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是一本由[美] 基兰•塞蒂亚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读后感(一):人生顽疾之综合疗法
自己一直或多或少受到“往哪里去”和“路怎么走”这样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借着不可捉摸的人生际遇时而会迸发成个人精神危机。书是个药铺,而且药还得自己抓,从《杜甫评传》到《论语今读》,从《哲学的慰藉》到《何为良好生活》,从《Stoner》到《夜航西飞》等等,凡此种种,中药西药一起吃。虽然读到Midlife时自己并没有在“病”中,不想它却回应了一直以来困惑的许多问题,至少有安慰剂的效果。 本书的主题看似是中年危机,其实是探索如何解决人的价值/价值感问题,如何面对“得到的都是侥幸啊,失去的才是人生”的错失,如何处理像“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样的悔恨,面对“人固有一死”时该如何自处,怎么避免西西弗斯那样重复而无意义感的生活。只是人到中年,这些问题带来的病情可能更严重,症状更明显。作者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发,寻找一个个药方,利己主义悖论、存在主义价值、不要过于迷恋于人生的可能性(选择权)、时间中性与偏好未来、无我与冥想。或新奇或老套,或微烧脑或略鸡汤,总之读起来手不释卷。 问题意识还体现在不停以设问推动思考和论证节奏。作者说这本书是自救指南(回应18世纪之前道德哲学和自我拯救混融的传统)。为治病尝百草,对任何一种方案的疗效都抱有警惕,时时设问,哲学、文学、经济学等各种解决方案或者思想资源的疗效好不好,作者给出了这份实验报告。在严谨思辨中充满坦诚,偶尔幽默。 一些问题是绝症,不要期待哲学能给你根治方案,很多时候哲学提供的只能是“认知疗法”(改变的是对问题的认知而不是解决问题)。比如面对人之必死,哲学无法帮你永生,唯有死亡本身能够完全平息死亡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但是辨析我们恐惧死亡时究竟在害怕什么,用“时间中性”来消解“偏好未来”,永生之不合理无法解答人自我保存之本能等,你会在面对“人之必死”这个问题时得到一些宽慰。碰到对自己这么有疗效的一本小册子,就算偶尔有些语焉不详,或者关于剥离形而上之“无我”而谈论冥想等地方可能被诟病失之浅薄,它仍值得五星推荐。 最后,本书也使用了很多思想实验作为哲学思考工具,非常有意思。更多的哲学思考工具和思想实验,推荐正在阅读中的《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读后感(二):一个哲学家的自我和解
尽管作者在作品中讲述了自己可能发展的方向,医学、诗歌和哲学,但是我还是无比羡慕他选择的哲学方向,有太多的先哲和理论方法能够帮助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他当前面临的中年危机。
从作品中能简单的窥视或者说揣测一下作者的生活:麻省理工哲学系教授,生活在自己满意的“中西部”城市,35岁前的生活用世俗角度来讲算是平稳幸福,有一个支持他的妻子和几个孩子,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但即使这样,奢侈的中年危机还是悄然而至了,似乎人生就像那个巨大的叔本华钟摆,在无聊和痛苦之中,失去了足够的激情,慢慢的停滞下来了。生活似乎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没有更多的目标去追求,也没有更多的热忱倾注在本来的工作中,但仅仅维持当前的生活就已经劳神费力、筋疲力竭了。
一个哲学家尚且如此,看着我手里的保温杯,所谓的中年危机,似乎越来越提前,而我们也越来越靠近那样的年龄,经历种种的痛苦并理解世事间种种的无可奈何。
我从来没有如此羡慕过一个哲学家,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讲,一方面让我感觉他像是对着某一个假象的对象进行心理学方向的认知疗法,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哲学知识,同时他也确实足够有趣。在这种情况下更像是一个咨询师与患者(这个词或许不太恰当,精神的问题更多出于社会道德与期望,而非个体。)进行漫长、开诚布公的沟通,进行了共同的扶持、滋养及成长。另一方面,这个假想的患者又能将每一步过程提炼开来,形成有组织的架构,探究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从根基上探讨生活的概念,进一步向我们讲述错失、妥协、与自我的和解,对死亡的认知,以及能做的活在当下。
