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样人生》是一部由Márcio Reolon / Filipe Matzembac执导,Shico Menegat / Bruno Fernandes / Guega Peixoto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涂样人生》观后感(一):当你,无所依。或许,你还可以选择涂上颜料,在欢嚣中舞动自己
所有人都离开了。
父母,我是神秘人~
姐姐,“多出去走走,每天至少5分钟也好。”
爱人,“我会为你赴汤蹈火。”
奶奶,“你可以涂颜料,只要你感到幸福就好。”
Leo,“你根本不需要涂颜料。”
你们都是爱我的,可惜,你们都想走,没有人为我留下。
总听别人说起,爱是陪伴,是涓涓细流。你们的爱也是我需要的流水,却都选择奔往其他的海洋。
人们总是习以为常的,会认为,别人不喜欢你,一定是你这个人有问题,毕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别人离开你,一定是你不值得守候,有许多缺点,毕竟没有人忍受得了你,不是吗?
可是,这真的对吗?
先放手的人,请不要自己为自己找借口,台词。还有那些鼓掌叫好的人,也不要自以为有多高尚。选择离开,放下,便是结果,没有借口,没有理由。比起被留下来的人,更值得唾弃!
不幸,幸运,都是不明缘起的事物。不要动辄,“越努力越幸运。”之类的。
今晚,给佩德罗一个难过的微笑。
以后会更好。就像你安慰别人的那样。你也要懂得安慰你自己。加油!
《涂样人生》观后感(二):我喜欢他身上的颜色
2018.12.7十分有幸在成都站观看了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内核关于悲伤的电影。我是一个喜欢第一视觉的人,起初吸引我的便是这部电影的颜色,海报的整体传达,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
而当中所有的故事情节发展虽然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也只是简单的相遇,在一起,分开,心碎。故事节奏线大多都保持着一致。我觉得他首先胜在了色彩,以及对于身体的开放程度。这是第一次在这样聚众环境下,共同观看一部同志电影。当中的sex镜头无疑也给了我新的视野,我以为男男只有后入,其实也可以变得很美的相互拥抱。我定义爱情从来不设定框架,也不固定性别。我们大多只是选择了这样的身体媒介来表现自我与实现自我,所以,关于灵魂关于爱,自由又幸福是重要的主题。
而他们的网路直播用于色彩的元素,也更多地在体现主角想要成为的人,以及完美样子带给他的愉悦感,同社会中存在的我们一样,都在虚伪与真实中盘旋,在怎样的人面前应该表现得怎样对方才能满意,这是职场中需要思考的必要。真实与克制是当下社会人的状态,而始终保持着小心翼翼。
这部影片关于爱的主题,同时也反应了现实问题,梦想的实现与爱情的取舍难关。霓虹男孩把自己放入了虚拟网络,而他的爱人则有着自己舞蹈梦想。不免地到最后的分开,这不仅是悲伤,同时也会是力量。让大家都变成更好的人,只要存在,就还会相遇。
《涂样人生》观后感(三):希望你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悲伤眼神了
“一个就发生在阿雷格里港的故事
大概一年前
有个孤僻胆怯的家伙
知道吗
他几乎不和人说话
因为大部分同学都觉得他是个怪人
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觉得
有两三个人这么觉得就够了
其他人冷眼旁观
这一切就能构成他的噩梦
而男孩只有两个选择可做
从学校辍学
接着过
或是试着融入集体
所以
他参加了一个派对
我想那时候大概是期末
酒吧里很拥挤
大家都在跳舞
男孩真他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
大家都在喝酒是吧
有些人看起来友善了些
接纳了他
但是有些人还是一样操蛋
有个同学停在他身边
大概在他耳边说了很多话
而大家都在跟着音乐舞动
他这辈子也没听过这么不堪入耳的话
他早就对这一切习以为常了
但是那个晚上
他不愿意再忍下去了
我记得故事是这样的
他握紧家里的钥匙
夹在指缝间
朝对方的脸上划了下去
但是钥匙刺到了对方的眼睛
他被刺瞎了
大家开始喊
有人打架了 有人打架了
