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渠》的读后感10篇

  《天下第一渠》是一本由白描 著著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3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一):笔书大渠,胸怀苍生

  《天下第一渠》通过开篇、上篇、中篇、下篇、终篇等几个部分,以时间为序形成经线,以郑国渠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沉浮的相关人文、事件构成纬线,经纬两条线索缠绕交织、相依前行,绘制出清晰的天下第一渠——郑国渠脉络。 公元前246年,在秦国大地上来自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大渠,十年后完工,定名为郑国渠。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4万顷。郑国渠的修建为韩国延长了数年的国运却为秦国建立了万世之功。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得享天下第一渠的美誉。 生于斯、长于斯的作者血脉与大渠紧紧相连,他将文献史料、历史传说、民间野史与自身感悟虚实结合,运用对比、衬托、象征等多种写作手法让枯燥的数据生动起来,赋予郑国渠以精神生命。与同类书相比,《天下第一渠》更加灵动鲜活。郑国渠的兴衰关系着周遭百姓的身家性命。在历史长河中郑国渠时而满目疮痍、时而繁荣昌盛、时而劫后重生、时而时来运转,每一次变迁都牵动着读者的心。作者将对苍生的关注与对文化的思考融入其中。 《天下第一渠》以郑国渠的前世今生为主线贯穿始终,将其兴衰、变迁、荣辱、发展一一展现于读者面前。秦王、郑国、于右任、李仪祉、吴宓、雷抒雁……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如同一朵朵浪花在郑国渠中翻涌起落。被誉为当代郑国的赵良妙用认准目标、义无反顾八个字对“郑国精神”进行了诠释。作者多维度、全方位解读了天下第一渠的传奇。郑国渠属于作者、属于泾阳、属于西安、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天下第一天渠——郑国渠穿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使作者同读者因链接在了一起,呼吸相通,感怀与共。 长江、黄河、长城、郑国渠、还有我家乡的浑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家乡的灯塔伴随我们成长,引领着我们前行。 作者为郑国渠著书立传,用文字来记录、来刻写、来铭记、来传承的是浓浓的中国结。笔书大渠,胸怀苍生,思乡爱国。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二):郑国渠

  一场祸秦阴谋、一条疲秦之计、一位卧秦之敌却为秦国留下千秋美名,万代功利。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郑国渠。郑国渠作为“天下第一渠”在2016年11月8日的泰国清迈会展中心被正式评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之一。这不仅是意味着中国文化遗产又增添了一张“金名片”,更是向全世界证明着我国历代劳动人民辛洒的汗水和高超的智慧。郑国渠,是属于陕西人特有的骄傲,也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荣誉。虽然我们未曾经历过兴修水利之苦,但我们肯定享受过水利造成之甜。而最最能表达我们的谢恩与敬意的便是怀着感激之情,抱着怀念之心对为郑国渠的兴修、维建以及发展的人们表示崇高的谢意与敬礼!对继续发扬“郑国精神”和弘扬关中文化的传承者给予热烈的支持与鼓舞!而若想切实地了解郑国渠的兴衰、变迁、荣辱和发展的人真的可以细读白描的新作《天下第一渠》。因为这是作者抱着拳拳之心、切切之情,采用朴实的文字篆刻出浓厚的思乡爱国之情! 《天下第一渠》是作者经过多次亲身探访,实地考察,并在史料文献、民间野史中不断地寻根溯源,以时间为横轴,以郑国渠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沉浮的相关人文、事件为纵轴,横纵结合、缠绕交织、相依前行,呈现出郑国渠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波澜的面貌,以及向我们绘制出清晰的郑国渠脉络。从先秦郑国修渠、前秦三白竞流、宋元兴修维护、明代引泾灌渠、清朝龙洞筛珠,到民国三起三落,在两千多年间历尽风云变幻和兴衰流转。秦王、郑国、于右任、李仪祉、吴宓、雷抒雁……这一个个风云人物如同一阵阵钟声敲响震荡着郑国渠,也余音绕梁在关中大地上!两千多年的浮沉不仅系着关中百姓的生存,也沉淀出关中百姓特有的性格气质。关中人喜爱面食,大口吃面,大口喝汤,大声吼秦腔,这样的生活习性造就了关中人特有的豪爽秉性,根筋面道也使关中人骨子里有根硬筋,有着一股犟劲。在这片皇天后土上,关中的男子忠勇仁义,讷言敏行;关中的女子蕙质兰心,精明干练。他们在历史长河中与祖国命运共同呼吸,共同沉浮,留下长盛不衰的历史佳话,也铸造雄浑厚蕴的关中精魂。作者利用郑国渠这一大渠打通了时间与空间的通道,带领我们领略其两千年的历史烟云并与其紧紧联系,呼吸相通,感怀与共。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三):一座郑国渠,半部中华史

