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善与恶经典读后感10篇

  《人性中的善与恶》是一本由[美]阿比盖尔·马什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019-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一):利他主义者和冷血精神病的特点在哪里

  文:薇薇安

  夜晚的高速公路上, 为了躲避一条忽然跑出来的狗, 方向盘失灵撞项了护栏,车头调转成逆向,而糟糕的是车子不能重新启动了。 可以看到车辆飞速的从车身旁开过, 而这个坏在了路上的车此时十分危险。

  夜晚的视线不好,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影响, 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撞上这辆坏在路上的车子。 此时一辆汽车停在了应急车道上,司机下车走了过来, 帮助无助的车主重新启动了车子, 并且询问是否他可以自己开车回去,要不要跟一段车。 跟这位冒着危险去帮助他人启动车子的人素不相识,而夜晚的高速路更加大了危险性。这就是作者在高速路上遇到的以为热心人,如果不是他的帮助或许他还要在高速路上待上很久。 这被作者成为利他主义者。

  每年都有很多人捐献肾脏给陌生人, 他们不清楚自己捐献出的肾脏会被移植到哪一个人的身上。 相对于肾脏移植的手术,还有很多人成为骨髓捐献的志愿者, 在经历了手术和术后恢复之后,他们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对于接受他们帮助的人, 他们无从知晓。 这便是完完全全的利他主义者的做法, 相对于亲人之间的捐赠, 对陌生人的捐赠更多的是丝毫不求回报的。

  《人性中的善与恶》的作者阿比盖尔.马什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和非凡理他主义者的研究,他希望从中能找到善与恶的根本原因。 针对有冷血精神病人的大脑杏仁体和利他主义者的大脑杏仁体的研究。 冷血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对于他人的恐惧表情和表现丝毫没有反应, 他们有时会对他人做出暴力的威胁,甚至是在他人的表情反应出恐惧之时,也没有任何回应。 在对利他主义者的大脑进行分析的时候,他们的杏仁体在感受到他人的危险或者恐惧表情的时候, 他们的反应是很敏感的, 有很强的同理心,能感同身受他人所遭受的情形。

  不论是冒着生命危险见义勇为的人, 还是捐献器官的志愿者, 都会在大脑杏仁体中得到敏感的反馈,使他们做出这些行为。 这也正是杏仁体对人们的影响所在。

  《人性中的善与恶》使我们了解到了大脑的杏仁体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脑仿佛一个极其精密的仪器, 任何一个部分对于一个人的行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 人类之所以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很多时候也是大脑在收到信号的时候做出的选择的直接表现。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二):一念天堂与地狱

  诗人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话非常好的诠释了光明和黑暗的关系。在光明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黑暗的角落,同样只有在黑暗来临时,我们才会感慨光明的可贵。善与恶的关系也正是这样。

  三字经开篇就说了,人之初性本善。对于这句话,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中国历代思想大师们经过几千年的思考、论证和辩论,也未能说服对方。孟子说人性是善的,你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依照本性做自己,你就是圣人。荀子说人性是恶的,他觉得人需要懂得用圣人的礼乐来教化,通过学习来达到圣人的境界。其实二种说法都没有问题,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人类本性中的善与恶是并存的。

  在阿比盖尔·马什的作品《人性中的善与恶》中,他尝试用技术手段来解读善与恶。通过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和非凡利他主义者的大脑进行研究,他觉得善与恶取决于我们的大脑对他人的恐惧做何反应。善或恶在不同的人群中的差别是大的,对于多数人来说,大脑中杏仁核的初始设置即为从善如流。如果出现变异,则会变成作恶的魔鬼。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感知。