然后开始传播那男孩的照片
他现在已经被判了刑
而当我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
我多么希望那天晚上我在那里
就可以帮他擦掉脸上的血迹”
多么美的情话
佩德罗通过情色直播获得情感满足
收看直播的人通过点击获得性满足
现代社会的人现实中互相隔离着彼此
又通过虚拟网络联系着彼此
只是因为生而不同
就要遭受霸凌的佩德罗
忧郁、孤独但同时渴望着打破社会固有的有色眼镜
通过互联网创造新的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舞动的身体与荧光色染剂交融在一起
在黑夜里闪烁着
父母或死亡或离开
姐姐也去到了巴西的另一头
说着我愿为你赴汤蹈火的里奥
也拿到奖学金
去往柏林
《涂样人生》涉及到遗弃、自杀、暴力、社会排斥等社会问题
像佩德罗这样的酷儿们
本不需要荧光剂的包裹
不需要躲藏在黑暗里的啊
安慰着说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不会一下子改变的
要有耐心
等待合适的时候
可是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
希望你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悲伤眼神了
关注喵知社,回复涂样人生获取电影资源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涂样人生》观后感(四):我于深蓝中独舞
约莫在去年这个时候的柏林电影节上,有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影片拿到了其中的泰迪熊奖最佳影片,要知道它的对手可是收获了金熊的《不要碰我》以及大热的《女继承者》,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注目,也不禁让人好奇它凭什么能从它们手上夺下此奖。
说到泰迪熊奖呢,是柏林电影节自1987年开始设立的奖项,针对的是电影节中各个单元里的LGBT题材影片,旨在通过这个奖项,来给这个目前还比较特殊的群体以更多的鼓励。
这部影片来自于两位巴西的年轻导演之手,自编自导。此前二人已经合作过两部同性题材的影视作品,到了这部,二人的磨合更加完好,最终带来了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得到了评论界与观众们的一致赞誉,当看完也会满意的点点头赞叹,这个奖颁的没毛病。
本片的原名是Tinta Bruta,大意即为“涂色”,这是本片的一个重要的象征性行为,稍后会详细说。而之所以要说片名,是因为最有趣在于国内翻译为了《涂样人生》,“涂样”字面意思就是涂色,然而又可以谐音到英语的Too Young,那么就又有了“太年轻”的意思,这层意思也暗合了主人公的少年身份以及本片所呈现的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故事发生在巴西的南部省会阿雷格里港。导演Marcio Reolon曾说:这个城市破败、无聊、沉闷,且有着极差的天气,人们争相逃离这个城市,去寻找他们的新生。这个则是本片的第一重主题。
而既然是LGBT题材,那么影片的故事必然是围绕着“同性恋”这个身份而进行的,而本片的主人公佩德罗正是一位年轻的男同性恋人士。在故事中,佩德罗的姐姐抛下了自己去了巴西东北部的阳光城市萨尔瓦多,而佩德罗还即将面临着审判。甚至他爱上的舞蹈学生里奥也像他的同学们一样拼命申请去外国深造。
他们身处的阿雷格里港的老城区逐渐被水流侵蚀,过不了多少年就将不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令人压抑的、对同性恋群体无暇关怀的环境之中,佩德罗的人生是无比灰暗的,即便他奋力地想走出阴霾,却依然无力去对抗这个环境所为他带来的一切。
通过这样的一种构建,导演输出了巴西社会的一种悲哀现状:在这样一个政治腐败、经济低迷的社会环境下,巴西人包括巴西LGBT群体的生活分崩离析,人们只能纷纷想办法去逃离,去寻找一片足够“美好”的乐土。这是本片的第二重主题。
