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是一本由[德]弗兰齐丝卡·赛柏特(Franziska Seyboldt)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一):把焦虑当做朋友,不是治愈,而是和谐相处
《焦虑又怎样》,看到这个书名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是一本干巴巴的工具书,或许会介绍面对焦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封面左侧还写了这样一句话“在易焦虑的时代里,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理所当然,我会认为这是一本工具书,教我们如何摆脱焦虑做内心强大的人。
打开书之后,我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并非都是一本正经的教条主义,反而是作者以自己的第一视角缓缓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阅读的过程就像在和一个许久不见的老友对话,她风轻云淡地讲述你缺席的那些年,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所有的阴暗留下的烙印她都一带而过,然后用新颖有趣的讲述方式告诉你她是多么轻松地战胜身边的一切困难。
开篇的部分,有这样一段描写“再次醒来时,我躺在铺着纸垫的床上,纸垫刺得我背上发痒。床脚站着一个人,模模糊糊的样子让我觉得有点熟悉。当它开口讲话,我才认出它是谁。它是我的焦虑”。
这是“焦虑”首次在书中出现,作者把它当做朋友一般,随意地做了介绍,没有透漏出丝毫自己被焦虑折磨的痕迹。
跟着她的节奏走进她的故事里,你听到她讲自己“突然昏倒”、“做着糟糕的报告”、“抑郁频繁发作”时,你会忍不住地想抱抱面前这个老友。
你会惊讶这个被病痛反复折磨的瘦弱女孩,哪里来的力量应对随时随地就会出现的“焦虑”?
你会惊讶这个屡次经历求诊失败的女孩,哪里来的勇气一次次踏上新的求诊之路?
书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尽管这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我仍然可以把它写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当然,她做到了。
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你那个缓缓讲述自己故事的老友是德国作家弗兰齐丝卡·赛柏特,她用这样一种充满魅力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痛苦遭遇,带着有同样遭遇的读者踏上一段自我认知的旅程,最终走向自我解放。
现在这个社会之所以把“焦虑症患者”这个词看做禁忌,就是因为很多展现给大家的相关报告和经历记录都是匿名的,这些匿名的材料,虽然让大家对“焦虑症”的认识更多了,但是也误导大家,“焦虑症”并不在我们自己身边,不会是自己的邻居、朋友、同事、亲人,而只是一些不被我们所认识的普通大众。
其实,在现代社会,数以亿计的人们正被焦虑所困扰,只是很少有人深入地讲述、讨论这种情绪状态,所以才会被大家所忽略。
也正是因此,赛柏特才萌生了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的想法。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的意义,《焦虑又怎样》这本书才会好评如潮,并且受到德国《明镜在线》“第一广播电台”多家媒体的强烈推荐。
读完赛柏特的这部作品,希望大家都能直面焦虑,与焦虑共处,最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与焦虑的和谐相处之道。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二):如何把焦虑变为内在成长的动力
看到书名《焦虑又怎样》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心灵成长的工具书。
生活在世界上,谁还能不遇到点儿让人焦虑的事情。
“又怎样”那很不屑的语气,给了我很多的期待,是哦,能怎样?