  所谓的感知,我觉得首先感同身受。不管是罪犯还是正常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对罪犯。如果我们可以及时感知到别人的苦难,安慰他开导他,可能犯罪案件就不会发生。同样的,如果罪犯可以与感知别人的痛苦,在犯案时有那么一丝的愧疚,可能结果会好很多。此外,感知更重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当一个人在做了好事之后得到了正面的肯定和表扬,那么就会充分调动做好事的积极性,并更容易坚持下去。反之呢,如果一直得不到正面的回应,或者对做错的事情没有及时的纠正,持续以后,就会一直做恶,并影响社会。当今社会经常可以听见人们说社会很乱,恶人很多,其实这就是引导方面的问题。我们对罪恶有着更敏锐的感触,有更多的好奇心,很多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会花边新闻式的抓细节,放大案件,起到了不好的负面传播。没有客观的评论罪恶,并进行正能量的引导,这一点相当的不好。

  当今社会,压力重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善与恶虽然没有明确的条文,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人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要更好的学会如何去感知别人,加大扬善惩恶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只有更好的感受彼此,才能更好的分享别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才能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人人心中皆有善恶,一念天堂与地狱。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三):大脑对人性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便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在出生之时犹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瑕疵,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性格都与他成长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有着联系。很多性格扭曲的人,他的童年多数都经历着不愉快的事情,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去憎恨一些人。在媒体报道的多数连环凶犯中,这些都被证实。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然而人性中的善与恶却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大脑的结构让人们有着众多的选择。物竞天择是客观的存在,但它却也没有让所有弱小的东西全部灭亡,似乎这是一个有趣的事实。

  《人性中的善与恶》美国心理学家阿比盖尔.马什所著,多年来对于人脑行为的实验和研究让她在这一领悟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名望。而这本书的出现便是对她成就的肯定,在这里,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社会中所看到的,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将人类的善与恶更真实的表达出来,大脑控制着人类的情感,它左右着我们的认知与行为,而人性中的善与恶是这些行为的提现,作者的真实案例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书中最开始的一章《营救》是作者的真实事件。在那一刻一个陌生人出于本能解救了危险之中的她。想起前几天看到一个网友的故事,他小的时候在冰上玩,不小心掉里了,路人喊着救命,一个大叔跳下去将他救了上来。他感谢那个人救了他但同时也知道这个救他的人是一个刚刚出狱的强奸犯。网友心里是矛盾的,他可以接受杀人犯因为某些事杀人,抢劫犯为了生存抢劫,却怎么也无法接受一个人去强奸。但是这个人却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心里与网友有着同样的纠结。善与恶在同一个人身上上演,我们无法来认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而所有的因果是人类大脑的杏仁体,它在不同的刺激下让人类产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利己与利他行为的产生也是因为大脑中杏仁体的刺激。这些是通过大量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人类行为中的见义勇为,冷血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内在原因,熟知这个原因,我们也便会利用有利的资源,使更多的人类去开发正面的性格。

  阅读这本书,我们似乎在阅读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在去理解人们的行为原因,面对恐惧,我们该有怎样的选择,在见到陌生人受着折磨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人类是否可以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去扩大善良正义的一面,而自私狭隘等冷血的一面能逐渐减少。人类是复杂多面的,而我们在掌握这些规矩后能更好的去认清自己。大量的事实也证明我们可以做到。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四):善与恶的养成

  一个老人告诉他的孙子,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互相残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恐惧和羞愧。另一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小男孩焦急地问:“哪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说:“就是你喂的那只。”阿比盖尔·马什是美国乔治城大学一位心理学专家,在认知领域以及心理刺激对行为干预方面有着深刻的研究。近期拜读了他所著的《我们人性中的善与恶》一书,受教颇深。

  善与恶这两种互相对应的极端情绪,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同时存在的。人们的外在表现是善还是恶,是这两种情绪在内心深处中和之后的结果。认知行为的复杂性,是难于准确的判定和计量的。再加上每个人的善恶标准不同以及差异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善与恶的标准也是难于制定的。

  作者在这本书中主要以脑部扫描、跟踪记录等形式,研究了恐惧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恐惧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中文有个成语叫做“惊慌失措”,英文中有句俚语叫做“like a duck in a thunderstorm”,描述的都是恐惧和惊慌对行为的影响。在各种突发状况下,人们的精神层面受到惊慌,容易出现“不由自主的”、“下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本能的,也就更容易体现出人内心的选择。