主角佩德罗的个性是较为内向的,甚至对外界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他为此每天去进行五分钟的户外社交,与男友里奥的爱情,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第一次约着去和陌生人见面,第一次走进酒吧试图寻找真爱,佩德罗也一直克服自己的恐惧用一切去寻找出路。
佩德罗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极富创意的方式去维持生活:在直播网站上用荧光涂料在身体上涂抹出性感的图案并展示身体,以此获得认同和金钱。而有一次佩德罗在网上发现有人盗用了他人体彩绘的创意,抢走了他的观众,他决心把这个人约出来一决高下。由此引出了本片的第二个重要角色:里奥。这个人物的设置更像是主角佩德罗的对立面,他是热情而怀揣希望的,他心中始终的目标离开这座城市也成了最终故事走向的重要线索。
在醒目的提醒下,故事节奏被切割成了鲜明的三幕,每一幕都对应着主角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每一幕中也都存在着主角的一次“直播表演“,这是影片在视觉与美学层面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电脑摄像头的”主观视角“,在布满噪点的粗糙画质下,在昏暗的房间里,主角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与他人共舞,用各色的眩目涂料在身体上肆意留下了最自然最美丽的曲线。只有在这个时刻,内向恐惧的佩德罗才拥有着真正的”自我“。这恐怕也是当今时代下,”直播“为什么会如此之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毕竟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播,都是在互相满足的。影片中,网站上那一条条的留言,又何尝不是更多更多的寂寞恐惧的”佩德罗“呢。
从海报开始,这部影片就持续被深蓝色所笼罩着,这是种迷幻的颜色,也是种忧郁孤独的颜色。整部影片的绝大多数镜头都采用了这种色调,以此贴合主人公的孤寂又恐惧的心境。而在这种偏暗的影调与空间里展开人物的“舞蹈”呢,会让高饱和高亮度的荧光涂料显得更为醒目,在此的配合下,角色晃动的身姿美感更加的突出,而在他们的身影中,肆意的情绪开始舞动。
而诸多城市角落的展现,在摄影机所捕捉的视界里,无尽的疏离感磅礴而出,楼宇化作舞台,在角色“没落“的身影之下,情绪与气质成为了这部影片的绝对主角。而最后在一片深蓝中独舞的美丽,既是自由意志的化身,也是顽强身躯的具象,通过那抹抹的霓虹,迷人震撼到久久难忘。
在导演极有品味的选曲下,每一处音乐的使用都完美的契合了影像与所需要的情绪,强烈的节奏性,强烈的感染力,观看时简直要与角色一起扭动。完成了很完满的一次情绪外化,影像空间不仅充满了视感,也是被听感完全占满的。真正的做到了具有视听的电影。
随着电影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如今此般题材的“卖惨“化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特定群体的心理聚焦,不去追求大开大合的戏剧冲突,选用细腻的手法去“润物细无声”,这才是现今值得鼓励的创作方向。并且在如今”同质化“的创作情况下,本片没有仅仅停留在群体关怀。而是通过整体构建进行了对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探讨:对于社会倒退的控诉,和对底层人民的生存与抗争的呐喊。如果一部电影,能在电影美学的层面上有自己的风格,同时能兼具像这样优秀的多重表达,那么便可以称作一部比较完美的电影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涂样人生》观后感(五):霓虹男孩 涂样人生
《涂样人生》赢走了今年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打败了同时提名泰迪熊奖的另外两部电影:一部是拿到金熊奖的罗马尼亚电影《不要碰我》,另一部则是口碑爆炸的巴拉圭女同电影《女继承人》,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然而我认为《涂样人生》绝对有它赢的理由: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从摄影、叙事、音乐、表演到立意它都十分优秀,它绝对是2018年不容错过同志佳片。