特别想立刻从书中学到一些治疗焦虑的方法,或者摆脱焦虑的秘诀
本书的作者弗兰齐丝卡.赛伯特是一个编辑和作家,她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在汉堡攻读了时尚新闻学和传媒学,这是她的第三本著作,书中的经历全部都是来自她的日常生活。
整本书就好像是一本自传,里面穿插着一个作者幻想出来的人物——焦虑。
“再次醒来时,我躺在铺着纸垫的床上,纸垫刺得我背上发痒。床脚站着一个人,模模糊糊的样子让我觉得有点熟悉。当它开口讲话,我才认出它是谁。它是我的焦虑。”
这就是焦虑的第一次出现。虽然它的样貌模糊,但是它并不可怕。
甚至在读完一半的时候,我跟随作者的描述,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低落和消沉以后。
我反而会得出这样的答案,焦虑的出现有可能只是作者启动了“自我保护”程序。
因为对未来的忧虑和自我期待过高,导致作者会用焦虑来抵挡无法承受的“后果”。
虽然书中没有立竿见影的什么方法和秘诀,去摆脱焦虑。但是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记录了从幼年到成年,自己和焦虑相处的点点滴滴,也不避讳自己“承认焦虑”后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而且对于“高敏感基因”的人群,我们很难分辨出自己是“焦虑”,还只是基因在作怪。
跟随作者的文字,在她缓缓的讲述中,我们仿佛作为一个愿意倾听的朋友,和她一起经历和面对了她的自我成长之路。
生活中我们或许会承认自己“焦虑”,但我们却未必敢于像作者这样“直面自己的内心”。
这比起读一本《终于摆脱了焦虑》这样的书,我们缺少了决绝的割断,但是寻找到了成长的勇气和力量。
因为书中提供给作者的“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只是粗暴的否定“焦虑”的存在,而并没有办法改善作者的症状。
而更换了医生以后,却是从根本上找到焦虑产生的原因,从而梳理了作者的恐惧,让作者坦然去面对和接受焦虑。
根本上来说,任何问题的产生都离不开自己的思考模式,而解决问题有时候可能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你是否会更换思考的角度。
《焦虑又怎样》这本书,不是一个摆脱焦虑手册,更多的是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焦虑也可以转变为成长的内在动力。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三):焦虑并不可怕
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焦虑仿佛成了家常便饭。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焦虑就由此而生。
德国作家弗兰齐丝卡·赛柏特在《焦虑又怎么样》,这本书里面弗兰齐丝卡把焦虑当成自己的朋友,以一种轻松的口吻把自己是如何应对焦虑的各种经历写了出来。
弗兰齐丝卡在她7岁那年父母亲就因为交通事故去世,而她自己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隔三个星期,他就会因为这个病被困在床上透不过气。似乎那个时候焦虑似乎就开始伴随着她。
那么什么是焦虑呢?
在百科里面焦虑分为现实性的焦虑和病理性焦虑两种。
不管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度,那也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
现实性焦虑
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挑战或者威胁到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焦虑。
而这种焦虑是正常的,只要能够正确面对它,对于我们适应这个环境,以及提升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病理性焦虑
这种焦虑是不健康的,会对我们精神以及身体带来很严重的伤害,属于一种过渡性的焦虑。
这种焦虑会让人无法正常的生活,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各种麻烦。
《焦虑又怎样》这本书里面的作者弗兰齐丝卡,就是属于一种病理性焦虑。
当她面对遇到困难的时候,害怕或者紧张的时候,就会晕倒,而且,她因为怯场还会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口的干燥等等现象。
这些症状都是病理性焦虑所带来的危害,会让人身体衰弱下来。
那么《焦虑又怎样》的作者弗兰齐丝卡是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的呢?
首先她认承认自己有问题。
只有正确了解自己,才能够对症下药,所以她在知道自己的那些情况不对劲之后,她选择了寻找医生,配合医生去治疗。
汉尼拔医生推荐她去读《终于摆脱了焦虑》这本书,并且给她采取了两种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系统脱敏疗法。
这两种方法是去适应或者以暴制暴的行为去压制焦虑,也就是把焦虑当成敌人去应对,但最终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法对于弗兰齐丝卡的焦虑症是没有什么改善的。
后来他又换了另外一个医生——戈尔德贝格医生。
戈尔德贝格医生首先跟她谈论她所有的困扰,所有让他焦虑的原因,帮他梳理焦虑产生的原因:童年的影响,对未来的担心,对人际交往的恐惧等等问题。以及他为什么会对这些事情产生焦虑。
能够开始坦然面对,焦虑以及接受焦虑,那么就能够放下焦虑。
也就是说,当面对焦虑的时候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焦虑?而让自己焦虑的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最坏的结果是不是自己能够接受的。