  在书中,作者列出了纽瓦克市长布克在发觉邻居房屋着火而邻居的女儿被困二楼时,不顾保镖阻拦,本能的冲入火场去救援被困者。布克市长在事后回忆起来的,也只是火场里的凶险:火焰燃烧、浓烟密布,让他内心恐惧无比。他坚持着救出被困者,是“利他思想”在支配着他的行为。这一种利他行为,在社会价值观的范畴中,就属于“善”。

  关于人性的本原中是善还是恶,千百年前的思想大家们就有过思考和论证。多年的辩论未能说服对方,或者说这样的非此即彼的论断根本就是无法找到结论的。人类本性中的善与恶是并存的,哪一种得到了成长取决于谁被喂的食物更多,就像本文开头引用的那个小故事一样。

  被喂给善与恶的食物,是加诸于人的感知。如果人在行善之后得到正面的肯定与褒扬,那么久更容易心生善念,而且,在心生善念之后也更容易坚持做下去。反之,如果行善未能得到正面回应,或者作恶得到了推崇,那么人性中的恶念就会占据更多的空间。对善与恶的导向,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影响。这种情绪的累积与扩散,也会把影响渐渐的从个人扩大到社会。利己与利他的博弈,也会影响着社会道德观念的发展与演变。

  作者在书中用到了“强化”这个词,他用相当篇幅描写了媒体宣传报道对社会道德理念的影响。在注意力、经济利益逐渐挂上钩之后,惩恶扬善的信息的吸引力远不如恶贯满盈。受到的媒体的影响,从广度、深度到频度都是处于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阶段,这样的影响对于人性的引导以及社会理念的引导,都有着无法估量的力量。“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通常用来表达个体对整体的影响,对于善恶的养成,也是一样。

  人性本善也好,本恶也罢,善恶交织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所选择的那个是善还是恶。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就更容易养成。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五):人之初性本善

  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们就开始对人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先贤都对此有着极为精彩的论述,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那个时候,人们关于人性的讨论更多地是从人文的角度开始,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很难找到什么有力的东西去佐证,而到了现代,关于人性的善与恶,早已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有着专门的科学手段去进行研究,去得出结论,有美国心理学家阿比盖尔马什所著的《人性中的善与恶》便是这样的一部心理学专著,通过这本书,我们或者可以对人性的善与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在心理学家马什看来,我们口中常常提到的“人性之恶”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更像是某种特定物质缺失下的无奈之举。在这里,她为我们提到一种心理疾病:冷血精神病。冷血精神病患者于一般的精神病患者相比,在更多地时候表现出来一种与常人无异的无害,当你与他们相处交谈的时候,往往并不会觉察到他们内心里所隐藏着的攻击性与破坏力。也因此当他们作出许多让人震惊乃至恐惧的事情之后,你才会觉得不可思议,就像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那位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加里里奇伟一样。事实上,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里奇伟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这与他在变身绿河杀人魔时的残暴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研究者马什看来,这种行为的出现,多半是源自于里奇伟本身的冷血精神病,来源于他大脑中杏仁体的缺失,他们缺少无法正确认知某些特殊情绪的存在,比如恐惧,而这恰恰又是人类产生利他性的关键所在。 对于冷血精神病,马什展开了极为深入的研究。马什认为,冷血精神病患者并不仅仅局限于成人,即便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依然也有可能成为冷血精神病的受害者。因此,马什将更多地注意力与研究对象放在了青少年群体中。她的研究对象,大多数是那种在平常人看来属于大逆不道无法无天的那种孩子,抽烟、酗酒、打架、偷盗、抢劫乃至于更严重的伤害事件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在这个研究过程中,马什所提到的一个观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我们听到或者看到类似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的时候,一个往往的印象是子不教父之过,我们习惯于将悲剧的出现归之于家长或者学校教育的缺失,而很少去怀疑这种行为的出现很有可能并不简单的是一种教育问题,而是孩子本身的身体出了问题,他们并不能够完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事后他们也完全感受不到悔恨。在他们的大脑中,完全缺少了这样一种东西,帮助他们去识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马什的这种研究结论,应该让我们在未来在面对同样情况的时候,增加一个新的判断选项,那就是当我们的孩子犯下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错误之后,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身体是不是同样的出现了问题! 在马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确切的知道,除了那些因为被类似于“冷血精神病”所困扰的人们之外,大多数的人们并非是本性自私或者冷酷的物种,所谓的利他心,更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很少有人会在看到他人的痛苦时视而不见,也不会对他人的幸福与否完全不在乎,所差别的只是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文化力量的差异,包括我们生活居住的环境、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来自我们周遭的各种主动或者被动接受的好的或者坏的信息等等这些决定了我们到底能够表现出多少恻隐之心和关爱,以及我们会对谁展现这些情感!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隐藏着对这个世界最真诚的爱与善,所不同的只是,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别人的痛苦,也看到了自己所将要面临的问题,所剩下的仅仅是我们将要如何去选择,是对此不闻不问依旧前行,还是停下来为他“她”或者自己去做一些什么?!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六):利他之心

