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又很久不出现了。
前两天我遇到一个靠写字为生的朋友,我说:“我已经27天没有写出半篇文章了。”
他说:知足吧,好歹你没有脑子一抽辞职做了全职写手。
这哥们有过整整两个月什么都写不出来的经历,就在他辞职的第7个月。他不是一个脆弱冲动的人,离职时他其实挣够了足够让他无所事事几年的钱,可比钱更先耗光的是他的灵感,然后是运气,然后是信心,然后是自己。
最糟糕的时候,我们谁也找不到他。后来想想,他也找不到什么人。
他的上一份工作与写作关系不大,转行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抛下的只是一份束缚,没想到是一个堡垒。
堡垒限制了他的部分自由,但也存贮了他积累的资源、人脉、朋友和生活空间。他离开时,把一部分的自己都留在了那里。
其实我特别理解他,换工作很常见,但不是每一种换工作,都会让人抽筋拔骨、犹如死了一遍。
这种感受,单独属于那些中年脑子一抽,去转行的人。
我虽然没有辞职去当专业写手,但这一两年,还是任性地换了职业赛道入了互联网。现在的生活,每天都是狂轰乱炸,在废墟上重建。
这治好了我长久以来的焦虑,不用担心什么未来的中年危机,现在的每一天都是危机。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很多人开始稳定下来的时候踏上了新的跑道,不,准确地说,是跑步机,不能慢,不能停,不然就是摔个鼻青脸肿。
过去的经验不是完全没有用,只是,那些积累起作用的方式太曲折和缓慢了。
这个世界,哪里等你慢下来呢。
今年我还贪心地在今年开始了自己一直想学的课程,工作剩余的时间全交给课程,有一天我晚上11点开车回家,在四环上的加油站等着加油。就那么几分钟,我坐在驾驶座里,大脑一片空白。
我不知道你们有过那样的时刻吗?就是希望停下来,就这么停下来,谁也不要和我说话,我也不再为任何人和事负责。
甚至不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但是不行,事实是,加完油车子要开走。人没有加满油,也要继续在跑步机上奔跑。
有一段时间,最大的娱乐,就是偶尔在上班路上听听脱口秀。我有点喜欢上了从健身教练变成脱口秀演员的Rock,听他分享自己离婚的事,自己抛下一切从北京来上海的感受。他可能没那么好笑了,但是我对他很有同感。
人到30多,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鼓起勇气抛下一切转了行,却发现天赋不等于天才。
你再拼再努力,但就是赢不了。
年轻人或灵光乍现火力全开,或者潇洒退赛,输的比你好看。
但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吧,喜欢和自由都是很昂贵的东西,失败和自我否定就是上交的代价。人活到30多,就不要再听那些鸡汤,要成为什么“更好的自己”了。
能做自己就够了。
后来我把这一大段发到朋友圈。朋友提醒我,Rock不是健身教练,是和朋友合伙开了健身房。别人也未必有那么冲动,抛下一切去转行。
那一刻,真实体会“人间艰难”。
开开玩笑说,人生三大脑抽决定:英年早婚,中年转行,晚年创业。我看来是都要经历了。
但其实没什么可后悔的。我记得有一次看张泉灵的演讲,从记者变成投资人,她同样谈到了“转行的恐惧”。除了放弃了18年积累的东西,除了不懂互联网不懂投资,她还得面对作为“名人”的包袱——失败了怎么办?
没有什么怎么办。
如果单纯以名利作为人生的唯一衡量维度,那么每个决定都要证明是最优解。但有些人可能真的任性地把人生当成了满足好奇心和探索与的游乐场,那么选择本身就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所谓的失败。
我想,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大概是没办法那么洒脱,做到“大笑一场,悄然离去”,更多时候,我们就是笨拙地走着弯路,冲动地做了傻瓜,但走直路有直路的快捷,岔路有岔路的风景。
看成败,人生崩坏,脑子一抽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