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恶魔对话读后感10篇

  《与恶魔对话》是一本由[日]佐藤光郎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恶魔对话》读后感(一):这个恶魔一点儿也不“恶”

一点也不“恶”的小恶魔

  最近看的书有点多,而且题材多样,确实可以让人提高自己的修养,然而最近发现了这本《与恶魔对话》,真的好像是发现了宝藏,作者的思想真的是天马行空,但是其中又存在着一个内在的逻辑,对话的形式也比较新颖,让人倍感亲切。

这个恶魔学识渊博。

  初读本书,以为就是作者用轻松的语言来描述一些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然而慢慢地发现,内容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书中的内容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哲学方面的,物理方面的,还有数学方面的,这个恶魔在介绍这些问题时,总是用轻松的语言来讲述,尽管是文字,自己竟然有时候感觉是在听着,这也算是一种语言的魅力吧。看书的时候我就在脑海中勾勒恶魔的形象,它绝对不是我们平常的意义上的恶魔,而可能头发不多,没有翅膀,但是学富五车,体态可能有些丰满吧。

这个恶魔有点可爱。

  这个恶魔绝对不是安分守己的,因为通过它的语言,几乎可以肯定他有多动症,语言比较跳跃。而且有些极其精湛的绘画能力,很多问题通过绘画来表述,而且让人看一下就可能看懂,甚至一度怀疑,我自己学了好长时间的简笔画,还不如这个小恶魔,真的很尴尬。但是我也不会自卑,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卑感可能会影响人的进步,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这个恶魔为我解释了很多我二十多年都不明白的问题,而且一些极度有哲理的话估计到现在我都不可能说出来,比如:

悲伤,造就了喜悦。痛苦,造就了开朗。焦虑,造就了沉着。消极,造就了积极。“向后看”,造就了“向前看”。

  天啦噜,我可说不出这么富有哲理的话,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这种情况时刻存在,最后不忘总结一下,那就是“自始至终,除了不幸,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让你变得幸福‘幸福’。”

  此外,这还是一个有着“世界和平愿望”的恶魔。它告诉我们:

善与恶,喜欢与厌恶,好与坏,对世界都充满了爱。这个“对整体充满爱”的愿望,能够产生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能量。最后还不忘举了一些例子,包括特蕾莎修女,耶稣和释迦牟尼,他们都是充满爱的,是我们的楷模。

  天啦噜,这个恶魔不一般吧,绝对不是我们心中的恶魔,而是一个有思想,有爱心的恶魔,颠覆了老夫的想象了。

  整本书的内容很多,我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书中还有很多的精华,其实这个小恶魔比我写的还要可爱,用万事通来表述一点儿也不过分,这本书我觉得还要反复的看很多遍,因为补习一些自己欠缺的知识,另外就是和这个小恶魔对话,一起讨论哲学,一起进步。

  《与恶魔对话》读后感(二):【推迷会鉴书团】用鸡汤方式熬出哲学的精华

  首先感谢猪神跟出版社,书籍到手神速,下班到家急不可耐地翻看起来。

  书名让我联想起很多年前读过的《与神对话》,当时对这种作者能自言自语论述的写作方式十分感兴趣,想来就是左右互搏的一种吧,而作为“神”或“恶魔”的一方也必有常人所不及的新角度新思维才让人身临其境,如果没有真正足够带来震撼的观点带出,让我写来估计就是“菜鸡互啄”的尴尬场景了。开篇是一段漫画,也是很有日系作者的风格了。整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及对话的形式写就,但细细读来,信息量却也非常巨大,一遍看下来需要再细细咀嚼的地方有很多,在此简单记下我印象深刻的几处,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我还可以用生活去验证更多书中所阐释的东西。