把焦虑当成一个朋友,跟它去交流,去沟通。在无法控制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冥想、瑜伽、或者旅游等手段去让自己放松。
在破茧成蝶的路上,焦虑必不可少,把他当朋友,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自己带领我们前行。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四):我和焦虑的故事
说实话,这本书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 《焦虑又怎样》,这个名字,让它看起来像是一本工具书。我以为会有大量的篇幅去讲理论,实用的技能,和各种各样的案例加深理解。 阅读的过程出乎意料地轻松。因为作者的语言非常真实,就像是你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蜷在沙发上畅聊。 他不见得说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但你们的沟通非常顺畅,时不时会有笑声传来,那是你们俩才懂的段子。 朴素却温馨。时间在你们的对话中,悄无声息流逝。你一抬头,发现夜深了。你们笑着互道晚安。分离的时候,彼此脸上都带着笑意,各自回房间,暖暖睡去。 赛博特这本书阅读的体验,大抵就是这样相似的感受。 没有说教。没有处心积虑想要去影响你,带你走进逻辑的迷宫,然后指引你方向,让你重新找到出路,重获自由。 她没有这样做。她更加像是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你以为会有些尴尬。你担心和她没有话题。然后说了几句话后,彼此会心一笑,发现对方还是没有变,还是当年的她的那种安心和自然,让你感觉舒服,熟悉。 她只是柔和地在你耳旁低声细语。你听着她去讲,这些错失的年份里,她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哪些事情她印象深刻,哪些事情细节淡忘了却记得当时的感觉。这一刻,所有的的隔阂仿佛从未存在。你仿佛听到了细碎的“破冰声”,你知道,那是春日里,自己心里正在消融的冰河。 《焦虑又怎样》,这本书得到了德国第一广播电台:明镜在线的大力推荐。读完后,我发现这并不是偶然。 赛博特温暖真实的文字,完整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和焦虑的故事。事实上,这真的是一个和焦虑的故事。她在记录的过程中,给予自己的“焦虑”以人格。焦虑更像是她身边的朋友,这个故事,因此更加像一个友情故事。和名为“焦虑”的朋友,一起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人生,一起欢笑一起成长的真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赛博特自己本人,和她的朋友:焦虑。 所以,换种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关于“焦虑”的真实文字纪录片。 不过,看到最后,你发现,主人公的遭遇,你也曾经遇到过。你才恍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曾经以为的“格格不入”,“低沉”,“总是开心不起来”。始作俑者,是你们共同的朋友:焦虑。 而只要去面对和接受焦虑,就能放下焦虑。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心情”低落,境况“消沉”的人,看的书。作者细腻的记录笔触,会让你有机会,在她的温柔陪伴下,一起走出来,重新去定位和找到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个所有疑似“焦虑”的人,都拥有的心灵自我探索之旅。你的紧张,怀疑,手忙脚乱,失落,希望,欢喜,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会被深深地看到。 只有真实,才能通往真实。 这是一个“过来人”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善意,分享一路走来所有的心路历程。有欢笑,也有悲伤。有兴奋,也有绝望。她身上有一种细腻而绵长的力量,让你甚至也跟随她一起,慢慢安静平复下来。像看电影一样,你逐渐开始,能够冷静下来,去审视自己过往的人生。 别怕,我也曾像你一样。我现在来到你的身边,就是为了帮你。别害怕,我们一起面对。 愿你在这里,也能找到你心灵的那束微光,照亮你前行的道路。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五):身患焦虑,就如同一场修行
现如今,青少年升学压力大,焦虑;中年人工作要求苛刻,焦虑;老年人带孙辈怕带不好,也焦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或多或少被焦虑控制。青少年疯狂的报名补习班,中年人无休止的加班,老年人呵呵一笑996算什么,我们都是007,24小时随时待命。但很少人真正的静下来去探究一下焦虑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而来,如何相处。
这本《焦虑又怎样》的作者弗兰齐丝卡·赛伯特,身为重度焦虑障碍患者,她从亲身经历出发,描述焦虑如何影响她的生活,清晰的展现了一个与焦虑逐步和解的故事。没有所谓的干货,也没有所谓的技巧,就是从自己突发焦虑症开始,描写了从对抗到接受再到和解的一段经历。这样的文字比起所谓的干货,更容易让人会放下焦虑,这正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1984年出生于德国巴登符滕堡州的弗兰齐丝卡·赛伯特,本职工作是一名编辑、作家。但因常年受焦虑症困扰,开始学习心理学,有自己的“心理”专栏。正是因为有此背景,这本《焦虑又怎样》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德国具有“第一广播电台”之称的《明镜在线》的强烈推荐。
突如其来的焦虑症
本该练习平衡木的赛伯特突然晕倒了,12岁那年,15分钟内连续晕倒两次。然而医生告诉她:在发育阶段,因为耳朵掌管平衡感的器官过于敏感,很容易发生类似的事。那天的赛伯特做梦都不会想到,晕倒会成为她日后生活的常态。很显然,这并不是因为什么器官敏感,而是焦虑症!
