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灯火读后感10篇

  《战时灯火》是一本由[加]迈克尔·翁达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9,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时灯火》读后感(一):爱,破坏和宽恕

  战争的破坏和造成的缺损。母子,姐弟,情侣,朋友之间的爱和战争造成的隔离伤害,对家乡故土的感觉,翁达杰写了很多让人觉得熟悉的感觉和爱,和最后的宽恕,放下。你得把心沉下去读,读一段文字带给你的感受,搜索自己的记忆里曾经经历过的类似的感觉,坐在天空下,眼前是一片原野,人渺小,沉静。是的,人生就是困厄。

  《战时灯火》读后感(二):你有一定想要知道的真相么

  可能是一直习惯看情节紧凑的小说,一开始看的时候的确有些情节不连贯,人名太多记不住的情况,可是全部看完后,前尘往事都连贯在一起。那些一直让你感到迷茫的事情全部都有一个结果。

  腰封有句话:你有无法忘怀的人么,看完这本书或许就可以放下了。我想书中的我可以放下是因为他最终知道曾经出现而又消失的那些人他们是带着爱来,又因为爱不得不离开的。人最终只有得到爱才能说放下了。

  《战时灯火》读后感(三):生活是困厄,我们组成生活本身

  第一次读翁达杰的书,一本描写回忆的书,一个发生在二战欧洲大轰炸后的故事,但是书中却没有多少描写战争细节的片段,它诉说着战争结束后那些人们难以愈合的创伤。

  战争过后,所有的混乱都仿佛进入了秩序,那些在战时黑暗处活跃的人们,有人获得了新名字,有人丢失了过去,有人囿于那些与现在藕断丝连的回忆,苦苦追寻着过去,靠着那若隐若现的片段,在偶然性里拼凑着未知虚实的必然性。

  纳萨尼尔在离开与母亲最后一起生活过的屋子时,熨好了那些母亲最喜爱的衣服,在夜莺地板上大步走过,关好一道道门,释然离去,和自己和解,对过去挥手道别,我算是能理解这种心情的,那些爱的人,恨的事,都终究是要释怀的。

  纵使生活可能就像纳萨尼尔所说的那样,就只是一场'schwer'(困厄)而已,但是所幸我们擅长的天性之一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在绝望里狂欢,在彻夜无眠的夜里,盼望着能得到一颗大大的珍珠。

  《战时灯火》读后感(四):值得读第二次的书

  偶然在微信公众号当当推荐的一本书,差不多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而且看到中间真的很想他的母亲为什么离开她了。跳到最后,写的陪伴他成长的另一个人,而且和战争有关。我便猜想他的母亲是间谍、为国办事、还是反派人物被抓住了,想的还是反派的为多。

  看继续看回前面的内容。原来她母亲为国家做了这么重大的贡献,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而且时局未稳,怕被报复,不得已离开了他。真想不白,她母亲是个伟大的人。

  然而他和他姐姐的心结还是落下了,因为这个事情,失去了他们一直依赖的人,他们叫他蛾子。这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但这个名字还是很搞笑。怎么会有人叫这个名字呢。

  推荐这本书讲的都是适合对过去耿耿于怀的人,放不下过去的人适合看。我不这样认为。我为他们最后,在他们母亲和解而感到有些郁闷。可能这样的结局更令人难忘吧。

  而作者也是在经过大量的工作还原了他母亲的一生,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但还是觉得遗憾。没有在她生前两个人和解。他姐姐也一直没有原谅她。

  《战时灯火》读后感(五):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之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过去(拒绝剧透)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之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过去。这可以说是任何一部优秀小说必须遵从的逻辑,但以此为主题就另当别论了。读《战时灯火》的时候,常常让人想起莫迪亚诺的小说——战后和追忆,这可能是欧洲许多当代作家都绕不开的话题。从另一方面来说,那段历史或许也是他们最宝贵的素材。(在这里要吐槽一下,不知我们国家的作家是写不出,还是写出了发表不了,总之没见到过。中国的现当代史可以说是内容最丰富的一段历史,却很少有叙述它的作品,即使有一些,也总是避重就轻,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委曲,经典自然难以见到了)但不同的是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虽执着于过去,但作者本人常常并不让他们如愿,对于读者来说也永远是一团雾。这其实特别符合我们的实际生活,对于我们父母的过去,甚至我们自己的过去,总有许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即使最终得到了一个解释,恐怕也未见得真实,所以真相到底如何也就并不重要了。而翁达杰却把一切说开了,让读者豁然开朗的同时,故事也就失去了悬念。当然,读者更喜欢哪一个类型,那只能见仁见智了。一如继往,翁达杰小说的最大魅力还是在语言上,每一页的诗意都要比许多自称诗人写下的东西多,或许也比他自己写的诗诗意多。对于喜欢他的读者来说,也许这样就足够了,只能说《英国病人》写的太好了,之于他就像《百年孤独》之于马尔克斯,一部太伟大的作品让他们其它的作品都失色很多。