  文中所谓“恶魔”带给“我”首要的,也是贯穿全书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永远要心存质疑,对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正论”、“老一套的教条”、“道德上的那些成功法则”开始怀疑,看上去真的很像是魔鬼诱惑你去误入歧途的感觉,但是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也只有真正认可这种做法,阅读这本厚厚的书里才会真正得到对人生会有重要启发的裨益。先抛开“正论”的正确与否来看,心存质疑本身就是提醒自己更加冷静地用多角度去思考,不盲从、不偏信,如果一个人行为处事永远只能靠别人的指导与灌输作为准则,那他“自我”的一面必会被打击,没有了自己的质疑与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何在?再来看所谓“正论”,书中极端地选取了一些道德上所谓的准则,似乎“善”与“恶”的界限也只是人为的没有意义的划分,这样的论述自然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但“正论”也不仅仅指这些,更多的是那些似乎广为认可的观念——“拥有更多才是幸福”、“凭借自力奋斗,开拓人生的幸运之路!”、“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一定要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等等,当用书中所说的,对“正论”心存质疑时,你会发现,似乎人生确实有另一种可能性,而跳出原有的观念再去审视生命、宇宙之后,得到的结论不会立刻改变你的生活,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与“恶魔”的交易,出卖灵魂换来利益什么的,但获得另一种角度来观察生活似乎也是极为奇妙的体验。

  “秋千法则”说,人生就是从一极走向另一极的游戏,这部分讲述的则是关于事物两面性,人们执着于需找幸福,而什么是幸福?与不幸相对的则是幸福,有了不幸的对比才让人意识到什么是所谓的幸福。所以执着于某个极端正是靠近另一极端的原因了。之前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有永无止境的欲望,似乎永远有求而不得的事物,这让每个人都像是那永世受苦的西西弗,执着却永远无法达到目的。似乎我们人生会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想要达到的目的,而达到目的后的阶段终点却似乎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下一个阶段的起点,那些曾经期待已久渴望得到的事物,到手后逐渐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人们似乎总有一天忘记曾经多么渴望得到它,曾经以为得到后会有多么的幸福,为什么曾经的强烈渴望总会变得视而不见?书中便又有了解释,观察与被观察的事物始终是需要分离的,当确认它的存在的人也被同化了,也就不能去确认它的存在了。人类意识不到自己的幸福,其实只是因为与幸福合二为一了,甚至所谓“幸福”也不一定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而“体验”才是,去观察与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因为宇宙本就是一个整体,这就又涉及到书中对于“宇宙”形成的论述了。

  开篇的基调虽然神似某些“成功学”鸡汤书籍,但是慢慢读来才发现本书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哲学书籍,开始出现的“人类西装”的理论慢慢延伸开来,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的实验、《黑客帝国》中“缸中大脑”的设想,直到最后甚至顺便解决了宇宙的起源问题,还有天马星空串联起来的雷鬼音乐、庄周梦蝶,我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推动着,直至走回起点。阅读过程说起来轻松,合上书却觉得似乎还有太多自己没有理清的思绪,当然,起码我收获跳出“正论”的思维方式,或许这本书对我来说也是需要反复思考的“正论”之一呢?