焦虑症的意外到访让赛伯特的生活陷入的恐慌,她必须像一只乌龟一样生活,就连过个马路都要武装到牙齿,因为她无法确定何时会再次昏倒。你可能觉得这有点夸张,但其实一点也不!严重的焦虑障碍被称为病理性焦虑,它的到来毫无依据,患者会不明原因的持续紧张,严重的就会晕倒。《焦虑又怎样》中多次晕倒的赛伯特,正是这种病的受害者。
直面焦虑
往后数年,焦虑如影随从以至于赛伯特像惊弓之鸟。法语课上,一次自选书籍报告,本来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的她,站在讲台上时焦虑意外而至,看着等待开始的同学,她眩晕、心悸,看着手中颤抖的卡片,赛伯特试图重新找回思路,然而那一刻卡片上的字也开始变得模糊,那时,她知道她被焦虑打败了。
不仅在学校,工作中赛伯特同样感到困扰。成为编辑一年多的一次晨会,普通的一次晨会,却因她的焦虑症变得令人难忘。身为一年多的老员工,赛伯特在晨会上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减少,反而愈发严重。每次她都选择在最后发言,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但那天,她邻座的发言肢体动作异常夸张,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们那个方向,这让赛伯特倍感煎熬。终于轮到她发言时,她从椅子上滑了下去,晕倒在地。
在《焦虑又怎样》中,还有几次赛伯特差点因焦虑而晕倒,也许在普通人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在赛伯特那却都变得异常艰难,就像前面提到的过马路等红绿灯,看着人来人往的马路,她想到不是怎么过去,而是“对面的车会不会失控?我会不会晕倒?如果我跑起来,汽车会不会撞到我?”
当正常生活都被焦虑搞得支离破碎时,赛伯特决定正面对抗焦虑。她的第一次治疗是在一位像汉尼拔·莱克特的医生那,这位医生擅长认知行为疗法,但赛伯特却认为将一切现象归结为大脑回路过于简单粗暴,治疗也最终不了了之。接着,她又企图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完成自救,选择了汉尼拔推荐的《终于摆脱了焦虑》,然而这本号称指导手册的书籍同样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帮助。
与焦虑对抗
机缘巧合下,赛伯特不得不和男友尤里安,去兰萨洛特岛出游。对坐飞机异常焦虑的她,也因这次机会不得不和焦虑正面交锋,在途中即便焦虑的快晕过去了,但为了能让自己在第一时间得知飞机飞行状况,赛伯特不得不强打精神。索性此次旅程也算有惊无险,虽然遇到了飓风但安全着落,这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是在这次旅程中,她治愈了多年因焦虑而无法开车的怪癖。
不仅如此,赛伯特开始尝试瑜伽、冥想,甚至去了韦尼格森修道院,专门进行冥想训练。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放下发展。
当你拼尽全力做一件事时,老天都会帮你。在这不久,赛伯特碰到了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位医生:戈尔德贝格医生,他睿智又温和,聪明又幽默,总是能在谈笑间提供治疗,也能三言两语化解赛伯特的顾虑。渐渐地赛伯特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身体反应了,情感也越来越真实。也是在那时起,她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这也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焦虑又怎样》。
后来,一切都不一样了,虽然有人因为焦虑中对赛伯特另眼相待,但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赛伯特的焦虑症依旧未得到根治,但她们已经能和平相处了,赛伯特也不会在随便晕倒。
你看,从焦虑症开始到和睦相处,赛伯特经历了排斥、试探、妥协、反抗、包容、和谐等阶段,就像你看不清身患抑郁症的人,到底身后有多压抑一样;你同样也看不清一个焦虑症患者,到底有多紧张。
适当的焦虑能促人奋进,但过度的焦虑却只会带来困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度,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既然无法摆脱,那就在安全范围内去享受,就像作者赛伯特那样,与焦虑做朋友。那些杀不死你的,也终将让你更加强大。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六):英女子因满30岁还未结婚而焦虑过度选择自杀:我们该如何面对被焦虑吞噬的生活
近几年来,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似乎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开始关注抑郁症,留意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在他们抑郁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其实除了抑郁症会导致自杀,焦虑症也成为80后90后自杀的罪魁祸首之一。
据美国新闻网站“worldwideweirdnews.com”2月13日报道,英国女子雷切尔•高因满30岁却未能结婚生子而感到焦虑不已,心理极度缺乏自信。
在母亲去世后,自卑的雷切尔•高时常担心男朋友是不是也会离开自己。
焦虑不安的情绪让雷切尔时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最终在某次与男朋友发生争吵后,在公寓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焦虑,几乎是80后90后的代名词,轻则,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重则,还会危害生命。
焦虑为何会导致自杀?我们该如何面对被焦虑吞噬的生活?