  近日,我偶然从好友的书架上看到了《天下第一渠》这部书,恰逢书荒之际,便随手翻读。越读越被其吸引,便要问友人借走。这令她非常惊诧,因为她了解我素来不喜欢纪实性的文学作品。既得好书,爱不释手。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只两日,我便将该书认认真真,几乎逐字逐句读完。掩卷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关于该书的作者白描老师,我在阅读此大作之前,对他并无太多的了解。当读完《天下第一渠》,我发自内心地升起一股崇敬之情。不仅仅是感叹于作者的手笔之大,视野之广以及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更感动于书中所饱含着的浓浓的乡土之情。该书围绕一座大渠——郑国渠,从它的初建到历朝历代翻修,自秦朝到现代,历经2300多年,半部中华民族农耕水利史,无数朝代更迭、历史风云变幻都蕴含其中。中华民族最朴实的劳动人民不断改善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精神跃然纸上。我虽然未曾有幸像作者那样,矗立在这享誉世界的伟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上,去感受它的宏伟,我只能如饥似渴地对书中所描述的相关历史事件以及所涉及的每一位历史人物细细品读,借助作者的如缘巨笔来感受这天下第一渠从泾阳流淌出去,滋润着关中大地,滋养着中华农耕文明。

  “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这是郑国渠初建成后,发挥的作用。白描老师在书中,在史书记载的基础上发挥大胆又合理的猜想,“疲秦之计”,后郑国身份败露,郑国与秦王的对话,最终“秦以为然,卒使就渠。”不得不说秦王确实有雄才伟略,所以他能一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封建帝国。书中另外一处描写也令我印象很深:民国十八年年馑。关于荒年,我曾在很小的时候听父母讲述他们年轻时所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食树皮草根,甚至是“观音土”。而书中所描述的“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等惨烈现象较之更甚!后幸得有识之士修渠,为万民谋福祉。

  中华民族从遥远的历史丛林里走出,伴随着重重的“危机”,却始终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这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深入骨子里的坚忍、智慧和胆识,还有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这些是中华民族不灭的民族之魂。

  愿“天下第一渠”继续滋养关中大地,也滋养每一位有幸品读该书的读者。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四):由农业的命脉生发开去 ——评析白描《天下第一渠》

  作者:高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人毛泽东的一句经典概括,道出了“水是生命之源”在农业领域的真谛,古往今来,灌溉水渠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得以彰显。

  农耕时代的灌溉水渠,对于保障农业丰收,某种程度上,其意义甚至远大于今天,因为在后工业化社会的当下,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利用自然,化解不利因素的技术支撑,物资条件。

  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相对缺水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在古代中国,这个矛盾尤其突出。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力强大,聚集了各方人士,肩负削弱秦国重任的水工郑国来到秦国,修建灌溉水渠,本来是其废秦的妙计之一,阴差阳错,却演变成强秦的实招,成就了秦朝统一中国的宏伟大业。郑国支持修建的渠,史称郑国渠,曾经在建成后,直至民国时期,经过历代的不断修葺完善,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于关中地区而言,郑国渠,催生出璀璨的农耕文化之花,造就耕嫁人生,塑型关中文化,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密码。

  2016年,郑国渠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第六十七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陕西增添的这一新“金名片”,令泾阳籍作家白描进一步欢欣鼓舞,搜集历史、水文、地理、农业资料,分析爬梳,从郑国渠建设的历史背景入手,全方位地展开了对泾阳历史文化的追述与叙写。讴歌家乡的历史文化,以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事件,描摹评判泾阳历史现实,抒发对养育自己的家乡的浓厚情感。

  时空的交错,作家的时时出现,古代与当下人物、事件的交织,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叙写特点,时间跨度近2300年,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这些特点,形成与其他同类作品的显著不同。大量引用、阐释古代典籍的论述,言之有理地辩驳古人论述中的错误,得出符合地域特点的结论,作者为此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通过文本阅读,读者得以清晰地感觉到,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爱之深,情之切。

  由历史而现实,历史现实交织,从“天下第一渠”郑国渠出发、入手,全方位展示泾阳的农业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辅以对历代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理清了水里视角下的泾阳农业发展脉络,给读者通过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文本,阅读思路,避免了单纯历史事件叙述的枯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紧密结合泾阳当下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与水利、农业修改的旅游、环境,在很多方面,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佐证。

  为一条大渠作传,为一方水土作传,视大渠为艺术典型,拟人化地赋予物象以心象,由微观而宏观,进而破解一方水土的文化密码,在枝枝蔓蔓的叙写中,骨骼齐整,血肉丰满,饱含着世道沧桑与人生况味。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五):不得不说,这完全取决于秦王羸政的“远见卓识”

