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读后感精选10篇

  《风从海上来》是一本由姚瑶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一):读后闲思

  我是从高三的时候知道姚瑶的,在一本文艺杂志上看到她写的短篇小说《明日》,那是一个我喜欢的不得了的故事,里面描写的南十字星座、灰白的落雪,女主角说话的样子,实在是太过娴熟的细腻,每一样都让我心颤抖着。我在高考前反复地读这篇文字,推荐给最亲近的人,一遍一遍地揣摩它的标题,明日。明日,为什么要叫明日呢?

  然后我在网上搜索姚瑶,读过几篇她早期的文。

  姚瑶笔下的主角总是有着固定的调性,她们独来独往,情感丰富,说话平缓,表情柔和。我能从她的文字中看到与全世界都无关的一张冷面下倔强的躯壳。这种形象太过熟悉,我太明白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种人的存在了,以至于我总是猜想姚瑶的小说是不是都在写她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悲伤的人,你可能会觉得这本小说很有趣。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那么这本小说可能不会与你有太多共鸣。小说的基调是灰白的,尽管那么多不一样的交织的情感呈现,让我记住的却是主角总是在哭泣。怎么会有那么暗无天日的世界呢?怎么会有悲观到那么彻底的人呢?这是姚瑶的主人公,永远悲伤的永远怪异的人。

  就像很多自说自话的隐喻堆积在一起,春夏秋冬,喜怒哀乐,永远是一个人的事。

  我分两天读完了它,最喜欢的是Joey和桑柔书信来往的部分。它让我想起了之前我给别人写信的时候那种小心和期待。我读信的时候会比看书更认真一点,我喜欢信中人所用的每一种腔调,它总是会有栩栩如生的力量让人觉得落笔人就透明的站在你面前。

  我已经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小说了,这本小说仿佛让我回到了我的高中时代,那个总是喜欢慢吞吞讲话的小女孩和她的世界。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二):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不知为何,眼睛酸涩了起来,心里闷闷的,原以为诸如《风从海上来》之类偏文艺的书基调该是轻快明亮,同海一般畅然,但我读完却是深沉的难过,整个基调似海一般灰蓝、又似海一般沉寂。

  这种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虐心上一次感受到还是因为看了玖月晞大大的《白色橄榄树》,这本同大大之前的《亲爱的》系列不一样,就搞不懂了,悲伤的基调书名就一定得带点白色忧郁或者是蓝色感伤?李瓒与宋冉虽然虐心吧,但好歹人家最后还在一起了,反观桑柔和Joey却是真正的天人永隔,桑柔这么一个冷心冷情的人,Joey在敲开她的心房,好不容易教会她如何爱人之后残忍离开,虽说这不是他的本意,但这不是更残忍?更让人无法接受吗?

  是呀,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属于他的英雄梦啊。他们渴望抛头颅洒热血的沙场征战生涯,哪怕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在,他们也从未停止过内心的渴望。于是,李瓒毅然从后方拆弹员去往前线,Joey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作为一个人道主义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各个战争国家救援;他们有着自己的血性和责任感,无法否认他们都是优秀的人,他们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但是他们难道不自私吗?宋冉最后得到的李瓒患有战后PTSD,她只有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她敏感的男友;桑柔呢?比她更惨,从一开始的前男友—江延,不过是为了弥补而衍生的责任感,没有爱情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相互迁就、彼此将就的得过且过。我以为遇到Joey是桑柔的幸运,可是事实却是无尽的悲伤,“那种褪去了生命活力与色彩的孤单,那种剔骨除肉,只剩下真相的孤单。”在我看来Joey是多么自私的人啊:她为了他,成为了一个像他一样的勇敢的人,靠着一腔真心追去了那个“从出生开始就在为苦难还债的国家”,她难道不害怕吗?怕啊,怎么会不怕呢?不过是觉得他不在了,活着就只是活着了啊,有一丝的希望总要拼一下啊!而他呢?却像个胆小鬼一样怕给心爱的姑娘带来不幸,退缩了,最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借口偏要是和战地记者的前女友复合,呵!厌恶这种打着为你好,却往心口上扎刀的行径。为什么不能好好珍惜所剩不多的生命呢?相互折磨,至死。