而所谓的这本指南与自救手册,不过是患者在治愈后留下的一些资料,人生重重迷雾森林中撒下的面包屑,本身就包含着友好与善意,薄薄的一本却也让人觉得有足够的温馨。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看《鸟人》,想着代达罗斯之殇,伊卡洛斯的追求、信仰与无可奈何的命运,总觉得人生是往复的重重迷楼,如书中密尔所说,艺术和灵性的知觉能够从迷楼的窗户中飞跃而出。
我现在依然存在一些这样的想法,也接受叔本华的一些观念。
但也正如作者所讲叔本华的一些谬误,实现目标的过程并非全然痛苦,也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终结性的。
那么用作者推崇的认知疗法来结束这段书评吧
【与当下相比,过去和未来不值一提。】
.因为这是生死对称之镜之中的一道光芒呀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读后感(三):给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我不到40,我有“中年危机”
“令人陷入危机的是中年的存在主义问题,你尽可以早在20岁或迟至70岁提出它们。” ——基兰·塞蒂亚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现在几岁? “中年危机”这个词虽不陌生,但在潜意识里,这是一个离我们还很~遥远的状态, 可是在理想国出版的新书《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一书中,基兰·塞蒂亚教授则认为我们的中年危机与年龄并无太大联系,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 “眼前看不到乐趣,过往也不值得铭记。”( 引用 《斯通纳》约翰·威廉斯) 也就是说,即使你在30岁,甚至是20岁,只要处在“幸福U型曲线最低点”,也可能会迎来你的“中年危机”。 所以,在必然到来的中年之前,读一读这本“中年危机自救指南”或许会给你带来解决危机的一点新思考。 —————————— 少年成名的天才、功成名就的大师,也会有中年危机吗? 母庸质疑,有。 早在“中年危机”一词得名之前,就有学者通过整理发现这一状态那些天才艺术家身上就已经出现: 在完成他最出名的歌剧作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后,步入中年的焦阿基诺·罗西尼就基本停止了创作; 以勤奋多产而著称的米开朗琪罗也在40-45岁经历了没有作品问世的时段... 所以,在阅读本书前,希望你能正视可能迎来的“中年危机”,毕竟,这也是天才们的“必经之路”。 -------------------------- 为错失的机会和选择而惋惜;为过去的事情而悔恨;为未来可能的空虚而担忧... 如果你也拥有(或担心会陷入)以上三种强烈的心理,欢迎你翻开这本书,开始“自救”之旅。 但在此之前,在“中年危机”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如何实现规避的方法。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曾在自己的自传中写下过一段关于自我拯救时的一段思考: 我从未动摇过这一信念, 即幸福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检验标准, 以及生活的目的。 但我现在认为, 只有不把这个目的当作直接目标, 它才能够实现。(我认为)只有那些人会幸福, 他们的心思都在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情上, 在他人的幸福、人类的进步上, 甚至在一些艺术追求上。 他们不以这些为手段, 而将其本身当作理想的目的。 于是当他们把眼光放在别的事物上时, 也顺便找到了自身的幸福。 密尔通过这段话所表达的见解有个名字:利己主义悖论。 该悖论认为,我们对个人幸福的执着追求(或者说利己主义),将干扰甚至妨碍幸福的实现。——因为若你完全沉迷于自我,你将缺少关心的事物,更加难以从其他地方感到幸福。 这并非让你转向利他主义,而是提醒我们:试图多把眼光放在其他的事物上,例如社会的进步,艺术的追求和人类情感的表达上,这样,满足的时刻也许会更频繁的降临。 这些建议听起来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这却是我们走近“中年危机”前准备活动, 现在,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作者都列举了哪些帮助我们面对错失、悔恨和空虚的方法吧! 也许你读过之后变得豁然开朗,也许仍旧会是一头雾水,但这有什么重要的呢? 想想“利己主义悖论”,不报“期待”,没有“收获”的阅读,可能会在未来帮助你解决掉“中年危机”也说不定呢?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读后感(四):哲学家的中年危机药方