  位于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西北部的郑国渠旅游风景区,2016年11月18日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时,中国所拥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达到了10项;到今年9月4日,随着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抚州千金陂顺利列入名录,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19项。作为十九分之一,郑国渠能够给人留下足够深刻印象之处大概就在于,它是一项“来之不易”的水利莲工程,本义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所到的一条“疲秦之计”——之后秦国虽然看到了这一点,但是更听进去了水工郑国所言的“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的辩解,所以得享其好处,进一步促进了秦国的强盛。

  为了避免被强秦并吞,韩桓王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之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这条建议正好契合了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的心思,所以很快就付诸实施。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要怒杀郑国。《汉书·沟洫志》记载了郑国为自己辩解的话语:“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这些话最终说服了秦王羸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有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合今天的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合今天的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秦国统一六国前开凿的三大水利工程中,分别为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水利工程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历朝历代直到今天仍然适用的一项重要国策,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在作家白描的笔下,《天下第一渠》呈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面貌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在当时,郑国渠虽然花费了秦国数十年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它带来的好处也远远超过了建造它所花费的巨额成本,性价比极高。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当时100余年间所发挥的灌溉效益,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而且还在于它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今天都依然存在。

  《天下第一渠》采用第一称回顾历史的方式,讲述了郑国渠从开建至今两千多年间的风云变幻和兴衰流转。更是由于作者的本乡本土的身份,他尤其是怀着一份感慨、感谢,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对关中农耕文明传承的深厚情感。历史可不仅仅只是一些过去了的人和事,也不仅仅是一些数字的集合,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记忆,是对民生问题的一种深切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下第一渠”诚然实至名归。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六):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在看这本《天下第一渠》的时候我顺便搜了一下郑国渠的来历,简单说明一下: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它的修建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据历史记载郑国渠的修建之初是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全部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而使出的”疲秦”之计。不成想韩桓惠王的如意算盘打错了,“疲秦”之计非但没有成功的拖住秦国东伐的脚步,反而为秦国修成了一个造福一方的大渠。

  郑国渠修成以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用大渠中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灌溉土地,使土质肥沃,改变了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韩桓惠王的有心陷害竟阴差阳错地让秦国关中变的富甲天下,我想他作梦都会为自己的愚蠢哭醒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秦国已经知道修建大渠是韩国的“疲秦”阴谋,为什么没有杀掉郑国呢?“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正因为郑国的这番解释使得秦王赦免了他,令他继续为秦国修建大渠。从动机上来讲,郑国这番解释是完全是为了韩国着想,是要继续实行“疲秦”策略的,但是从效果来看,却是对秦国有利的,也正是因为郑国的这番话秦国才拥有了这样一座造福万代的大渠。

  韩国派间谍到秦国搞破坏,最终却弄巧成拙,不但帮秦国建造了一座大渠,壮大了秦国的实力,还害得自己和盟友们相继被秦国所灭,可以说是愚蠢至极了。

  郑国渠就是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奇迹。现在这条大渠继续孕育着一方水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福祉,为后世子子孙孙奉献着,这就是作者白描的家乡,是他深深爱着的故里。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七):一条大渠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故事?——品读白描先生《天下第一渠》

  导读:一个间谍,如何造就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条疲秦之计,如何成为强秦之策?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最近,我一直在读白描先生新作《天下第一渠》。从翻开书的那一刻起,便再也无法停下来。这本书给予了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习惯于在夜间读书,寂静的夜,能让我更加全神贯注地思考,更容易将自己的思绪带入作品之中,身临其境更适合汲取作品中的营养。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白描先生,能让我在寂静的深夜,痛快地畅游于一条大渠的前世今生。

  这部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无疑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最好的生日礼物,是一部寄托了情感,用心灵谱写出的壮美华章。全书从开篇、上篇、中篇、下篇、终篇五个部分进行深入剖析,一一为我们展示了郑国渠的发展历史,生动形象地将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能被人们记起的,必定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郑国渠,就是这样的存在。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进郑国渠的前世今生。

疲秦之计反成强秦之策

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四万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舄卤,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 ——《史记·河渠书》

  战国时期,自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强大,不断向外扩张领土。韩国是秦国的邻居,地处函谷关的交通要道,秦国要想扩张领土,首先解决的必是韩国。这时,韩惠王想了一个办法,派一名会交际、懂水利的人才去秦国,说服秦国兴修水利,以此来牵制秦国对外扩张的步伐。这个人,叫郑国。