  桑柔带着Joey的回忆继续生活,虽然书中未提及,到我想哀莫大于心死,她怕是再也没了爱人的勇气,这一次极致的爱恋已是足够……

  这类题材的小说真的读到最后也是需要极大地勇气的,不像《白色橄榄树》还有个happy ending聊以慰藉,真真是粘稠到极致的蓝色,像海一般的绝望、忧伤。我知道作者是想关注为国为人类事业奉献的特殊人群,他们出生入死像个钢铁侠一样无畏,他们同样也有软弱的心肠,也会害怕,也会崩溃,但面对属于他们的责任,从来没有放弃一说,有的只有奋力前行。致力于治愈他人苦难的Joey治愈了她不会爱人的冷漠与疏离,也许这样的结局对桑柔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三):菀彼桑柔,其下侯旬

  在one上追的小说《风从海上来》已经完结,姚瑶这一次,将多年未完成的作品展示给读者,让我对爱情和对世界的态度有了新的感悟。

  医学生桑柔在北京回南京的火车上,遇见了一位美国男人Joey,而Joey也改变了她的一生。一个是付诸慈善和国际救援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是徘徊于人生快乐和工作的医护人员,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Joey在阿富汗不幸被恐怖分子以人质要挟美国政府,桑柔为了去救他而前往阿富汗。最终,他被带回自己的国家,而桑柔却不能再与之见面。他为了不希望桑柔,像他这样去更多危险的地方,而选择与桑柔分离。桑柔在颠簸的爱情之中展开了对自己人生新的思考。

  小说中最关键的节点就是桑柔前往阿富汗在美国大使馆前、希望能够亲眼看到Joey被安全释放出来,然而他却看到他的前女友Rihanna,作为记者,她能够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实际努力,而不是隔岸观火。正是这一段经历,让女主角桑柔有了思想上的变化:如果我们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住,那爱情还有何意义呢?其实在爱情中,桑柔一直在提炼自己对爱情的思考:在江延的身边,他真的不清楚双方是否真的相爱,很有可能只是同情而已;在Joey的身边,他却无能为力,连关心他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总是无微不至;韩奕是一个很优秀的男人,可是他已经有Joey了,她能像他一样去接受一些背叛爱情的事吗?整部小说,桑柔一直在改变自己的爱情观,而怎样去爱一个人,去体会一个人是她在青春时期的成长。

  对桑柔影响最大的人正是Joey:他会直接的告诉自己在华盛顿的女友Rihanna,自己爱上了一位中国姑娘,从我们东方人的视角来看这简直难以相信。他永远对疼爱她,桑柔却连一个关爱她的机会都没有,这也让她十分内疚,因为爱情不是单方向的;在他22年之后的来信里面,Joey说出了他想和她分开的原因:在我得身边你太危险,我不想让你像我那样去冒险,因为我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像这样的死里逃生了。这其实也是对心爱的人的最大的保护。当桑柔为人母之后,他或许也能够理解Joey的作为了:大爱无疆,对心爱的人最大的保护,也许才是爱情的真谛吧!

  本书也可以看做是桑柔的一段修炼爱情观的道路上,Joey给予了他很多的知识,让他学会怎样去面对爱情,对待人生。

  这本《风从海上来》又让我想起了另外一本书:《白色橄榄树》。在《白色橄榄树》里,似乎女主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李瓒是一位军人,而宋冉是一位战地记者他们二人在异国战场上发生了甜蜜的爱情故事。或许两个故事的结尾并不相同,但他们对爱情的操守却是始终如一的。

  这本书无疑适合每一个需要在爱情中寻找方向的读者。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四):风从海上来