德国作家弗兰齐丝卡•赛柏特在《焦虑又怎样》一书中,以对话、故事的形式,描述了自己与焦虑抗争到共处的亲身经历,探讨了过分的焦虑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并帮助我们真正地认识焦虑、面对焦虑,学会如何与焦虑共处,在焦虑中找回自我。
弗兰齐丝卡•赛柏特是一名编辑、知名作家,于1984年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曾攻读时尚新闻学和传媒学。因为自身的缘故,她沉迷于心理疾病的研究,并经常发表自的“心理”专栏上。
《焦虑又怎样》是她的第三本著作,曾获得德国具有“第一广播电台”之称的《明镜在线》的强烈推荐。
01 焦虑是什么,它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
焦虑是人的危险本能,它跟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情绪。
适当的焦虑会是危险来临的警笛,驱使我们深思熟虑,冥思苦想,寻找规避风险的方法,它也是一种激励因素,督促着我们前进。
德国精神病学家葛布萨特尔曾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一个小孩,因为忙于照顾孩子,她对工作一向是得过且过。当她得知兄弟公司的同事因为工作不认真被解雇时,她感到焦虑不安,并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一改得过且过的状态,发愤图强,最终在公司的裁员潮中保住了工作。
焦虑保护了这位单亲妈妈,让她避开了风险。
我们帮焦虑说了这么多好话,但焦虑并非毫无坏处。适当焦虑在保护着我们远离风险,而过分的焦虑,正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在《焦虑又怎样》一书中,作者弗兰齐丝卡曾因为焦虑,长期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在会议上和作报告时发言艰难;在生日聚会上,因为焦虑而当众晕厥;甚至因为过分焦虑,而陷入抑郁无助中,对一切变得无动于衷,失去了生存的动力。
02 治疗焦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误区
(1)不合适的心理医生
弗兰齐丝卡在某次晨会中因为焦虑晕倒后,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了。然而很不幸地,他遇到了一会不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汉尼拔·莱克特。
弗兰齐丝卡说:“接受治疗就表示承认自己有问题。”
这也是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拥有共情心理,并且不对病患做出任何评判的心理医生,让患者能够完全敞开心扉。
然而,汉尼拔医生却完全相反,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的嘴角时不时略过一丝鄙夷的笑容,糟糕的医患关系,让弗兰齐丝卡感到不适且抗拒。
这一次心理治疗结束后,弗兰齐丝卡不但没有好转,焦虑反而更严重了。
(2)错误的治疗方法
像大多数医生一样,汉尼拔医生推荐弗兰齐丝卡去读《终于摆脱了焦虑》,并完成书中所有的测试题目。
然后,他采取了两种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就是通过改变患者对人、事物的看法,来达到改变认知的效果。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在治疗焦虑症上,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消极的思维方式,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效果。
在焦虑症的治疗史上,认知行为疗法见效快,治愈率高,但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只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焦虑症患者,而对于中度到中度的焦虑症患者,耗费时间长,且效果甚微。
正如弗兰齐丝卡所说的,“改变思维方式则意味着,要开辟新道路,并且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因为走出一条新道路要花很长的时间。”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然而,本就糟糕的医患关系让他无法放松地唤起焦虑情绪。
在第四次治疗时,汉尼拔医生又主张让弗兰齐丝卡在晨会中暴露自己的焦虑,从而赢得他人的好感
这种方法却与弗兰齐丝卡的目的背道而驰,他本就在竭力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
糟糕的医患关系加上错误的治疗方法,注定了这一次的治疗最终划下失败的句号。
03 如何正确地与焦虑共处
(1)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身体上的病痛,只要遇上一个医术精明的医生,开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即可,而心理治疗,需要一个共情力极强的心理医生,让患者信任并能放松地说出自己的心理疾病。
很幸运地,第二次求诊,弗兰齐丝卡终于遇上了对的心理医生——戈尔德贝格。
戈尔德贝格长着一副轻易便能让人信任的慈祥面孔,是弗兰齐丝卡想象中的医生的样子。