  公元前246年,郑国开始主持修建郑国渠。在修渠的过程中,郑国渐渐地爱上了这项修渠事业。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即将完工之时,秦王得知了韩国的“疲秦之计”后想要杀了郑国,郑国没做过多解释,对秦王坦白说:“虽然我是为了疲秦而来,但我做的事却是让秦国收益的。你可以杀了我,但是大渠还未完工,秦国将遭受更严重的损失。”秦王再三思量,权衡利弊后,没有杀郑国。公元前236年,历经十年修建的大渠终于完工,秦王为了感谢郑国,将这条大渠赐名“郑国渠”。郑国渠流经之地,灌溉面积可达115万亩。

  其实,历史上对郑国的记录并不多,但作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历史严谨的考量,让这段历史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关键人物决定了大渠的命脉

  其实,历朝历代有许多著名人物为大渠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者用了整幅中篇来描述那些为大渠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们,让他们的名字被后人记起,他们的精神被后人传扬。

  清末,龙洞渠彻底衰败,灌溉面积仅达两万多亩,为历代引泾灌溉最低值。后来,出现了一个叫李仪祉的人,决定了大渠的命脉。期间的故事暂且不提,主要来说说起决定意义的事件。

  1929年关中大旱,兴修水利的呼声高涨,1930年,李仪祉被召回任职,引泾计划才得以实施。各方筹资百万余元,大渠才得以重新修建。经过几次疏通,直至1938年李仪祉逝世,灌溉面积可达180万亩。

  直到现在,关中百姓依然记得这位为了人民无私奉献、呕心沥血的水利大师。关中农业发展迅猛,人们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全都是李仪祉的功劳。

“水利遗爱,德器深纯,李仪祉永世不朽”。——《天下第一渠》

郑国渠的今生故事

  在下篇和终篇里,透过文字,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深深地热爱之情。能写出这样一部荡气回肠的作品,是作者对家乡最好的回报。

  2016年11月8日,泰国清迈会展中心,郑国渠遗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陕西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如今,郑国渠遗址已建成郑国渠渠首风景区,郑国渠的前世会被世人传扬,我相信,郑国渠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天下第一渠》尽显大气之象,空前绝后,激情恢弘。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贯穿于作品始终,写活了历史,写活了人文,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做辅证,不夸夸其谈,着实是纪实文学中的好作品。

  作者是在为大渠作传,更是在为家乡作传。

  感谢白描先生。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八):《天下第一渠》秦始皇的卓越之见:关中一渠,沃野三千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存在过许许多多的朝代,而这些朝代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期。像这样的一位千古一帝,后人对其有着众多的评判。在众多的评判当中,对秦始皇批判的言论居多。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而从客观角度来看,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之中,秦始皇“以战止战”统一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开凿灌溉渠道……种种事件在当时或许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等等,但从现在看,也正是行动派的秦始皇带领古人进行的伟大创造,给后世子孙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开门见山,应该说一说负有远见之名的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郑国渠”。2016年11月18日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位于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西北部。它是一项世界奇迹的水利工程,而本义则是起源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示弱之策的“阴术”——“疲秦之计”。

  韩国担忧自己被强秦吞并,于是韩桓惠王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之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其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而无暇东顾。

  韩桓惠王的谋划颇具现实基础,韩国疆土狭长,跨黄河南北,治水方面经验丰富。而秦踞关中,多盐碱地,设若从泾水引水灌田,淤田压碱,可以一举改善关中土壤,使贫壤变沃土!

  而韩国派出的水工不仅要有过硬的才干,最重要的是还能担任起使臣的角色,实力和口才兼具的人才。熟练水工郑国向嬴政陈说利害:今天大秦国土辽阔,关中地势平坦,但因干旱,庄稼歉收。若是修建一条引水工程,河渠建成,旱土得以灌溉,关中必将成为粮仓,秦国何愁不富?六国何愁不灭呢?

  事关国策,造福百姓,提升国力之事,秦王定是有着极大的兴趣,于是下令:郑国为引泾总管,并调十万民夫、十万军工,工期五年,并令王翦、公子龙协助修渠。

  此后,接受任命的郑国也进入了修渠的本职工作中,面对他的工程,终究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工匠之心的他没有故意拖延,更没有主动破坏。

  《史记》中对此事只有短短九个字的记载: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

  而对于“郑国”,史书里寥寥数字也窥探不出其真实的面目,有的时候古书里的只言片语竟是人漫长的一生。“郑国”这个历史中存在过的人物,我们目前已无法考证,但是他为后代子孙万民造福的功绩早已超过了自身。