男主角Shico Menegat饰演佩德罗《涂样人生》讲述的是在巴西南部省会阿雷格里港的一个叫佩德罗的男孩的生活。导演Marcio Reolon在领奖时说,电影试图讲述一个男孩的恐惧以及欲望的碰撞。佩德罗生性内向,恐惧社交害怕出门,和姐姐生活在一起。他因同志身份被人凌霸,终于有一天他奋起抵抗且因此刺瞎了对方的一只眼睛,还因此被勒令退学。随着自己暴力犯罪的审判日渐逼近,而相依为命的姐姐又要离开他到巴西东北部城市萨尔瓦多去开展新生,为了维持生活,他在成人直播网站上给自己取名叫做Neonboy(霓虹男孩),并独创地用彩绘在身体上涂抹出性感的图样且展示身体,以此获得认同和金钱。有一次佩德罗在网上发现有人盗用了他人体彩绘的创意,抢走了他的观众,他决心把这个人约出来一决高下。《涂样人生》的故事就从这个在夜色里闪闪发光的男孩身上逐渐展开,跟随着他找到了盗取他创意的舞蹈学生里奥并坠入爱河,跟随着他的爱与恨,把巴西南部城市里的同志人生描摹得格外生动。
导演Marcio Reolon/Filipe Matzembacher和两个主演出席柏林电影节如果《涂样人生》仅仅局限在男孩的同志身份,或许这只是一部普通的同志电影。然而电影已经跳出了传统同志片纠结于同志身份认同、恐同人士对同志群体的迫害等叙事的窠臼,宏大且完整地展现了在巴西南部城市的一个男孩的真实生活,同志不过是他身上的一个标签而已。在柏林电影节《涂样人生》放映前,导演Marcio Reolon到场,简单介绍了他的家乡,也就是电影拍摄地阿雷格里港的简单情况:这个城市破败、无聊、沉闷,且有着极差的天气,人们争相逃离这个城市,去寻找他们的新生。在电影中,佩德罗的姐姐抛下自己内向且即将面临审判的弟弟去了巴西东北部的阳光城市萨尔瓦多,而佩德罗爱上的舞蹈学生里奥也像他的同学一样拼命申请去外国深造。借助一个黑人女同志之口,导演向我们讲述阿雷格里港的老城区逐渐被水流侵蚀,过不了多少年就将不复存在的现实。在这样的一个令人压抑的、对同志群体并不关怀的环境之中,佩德罗的人生的沉沉浮浮显得如此不被人在意,即便他奋力地想避开阴影,走入新生。每天五分钟的户外社交,与男友的爱情,与奶奶的祖孙相依,第一次和陌生人的约见,第一次走进酒吧试图寻找真爱,佩德罗克服自己的恐惧用一切去寻找出路,却依然敌不过命运对他无情的玩弄。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印证了导演的政治诉求:在巴西政治腐败、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巴西人包括巴西同志的生活分崩离析,人们只能纷纷逃离故乡,去寻找梦幻中的伊甸园。(PS:导演对柏林是真爱,当然了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入围了柏林电影节,这次杀回柏林也算是两情相悦)
与其说《涂样人生》讲的是色彩缤纷、噱头满满的同志性爱直播、人体彩绘,不如说它是在讲人生。在同志电影去标签化的今天,南美电影越发彰显出生猛的力量。得益于南美逐渐开化的社会风气,南美同志电影近年来趋向于不再关注同志身份认知,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大环境对同志群体的影响。本届入围柏林电影节的几部南美同志电影:《女继承者》讲的是萧条经济环境下中产阶级的没落,《玛丽莲》讲的是阿根廷乡村家庭管教对追寻自我的变装者的压迫,而《涂样人生》则控诉了巴西社会的倒退和小人物命运的抗争。这几部电影中的同志元素,都很好地辅助了电影的主题和立意,并不是附加的噱头,而更多的是浑然天成的人物塑造必要,这对同志电影”平常化“、”同质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法忘记电影的结尾,那个被生活深深伤害了的男孩佩德罗,他不会跳舞,却最终披上最美的油彩,在轰鸣的歌声中、在凌冽的夜色中恣意摆动,身体划出自由的符号,灵魂披上七彩的霓虹。他像每一个被命运打压的小人物,因为不屈服命运而勇敢;他像因同志身份被排挤的我们,不甘心被歧视而奋起抗争;他更像这世界里,每个人都爱别人,却不知道爱自己的自己:爱情会带走你的涂料,却一定带不走你自己闪闪发光的霓虹色彩。
:本片配乐简直神了,导演乐品无敌,看电影时我差点在座位上扭起来,求原声!求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