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10点了,女儿还没有写完作业,我几次去书房看她,她都在奋笔疾书。我对女儿说:“别写了,明天你对老师说,要抄的这些都写过了,也背过了,不用写了。”女儿却死活不敢,她说:“那可不行,老师要罚我抄两遍,就更惨了。”我只好说再写半小时,十点半一定要睡觉。十点半了,我走过去,对她说:“明天和老师提个建议,作业少布置点,每天写到11点,休息不好,怎么上学呢!”“女儿边写边说:“谁敢呀,你想,老师在讲台上布置作业,谁敢说话呀?”11点了,女儿困得实在受不住了,她拿过手机,定好时间就睡去了。
今天早上六点半,我迷迷糊糊地起来做饭,看到女儿已经在写作业了,我问她几点起来的,她说5点。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有些心疼。
也许是到了期末复习的时间,女儿的作业明显多起来,每天最早10点半写完。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作业少的日子对女儿来说就像过节一样快乐、轻松。
其实,我无意责怪女儿的老师,只是想到,当前教育中的“作业”已成为孩子们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这是不争的事实。
前几天,老公的同事来访,他对我说:“我尊重老师,因为老师是文化人。”听这话作为老师的我很受用,心里特美,因为得到别人的尊重总有一种很优越的感觉。接着他又说:“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听到这里,我的心忽地一转。他说孩子每天回家要写一个半小时的作业,太累了。他说这些,我到不以为意,他的女儿上初二,一个半小时的作业,那叫多吗?看看我们小学生每晚写多长时间,最少两个小时吧!与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不知道你这位老师是怎么布置作业的?”他笑着对我说。我心里掠过隐隐的不安:怎么布置作业?我每天都有作业,特别是最后的复习阶段,孩子们写作业很辛苦。虽这样,还是要布置,因为你的作业少其他科的作业就上来了,那么你的成绩就下去了。布置了作业,心里会踏实一些。其实,想想看,我也脱不了干系,和他说的那些老师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一个家长,我希望孩子每天在做完作业后,能够有玩的时间,能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是坐在台灯下写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我最担心的就是这样会蚕食掉她的耐心和兴趣。也希望老师能布置一些对孩子们真正有用的作业,比如科学小制作、社会调查、读课外书等。但是,作为老师,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无法动摇,不写作业成绩就下来了,成绩是第一位的。每天想的是字词句的掌握,经典的积累背诵,作文的训练……而这些一旦占据的大脑,那么孩子们哪里还有休息的时间。一遍又一遍,虽然我一再提醒自己避免那些机械性的抄写的作业,但是看到他们考试时因错别字减分,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它们。其实,到后来,看到孩子们作业的情况,我也知道在他们的眼中作业已经不是“作业”了,而是深恶痛绝的一个痼疾,恨不能除之而后快。虽然之前一再声明不做作业者——“重罚”,但总有几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无论你怎样训斥,他都视作业如大敌,宁可挨打、挨留、请家长,都不会蹭一个字,老师为此劳神伤肺,学生头痛如裂,二者都不得好。
将心比心,我以后一定要注意作业布置的适量与适当,也盼望老师们能够重新衡量作业的意义,给作业一个新的定位,善待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