  为民者,千秋万代,古人的智慧我们不该被遗忘。

  郑国的间谍身份是如何泄露的?史书中没有找寻到只言片语的记载,只道是郑国渠在开建七八年后,便被拿问。

  对于此次问罪,《汉书·沟洫志》记载了郑国为自己辩解的话语:“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翻译成白话文即是:修建渠道利于秦国的发展,作为臣子的已经为韩国延长了存在的命数,而这项事业确实为秦的万世之功!作为有良知的巨匠,郑国宁愿成了韩国的罪臣,却不愿做历史的罪人!不论是侍奉何等君主,他的心一直向着天下的黎民百姓。仅己之力,造福苍生。

  秦始皇不愧为一代雄主,听完郑国发自肺腑的辩白之后,他做出一个历史上正确的选择:留下郑国——“秦以为然,卒使就渠。”后面秦统一六国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还以郑国的名字命名此渠。

  为君者,心怀天下,大局乃是大观。

  试想,我们如果回到生活实践中,也会发现,历史上那些不惜民力的艰苦工程中,何曾不是藏着当政者的一片苦心。

  往往一项政策、一条法令,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或许收效甚微,但经过日月星河的千百年之后再回头看,那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发挥了它原本的效益,它等待的或许就是一个时机。

  在作家白描的笔下,《天下第一渠》采用第一人称穿越历史的方式,讲述了郑国渠从开建至今两千多年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进程。呈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河面貌和人文情怀的历史长卷。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当时发挥着百余年间的灌溉效益,同时,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筑了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而且郑国渠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项水利工程的建成,于当时而言,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建成后,受益的是被灌溉的沿途田地及土地上的人民。