适用人群:通常为20岁~70岁的成年人,对那些过早开始怀疑人生价值、意义,思考重复、死亡等议题的未成年人也适用,不分男女。
[以下为哲学药方剧透,病症种类和描述并不完全]
1.心理利己主义(第一章)
症状描述:对自己以外的事情不甚关心(往往自己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缺乏为一些(其他)人和事付出之后收获的独特感受。
病情分析:药师(作者)基兰·塞蒂亚在这里借用密尔的引段来说明,真正的幸福源于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情,因此那些只关心自己的人无法获得完整的人生幸福:
我从未动摇过这一信念, 即幸福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检验标准, 以及生活的目的。 但我现在认为, 只有不把这个目的当作直接目标, 它才能够实现。(我认为)只有那些人会幸福, 他们的心思都在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情上, 在他人的幸福、人类的进步上, 甚至在一些艺术追求上。 他们不以这些为手段, 而将其本身当作理想的目的。 于是当他们把眼光放在别的事物上时, 也顺便找到了自身的幸福。[以上为约翰·密尔原话]这里有一个所谓的利己主义悖论,即如果一个人出于自私的目的去做“利他行为”,他无法感受到这种付出中存在的独特东西,也无法获得为他人付出带来的幸福。
药方: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中年人,试着(真心实意地)关心一下自己之外的人事物,为他们做点什么。
备注:如果你对伦理学感兴趣,这里药师忘了交代和心理利己主义对应的伦理利己主义,即根据“人皆自私”的这一经验(这一经验本身也站不住脚,如书中的密尔和提到的那些献身的例子都能说明,并非人皆自私,这种说法是个阴谋论),得出“我也应该只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伦理主张。上面提到的利己主义悖论可以用来反驳它,如果你只为自己,无法获得全部的幸福,反之,即使是出于自己幸福的考虑,你也应该真诚地为他人的幸福做点什么。
2.生命被缓和性活动盘踞(第一章)
症状描述:将过多注意力倾注到缓和性活动上,诸如消除社会不公,参与政治行动,应对饥荒、灾害及战争等最好从未发生的事情,缺乏对个人兴趣发展和闲暇的关注,无法想象万一哪天这些“挣扎与匮乏”都没了,自己活着还能做点什么。
病情分析:还是从密尔的精神崩溃入手,讲述年少成名、对人类状况充满忧思的密尔发现,华兹华斯的诗歌给了他不一样的东西,和他之前关心的那些事情有本质区别,再结合亚里士多德对沉思这种看起来多余活动的褒奖(它不需要“挣扎与匮乏”来维系),药师吐槽道:
现代生活有各种待满足的需求, 需要支付的账单,需要喂饱的肚子, 需要解决的困扰, 盘踞着“挣扎和匮乏”。想想那种除了睡觉别无所求的日子 :暂时忘掉还有孩子要照顾,不用去做公司的救火员, 无须绞尽脑汁讨好你的伴侣。 别误会我的意思,这些事情固然都很重要。 它们的价值也许是终极的, 但本质上仍是缓和的。 当你被绑着去完成这些事务, 像推磨一 样无聊, 日复一日, 也许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你想做却不是必须完成的事了。药方:发展一些不只有缓和性的兴趣爱好(具有“存在主义”价值的爱好),如打高尔夫球,研习哲学和高雅艺术,讲幽默故事、听流行音乐、游泳及帆船运动等。
3.妄图成为多面手/职业“斜杠中年”(第二章)
症状描述:诗人/哲学家/医生/建筑师/导演……几乎什么都想做,然而财力有限,需要一份固定的工作糊口,只能选择其中一份,错失其他,为此颇感懊恼。
病情分析:一个具体微小的例子:你既想听一个颇感兴趣的关于星际旅行的讲座,又想去参加一个希望深交但还不熟的朋友搞的趴体,两者时间冲突并且只此一次机会。随后药师告诉你,你无法权衡到底该选哪个,因为两者是不可通约的,你找不到统一的度量标准去给它们分个高下然后选择那个更高的选项。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你的各种无法同时选择的爱好或职业规划,它们也是异质的,so be it。否则:
要实现价值间的可通约性, 你必须抛弃不同种幸福的多样性和有别性。 你也必须仅关注你享有的数量,而非品质或对象。你的欲望必须极度简化,这要求你消灭掉大部分美好的事物,或者漠然地对待它们。‘这样一来你过的就算不上人类的生活,”就像柏拉图在《斐勒布篇》(Philebus )里写道的,“而是软体动物、海洋中有壳动物的生活。’药方:告诉自己:错失是多彩人生的无情副作用, 它是美好事物存在的反映。尽管我可能会因遗憾而后悔,并且期望万事顺利、心想事成,但事情注定如此,我没有办法完全满足自己的欲望。
4.怀念青春(第二章)
症状描述:怀念自己前路未定、还有无限可能的时候,反观现在,觉得人生晦暗无趣。
病情分析:药师拿了一个现成的病例,来自布克奖短名单小说《曼哈顿的孤独诊所》主人公保罗·奥罗克的第一身经验,他爱各种未兑现的选择胜过要一个孩子,因为有了孩子意味着:
你不能去饭店了,不能去百老汇看剧了,什么电影、博物馆、艺术馆,以及这座城市提供的其他所有活动, 这一切都没有了。尽管对于保罗来说,这些“并非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 因为这些场所我过去享受得也不多。 但是这些东西以选择的形式留在了我的生活中, 而选择十分重要。“[每一个]夜晚都是无限的可能性过期的夜晚,都是虚度人生的夜晚, 都是机会被一笔勾销的夜晚, 而这些机会本可用来不断发展、探索、冒险、希望和生活”,这对保罗来说太难接受了。
这看起来很自然,但其中颇有荒诞的地方,药师提出一个思想实验:
设想一下有 A、B 和 C 三种局面按优劣顺次排列,三者之中,相比 C 你更喜欢 B,而相比 B 你更喜欢 A,可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现在假设就像保罗坚信的那样, 拥有更多选择很重要 :多个备选项的存在就具有终极价值, 加上它们作为备选项本身也有价值。 这样一来, 同时拥有 B 和 C 的选择权就优于选择 B 而放弃其他可能性, 这听起来不错。 可是诡异的是,如果 A 只略微比 B 好一点点, 且“还有选择”本身就具有价值, 那么显然同时拥有 B 或 C 的选择权就 优于仅选择 A, 哪怕单独来看相比 B 或 C 你更喜欢 A。
保罗在乎的,也是很多怀念无限可能的中年人在意的,似乎也是这种选择权,但它被我们高估了。
药方:你有理由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挫败的工 作、失败的婚姻、糟糕的身体状况 — 但是改变具有的吸引力本身可能就有欺骗性。因为拥有选择具有价值,你将怀念拥有它们的滋味,这是支持怀旧的一个理由。 但这一价值很容易被高估。
备注:这里所说的选择权的失去和存在主义式的危机不同,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人没有经过慎重考虑被社会惯习推着走,他可能没有做过选择,因而特别在乎选择本身具有的价值。而我们讨论的语境里,这个人考虑过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也做出了符合自己价值设定的选择。
如果这个药方对你并不起效,药师还准备了加强药方让你进一步认清状况,请接着看。
我们年轻的时候在作出一些重要选择时并不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时至多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自己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随着年岁增长我们才渐渐对自己错过的东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是造成错失的遗憾越来越重的原因。在这里关键的差别不是你年纪大了,而是掌握的信息上的差别,你现在发现了这些事实,但你不可能期望自己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就预料到这些。
掌握信息增加也有一个好处,对比一下现在和你刚踏入社会的时候,现在的你不再是漫无方向的愣头青。换句话说,选择面越来越窄也是职业或人生进展的必然,否则我们永远会停留在入门阶段,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也不擅长,什么都想做,但做什么都没有头绪。
加强药方:错失带来的伤痛不可避免,因为你的阅历在增长,后见之明比先见之明更容易出现,想想阅历增长带给你的好处。
5.后悔自己犯下的错误(第三章)
症状描述:觉得自己目前的职业、爱人、孩子等等都是错误,不该出现,想要重新来过。
病情分析:一个具体的病例,娜塔莉想要成为一个钢琴家,但这条路充满风险她未必能如意,她选择了更容易达成的另一种人生:一名公司律师。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惊喜,娜塔莉常常会怀疑自己的选择。