  本书主标题是人性中的善与恶副标题叫做恐惧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英文原版出版于2017年,当时反响很大,无论是科学这样的专业杂志还是华尔街日报,这样的大众媒体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对人性的研究很有启发,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性的突破性观点,人类会无私,帮助别人不是来自于互惠心理,而是来自于对他人恐惧的感知与共情,这本书讲人性善恶按照作者的观点单是指无私利他帮助别人,那恶自然就是自私了,那么人性是否生来自私呢?很多人表示认同,英国社会学家道金斯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叫做自私的基因。

  认为不单是人类,甚至所有生物在本性上都是自私的,自私能够得到更多的生存机会,这是让生物基因延续的生存策略也是自然规律,不过我们能看到很多无私帮助别人的善行,比如无偿献血和捐献器官等等,这些人都很无私,那这些利他行为是不是能证明人性是无私的呢?有人说证明不了,为什么呢?分两种情况看,比如献血,你献血虽然不要报酬,但你想的是将来你需要血液的时候,别人也能给你无偿献血,你考虑的是互惠,在看捐献器官,一般来说接受你器官的都是亲人,是你家庭的一份子,甚至还带着你的DNA,他能活下去就意味着你的DNA得到了传承,所以这两种情况看上去是利他,他其实还是为你自己。也只是为自私的天性换了一个套路而已,这听上去很有道理吧,不过总有一些行为没办法的这个套路解释,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冒死帮助他人,或者是向非亲非故者捐献活体器官,这些要强行用期待互惠,期待将来获得回报来解释就太过于牵强了,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非凡利

  他行为,他非凡在何处呢?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对象非亲非故,第二是需要承受巨

  大风险,第三是往往超出日常道德要求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了这些非凡利他行为呢?本书的分析就是从这里入手挖出了驱动利他行为的关键因素,本书作者阿比盖尔马什是英国乔治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是用大脑分析方法剖析利他主义和人类善良行为的先驱者,所以这本书也是从他擅长的领域入手,分析大脑对他人恐惧的感知与共情,然后再来分析其生物起源,最后再来探讨如何更好的激发利他行为,引导人心向善。

  我们应该对人性充满信心,首先人类的利他天性是有心理学,大脑科学和生物学证据的,其次统计数据显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

  人类的彼此伤害越来越少,而利他主义的善良行为越来越多,欧洲的凶杀案现在只有中世纪时的1/50,20年里美国的人均捐赠额增长了两倍,参加无偿献血的美国人逐年增加,目前已经提供了全国用血量的100%,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身边的坏人坏事越来越多了呢?就是因为人类具有关注坏事的心。高级认知偏见,这是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的煽风点火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你能穿越这种偏见,对人性充满信心,也就能形成对有利的心理暗示,激励自己的利他行为,相比那些杀人放火的冷血罪犯,你应该更加关注那些无私奉献的非凡利他主义者,关注他们的善行,关注他们对陌生人的态度以此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天性。