  郑国渠总长近150千米,灌溉面积约四万余顷。由于郑国渠流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所以灌溉田地能增加肥力,使贫瘠的土壤得到改善,使关中成为沃野。郑国渠建成后,大大地提高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历史不该被遗忘,应该铭记。《天下第一渠》完整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才使今人得以窥探郑国渠的前生今世。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我的父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他们的那个时代,正是忙时种田,闲时修水利的时代。 父亲和母亲虽不在一个村,但在青年时期,都分别参加了本县修水库工程。 说起那段历史。父母直叹辛苦:每天朦朦亮就出去,晚上杀黑才回来,驻扎几个月,有天歇工,才发现来时工地旁那些树木还是青枝绿叶的,这几个月下来,树叶都黄了,中间过程都没有看见…… 那个时候国家底子薄,这些大型工程全靠人工挑抬,农民们十分辛苦。但辛苦归辛苦。父母们也很能理解:基础设施要搞好,我们辛苦一点,把水库修好,后头种田就不会那么忧水了。 我问父母:"那从前没有这么大的水库,乡里种田哪里来的水?" 父母回我:"靠那些堰塘啊,没修水库和沟渠之前,还要用渡槽和水车,一到用水时节,全家老小都要出动。县上号召修的水库沟渠,虽然苦一点,但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水库修好后,大大减轻了用水困难,浇溉的田地也多些了,收的谷子自然就多些了,养活的人也就多些了呀。" 父母那辈修的水库今天还在出力,我有一个同学如今还在湘北这个水库上班,这个水库不仅供着山下那千亩田地,还上马了净水设施,向千家万户提供自来水。 因此,我们如果沉到生活实践中,才会发现,建国之初那些不惜民力的艰苦工程中,藏着当政者的一片苦心。 同样有此远见的,还有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君主。 郑国渠的修建,就是秦王赢政主政时的一项壮举。 郑国渠的修建动念,源于一场阴谋 郑国本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中原小国的名称。但战国时期,韩国有个水工,也叫作郑国。《天下第一渠》的作者白描先生担忧人们把二者弄混了。 其实白先生的担忧是多余的,只要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郑国渠是一个叫郑国的人主持修建的。因为这条渠,实在是太有名了,是历史中不容忽视的存在。 历史课本上只是粗略地介绍了一下这项伟大工程。 其实修建郑国渠的动念,起源于一个阴谋。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由于地理位置与综合国力的原因,屡遭列强欺凌,在秦、齐的夹缝中苟活。眼看强秦崛起,对弱小的韩国形成了威胁。韩桓惠王想出了一条疲秦之计:以治泾为名,鼓动秦国上马一项水利大工程,让其举全国之力,役全国之劳,花长时间修建,从而拖住强秦,使它无力东顾。 韩桓惠王的谋划颇具现实基础,韩国疆土狭长,跨黄河南北,治水方面有丰富经验。而秦所踞关中,有许多盐碱地,设若从泾水引水灌田,淤田压碱,可以一举改变关中土壤成分,变贫壤为沃土! 韩国派出的熟练水工郑国向赢政陈说利害:如果工程能行,旱土得以灌溉,关中变成粮仓,秦国何愁不富?六国何愁不灭? 秦王定音:郑国为引泾总管,调十万民夫、十万军工,工期五年,并令王翦、公子龙协办。 然而,接受任命的郑国修渠进入了本职角色,面对他的工程,他最终没有故意拖延,更没有主动破坏,他的心,悄悄偏向了万民。 《史记》中对此事有九个字的记载: 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 郑国的间谍身份是如何泄露的?,也许是韩桓惠王临死之前,告知了下一任国王。继任韩王安并没有保守这个秘密,于是郑国渠开建七八年后,郑国被拿问。 对于此次问罪,郑国说出了横亘心中已久的话: 始臣之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 作为有良知的巨匠,郑国也许在心中向韩桓惠王默祷:"大王,郑国是韩国的罪臣,却不愿做历史的罪人!臣一水工,尚可为者,唯尽善工事,造福苍生。" 郑国渠对关中农业发展的推动 始皇不愧为一代雄主,听完郑国发自肺腑的辩白之后,他做出一个艰难而又正确的选择:留下郑国——"秦以为然,卒使就渠。"后面秦统一六国以后,还以郑国的名字命名此渠。 正如我在引文里说的,一项水利工程的建成,于当时而言,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建成后,受益的是被灌溉的沿途田地及土地上的人民。 郑国渠更是如此。 郑国渠首起瓠口,傍北山东行入洛,共一百五十余公里,其渠道以南地势相对低洼、泾、渭、清、浊、洛诸水在此汇渚,形成面积广大的湖泊沼泽地区。 著名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古代关中一文中曾指出: 郑国渠所经过的地区本是一片盐碱土地,是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由于郑国渠的开凿成功,盐碱土地得到渠水的冲刷,过去荒芜的原野变成稼禾茂盛的沃土。 白描先生经过考据比较后认为:郑国渠凿成之后,其最大灌溉面积达到四万余顷是有可能的。他引用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话感慨道: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继郑国渠以后,汉朝依傍它,又补充修建了六辅渠,改造修建了白渠。这些大规模的水利修建工程,使得关中农业发展迅速。《汉书·沟洫志》说:"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班固在《西都赋》中有云:"郑白之沃,衣食之源。"这些记载都充分表明了郑国及其后来者修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它们,让关中变得沃野千里,人们丰衣足食。 郑国以及郑国渠,当真是造福苍生。 郑国渠与陕西文化 白描先生在《天下第一渠》写道: 人类学家认为,整个人类文明可以说都是伴随着农业而生。 泾河流域是先周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许多重大秘密,都包含在先周农耕文化的"遗传密码"之中。钱穆先生曾解读过中国农耕文化的精髓: 农村人好言一养字,耕稼工作之本身便是一养,因此农村人看人生,一切需赖养……尤其是是对人心内在之德性,无不求能养。 白描先生出生关中,他以及他的乡人得益于渠水,作养于天地。 白描先生饱含深情地记叙:关中盛产小麦,关中人也喜吃面。他们讲究原汤化原食,吃面要喝面汤。大口吃面,大口喝汤,大声吼秦腔,这就是关中人的豪爽,这就是老秦人的风采。面筋道,人硬气。 白描先生讲起自己的父亲,地道关中农民汉子: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的光焰,胸腔着藏着深沉的情怀。他们多尚礼规、守信用、重名节,是一群通达又刚硬的铮铮汉子。 作者家乡泾阳,名人辈出。前有明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李世达,左宗棠恩师徐法绩,近有民国文人、政治家于右任、吴宓、冯润璋、李若冰、雷抒雁、马林帆、冯日乾等。 在我看来,写就《天下第一渠》的白描先生,他本身也应是家乡的骄傲。他身为著名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对自己的成就只字不提,只在这本书中寄托了对家乡的一片切切之情。他的这份谦卑,也许正是源于郑国渠的历史灌溉、源于关中文化中的内敛实诚吧。

  《天下第一渠》读后感(十):施“疲秦之计”,造万世之功——郑国渠兴建始末

  引语: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的。由郑国主持兴修,公元前237年完成,历时十年。它从泾河引水东注洛河,总长150余公里,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从此关中为沃野,再无凶年。郑国渠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被称为“天下第一渠”。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我叫郑国,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名水工,因修建水渠经验丰富,被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看中,派往秦国修建大型水渠,具体兴建始末,为你一一道来。

01 韩桓惠王施“疲秦之计”

  韩国疆土狭长,跨黄河南北,黄河南有今郑州、许昌、南阳等地,黄河北则有野王(今沁阳)、上党(今山西长治)。 韩国境内有荥泽。荥泽起到了储水和调节济水的作用,同时也是行船停泊之所。 荥泽的存在,影响了黄河、济水等水系,对当时的航运、邮驿、人口和地理环境有重要影响。魏国开凿鸿沟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再从圃田泽引水东南,形成庞大的水运交通网。从地势上看,韩国的荥泽比魏国的圃田泽更适合引黄河水。黄河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决开黄河岸引出一条足够的水流, 绝不是简单的事情。荥阳地势“绾毂水路要道”,比原阳更适合引黄河水, 因此荥阳引黄口很快取代了原阳引黄口,荥泽连接黄河、济水和鸿沟,成为天下水运枢纽。