  《战时灯火》读后感(六):答案和真相是解药

  一团迷雾,什么都看不清,一伸手好像什么都抓住了,又好像手里只是空无一物。

  跟着一丝一缕的线索,一点一点拨开迷雾,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又仿佛不是自己的故事。那些过去,早就过了,去了,过去的自己,早就丢了,不见了。却总是想要个答案,总是什么都想问清楚。

  “你回到那过去的时光是带着现在去的,不管那个世界是多么黑暗,你都不可能在离去的时候不带走一点光明。你是带着你成年人的自我去的,这不是把往日的岁月过一遍,而是再次去目睹。”

  就像在看别人的故事一样。

  “没有任何伤口随着时间而得到愈合。”心里的裂缝,又何止那一条。流了血,结了疤,那些深深浅浅的痕迹,不能磨灭,不可否认。难过是事实,受伤也是。“有的人在欢乐的印象中无知无觉长大,直到某天碰到钥匙,打开或许是通向痛苦的门。” 旧的世界崩塌瓦解,新的世界能建立起来吗?伪装,戒备,沉默,不可言说。这个世界,不是眼睛看到的,心里所想的。想要答案,想要真相,想要真实,坦诚。最终这一切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寻找,也最终得到的只是自己的答案罢了。可是,也是与自己和解了,和以前的自己和解了。

  可还是不会像他所说“一如既往地爱着他无法成为其一部分的这个世界”。原谅的是自己,所爱着的也是现在这个世界。自己走了很难的一条路才找到的所有真相,和答案,还原了那个全是虚假谎言的世界。叹息于自己曾置身一个绚丽的或许并不精心设计的谎言。身旁全是招摇的花,可朵朵都有毒,毒气泛滥,噬人心魄。后来,所有的花都枯了,一地荒芜,整个世界都沉入了深海。

  新的种子开始发芽了。

  《战时灯火》读后感(七):白露时下的理想工作

  小学的时候在宿舍里听到一号床室友分享的她热情刺激的体验,几年之后想起来跟她校对的时候被她一口否认。很想知道其他舍友是不是还记得无数个夜聊里的一次惊叹。我情愿她是出于羞愧而把我关在秘密之外。要说起来,那段八卦对我来说实在无足轻重,不过这种毫无必要又必不可少的瞬间才让我偶尔怀疑存在的真实,所以实在是很难放手。书里纳撒尼尔把这种没有尽头的追问称之为“可以充分参与的世界”,最后由追问的理由和放弃的理由就是故事的全貌。

  纳撒尼尔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极度想要收藏起过去的癖好,好想要当一个有感情的解码器无度地去破译过去空间的边边角角。作为战争期间的档案员,在精密整理的文档、地图、数据之中坐下来细细搜寻,给每一份和母亲相关的整齐排列的口供做精读。对于生命里失去的部分,如果可以把其他人口中属于他的过去逐一记录在案,就可以重新翻盘过去了。

  《战时灯火》在我脑子里朦胧重现了《追忆似水年华》和库切的《青春》,好看到想流眼泪。站在书店里面匆匆翻完了一个人二十多岁时的要事。对于一个尚未形成容器的人而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离奇事都不会显得太刻意。于我而言这也是一个求得仁的寓言,如果纳撒尼尔确信一切都是母亲布下的迷宫,那所有的话语都是线索。一些指南般确切的句子,让我在无度地进行回忆的时候保持忠诚又不会太沦丧自我。这本书在我脑海里如此生动,也许是因为每次抬起头来我都会以同样的路数盘点我在万松东路一扇门里的过去。纳撒尼尔失去线索和无法确认的片段,档案馆里成日成夜被销毁的证据,偶尔我想起被草率丢弃的或许是十年间的日记。很失落地想到空荡荡的柜子的时候,也会安慰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空白也代表了有一个八月里我对自己和过去日子的记恨和不留余地的惩罚。

  “我曾经常常彻夜无眠,盼望着能得到一颗大大的珍珠。”

  《战时灯火》读后感(八):困厄

  如何走出生命的困厄,这是难以用文字去说明的一件事情,或是反复碰壁,或是沉溺其中,当无可避免的年月袭来,被侵蚀的记忆高墙会随之轰然而塌,这时连真假虚实也开始变得难以琢磨。

  困厄就是记忆本身。这就是看完这本书后一种悬乎又震慑的体验。

  翁达杰构建的小说世界里既静谧朦胧又新奇可观,一个孩子的世界由父母的消失引发巨覆,稀奇古怪的人与事逐一登场,这对孩童来说是美妙的,它充满未知,满足了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探险。翁达杰的文字极易勾起读者自身生命历程的回忆,当看到小那撒尼尔坐在载满土狗的船上沿着泰晤士河顺流直下,那奇妙的心理与我小时候独自乘火车远行的感觉定然是相似的。这种生命体验是有来无往的,这有一点“人的一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感觉。而小那撒尼尔看到满屋子陌生人时,那小小的心灵会是怎样的五味杂陈呢。