  《与恶魔对话》读后感(三):【推迷会鉴书团】《与恶魔对话》:成为“恶魔”的人才能够懂的道理,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如果用“三观毁尽”来形容的话,似乎毫不为过。这本书颠覆了太多太多人们自小到大所接触的认知和常识。 如果能够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总结,那么就是“wo”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事和物”以及各种“存在的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wo”只是“世界”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世界”包含着“wo”,以及数不清的“wo”们。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或者说“能量”都是以同样的数量相互对立的: 有恶魔就会有天使,有悲伤就会有喜悦,有不幸就会有幸福,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它们相互对立且势均力敌,缺一不可。就如同一枚硬币拥有两面,哪怕把硬币变得再薄,只要它存在,那么硬币的两面就永远存在。如果要消失掉其中一面,那么整枚硬币也将随之消失。同理,如果让“恶”消失,那么“善”也将不复存在。 而且,在这样的对立之间,“wo”是在不断反复徘徊的,这里提到了另一个秋千法则。坐秋千摇摆体验的体验者,会随着秋千的摇摆前进,后退。就如同生活在“世界”中的“wo”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前进、后退”,“善、恶”,“是、非”等等对立能量一样。当秋千前进到顶点,就会向后退,后退到顶点,就会重新前进,秋千的每一次前进和后退所做的行为,都是在为向相反方向运动而积攒的力量。同理,“善”的力量积攒的能量到达顶点,就会后退向“恶”,而“恶”的力量到达顶点,则会反之走向“善”,所以只要存在,“善恶是非”总是在不断的反复轮回。 就比如好人做好事越多,心里面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越大,因为在他眼中呈现的都是自认为的“恶”,所以他们才会做自己自认为是“善”的好事。而当这种“善”积攒了一定的力量到达顶点,这种“善”就会发展成“恶”。 坏人做坏事的例子则反之。而至于什么是真正的“善和恶”,则需要交给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去寻找这个没有答案的答案。 而人们对于愿望的期待,则需要靠相信的力量来得以实现。 举例:如果你希望有钱,那么这个世界就一定会有你所期待的那部分钱等着你去拥有。 同样的例子可以切换到任何你想拥有的事物上,你期望什么,那么一定就有你所期望的东西存在那里等着你去找到它,拥有它。 而人们所要做的,只是用正确的方式去祈祷,转变一个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此时的你不幸福,那么,你一定在向幸福的那一面积攒着力量。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幸福,那么你在祈祷“我想要幸福”的同时,“想要幸福”的体验已经降临到你的身上,你只要想着“如今我已经拥有了幸福的开始”,而不是“现在的我还不够幸福”、“将来的某个时刻我一定会得到幸福”,那么想要幸福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而另一本书《吸引力法则》中“创造定律”也是同样的理论: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聚焦的,不管你要还是不要!不管你是否察觉这聚焦的过程! 我们的意念本身是能量,能够召唤能量,并且启动能量的循环。 当我们聚焦在一样东西(某种想法,某个人,某件事,某项物),我们的心灵就会与之产生共振。根据吸引定律,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于是我们与我们所聚焦的,开始互相吸引,彼此往对方互相靠拢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聚焦在你想要的财富、健康、爱情,你会得到; 如果你聚焦在你所不要的贫困、疾病、孤单,你也会得到! 绝大部分的人所要的得不到,不要的却恰恰得到了,正是因为他们聚焦在自己不要的,多过聚焦在自己想要的,却浑然不觉。 当你有意识地选择你所想的,你所聚焦的,则你就是一个自主创造者。你创造一切你想要的经验,没有意外。你是一个顺心自主,心想事成的魔法师,你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能够作主。你会得到你所要的,而避开一切你所不要的。 当你总是被动地任由外在的世界牵动你的思绪,无意识地想东想西,则你就是一个默许创造者。你创造你要的经验,你也创造你所不要的经验,人生显得很随机起伏。你要的经验有一些,你不要的经验也有一些,而你对这一切似乎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所以,正确的祈祷方法是将“我希望……”转变成“我已经……”。只有对万事万物心怀感恩,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自己所想实现的。 这本《与恶魔对话》并不是一本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掉的书,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虽然能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一小部分精髓,但是如果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 从我们每一天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每一天以及每一天的我们都是全新的,甚至是在刚刚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之后的现在的这一刻以及我们,都是全新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瞬间,遇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体验,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体验,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它、享受它,无论是“开心”,“焦虑”,“哭或笑”,当它出现在“世界”中,需要我们去进行体验的时候,我们就用最真实的态度去体验它,感到“悲伤”的时候,我们就“悲伤”,因为此时正在向“快乐”的体验积攒着能量。想“哭”的时候,我们就体验“哭”,因为此时在向“笑”积攒着能量。 “只要有‘痛苦的事情’发生,你就应该表扬自己‘已经充分地痛苦过了’”。 “只要有‘烦恼的事情’发生,你就应该表扬自己‘已经充分地烦恼过了’”。 “在反复经历这些之后,一定会迎来让你尽情‘享受’的、有‘好事情’发生的那一天。” 阳光总在风雨后嘛!