  正因为如此,韩国在治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众多治水的能工巧匠。他们有专门从事低洼多水地区的引、蓄、配、灌、排水及防洪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管理的,还有负责河道堤防的巡查、整修的,这类人员后来统称为“水工”。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日益强盛,从秦昭襄王即位到死去的五十六年间, 秦韩之间共发生大的战争十六次,每隔三四年就有一次。其中十一次是秦主动出击攻韩,其余是韩参与其他国家联盟击秦。秦与韩的交手,秦国只有一次败绩,那是秦昭襄王十一年(前296年),齐、魏、韩联军破秦函谷关, 秦以河外及武遂之地还韩,其余秦皆取胜。

  秦国日益强大,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整日惶恐。于是三年之内,韩桓惠王两次来秦示敬。更为不堪的是,参与秦昭襄王的丧事,韩桓惠王竟然“衰绖入吊祠”,一点尊严都没有了。

  韩桓惠王当然不甘心,回国途中经过泾河时,他的心思正是萦绕着这条河流而涌动。泾河的浊流,无疑对秦国构成巨大的祸患,此时此刻他在谋划:能否以治泾为名,鼓动秦国上马一项大的水利工程,让它举全国之力,役全国之劳,经年累月修建之,从而拖住它,使它无力也无暇顾及其他, 阻止它东伐的脚步。再理想一点的话,也许它就被拖垮了、整烂了,再也不会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地盯着我韩国了。

  良策妙计!不错,真是一个独辟蹊径的良策妙计!韩桓惠王的这套谋划,史称“疲秦之计”。

  回国后,韩桓惠王马上物色合适人选。此人既要懂水利,有治水的实际业绩,更要懂得韩桓惠王的意图,要能彻底贯彻执行韩桓惠王的计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此人必须具备外交才能, 必须能言善辩,而且必须做到胸有城府、深藏不露,具备说客和间谍的胆识、辩才和谋略。

  几经挑选,韩桓惠王最后选中了我——郑国。

02 入秦献建渠之策

  我受命于韩桓惠王,从国都新郑出发,经由函谷关入秦。踏上秦国土地后, 我不能径直前往咸阳,因为就这样去面见秦王,手头尚无任何资本。我的本领是治水,但这仅凭口说不行,我还要准备一份“见面礼”。这“见面礼”必须是我有而秦国没有的,必须对秦王一击而中。

  韩桓惠王已经派人打点秦相吕不韦,在我献策之时不会为难我。我的任务则是找到兴建这项水利工程的地点和必要性。

  我沿着渭水西行,到了北洛水, 溯流而上,到了渭河冲积平原北部的二级阶地。沿着北部平原与山地、高原的交界地带一路向西,涉洛水、沮水、清峪、冶峪,直至仲山瓠口泾水出山的地方。我行囊中带有秦地的山川地形图,还有测绘工具,有时还要停下来测量。

  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瓠口,有时从瓠口进山,攀缘着泾水两岸的悬崖峭壁, 向上游方向走出很远。测量泾水的水位,在岸边的岩壁、巨石上做出标记。我们四处奔波,不知疲倦,夜里回到客栈,我还要在木板上描绘图形。 ……

  最后我发现,瓠口下方的焦获泽是一片很大的汪泽湿地。大泽周边本不缺水,可是田里却不长稼禾,因为全是盐碱地,只有芨芨草、茅蓠、马蔺一些低矮耐碱的植物在风中抖动。

  而在泾河的滩地上,我有了另外一种发现:河滩地势虽低,却不见盐碱,倒是那些由于河水改道后空出的地方,由于泥沙堆积,淤出了一片又一片沃土良壤。农人们在这些土地上耕耘播种,庄稼呈现出良好的长势。在我的故乡韩国,黄河沿岸早有淤泥 造田的先例,这让他茅塞顿开——从泾水引水溉田,淤田压碱,一举改变关中的土壤成分,变贫壤为沃土!

  这个发现和想法让我兴奋不已,我不用担心说服不了秦王了,我手中的凿泾引水方案就是我的底气。

  秦王羸政即位时,蜀郡都江堰的水利效益已经充分显现出来,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到了咸阳我见到了秦王:“大王想秦国富强吗?我有一个良策,就是学习魏国西门豹治邺的办法。他兴修水利,引漳灌溉,魏国得以富饶。今天大秦国土辽阔,关中地势平坦,但因干旱,庄稼经常歉收,所以国势难得振兴。如果能在关中大地上修建一条引泾注洛的水利工程,使干旱土地得以灌溉,让关中变成米粮仓,秦国何愁不富?六国何愁不灭?”