  机缘巧合,朋友介绍我读了这本《风从海上来》,朋友刚刚经历过失恋,读了这本书,好似大彻大悟,朋友说,读完你会更加坚定的相信爱情的美好,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渣男的。所以我欣然同意,也买了本来读。一开始感觉平淡无奇,越往后读越发现这本书的魅力,用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读完后双眼红肿,旁边散落着很多擦眼泪、鼻涕的纸巾。虽然是简简单单的故事,但是真的被感动了,超喜欢的一本书。故事从地窝堡的夜开始,也为故事打下了总的基调。雨好像不会停下了,就像天好像不会再亮。带着爱死去,还是活着分离,我不知道,哪一种更美好,哪一种,更残酷。注定,女主角的故事肯定刻骨铭心。故事讲了女主角桑柔的三段感情。第一段感情是和江延。江延的爸爸为了抢一个大项目,吞掉了桑柔爸爸的企业,桑柔爸爸因为资金链断裂破产,整日饮酒度日,最终跳河自杀。因此江延执意要找到那个女孩,看看她过得好不好。他觉得这是他爸爸欠下的债,父债子偿。所以他接近桑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她,不让她再遇到不幸。她们俩的感情是在歉意的基础上的,建立在蓄意的弥补上的感情,就算不是骗局,最终也不会成功。就像江延说的,他没有权利制造她们之间的命运。但是我相信,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就算一开始是关心,是愧疚。能支撑这么多年的,肯定是爱。第二段感情是和Joey,在火车上遇到的诗人。感觉两个人的相遇、相识和相爱那么顺其自然,也许这就是缘分。最令我动容的是两个人的相处方式,也许爱情早在你能够意识到它存在之前,就已经落地生根,悄悄发芽。Joey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那么温柔,哪里有灾难就去哪里,那么努力的去爱别人。特别佩服Joey,他真是一个大英雄。他对桑柔是真爱,这一点从他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来,前女友Rihanna的工作无论多么危险,他都一副大义凛然鼓励她冲锋陷阵的样子,但是换成桑柔,他宁愿自己痛苦都不愿她靠近危险一步。两个人都是为了彼此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当Joey被困阿富汗时,桑柔不管不顾也到了阿富汗,就算帮不上忙,她也愿意离他近一点,仿佛这样就会有希望。而当Joey从阿富汗被解救回来后,他毅然决定与桑柔分手,因为他决定再次投入到危险的工作中,他不想桑柔为他提心吊胆,牵肠挂肚。这都是爱。故事的最后,桑柔领养了一个孩子,因为Joey是一个有大爱的人,虽然他牺牲了,但是桑柔把他的爱继续延续着。第三段,不知道算不算爱情,因为一直都是韩奕在付出,他为了桑柔竟然也跑到阿富汗去,为了爱,连死都不怕,虽然最后他们没有在一起,但是佩服韩奕,爱一人就是要用尽全力。 整本书读完,故事结束了,但是感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跟之前读的玖月晞的《白色橄榄树》很类似,它们并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言情小说,因为涉及战争,话题沉重很多。从书中我们看到战争血腥残酷的一面。相比之下,更喜欢这本书,淡淡的描写,让我们一方面觉得战争残酷,一方面相信生活的美好,相信生命中总有些人会死心塌地的对你好,总有些人会为了全人类的和平而奋斗,也因为他们的存在好好的爱自己,爱生活吧。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五):我是一尾热带鱼,寻找适合我的海

  去年夏天,姚瑶的《风从海上来》开始连载。这股带着暴风雨气息的风,这股带着大海腥甜的风,扑面而来,我开始一章节一章节追。姚瑶说故事的一部分,属于二十出头的她,另一部分则属于二十末尾的她,但无论是哪一阶段的姚瑶,她对文字和生活那与生俱来的敏锐感知力,无不令人折服。如今文追完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想沉淀却又漂浮不定,一切不知从何说起……

  一场从未停下的暴雨,拉开序幕。天外的风雨、延迟的航班、播报着纷乱战争场面的国际新闻、女主那止不住颤抖的右手,都给故事营造了一种烦躁不安却又神秘新奇之感。她要去哪里?明明已是困倦不行、难以下咽,明明害怕恐惧地胡思乱想,仍一意孤行地前往,是谁让她在满是维语的意见簿上,带着爱写下了那封信?谜底都在书里。