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过程中,戈尔德贝格神情友好坦率,给予了弗兰齐丝卡足够的尊重,让弗兰齐丝卡不再觉得自己的焦虑症状被低估。
有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这一次咨询,很顺利地进行下去,弗兰齐丝卡在戈尔德贝格的引导下将自己所有的困扰一一倾倒了出来。
如果你在心理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对方的态度让你感到不适,请立刻叫停咨询,重新寻找更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2)正确认识焦虑,接受焦虑
弗兰齐丝卡在咨询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那些困扰着他的所有事情,他的童年,他对未来的担忧等,都能归因于焦虑,焦虑无处不在。
焦虑本就是他自身的一部分,是他一直以为习惯性地把焦虑放在对立的位置,试图去对抗他,消除他。
在治疗结束后,弗兰齐丝卡试图与焦虑相处,慢慢地认识到,没有人能离开焦虑,焦虑就如那位坐在跷跷板对面的同伴,没有焦虑,他便一下子下坠到地面。
就像跷跷板一样,坐在我们对面的焦虑,不仅有好坏之分,还能起到中间过渡的作用。
焦虑是好是坏,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焦虑。
(3)正确地与焦虑共处的方法
端正态度:
弗兰齐丝卡在于男友从兰萨罗特岛回来的飞机上,遇上飓风,飞机在到达后不得不采取复飞。
弗兰齐丝卡感到血压在下降、恶心、颤抖,而男友却笑着说:“我坐了这么多次飞机,还没有一次经历过复飞。”
男友的这句话,让弗兰齐丝卡认识到,因为事情不会再变得更糟糕,所以只会变得更好。
态度的转变,让弗兰齐丝卡彻底摆脱了飞机恐惧症。
朗读前的准备:
焦虑也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害怕,源于对自我的不自信。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来解决。
弗兰齐丝卡在表演的老师的帮助下,试着在家里练习朗读,并且提前去熟悉会场,寻找让自己最舒适的位置,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弗兰齐丝卡终于不会在朗读会上怯场了。
冥想:
另外,在没有化妆品、手机、电脑,完成隔离电子网络世界的修道院冥想,也是寻找自我的一种好方法。
弗兰齐丝卡在修道院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冥想,这一周的冥想,让他的想法变得异常平静,僵硬的身体也开始得到舒展。她静静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并做出了以后定期练习瑜伽的决定。
正视自己的需求,对自己好点:
弗兰齐丝卡有一次打电话向母亲抱怨自己的痛苦,母亲告诉他,一个合格的妈妈不会在孩子焦虑不安时还要他振作下去,而是安慰他,这种情况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并且给他买根冰棍。
母亲的话,让弗兰齐丝卡意识到,对自己,他不是好妈妈,他太严厉,从没对自己好一点。
捍卫自己的界限:
弗兰齐丝卡写了篇文章,编辑一开始觉得很不错,后来却要求他删减一半的内容。弗兰齐丝卡很生气,想写封邮件让编辑知道自己的愤怒,最终却没写。因为他害怕编辑生气。
戈尔德贝格指出他的问题,他一直在顾忌别人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控制别人的反应,而相反地,只有当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捍卫了自己的界限,才能让真正让对方重视。
焦虑源于我们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对自我的信心不足,也源于我们的对事物的消极看法,源于过分在意他人看法而一次次打破自己界线,更是源于我们对自己过高过于苛刻的要求。
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学着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焦虑,不再将焦虑视为洪水猛兽,而是把他当朋友,接受他的激励,那么焦虑自然会化成动力,那些困扰也自然会迎刃而解。
《焦虑又怎样:把焦虑转化为内在动力的自我认知之路!》读后感(七):在易焦虑的时代里,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现代社会里,从普通职员到身居高位的领导者,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令人焦灼的事情。焦虑仿佛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一种流行病。 虽然适当的焦虑,可能会让人增加一些积极性,但是,过度的焦虑却常常会拖垮一个人的意志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焦虑呢?又如何与焦虑共处呢? 德国作家“弗兰齐丝卡·赛伯特”在《焦虑又怎样》这本书中,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了过分的焦虑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帮助大家勇敢面对焦虑,让大家学会如何与焦虑共处,从而重新找会自我,获得快乐。