药师拿出已故哲学家德里克 · 帕菲特(Derek Parfit)的思想实验作为诊断工具:
假设你身体状况特殊,将给接下来 3 个月内怀上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受影响的孩子会先天患上一种无法治愈的功能紊乱如慢性关节疼痛, 或反复发作的偏头痛,这一紊乱会损害他 / 她的生活质量。由于一时疏忽或别的原因,你忽略了这一点,你的孩子诞生了,是一个男孩。现在你的儿子就在这里, 他一天天长大,也日复一日地挣扎。 尽管被预见到的病痛折磨着, 他的生活总的来说很幸福。 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你应该等待。 但是现在呢?你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吗?你该期望获得改写过去的能力,抹去你儿子存在的痕迹,从头再来吗?恐怕不会。[对原文有所改动]根据同样的道理,如果娜塔莉有了孩子, 她可以这样对自己说 :
不可否认这份工作很无趣, 我可能更喜欢其他工作。 但要是我没有念法 学院, 我就不会认识我丈夫阿尔。 而如果我没有认识他, 就怀 不上我女儿萨曼莎。 如果我坚持弹钢琴,萨曼莎就不会存在了。 我是那么爱她,我不会情愿重新来过的。我不否认现在的生活会让我失去一些 — 尽管有智者告诉我失去是不可避免的 — 但总的来说我不后悔,我也不认为应该后悔。药方:(仅限对自愿有了孩子且热爱自己的孩子的家长)想想活着的孩子,如果重新来过他或她可能就不复存在,你不会想要看到这种状况。
对于没有孩子或不想要孩子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合格的药方,诊断继续。
如果你目前的生活状况整体来说尚可,那么哲学家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的论证也许能帮上点忙,如同孩子一样,当我们回望过去,那些本不该发生的事件,可以因为随之而来的各种活动、物品和亲密关系得到辩护。但这些仅限于能够给我们带来认同的东西:
我们出于为自身的合理考虑, 会把一些事物与自己联系起来, 不只是空洞的形而上学同一性, 还有计划、友谊和我们个人履历、性格中最重要的特质,至少是特质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生活很美好, 我们就有同样的理由为拥有这样的生活、而非其他截然不同但更好的生活而感到高兴。 就像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为取代我们的别人的存在而喜悦, 就算他过得比我们更好、更幸福。药方:想想那些能够给我们带来身份认同的活动、物品和亲密关系,如果一切重来,它们也会随之消散。
以上这个药方也仅限于生活状况不错的人,对于过得不好且明知有更好选择的人而言,问题仍在。
如果娜塔莉没有孩子,且认为做一个律师明显不如做钢琴家带来的幸福感,她有什么理由不后悔?
药师提醒我们回到做出选择的现场。
当娜塔莉选择律师而非钢琴家的时候,她的判断依据是前者风险不高但是收入体面,能过上质量不错的生活,而要成为一个钢琴师,尽管有可能收入和幸福度都很高,但更大的可能是收入微薄,人生失意。如果是出于对风险的厌恶,娜塔莉选择了律师,那么后来她回过头来反悔,依托的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对比,即使重新来过她也不会选择成为钢琴家。
药方:不要引入后见之明,回到你当时做出选择的现场,只要你是风险厌恶并且选择时并未失掉理性,重新来过你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读后感(五):正经历“¼人生危机”的我,被这本通俗哲学书治愈了
最近看了这本关于“中年危机”的书:《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虽然尚未至标准意义上的“中年”,但书中的很多内容让我深有共鸣。
这大概是因为,正如我们这代年轻人常常自嘲的那样:“中年危机”已经提前来了。
但准确来说,“中年危机”似乎不足以形容年轻人所面临的危机。有一种说法,年轻人面临的危机是“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那么,“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到底指什么?它与“中年危机”有什么差异?我从《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中收获了哪些治愈危机的方法呢?