  桑柔和江延,一直感觉两人的相处颇为寡淡,不像恋人,更像是程序员编写的代码程序。一个从不小鸟依人,一个又诸多顾虑。两人聚少离多,却都未想去改变现状正如江延说的“你有没有觉得特别不真实。大多数人都是忙着去往另一个人的身边,可是我们好像一直都在分离中”。 在他们的爱情里,分离很少带来难过,因为始终知道他们会在一起,好像只要知道这个结果就足够了。相敬如宾的他们看似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却都是这局中之人。直到一封陌生邮件的到来,彻底打破他们间的平静——如果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相,你以为的都是营造的骗局,你该怎么办呢?如果在你过去十年的人生中都有一个你从来不知道的旁 观者,你会是怎样的感觉?我很好奇。原来这一切都是别有原因,原来她一直活在编织的谎言里。

  桑柔和joey,生活中本不该有所交集的人,却在南京的火车上相遇。她给他解释自己的名字——“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这句话也如同咒语一般,缠绕在两人之间,也为此后所有离合变迁、悲喜起伏埋下了伏笔。她向他吐露心底的故事,他向她诉说他在美国的过往,讲述着她从未见过的远方。

  桑柔其实远没有名字取的那般柔柔弱弱,只是当局者迷,习惯性地随遇而安。在没有遇到joey之前,她只是一片随风而动的叶子;在遇到joey后,她便是充满生命力、热情的鱼儿,joey就是给她新生命的汪洋大海。

  整个故事不在只局限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跨越时空,跨越家国,延伸到了对世界的描绘,对世界的奉献,从小爱跨度到大爱,新的视觉,新的格局,直戳人心。

  之前还看过玖月晞的《白色橄榄树》,感动于书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恰到好处,感动书中战争背景下,为之奋斗的人们强大的精神世界。两本书都能看到小爱到大爱的无缝延伸。《风从海上来》更让我明白就算明天是末日,就算心中早已无望,也要学会静静等待。没准转角就是奇迹。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六):后记丨见字如晤

  在我写下这个小说开头的那一年,我们的生活里还没有微信,手机还是翻盖或者滑盖的彩屏,遍地报刊亭仍旧在兜售长途电话卡,为了偶尔和父母视频聊天还要专门给笔记本电脑配备一个外接摄像头,买火车票只能去代售点或者车站,也没有高铁,那时候虽然有QQ,但并不会24小时挂在线上,我们可以隐身,我们在乎的头像也可能彻底不再亮起,没有人向你承诺你可以随时找到我。因此我还保留着和朋友写电子邮件的习惯,要好的朋友,在国外的朋友,用中文写,也用英文写,有些信很长,有些信很短,但每一句话都像我写在小说里的话一样,郑重,仔细,字斟句酌,朋友们写来的信也是一样,那时候我们的表达欲并不会洒向浩瀚的网络平台,我们只想说给在意的人听。

  所以故事里的人就生活这样的一段时间里,在一个分别还是能够给人生带来无尽创伤的时间里。丢掉手机就可以人间蒸发,异地的恋人需要靠邮件维系脆弱情感,在人海里找寻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

  小说开了个头,写了两三万字,因为忙于工作,生活变迁,便暂停了下来。再次提起笔又是两三年之后。但是那会儿我的写作也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我很少再写一段冗长的爱情故事,即便写,爱情也不再是主角,总之,我的兴趣和探索方向都让我将这个故事搁置了下来。

  中间也曾拾起来过,是在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下决心把残篇向前推进,于是又推进了几万字,但终究还是停留在不足十万字的地方。

  后来有朋友想起我还有写这样一个小说的打算,于是我将搁置许久的这个故事拿出来,看完后她说两个主角让她想起了《before sunrise》那个系列电影,他们短暂相识,却道尽了这个世界种种,像一起走过了数千年。

  我忽然恍然,没错,在我故事里的两个人,他们在注定发生的爱情里通过交谈,写信,选择,彼此交换了许许多多爱情之外的东西,他们谈论历史,宗教,政治,也谈论爱,软弱,缺陷,谈论这个世界的千疮百孔,而后呢,女主角始终在致力于治愈自己的内心,而男主角则仍旧迈向广阔天地,治愈他人的苦难,他们终究会选择这样的两条路。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爱情,分别,认识这个世界,选择自己的路。

  也是在那时,我看到了居延出土的汉代竹简的相关资料,看到了那一句“奉谨以琅干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有学者说,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封类似情书的书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子有些想哭,最深沉的爱意往往不是一首华丽的赋,而是简而又简的几个字。这几个字穿越几千年,到如今,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遥寄一块玉石,对自己爱的人说幸毋相忘。