作者弗兰齐丝卡·赛伯特1984年出生于德国巴登符滕堡州,她是一名编辑、作家。曾在汉堡攻读时尚新闻学和传媒学,并有自己的“心理”专栏,专门研究心理疾病。 《焦虑又怎样》获得了德国具有“第一广播电台”之称的《明镜在线》的强烈推荐。 || 01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反映,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的安全,以及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长期的焦虑会形成情感性或生理性疾病。 焦虑症通常是夸大危险,大多数是以“危险”为主题,认为外界是危险的,进而引起焦虑。 焦虑又分为“现实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两种。
现实性焦虑是对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它具有适应性,通常会随着现实中的威胁消失而消失。 而病理性焦虑是持续地无具体原因感到紧张不安,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紊乱,常常也伴随着主观痛苦感。 比如作者弗兰齐丝卡·赛伯特在《焦虑又怎样》的书中,谈到了自己参加晨会害怕发言,每次一害怕就会紧张,一紧张就会晕倒。 弗兰齐丝卡因为怯场所产生的“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口干舌燥”,甚至晕厥等现象,这就是因为现实中受到挑战所产生的焦虑。 弗兰齐丝卡还会时常幻想自己的父母坠机、或死于交通事故、或感染致命病毒而亡。
常常会为了消磨时间而想出许多“假设游戏”:假如父母搬家去另一个城市会怎么样?假如我一夜暴富会怎么样?假如父母去世了会怎么样?我要怎么活? 这种大脑不断地预演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随时做好每一种情况的准备的焦虑,就属于病理性焦虑。 长期持续地焦虑就会发展为“焦虑症”,会导致人的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产生幻觉,其危害不亚于“抑郁症”。 既然焦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痛苦,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消除焦虑呢?接下来让我们接着去看看弗兰齐丝卡的《焦虑又怎么样》。
02 消除焦虑的错误方法 当弗兰齐丝卡经历过焦虑所带来的痛苦以后,下定决心找医生接受治疗。 弗兰齐丝卡说:“接受治疗就表示承认自己有问题。” 像大多数医生一样,“汉尼拔”医生推荐她去读《终于摆脱了焦虑》,完成书中所有的测试题目。 然后,这位传统的汉尼拔医生对弗兰齐丝卡的治疗,采取了两种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
经过研究,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与其他的疗法相比较,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焦虑症方面见效快,治愈率也最高。 认知行为疗法的策略就是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帮助人们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己的信心,改变认为“不好”的自己。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见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但是,对于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弗兰齐丝卡却没有任何作用。这种方法,只适合于那些有轻微焦虑感的人。
弗兰齐丝卡在书中说:“改变思维方式则意味着,要开辟新道路,并且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因为走出一条新道路要花很长的时间。” 所以,这个方法对于作者来说,太过抽象,就像化学课上的分子式,一开始推理很有逻辑性,明白易懂,但是,当真正试着去理解时,却什么也得不到。 二,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为“交互抑制法”。它是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 这种方法就是当求治者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时,同时对患者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从而使患者面对刺激时,不再产生病理性反应。
像是“以暴制暴!” 弗兰齐丝卡对于这种方法也同样以失败告终。这种方法需要她唤起与现实中相同的感受,但是,她无法轻而易举地召唤出焦虑,她并不知道焦虑什么时候会产生。 在汉尼拔医生对弗兰齐丝卡的四次治疗中,汉尼拔医生的主张是: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但是,对于患有焦虑症的人来说,恰恰相反的是想要竭尽全力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 结果,汉尼拔医生的治疗,让弗兰齐丝卡的焦虑从“朋友”变成了“敌人”。不适合的消除焦虑的方法只会导致焦虑更加严重!