  发展经济和文化让每一个人对人性保持信心,有利于将人性中的利他因素充分激发出来,最后补充一点,阿比达尔马什对人类利他天性和善良天性的研究,目前还在继续深入,按照他的研究成果做善事,帮助他人,不仅对社会有利,还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好处,做无偿志愿服务的人在医院花费的时间能减。少将近40%,英年早逝的死亡风险也会降低24%,这意味着什么呢?想象一下,当你选择善良做出利他行为的时候,如果再有人在旁边冷嘲热讽,说什么好人不长命,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把这些内容分享给他,告诉他不是选择做好人,而是天性如此,而且我这样的好人会被上天眷顾,不用羡慕。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后感(七):善与恶仅在一念之间

  善与恶,就像是两颗不为人们所左右的种子,你出生的那一天,在身体内就同时种下了。

  对于人性的善与恶,古人也是存在不同的观点。孟子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不同,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如果人性本善,为什么有人会犯下极端的暴行?如果天性为恶,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不惜生命来帮助他人?

  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去帮助或伤害他人,心理学家阿比盖尔·马什通过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和非凡利他主义者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了原因所在,这取决于我们的大脑对他人的恐惧所做出的反应。

  作者在书中以脑部扫描、跟踪记录等形式,研究了恐惧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恐惧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在突发状况下,人们的精神层面受到惊慌,容易出现不由自主下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本能的,也就更容易体现出人内心的选择。

  其实,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不过是人的正反两面而已,他们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要向善所取决路径的不同。孟子的“本善”来自于内心,是道德观念驱使下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而荀子的“本恶”来自于人的本能,是“强学而求有之”,也就是说,人先天没有的善性,经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具备。二者其实是强调后天学习和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孟子勉励人们是人心本善,人可以为善,但一定要注意后天的养成,注重自我修行、自我约束;荀子告诫人们人性本恶,但也可以向善,关键是用理智礼法来节制欲望,以达到人心向善的目的。

  在《人性中的善与恶》一书中,作者阿比盖尔-马什对善与恶这两种互相对应的极端情绪,从更深层面的展示了大脑应对不同情绪所产生的不同反应。

  作者在书中列出了纽瓦克市长布克在发觉邻居房子着火和被困二楼的女孩齐娜时,他不顾保镖的阻拦,本能的冲入火场去救助女孩。布克在事后回忆起来的也只是火场里的凶险:火焰、浓烟、黑暗,其实这一切让他内心恐惧无比。他坚持着救出被困者,是“利他思想”在支配着他的行为。这一种利他行为,在社会价值观的范畴中,就属于“善”。

  而另外一种行为则正好相反,14岁的安柏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会想尽一切办法。但不同之处在于,在她杀死自己养的豚鼠、威胁家人要烧掉整座房子、为了得到钱财引诱他人,她对自己可能会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无动于衷。

  认知行为的复杂性是难于准确的判定和计量的,由于每个人的善恶标准不同以及差异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善与恶的标准也是难于制定的。

  柴静在《看见》中说到:“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一直存在。”

  善与恶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同时存在的。人们的外在表现是善还是恶,是这两种情绪在内心深处中和之后的结果,因为没有单纯的善,也没有纯粹的恶,它们互相牵制此消彼长。

  如何更好的激发人性中的利他因素,从而达到人心向善的目的呢?

  作者在书中指出:乐于助人的天性、远离认知的偏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文化的改变让我们更具爱心,可以更好的激发人类的利他之心,让每个人对人性充满信心。

  人性本善也好,本恶也罢,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所选择的是善还是恶。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就更容易养成。

  向那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人们生活,并激励我们的利他主义者致敬!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