1.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青年人的危机,大多与迷茫和漂泊感有关:
人生进程已过四分之一,马上面临“三十而立”,但却依旧没有归属、没有明确的方向,整个人就像悬浮在空中。
但据我的观察,迷茫导致的危机,也并非呈现同一种形态。年轻人中,至少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危机,我将它们归类如下:
欲求难满型危机
动力缺失型危机
左右为难型危机
当代年轻人身上的这些危机,也许导向了相同的终点:很多年轻人缺乏斗志,走向“佛系”,追求低欲望生活。但危机背后的成因却各不相同。
1)欲求难满型危机
欲求难满型危机,本质上是社会危机的折射。
欲求难满,是指年轻人追求更高收入、更好生活时,遭遇挫折,人生的天花板提前到来。
但他们的欲望难以满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出色,而更多要归结于经济增长疲软、劳动回报率越来越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等社会性原因。
二十岁出头时,他们有斗志、有决心,想要大展拳脚。
但进入社会几年,生活的重锤却密集地砸下来。曾经的愿望和理想,变成奢望和天边遥不可及的云彩。
逆袭?呵,遥遥无期。
2)动力缺失型危机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关于年轻人的迷茫。
在那期节目里,梁文道讲了一个现象:他做读书节目时,被观众、读者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关于价值观选择、人生意义这一类的问题,问这些问题的大多是年轻人,但也不乏年长者。
梁文道说,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社会中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没有给到足够资源,去帮助个体对意义和价值进行探寻。
比如学校,急于向年轻人灌输一些价值观,却不给学生空间去怀疑、批判、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
这会造成一个问题:当那些学生们长大,在现实中遭受打击了,他们会发现,他们从小被灌输的那些价值观未必是真理,这个时候,TA就会感到虚无,会怀疑一切。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又经历价值观被颠覆的年轻人,很容易陷入我所说的“动力缺失型危机”。
因为他们前面十几二十年的人生是被外力推动前进的,他们的动力来自于在教育体制中获得好成绩、好名次。
一旦他们脱离了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体制,进入更宽阔的人生竞技场,他们很容易失去目标,进而失去动力,像一只马达突然熄火的小船漂浮在湖中央。
3)左右为难型危机
左右为难型危机是社会期望与自我意志之间的冲突和搏斗。
一意孤行做自己完全不顾社会期望的人不会有太多迷茫,一门心思追求大众认可的成功的人也没有时间迷茫。
只有生活在夹缝中的人才会迷茫,TA既怀疑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那种“好生活”的合理性,又不能敞怀接受不走寻常路的生活提议。在推拉和撕扯中,迷茫和危机自然来了。
面对人生选择左右为难时,很多人习惯于拖延、不做决定。
因为这种选择极其艰难,因为没有哪一个选项绝对“正确”。这也意味着无论选择哪个,我们都有后悔的余地。
于是,很多选择被搁置,很多问题变得悬而未决。
欲求难满、动力缺失、左右为难,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危机,都指向一个核心的方向:到底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到底怎样度过这一生?如何面对可能会降临于未来的悔恨?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探讨了人生除了忙于生计还需要什么追求,如何打破人生单调无聊的重复状态,以及如何避免人生的悔恨等问题,对于缓解我们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2.若人生仅满足“完成计划”,则必将遭遇计划完成后的无聊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有“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美好梦想,认为实现了财务自由,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年轻人的这种愿望,透露出关于他们生活的一个真相:当下的生活是不怎么愉快的,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和意义,它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实现理想生活的手段和途径。
这种想法里蕴含着一种危险:
且不说财务自由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实现的空想,怀着这种偏执观念生活的人,很难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如果TA一辈子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那么TA也就错失了本可以体验到的很多乐趣。
即便有人真的通过牺牲当下而换取到了财务自由,当自由真正实现的那一刻,很难确保TA不会感到空虚。
这种想法是一种常见的“计划/任务驱动型”的人生态度——人生是由一连串的计划和任务构成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很可能是艰辛的,人生的喜悦和满足全在于实现目标。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一书认为,这种人生态度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生命就像一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
他的意思是说:想要的东西尚未拥有,你会感到痛苦;但如果欲望得以满足,目标得以实现,你又会发现自己变得漫无目的、情绪低落;因为生活需要方向,而方向就是未获满足的欲望。
叔本华观点中最闪耀之处在于,他发现当我们以目标驱动人生时,我们追逐目标的这个过程是自我毁灭的——
你尽力完成目标,但在目标完成的那一刻,这件事(任务/计划)就被驱逐出了你的生活。就好像你交朋友是为了与他们分别;你谈恋爱结婚是为了让感情走向终结。
这样的生活中,所有的乐趣都在你预期要实现一个目标却尚未实现时。当目标被实现时,它能给予你的乐趣也就所剩无几。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你所期待实现的那些目标,无论是考试名次提升10名也好,工作升职加薪也好,你所体验到的最大乐趣,是否都在对实现目标的想象中?当目标实现后,你的快乐是否反而不能维持太久?