  《与恶魔对话》读后感(四):就是这本怪书,根本让人停不下来

  这是一本怪书,以至于我刚打开的时候,根本无法去定义它。它既不是小说、传记,也不是随笔、散文,而是借助主角“光郎”与恶魔的对话,一页页如糖葫芦般串起的脑洞。

  这些脑洞,大部分是逆向思维,并异常丰富、有料,不光融合了心理学、西方哲学、道家思想,还糅合量子力学、最新医学发现等多种元素。这些繁杂的元素,最后汇流在一起,逼向哲学的终极问题,引导读者重新认识宇宙、社会和自我。

  平日里,要是涉猎这么多的门类,相当枯燥,也相当耗时间、精力。但这本怪书,居然兼收并蓄,用非常吸引人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及思考完美呈现出来。不仅深入浅出,拓宽认知边界,还涉及到当代社会,人应该如何自处的问题,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工作、社交提供良方。

  主题上,全书主人公与恶魔的对话,围绕财富、理想、拥有、失去等困扰每个现代人的现实问题。例如:

  关于“拥有”

  想象一下,桌上放着两个苹果,如果右边的苹果突然说:“那个苹果是属于我的”,你会怎样想?一定会感觉奇怪,它们只是被放在一起的两个苹果而已,根本没有任何从属关系。同理,恋人之间的拥有关系毫无意义,那个人”和“我”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一个个体,拥有另一个个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wo”就仅仅是一个放在大地上的苹果。

  “人类西装理论”

  即物理学中的平行宇宙理论,量子力学的多宇宙理论。每个人都是一件供别人使用的“人类西装”,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任何一个人的身体,享受那个人的“人生”。早晨,只要你进入一件“人类西装”,就能够享受属于那里的“1 天”。

  穿上“有钱人”,就能够体验一把有钱人的生活;穿上“名人”,就能够体验一把明星的生活。

  “镜子理论”

  “wo”和“世界”,通常都是完全相反的镜子关系。我是“看”的一方,世界就是“被看”的一方。我是“想”的一方,世界就是“被想”的一方。想要钱的“我”的面前的“世界”里,就有被想要的钱。

  关于“得到”与“失去”

  出生时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为什么现在对你的皮大衣那么上心呢?

  ……

  《与恶魔对话》这本书的清奇之处,在于它借助用一连串脑洞,颠覆我们以往的日常认知。它总在颠覆我觉得对的事情,并且颠覆地还挺有道理,仔细一想,竟无可辩驳。从打开书的一刻,我便无法停下来,慢慢发现,它最大的魅力,是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例如书里有一章叫“人为什么生气”,书中说,所有的“怨气”,都是因为自己对对方充满了期待。孩子对没有买来玩具的母亲大哭大闹,是因为他期待“妈妈会给他带来玩具”。

  所有生气的原因都是因为“我”随随便便就对别人产生了期待,而由此产生的所有责任都不在对方,而在对对方充满期待的“自己”身上。如果换一个角度来重新认知自己,人便不会陷入到生气的泥淖里,从而更加积极面对生活,消除日常中的负能量。

  这样的道理,如果直接有人对我说,我觉得会非常鸡汤,根本不想多听。但是它是通过一连串有意思的脑袋呈现出来,不仅让我乐于接受,还真的愿意停下来仔细思考。

  读到后面,我发现,书里的“恶魔”动摇的不是正义,而是通过一些理论和故事,让每个人心中的自私有变成自利的可能。我们从小坚信的道理和常识,有太多成了我们人生路上的坑,而书里的“恶魔”就是一个个排雷,找出这些坑,提醒我们一个个绕过去。