  可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人,却和几千年前镇守边关的将士经受一样的分离,依靠写信触碰彼此,我还是被触动了。

  于是,在三十岁之前,我重新打开文档,决定帮助二十岁出头的那个自己,写完这个深情款款的故事。在重新阅读那些语句时,我很清楚,这是三十岁之后的我再也不会去写也再也写不出来的故事,所以我总开玩笑说这本书像是两个我的合著。

  在继续写这本书的这一年里,智能手机变得无所不能,微信可以解决一切沟通难题,无论你在这颗星球的哪个角落都能即时通过手机屏幕看到彼此的脸,跨越半个中国搭高铁只需要四个小时,每个人的距离被一缩再缩,时间也被切成了碎末,我们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每天睡前和喜欢的人说晚安,却再也不会深夜坐在窗前,用笔也好,用键盘也好,心里想象着一个人,然后一字一句写一封信给他。

  信有多重要呢,那些在即时沟通里说不出口的话,可笑的话,不敢提及的问题,都可以在信里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写的人与读的人都能得到他人无法分一杯羹的满足,每一次的表达与理解都是尽兴的,都是完全的。

  而我们再也回不去这样的时代了,不过是十年不到的时间,过往的桥梁都被炸毁,我们只能往前走。

  我站在悬崖的这一边,隔着再也不可能跨过去的深渊,决定帮助留在对岸的那个我好好写完这个两个人的故事。

  不意外的是,我更改了那个许多年前就确定下来的结局,二十岁出头的我,给了桑柔一个有退路的结局,那是二十岁时的一种想象。面朝三十岁的我,给了和我同龄的桑柔一个也许更稚气,但也更坚定的结局,她本就该是不动声色也不留退路的那一类人。此时此刻的我认为,这才是这个故事该有的结局。也忽而庆幸我把这个句号留在了多年之后再去画下。

  令我意外的是,在重读故事的前半段时,我依旧被故事中的人打动了,我依旧觉得JOEY是像太阳一样暖洋洋的人,他发光,发热,照亮了许多人却无法自救。存在这样的人吗,当然存在,或许你和我一样,也曾见到过。为了督促自己写完这本书,我把这个故事拿到了ONE一个APP上去连载,我是个不会去看评论的人,因为知道故事的走向只有一个,它无法满足所有人,可有一天朋友忽然说,你去看一看评论吧,很动人。我便小心翼翼地去看,我看到读者们为故事里的人写下了一大段一大段的话,我相信他们可能很久都没有和自己在意的人这样认认真真地表达过,他们猜测结局,期待圆满,我也看到有人说,“我在澳洲留学时候的老师有一天忽然说,这是本学期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课,因为明天我就要去非洲了,那里发生了灾难,那里的人比你们更需要我的帮助。”你看,这就是JOEY这样的人。

  我们的身边或许很少会有这样的人,但这不怪我们,这是许许多多原因造成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要成为英雄,故事里的两个人都已经对此讨论得足够多,我不再废话。

  最惨烈的意外,是在写到最后几章的时候,我是红着眼眶写完的,写完重读的时候,也是揉着眼睛吸着鼻涕读完的。更意外的是,它好像也惹哭了很多一直在盼望一个美好结局的读者。

  故事可能无法按照每个人的心愿去完成,它甚至也不是作者的心愿,我为这个结局难过了许久才终于接受了它。故事结束了,生活还是要继续,我相信,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大概都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好好生活,谢谢你们,愿意陪伴他们走过这一段重要的路途。

  2019年初春

  于北京

  《风从海上来》读后感(七):《风从海上来》:因为爱情,兵荒马乱里成长

  南京是一座厚重的城市,不只是因为常年连绵的阴雨,更因承载历史的沉淀。

  印象里的南京,城墙高耸,古街斑驳,整座城市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冷寂。在时间洪流里,它依然守着那段故去的荣光,即便时过境迁。

