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时代,做什么事都讲求高效,工人做工要计件,农民种地要高产,火车要高速,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高效教学”的主张。于是,各种“高效教学”模式遍地开花,而我却被“乱花”迷惑了眼睛:我们看到的这些就是高效的课堂吗?这太简单了,一看就会用,只是按这种模式上课就能“高效”吗?对“高效”的感觉总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它似乎离自己很近,但是想抓住它却什么也没有。
那么,“高效教学”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吗?有没有更深的内涵呢?在聆听了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后,我心里有一些豁然,对此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从根本上讲,真正的高效教学是回归教育本原的教学,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习的规律,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它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既需要外在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同时也与教师个人的内在品质息息相关。
理念的回归
我对“高效课堂”的解读首先是教师应该有教学理念的改变,思想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即让“教记”回归为“学记”,“教室”回归为“学堂”,“学生”成为教室的“主人”,原来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我们还它本来的面目。这不仅仅是某个字眼的变化,而是教学理念的巨大变革,说是容易,但没有一番勇气和决心做起来是很难的。
你看,魏书生、钱梦龙、孙维刚、洋思、杜郎口等的课堂改革,他们的共性都是教育回归原点,有的取消了几十年的讲台,有的把学生请上讲台,有的让学生自主命题,自己阅卷,这对我们来说简直不敢想象。但是,这却是真的。相信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这样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了,还愁没有高效吗?
“学,大于教”,这几个字耐人寻味,也提醒老师们永远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自觉走向幕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让我们揭开了一个谜:为什么我每天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精疲力竭,而授课效果却不行呢?为什么我问学生听懂了吗,他们都点头,但做起题来却让人失望透顶?为什么我劳心劳力付出那么多,学生却没有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的能力?美国小学生为什么可以写长篇论文?是谁泯灭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谁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主体与对象是单一的还是多维的?”这几个问题不想不要紧,一想到有些头涔涔而泪潸潸,令我等汗颜不已。
其次,教师还要有一种大课程、大教材观。所谓的“大”,是说教师要放宽眼界,有大胸襟,大气度,有厚德载物的大气量。把学生的学习放置在一个宽广的背景中,而非局限于一课本。教材并不仅仅是课本,教师应该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组合教材,这样学生才会见多识广,具有丰厚的知识底蕴。韩兴娥老师是我很敬佩的一个老师,她的课堂改革很有气魄,令人震撼。两周教完一本教材,怎么教呢?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谁敢呀?赵赵说红楼、实验小学的家政课、衡水中学的八十华里远足课程、十八岁成人礼课程,都让我们激动不已,都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者的气魄与睿智。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多大,是的,对教师而言,只要你心中有大课程、大教材,那么,教室就是你放飞梦想的地方。
修订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陶老师在报告中也强调了“合作”这一学习方式,他认为合作学习是时代的呼唤,会让学习充满生趣,让学生富有责任,这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一点我有深刻体验,我们这里的老师们大多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尝试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合作修改习作,合作讨论问题,经过实践,感觉它带给教师真正的“实惠”,带给学生非凡的“益处”。
心灵的回归
当我看到《超然的心灵》这个题目时很疑惑:难道高效课堂和教师个人的心灵有关系吗?看起来可是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也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不明白这一点,陶老师讲出来,到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眼睛为之一亮。今天的教师真不容易,处处讲成绩,处处被量化,要想做到超然于物外真的很难。超然就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有的人甚至终其一生都会被功利所累,永远无法体会到超然境界的快乐与幸福。所以,教师应该修炼自身,带着一颗淡然之心去看待一切,宁静致远,得失从容,宠辱不惊。而这恰恰是我们老师最难达到的境界,学生作业写得乱,我们生气;学生成绩不好,我们恼火;学生犯错误,我们耿耿于怀,拿不起放不下,因一点小事而乱了方寸,徒增烦恼。
而有了这种坦然的心境,我们才能够带着愉快走向课堂,微笑面对学生,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学生会心情愉悦,那么课堂当然是高效的。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我在刚上课时给学生纠正错题,而那几个题是上节课刚讲过的,比较容易。于是心里就有些不快,我一边讲题一边数落学生,心里越说越气,就把这种气愤带到脸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教室里有一种空气凝固的感觉,学生发言不那么积极,小心翼翼,没有了师生和谐的愉悦感。当时,我就意识到是我严肃的神情和生气的心情影响到了学生,那么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一切要从容,教师的心灵达到了超然的境界,相信他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心灵快乐而自由,也许这是教师传授给学生最宝贵的“知识”。
除了超然的心灵,教师的人格也与高效教学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也许我们会忍不住笑,但仔细想来,还真有道理,他们的关系好着呢!陶老师也列举了几个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这一点,我认为这也是有道理的,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时时处处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敬其师听其道,尊其师乐其道”。而人格低下、自私自利的老师,他的成绩也许是优秀的,我认为那只是一时的成功而已,那是通过榨干学生学习兴趣得来的,这个学习过程肯定是不幸福的,而且,这个成绩也不会长久。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多么重要,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听完报告后,忽然想起了冰心的那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也许,现行的高效教学模式就是那“成功的花”,而背后洒下的“泪泉、血雨”只有敢为天下先的研究者、实践者才深有体会。高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不成,没有“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苦心不成,没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耐心不成,没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不成,没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责任心和良心更不成。所以,亲爱的老师,我们要恭恭敬敬地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去研究自己的课堂,甘于沉潜自己,勤于探索,这样,“高效课堂”也许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