  秦王大悦,交众臣讨论,经过质疑、争执、发难,最后秦王一锤定音:封我为引泾总管,调十万民夫、十万军工,工期五年,并令王翦、公子龙两位大臣协助俢渠。

  我心中狂喜,任务初步完成。

03 凿泾引水,工程差点夭折

  泾河流出仲山脚下峡谷口,就算到了关中平原。在这里,河床逐渐展宽,形成一个S形大弯道,其形状如同葫芦。葫芦在古代也称“瓠”,因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作“瓠口”。我把渠首工程选

  在这里。

  此渠从泾河瓠口引水,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渭南、蒲城入洛河,全长约126公里,灌溉农田115万亩。渠口从现地面量得上宽19米,底宽4.5米,渠深7米,两断面渠底高于现泾河河床约14—15米。建渠的工程量巨大,经年累月我在这里守着。

  秦王政三年(前244年)这一年,秦韩之间又起战火,蒙骜一举攻取韩国十三城。此刻我心中无比沉痛,我必须让修渠工程继续下去,用沉重的劳役、 巨大的财力物力投人,继续给这个“西方巨人”施压,直到它气衰力竭,支撑不下去。

  建渠的第八个年头,疲秦之计的始作俑者、对郑国充满厚望的韩桓惠王死了。

  此时此刻,我已经不是刚入秦时的我了。变化发生在悄然之间, 一点一点,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像雨水渗人石缝,在看不见的地方聚集, 终究会变为山泉。这变化不着痕迹,却是持续有力地推着我朝一个方向走去, 那是我本不想去的方向。

  韩桓惠王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充当救扶累卵、延续韩国宗庙香火的国家英雄;秦王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成为功垂大地、造福千秋的伟大工匠。是做韩国的英雄,还是做名垂千古的伟大工匠?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在挣扎:“郑国,你一定要把大渠建成!”

  在获知韩桓惠王死去的那一夜,我向东跪拜:“大王,非臣不忠,而是韩国命数将尽;非臣惧秦,而是秦国必然崛起。天下久乱,山东诸侯尽皆强弩之末;秦国风起云涌,必扫六合归一统。此乃势也,不可逆也!臣一水工,不涉朝堂政事,不将一兵一卒,绝无回天之力。尚可为者, 唯尽善工事,造福苍生。大王,我是韩国的罪臣,却不愿做历史的罪人!”

  大约是秦王政九年(前238年)至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之间,我的间谍身份暴露,我没有掩饰,没有企图蒙混过关,爽快地承认了韩桓惠王交付我的特殊使命。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又一件大事在秦国发生,缪毐居秦王室后宫 作威淫乱东窗事发,牵扯出吕不韦,吕不韦被免相。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 耳,请一切逐客。’”

  秦王赢政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发出逐客令:凡在秦国的客卿,无论官职大小,一个不留,全都得离开秦国。

  而我是个例外,不在被逐之列——我是间谍,必须处死。可大渠尚未建成,我不甘心受死。于是我面见秦王,陈述我的理由。

《史记》载:“郑国曰:‘始臣为间, 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汉书》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 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我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是间谍,但却耐人寻味地冠以“始”字。就是说,我是以间谍身份入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可往后发生了变化,我要为秦谋利,要为秦建万世之功。因为大渠建成,秦国将增加良田万顷,子孙后代受益。

  具有雄才大略的秦王权衡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知错就改,放了我,使修渠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04 成就万事之功

  《史记》中如此记载: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 自中(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 秦欲木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 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不得不说秦王确实有雄才大略。一个间谍跑到秦国来,建议他上马一项工程,劳民伤财不说,这间谍在他眼皮子底下一待就是九年,他居然没有发现,这事传出去,岂不令世人耻笑?恼羞成怒之下,车裂都有可能。何况那是工程的最后一年,即使没有我这个水工,相信修渠工程也能最终完成。但秦王赢政没有那样做,他做出了一个非常不易却是正确的选择,留下了我,让他继续修渠。“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最后在秦国兼并六国之后,还以我的名字为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所经过的地区本是一片盐碱土地,是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由于郑国渠的开凿成功,盐碱土地得到渠水的冲刷,过去荒芜的原野变成稼禾茂盛的沃土。不仅增加良田万顷,而且粮食丰收,从此关中地区再无凶年,而秦国则更加富强。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全中国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纪元由此揭开了帷幕。

  而我,郑国,一个水工,却因为一项伟大的灌溉工程名垂青史,造福子孙万代,我心满意足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