  对《风从海上来》的女主人公桑柔来说,南京是个再重要不过的地方,这里有她的家、亲人,也是她接纳生死、遇见爱情的地方。

01 带着爱死去,还是活着分离

  《诗经》中有首诗,是耿直大臣讽刺昏聩君王所作:“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而桑柔这个极富诗意的名字,便是来源于此。

  桑柔出生于南京这座承载无数历史的古都,即便前半生遭逢不幸,她也未曾离开过这里。

  在她年纪尚浅的时候,父亲就自私地抛下一双孤儿寡母,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的离去,对桑柔而言,不吝于晴天霹雳,原本完满的家庭就此毁于一旦。

  命运在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它带走了桑柔的父亲,却为她送来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江延。

  从中学到大学,江延才真正走入桑柔的生活,被冠以“男朋友”的称谓。江延把她捧在手心,珍而重之。桑柔接纳他,接纳他对自己的好,接纳他一句又一句“对不起”,接纳跟他一起远离故土的北漂生活。

  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就是爱情的全部吗?

  在认识Joey以前,桑柔觉得,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或许那就是爱情吧。

  在那趟向南而行的火车上,桑柔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出现了。

  Joey告诉她,“爱情有时候是要有一点勉强、一点冲突。”

  或许是当局者迷,又或许是看得太清楚,桑柔宁愿处在一段模糊的情感里,踽踽而行,也不愿打破固有的轨迹,走出令她舒适的圈子。

  但,Joey注定是个与众不同的男人。至少,在桑柔眼中,是如此。

  “好像从人生的某一刻开始,大把大把的时光都变得不再有意义,是怎样存在过的,又是怎样过去的,倏忽一下,全都不知道了。”

  与Joey走得越近,桑柔越觉察出不一样来。那是与江延在一起时不曾有过的冲动和感觉。

  Joey是那种自带温暖和大爱的人,他善良而真诚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当然,包括桑柔。他识破她重重包裹的内心,却也因此陷了进去。

  可惜,Joey注定不是只属于桑柔的。

  Joey奔赴阿富汗前线,去见证世间种种苦难,帮助那些比桑柔更需要他的人。而桑柔,他只希望她好好活着,远离炮火与硝烟。

  但他根本不知道,“爱情其实早在你能够意识到它存在之前,就已经落地生根、悄无声息地占据了属于它的位置,等你感觉到它的存在时,根茎已经交织密布。”

  桑柔远比他想象的倔强,她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炮火,向他走去,却在最后关头,彻底失掉了与他相见的勇气。

  这一错过,便是生死相隔。

  桑柔拒绝追求者韩奕,离开北京那座充满回忆的城市,回到南京,回到自己安静平淡的生活中来,却惦念了Joey一辈子。

  再见,无疑是世上最虚伪的字眼。

  桑柔与Joey说过太多次再见,后来就真的再也不见。

02 琐碎杂念

  书名《风从海上来》,源于桑柔与Joey抛下一切去北戴河看海的情节。

  那一场大风吹散了蓄积在桑柔心头的阴霾,也吹来了她们的爱情。

  作者姚瑶在后记中说,这个冗长的爱情故事断断续续写了十年,跨越她的整个青春,见证了她对人生、爱情的感悟转变。

  诚然,在这本小说中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出作者文笔、风格的演变过程。

  开篇文风,像极了安妮宝贝淡且哀的风格,遣词造句隐约透露出女文青的范儿。及至后半段故事,文风渐渐平实,用词越发简练,削减主人公们的内心独白,多是借助剧情推进刻画人物。

  再说题材,战争、宗教、历史、政治、人性,无一不是沉重的话题。作者选择将这许多的沉重融入青春爱情故事,本就是一项大胆尝试,这将使得这段爱情显得不那么讨喜。

  就好比玖月晞那本《白色橄榄树》,同样选取战争题材,在以言情为主线的基础上,平添不少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无常,催逼出读者许多的眼泪与酸楚。

  不同的是,《风从海上来》虽沉重,但不至于叫人绝了希望。战争再残酷血腥,总敌不过人间大爱。爱与信仰,是战争永远无法打败的。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死生相随,而是为了对方,更好地活下去。

03 附注:

  1、标题改编自歌曲《因为爱情》,作词小柯。

  2、“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出自《诗经·大雅·桑柔》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