  这本书借恶魔的视角,挖出人们心底那些最隐秘的原始欲望、暗黑能量,让人坦然面对,合理满足,逆思维地引导我们重新认识自我、看待和解决问题。

  这里的“恶魔”不可怕,身为“恶魔”,却说着佛的话。通过“恶魔”的嘴,把暗黑的情绪拉出来晒晒阳光,完成负能量向正能量的转换。恶魔的话中暗藏禅机,为挣扎在焦虑、痛苦、愤怒中的人带来生命的出口。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说,习武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觉得读书也是这样,只有先明见自己的内心,才能见到更广阔的天地,最后见到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觉得通过“恶魔”,看到了自己,并和它好好对话了一番。

  合上书页,在这里我也想把本怪书它推荐给大家。因为我希望,你也能和这个“恶魔”好好谈谈。我也相信,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恶魔对话》读后感(五):如果还有人不肯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那就让他读读这个……

  作者:灰鸽叔叔

  一

  我一直觉得,人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烦恼或者偏执,来源于“不肯承认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不肯承认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叫不肯展示,另一个叫不肯接受。 认识一位老先生,听到广播新闻就说“这是骗人的”,有次播音员不幸把日期念错了,他就说“唯一一个真的东西都读错了”,整个人怨气冲天,连跳广场舞的老太太都绕着他走。 到底新闻怎么欺负他了?说起来很有趣:他曾经是某位领导的拥趸,和他握过手,激动不已,真的很仔细地按照新闻的说法“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在小区里奋力宣传——后来,这位领导被抓了。

  当“贯彻落实某领导的指示”突然转变成“要从某某案中汲取教训”,同一个声音,同一张报纸说出来的话,能在24小时内180度大转弯,老先生也一下子崩掉了。

  还认识一位逃离体制的媒体人,挺有名。现在整个人的状态也不是太好。你一跟他聊“这个事情的价值”,他就会说,“屁!背后肯定是为了骗钱!” 为什么?说起来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当年以为新东家“礼贤下士”,新老板“充满情怀”。网上查一查老板的发言,每一个都是关于改变的梦想,关于未来的期待。结果到岗一看,企业的管理制度如皇权般森严,总裁走过必须全体起立注视;所谓的发言,全是外包团队精雕细琢的;他的作用,就是把没成型的项目包装好,推荐给不明就里的投资人。

  后来寒冬来了。“看在工资的面子上”这个唯一支撑他的理由也扛不住了,人到中年,一夜白头。 我有空的时候还会安慰他:你看你,好歹还有白头。我呢,秃头。

  二

  我们一直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原来刘局是这样一个人!”“原来张总是这样一个人!”“原来这个博主是这样一个人!”

  偶像崩塌后,信念陷入动摇,情绪陷入愤怒。一念黄金,一念粪便,总是有人喜欢把情绪放在最容易被点燃的两端。 这种情绪还会影响自己。 在读大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有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十名开外——这是他从小学到初中,第一次考到十名以外——坦白说,这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情,谁都有运气不好的时候,就算挨点批评,下次考回来便是—— 但这个孩子崩了。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考进过前十名。因为他近乎固执地认为,“我有过一次烂成绩,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了”,“既然不是好学生了,那就算了”。

  长期以来,家长一直灌输“只有考前十,才是好学生”,“你要考砸了,就是污点”——于是,一个小小的泥渍,就足够把他彻底击溃。

  他压根没有想着清洗泥渍,而是失落地朝泥浆地躺去。

  三

  我们很少去告诉别人:这个世界是可以不完美的。本来也是不完美的。

  那些看起来令人高山仰止的偶像,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他们也可能在地铁里抠鼻屎,在吃了韭菜盒子后打饱嗝。所谓的“完美”,不过是宣传营造的假象;

  那些看起来有些让人羞愧的事情,也未必都是滑向深渊的开端。“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背后,并不是“有过小恶便只能做恶人”。你得把它看作自己的一部分,你得面对它,才能知道怎么对付它。 正如佐藤光郎的新书《与恶魔对话》所说,要坦然面对那些“黑暗能量”,要调整那些引发烦恼的“无谓期待”,甚至,要重新看待那些“完美”的执念。 正如日本的读者所说,这本书“剖析深藏在亿万人心底最隐秘的阴暗情绪,专治各种不开心”。

