因为学生是“文化中的人”,所以他们是一种文化主体,应过上一种具有文化品位的生活。因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所以我们必须置学生于鲜活的时代生活中,关注学生现时代的根本发展需要。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些论点的含义,那么就能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就理解了教育的内涵,我们的教育就越来越接近教育的原点,那该多好!
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我们到底做到了多少?
每个老师心里明白得很,教育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但有几个老师真正做到,真正把学当做“人”来看?“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种。”是不是我们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出现了偏差?尽管我们努力摆脱,是不是学生还是无形中成了那个“罐子”?
近几年时有耳闻教育悲剧的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学生杀死教师、杀死同学的事情已不新鲜,到底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是谁的错?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厌学?这些都在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我们到底把学生当成了什么?我们觉得爱学生,觉得关心他们,但是真正地尊重过他们吗?我们爱学生的目的是否还有更多的功利性,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负担?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诗一样美的教育啊!但是树必须要挺拔自信才能有勇气去摇动另一棵树;云必须要轻柔有力,另一朵云才能被她所动;灵魂要高尚伟大才有资格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老师们,努力吧,去做那第一棵树,第一朵云,第一个灵魂!
从来不曾想过,我平时所忽视的,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对教育和教师来说,都是那么重要,都有那么大的意义,都要求我们认真修炼。因为教师的服饰是信任的外衣,因为教师的身体语言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使一本教材的优点得以充分展示,因为宽容是一种力量,是一位具有人格感召力的优秀教师具有的优秀品质,因为善良是为人师的底线,因为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德智……那么多的因为,就有那么多的必须,都在敲打着我们的良知,呼唤我们的责任。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以折射出这个教师的品味、理念,可以奠定在学生及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老师呀,我们应该一一比照,寻找差距和不足,用心书写我们的教育人生,让它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