03 如何正确地消除焦虑? 弗兰齐丝卡最终放弃了行为疗法。在焦虑的状况加重的情况下,她决定第二次尝试治疗。这一次,她决定采取更深入一点的治疗:基于深层心理学的精神疗法。 这位医生名叫“戈尔德贝格医生”,这位医生对弗兰齐丝卡开始采取以下一系列治疗方法。 一,试着与焦虑相处。 戈尔德贝格医生首先试着与弗兰齐丝卡谈论所有的困扰,包括焦虑、童年,还有对未来的担忧和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在聊天中,弗兰齐丝卡发现,那些与焦虑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也总能归因于焦虑,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能与焦虑联系起来。
生活中的所有压力,其实并非都是别人向你提出来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你自己提出来的。 就像弗兰齐丝卡说的:“压力是个人的事,是自己造成的——就像你编织你自己的头带,打造你自己的植物园,用画笔描绘你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以,既然焦虑无处不在,不如坦然接受现实,试着与焦虑共处。 二,朗读会不再怯场。 对于朗读会,弗兰齐丝卡一直是十分紧张的。但是,这一次她想克服。
在朋友的帮助下,弗兰齐丝卡首先参观了朗读会的场地,因为熟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第二个要点便是不断地练习致辞。 最后在开始读的时候,深深呼出一口气,这一技巧能让声音听起来更加平稳。 这一次,弗兰齐丝卡在朗读会上成功了,她并没有晕倒。 三,修道院的冥想。 对于时常焦虑的人来说,有时候任何一个关于生活意义的问题都会让他感到绝望。
对于生活,他们没有什么新奇的感受,他们常常把自己的弱点掩藏起来,努力扮演别人喜欢的样子。内心一片空虚,没有任何希望。 戈尔德贝格医生说,这就是“抑郁发作”。他解释说:“如果太过焦虑或自我要求太高,身体便会启动保护程序,和停电一个道理,先过热,再断电,最后漆黑一片。” 弗兰齐丝卡为了寻找自我,赶走抑郁,开始去修道院进行修行。 在那里,她将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化妆,只有满满一箱子书的修道院里生活一周。 修道院的冥想让弗兰齐丝卡的想法变得异常平静,僵硬的身体也开始得到舒展。她静静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决定以后定期练习瑜伽。
第六天,弗兰齐丝卡便开始决定返回家里。 她开始思念她的住处,她的朋友,她的生活。在这之前,她总是一个人缩在“乌龟壳”里,从来没有如此向往未来的生活。
四,“高敏感度”与焦虑关系。 “高敏感度”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治疗师“伊莱恩·阿隆”在1966年《天生敏感》书中提出来的。 “高敏感度”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它能够感知细小的事物。 弗兰齐丝卡说:“过度共情、处理不好压力与冲突的关系,错不在我,始作俑者是我的基因、我的天性、高反应的神经系统以及快速反应的大脑。”
乔治·帕洛在《善感多愁》中也说:“高敏感度人群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或心理上出现过度刺激的症状。过度刺激率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它与焦虑的症状非常相似。” 所以,具有高敏感度的人不必惊慌,或许你只是拥有与多数人不同的天赋而已,其实你根本没有焦虑症呢? 以上即是弗兰齐丝卡的《焦虑又怎样》的精华部分。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认识到,焦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但是,面对焦虑,我们不必惊慌,因为任何人都会有焦虑的情绪,我们唯有坦然接受,无所顾忌地做自己,努力学会与焦虑共处。更不用刻意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态度,我们只需要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可以了。
生活里,许多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都选择远离那些将他们视为“疯子”的人。然而作者弗兰齐丝卡却例外,她坦然用实名记录了自己焦虑的故事,并在电视上告诉了所有人。 弗兰齐丝卡说,当你不再遮遮掩掩,大胆倾诉以后,反而会轻松很多。
如果你正在忍受着焦虑所带来的煎熬,可以试试读一读这本《焦虑又怎样》。
这本书并不像其它的心理学书籍一样,充满了理论上的艰涩难懂,也不枯燥。作者以讲故事的语气,把她的焦虑向你娓娓道来。告诉你作者最终是如何消除焦虑,寻找自我的。
这本书,其实,就像是你心灵上的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