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乐观

  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拥有好情绪的生活充满了阳光,而沉浸在坏情绪中,即使在最美的景物面前也无法提起兴趣。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然而,把控情绪并不是那么容易,生活中的好事或坏事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而我们的情绪也总是会被这些随机出现的事情影响。

   1 

  通常生活中出现好事情会带来好的情绪,坏事情则意味着坏情绪。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并非如此,由于挫折和苦难的打击,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陷入一种对未来深深的忧虑之中,很难再开心起来。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使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出现在他们面前,也会自动找到一个负面的因素对冲这种喜悦,例如他们参加了一场比赛并在比赛中获胜,却很难真正享受胜利的喜悦。望着眼前的奖杯,他们会立即想到接下来又要继续训练的痛苦,甚至沉浸在下次比赛未能卫冕的忧虑中,生活对于他们永远是无尽的苦难,一切的荣光都会转瞬即逝。

  这种状况令人非常费解,为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人们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呢?积极心理学家Albert Ellis用情绪ABC理论来做出解释。在ABC理论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 events);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个体最终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在A-B-C的逻辑链条中,最终的情绪C是由诱发事件A和主观认知B所共同决定的。

  人们通常认为事件A是影响人们情绪的源头,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即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身边好事、坏事发生的机率大致都是一样的,即人们要面对的问题大致都相同。但不同的人却会呈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这往往是由个人或悲观或乐观的解释体系所决定的。

  可以留意到,悲观者总是在用“永远”、“总是”、“一直”来形容身边的事情,他们倾向于对自己和外界使用全称负面判断;而乐观的表现则与之相反,他们往往不会使用全称判断,而是就事论事采用部分判断来评判事物,同样对于考试考砸了这件事,乐观的人会认为“这次考试考得不太好”,并寄希望于下次继续努力取得好的成绩;而悲观的人却会认为“我这人太笨,怎么学习也考不好。”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解释体系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和情绪,乐观的人会认为生活会变好,而悲观的人却对自己和生活产生了全称性的否定,很难再体会到快乐。

   2 

  这种状况通常跟先天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Seligman曾做过一个测试,测试中发现7岁的女孩和男孩的乐观程度没有任何显著差别,但成年的女性悲观者数目却远远超过了男性。

  既然在儿童时期乐观程度是相同的,那是什么让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悲观的呢?研究中发现,这与学校教育中老师对女孩和男孩的批评话语有关。由于传统观念中人们会认为男生普遍比女生聪明,因而老师在面对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男生和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女生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批评男生“你就是不好好学习”、“你太贪玩了”这类的话语,而对于数学成绩不好的女生却往往会流露出一种“你脑子转得慢”、“你很笨”标签化评价。

  在这种评价体系中男孩们会认为失败是短暂特定的情况,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迎头赶上,而女孩们则会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尽管老师并无意打击女生,但这样的标签化评价却使女生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自我否定,因而也更容易在成年后形成悲观的视角。

  因此,好的父母和老师应该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在童年时建立起对于世界比较乐观的解释体系和看待系统。并且尽力避免在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全称性否定,尤其是不要给孩子贴上各种不好的标签,这种标签对于他们幸福快乐的人生来说将会是一笔极大的负资产。

   3 

  避免全称性否定是防止孩子形成悲观视角的重要一步,同时对于成年的悲观者来说,也是改变现状的重要一步,尽管目前的悲观视角已经定型,但却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训练,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变。乐观不仅是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在ABC理论的逻辑链条中,事件A是不可控的,因此想要有好的情绪或结果C,便要从调整自我的内在解释系统B着手。调整自我解释系统的第一步就是要用概率来思考问题,要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固定概率,我们并没有必要把逆境当成生活的全部,逆境和顺境就像生活中的天气一样,总会下雨也总会放晴,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全称性地认为天气永远是糟糕的。

  第二,我们要意识到挫折总会过去。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坠入到情绪的低谷中,我们要视其为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低落情绪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情绪的感冒”,可以知道感冒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但每个人也会从感冒中痊愈。学生时代每个人都读过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相信最后一句都耳熟能详“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时间本身就会淡化我们糟糕的境遇,因此没有必要太为自己担心,时间本身就有疗愈的作用。

  第三是自我要有意识培养这种乐观的能力。悲观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总是觉得生活苦难重重而自己无力改变,因而不会有太高的解决意愿,如果解决的过程当中发现了障碍,马上就会印证自己就是无力改变苦难的人,从而进一步固化自我的悲观认知。而在乐观者的认知视角中,任何问题只要全力以赴地投入解决就可以有好的结果,倘若在解决过程中有一个路径行不通,就马上会想新的办法去积极应对。

  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最终也导向了不同的结果。乐观者不仅有更好的情绪状态,同时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成功概率也比悲观者高很多。因此,乐观也是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帮助每个人更好地应对困境,取得更好的结果。

  培养乐观的视角并不是很难,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大量的意志力。乐观和悲观都有相应的自我反馈机制,悲观者会看到悲观的事情,而悲观的事情又会反过来固化自我的悲观认知,形成一种负面的循环;同样乐观也是如此,在乐观的视角下我们往往会体会到各种小回报,而这种回报也会正向激励我们对事物形成乐观的看法。在一次次的训练后,自我会逐渐习惯乐观的激励路径,形成一种新的反应模式。

  因此在度过了早期克服巨大静摩擦力的启动阶段后,我们便自然会在一次次的正向激励中逐渐进入到内生的乐观状态。就像乘坐扶手电梯,在努力踏上第一步后,我们自然就会被带着向上走。因而培养乐观视角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克服之前的状态,与悲观的想法抗衡,始终对生活有好的期待并为之努力,久而久之我们乐观的认知视角就会逐渐形成。

  尽管乐观的态度可以让我们形成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任何事物都要绝对乐观。当我们因为自身的坏习惯或懒惰而导致不好的境况时,如果不反观自己的错误而盲目地乐观,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乐观的态度是为了帮助每个人应对自我的生活,因为在这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挫折与压力必然随时在侧,很多人往往会被巨大的挫折和压力所吓倒而坠入悲观的深渊。

  长期沉浸在悲观的状态中,人们不仅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身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这对于幸福的人生而言,是一种极为不利的状态。学习乐观地看待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它时刻提醒我们生活不止是苦涩,也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推荐阅读:

  乐观是减少遗憾最有效的措施

  幸福是种副产品

  王宝华四十年后的喜宴 :一个古典爱情故事

  当焦虑像流感一样肆虐,想到了那一树苦李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