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马说 爱莲说 情景诗默写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马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马说 》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马说 》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马说 》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0、《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高考60分古诗情景默写题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
高中部分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余下全文>>
《师说》一文中如果考默写哪些句子考到的可能性比较大?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背景:
《师说》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於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穿的一个公开答覆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
易考的语句一般是中心句、主旨句。不过还是不要投机取巧,踏踏实实背下来吧。
根据给出的条件默写有关的名句1.韩愈的《师说》中有几句话,深刻地阐明了“能者为师”的哲理。请写出这几 根据给出的条件默写有关的名句1.韩愈的《师说》中有几句话,深刻地阐明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1)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无
《师说》重点句要求背诵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当年要求背了3段的,但最后一段要求比较松
重点句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多了一点,但这篇文章值得一背的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2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24.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2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2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余下全文>>
近五年来课标卷 古诗上下句默写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常考的:
一、(1)路漫温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士也赠罔极,_____________。(《诗经。氓》)
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1)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2)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可以为师矣。
二、(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2) __________________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5) __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馀鹦鹉粒,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
答案:(1)孤城遥望玉门关 (2)吴宫花草埋幽径 (3)梧桐更兼细雨
(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最喜小儿无赖 (6)水尤清冽
(7)而知也无涯 (8) 碧梧栖老凤凰枝
三、(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孟子 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四、(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仰之弥高,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桃之夭......余下全文>>
如何提高2015年高考情景默写效果
提高2015年高考情景默写效果的方法就是多读,多看,多背,没有其它窍门。
2、段子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
05-04 21:14 北京高考
26878 放到桌面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
2015-05-03北京高考
北京高考
微信号bj_gaokao
功能介绍第一时间提供高考资讯
第一时间提供备考资料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余下全文>>
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中名句默写题!!是呢种提示你一下让你默写的诗句!!10个哟 在线等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2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24.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2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2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余下全文>>
急需00-06年语文高考默写句子 5分
这个是我珍藏的资料,可要好好珍惜啊.
高中课本名句背诵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2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重点句子背诵
2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2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奇的极光》)
29.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30.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 宗十思疏》)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7.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