  作者通过小那撒尼尔心理活动含蓄的映射了战争的残酷,即便在战争结束后,生活阴霾依然更深远的不露痕迹的密布在他们的家庭当中。看译者吴刚的自序中,他提到了他所经历的那场文化大革命,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中国人要在这样一个急躁的时代翻译一本如此温吞慢热的书籍。任何失控的集体性的活动都必然碾压无数无辜生命的青春与梦想,小那撒尼尔就是那卑微敏感的一个,这本书着重描写了一个身在局内的局外人的细碎生活,这些人逐渐沉默地隐秘了过去,或居于庙堂或老死荒野,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轨迹紧密结合,个人的悲哀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此而已。

  《战时灯火》读后感(九):时间的珍珠

  《战时灯火》所讲述的,也许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但也是一个关于时代的故事。

  时代的巨大光影投射在小小的个体之上,结果就是所有的欢乐、伤痛、相聚别离、以及重逢都不是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这个时代所给予你的。像是无处不在的神明,在用凡人不可知并且不可控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第一卷的故事如同一艘小小的贻贝船,吃水很浅,能够穿梭在伦敦的河流之上,到达大船到不了的地方。那是少年纳撒尼尔的记忆,那带着关于父母的去向的疑惑的青春期,却因日夜目睹非同寻常的社会的横切面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小疑惑。少年如同自由的小船,穿梭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有夜班的忙碌和来路不明的狗身上的气味,也有青春里的爱人写下的纯真的故事。可是心中的那个巨大的秘密,就如同一颗在暗自倒计时的核弹,总有一天会将这看似喧嚣热闹的生活炸个粉碎。

  于是就有了第二卷的急转直下。

  人生总是这样,小时候的日子总是漫长,而某一天你发现再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日子像是被无形的大手撕去的页页日历,一不小心就站在了故事的末尾。

  当真相终于层层剥开时,当记忆欲说还休的浮出水面时,原以为真相会换来的解脱没有如期降临,反而是面对宿命无从辩驳的的痛苦。那种深沉的、无力的、甚至是优雅凄美的悲伤啊,就这样如同滴进清水的墨一般氤氲开来,弥漫在纳撒尼尔的下半生中。母亲始终用柔软的方式模糊着那段记忆,而属于记忆里的人又各自散去,没有人想要提供答案,纳撒尼尔所面对的,只有更多的问题。

  我喜欢的不仅仅是故事开端的轻松明快,热闹的场景依次铺开;更喜欢的还有第二卷所记载的面对命运的挣扎与束手就擒。在我看来《战时灯火》所记述的,远远超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感,而更多的是无常的命运面前,人们是怎样可敬却又可笑地在反抗着。

  就连青春时美好的遥远记忆,也要在结尾处用潦草的方式匆忙毁掉。可是我想生命的美丽大概也在于其悲壮。

  每个人其实都像是河蚌,吞下尖锐的砂砾;在时间的打磨下,藏进心里最柔软处的,却是一颗珍珠。

  《战时灯火》读后感(十):心心念念的等来了《战时灯火》

  记忆中的碎片是父母把他和姐姐丢给了监护人,至于去哪儿了没人告诉他们,监护人也不知道了。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照顾他们的监护人以及他的朋友们,虽然没怎么好好管过他们学校里的功课,但都是这两孩子的社会大学老师,给他们上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课程,就连姐姐的癫痫发病,他也是通过这些朋友们知道的,还学会了怎么对付这病的发作。在那段成长的日子里,一直困扰他的就是父母的不辞而别,这个公开的秘密好像凝固了一般。一直到他长大成人后,利用在档案局工作的机会,以及和后来回来的母亲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日子,才慢慢的揭开了当年被尘封的秘密,无法寻觅到的缺失部分,也用盗梦空间般的模式给填补齐全。在那个战时灯火的灰暗黄灯下,谍影重重的父母们在塞尔维亚受伤,却死在科尔瓦多。同时,泰晤士河一片漆黑,少年的孩子们在走私船上经历了成长的时光,却在回到卢维涅花园街上的家里默默思念父母。并且每一个出现的监护人们之间与父母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复杂的联系中也勾勒出父母们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全息图。若影若现的母亲的影子也成了亦幻亦真,又好像是时刻提醒你要去努力找寻,在这个找寻中又会时时坠落到原点,但又好像又看到了一点灯火。一面是生活的困厄中,一面又让你知道世界上层层叠叠的悲伤,恰如你了解这个世界上的快乐一样,都搓中交错的凝聚在父母离别的秘密上。成长对于人类来说或许就是找寻秘密的过程,每个人只是在经历这个找寻生活的蛛丝马迹,记录人生丢失的部分,弥补梦境与现实的缺憾。这本《战时灯火》故事很简单到就是关乎成长,只是作者很有心思的放在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意境中。翁达杰很擅长把战争作为背景,刻画细腻的人物间的情感,毕竟战争结束的时候有那么多东西没得到掩埋,这个成长的故事就放在战争废墟下,伦敦的生活在监护人们的出场里安排妥当,出没在各种多姿多彩的生活里,也穿插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战时的惊心动魄暗藏在父母从事的工作中,同时也是铺垫成了一道哑谜,每个人经历的那个时代,那些事件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只是我们时刻要去耿耿于怀才能念念不忘,有了念念不忘才会求得最终释怀。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