“达标式人生”中的种种目标,就是“终结性的”活动:它们的目标就是终结它们自己,然后消亡。求职、做一项具体工作、写一本书等等,都是“终结性的”。
这些“终结性的”活动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就在于,一旦它们被实现,它们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而你不得不通过追逐更多类似的活动,来填补空虚。
那么,如何跳出叔本华所说的“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的怪圈呢?
作者提出的建议是专注于“非终结性的”价值。也就是说,你做一件事,不要仅仅为了完成它,也不要以完成它为目的,而要体会其中的乐趣,爱上这件事本身。
比如我写一篇文章是“终结性的”,但在写作中进行思考却是“非终结性的”。再比如,你在工作中给自己定一个升职加薪的目标是终结性的,而你在此过程中追求自我的完善,则是非终结性的。
作者还说,如果你不得不每天从事,像西西弗斯搬大石一样无聊单调的工作,那么别忘了:你还有其它更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可以选择。
关于如何选择目标,作者还给出了几点建议:
对个人幸福的执着追求,会干扰甚至妨碍幸福的实现;你必须关心自己之外的事物,才能获得幸福。这是利他的幸福。
帮助他人,消除人生的缺憾和匮乏,固然都是很重要的人生目标。但在这些目标之外,在完成这些目标之后,为了使你的人生不空虚,你也需要一些具有存在主义价值的活动;比如哲学思考、艺术沉思、听流行音乐、进行运动和游戏等等。
3.如何应对未来人生中可能降临的悔恨?
悔恨,是人生的毒药。
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幸福,一旦你去设想“如果当初选择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更幸福”,你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顷刻间就会大打折扣。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不坚定的丁克人士,他们既不想生孩子,又不想不生孩子。因为无论做哪种选择,似乎都会后悔。
著名女作家伍尔夫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表达过对自己不生孩子的决定的悔恨:
多年前,在利顿的事之后,我登上拜罗伊特的山丘,对自己说,绝不假装认为那些你不曾拥有的东西是不值得拥有的;我觉得这是个好想法。至少这些想法会时常萦绕在我脑海里。例如,绝不假装以为孩子能被其他东西代替。
伍尔夫没有生孩子,她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作,并写出了伟大的作品,但连她自己都不能确认,她的作品能否取代子女的价值,作品成功能带给她的快乐,是否比孩子能带来的快乐多。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悔恨,避免悔恨呢?
作者给出了3个建议:
第一,盘点一下当下生活中的各种收获、成就和亲密关系。
想一想,如果你的生活可以按另一种方式重来一遍,那么你当下所珍惜的一切都有可能不复存在。
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重来一遍吗?
第二,如果你认为你没有选择的那种生活,比正在经历的生活更美好,那该怎么办呢?
作者提醒我们,不要以后见之明去看待当初的选择,而要回到做出选择的现场。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案例的主人公娜塔莉从小就热爱弹钢琴,但在她选择人生道路时,却放弃了钢琴家的选择而选择做一名律师,并进入了大学法律系。
那么,成为律师的娜塔莉,如何才能避免对于不能成为钢琴家的选择的悔恨呢?
作者提醒我们,虽然钢琴家这个职业选择更诱人,但同时,它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娜塔莉当初选择放弃成为钢琴家,那一定意味着她是一个风险厌恶者。那也意味着,即使可以再选一次,厌恶风险的娜塔莉也有可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第三,无知是福。作者建议,为了避免悔恨,我们最好对于已经失去的一切,保持一定程度的无知;并且将自己当下的生活经营得比预期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