  作者佐藤光郎曾就职于上市公司,从事能源相关工作。他在2011年开设个人博客“搞笑SUPIRITUARU”,并成为月点击量超过200万次的人气博客。2014年他辞去工作,开始举行个人脱口秀以及钢琴表演音乐会。同年,第一部著作《与神对话》出版,2个月加印10次,短短几个月销量超20万册,在日本出版界一骑绝尘。另外,他还是摇滚乐队sun of rock的领唱。

  这本新书虚构出恶魔与主人公光郎的对话,谈论的却是财富、理想、拥有、失去等困扰每个现代人的现实问题。

  例如,关于“拥有”,书中说:想象一下,桌上放着两个苹果,如果右边的苹果突然说:“那个苹果是属于我的”,你会怎样想?一定会感觉奇怪,它们只是被放在一起的两个苹果而已,根本没有任何从属关系——其实,这就是恋人之间关系。

  “我想交个女/男朋友”“我想成为大富豪”“我想不做任何工作轻松自在地生活”……为什么你的愿望没能实现?书中说,因为许愿方法错了。愿望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正面心理暗示。

  人为什么生气?因为你有虚妄的期待,抛弃不合理的期待,怨气自会消失。这本书通过“恶魔”的嘴,把暗黑的情绪拉出来晒晒阳光,完成负能量向正能量的转换。

  第1 章 对所谓的“正论”,要心存质疑

  你的痛苦,都来自所谓的“正论”质疑“正论”就是“恶”不能理解的领域里蕴藏着“新的可能性” 第2 章 人为什么生气“恶人”,总是面带微笑人之所以发怒只因为一个原因摒弃期待,怨气自会消失对自己也不要抱有任何期待 第3 章 人类西装时光倒流是可能实现的人类误解了“许愿的方法”唯有不幸,才能让你“幸福” 第4 章 身体就是一座神殿“正论”背后隐藏着权力者的阴谋写给使用“这个身体”的人世界,就是一个现实版的黑客帝国世界上只有“wo”一个人 第5 章 开始产生威胁的护身符世间存在拍摄了你一生各种“瞬间”的底片在你变成某个身份之前,你什么都不是,仅此而已 第6 章 苹果的主张战争的胜利者所写的书叫作“教科书”所谓“拥有”都是幻象一直在咆哮的人扔掉控制欲 第7 章 好日子发烧友人生就是从一极走向另一极的游戏必须要遵守的“秋千法则”人要怎么做才能毫无烦恼这样一想,每天都是“好日子” 第 8章 “ 宇宙系统”的起源世界就在脑海中“你”和世界年龄一样大!世界和“你”,总会形成镜子关系宇宙,就是从“一个点”的分裂开始在一分为二的瞬间,宇宙却变成了三个?神也想要一笔巨款不断积累失败与成功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经验者 第9 章 这是一个充满误解的世界无数的误解形成了这个世界有钱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之辈恶魔的误解理论 第10 章 运气是怎样变坏的谁都无法让“运气”变好控制你的,并不是“你自己”赌博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助 第11 章 你是宇宙的“痒痒挠”穿上人类西装的到底是谁?不是We,而是I & I若有“来世”,“横世”也可能存在你还没有体验过的,就只有“你自己”了要获取,请先给予为什么会产生既视感和预知梦? 第12 章 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所有人都在做“坏事”可怕的俄罗斯轮盘赌“正论”创造了一个不正常的社会巴比伦就是你的内心 第13 章 不可能,是无法超越“正论”的人的狡辩全宇宙最想去的地方就在眼前“无”的世界里有所有的声音除了没有的,其他的都在心中不要留有任何“正确”意见人类西装理论 结束语——你所认为的“正确”真的正确吗?

  ※本文经灰鸽叔叔授权转载。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