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转瞬即过,离家之时,有的人依依不舍,有的人假装轻松。

  有一句话,每次离家都说,每次在外都听,就是不腻。

  “常回家看看。”

  家,是中国人的根,正因为有根,才能走得再远,仍不忘回家的路。

  今天,就来说说这一个“家”字。

  篆体:家

  拼音:jia,笔画:10

  造字法:会意

  《说文解字》:家,居也。

  家的上半部分“宀”,泛指圈起来的建筑或是屋顶;

  下半部分“豕”指的是猪,也可泛指家畜、动物。

  所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间屋子,里面有一只猪。

  但正因此,这个字一直以来被人误解,认为是贬义词。

  其实字义并非贬义:

  “家”字是根据以前居住的一种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所创。

  在考古发现中,最出名的干栏式建筑,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这种建筑分为两层,上层用于主人居住,下层则用来豢养家畜。

  这种在如今看来相对简约的建筑,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自古以来,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需求,就是吃、住。

  这一个“家”,既是避风雨的好住处,又能养家畜,解决了吃的问题,给人最基础的保障。

  或许中国人对家的重视,也是由此而来。时代在改变,家的意思也在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家的重要性。

  过去,家是古人的根,是他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避免冻死、饿死或受野兽的攻击。

  如今,家依然是我们的根,不过家的意思,不再仅仅是个人吃、住的地方。而是父母、兄弟、姐妹、儿孙共同生活的地方。

  家承载着我们的亲情,同时也是我们的归宿。让我们在外滚了一身泥巴,回来仍能干干净净;在外尔虞我诈,归来仍存一点素心。

  现代人的生活,看似追求极多,说白了也不过是为了一个旧的“家”,或者新的“家”。

  旧的“家”,满足生存需求;新的“家”,满足情感需求。

  中国人常以家为单位,说到街坊邻居,不说某个人,而是说某一家的人。

  可见,多少年的风雨中,家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一刻也不曾动摇过。

  小时候,有父母在,就是自己的家;

  长大后,与爱人、孩子在一起是自己的小家,与父母在一起则是一个大家,无数个大家,形成我们的国家。

  家的观念,也许将来还会改变,但亘古不变的,是人们对家的依赖。

  中国人,哪怕山高水远,也不忘记回家的路。

  杯小茶藏了一份小惊喜

  对话框回复数字“ 5 ”

  开启智慧人生

  每天都可以回复哦~

  ↓点一点,好茶离你并不远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