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校园暴力资料

关于校园暴力的手抄报资料。

预防校园暴力的侵害

(一) 校园暴力是危及学生、破坏校园和谐的一大隐患。

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七种:

1. 索要钱物,不给就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2. 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 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长。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冲动报复。

6. 侮辱女同学。

7. 侮辱、恐吓、殴打教职员工。

校园暴力还可以分为硬暴力和软暴力。如果拳打脚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乱起绰号、推举“最差”等等就是软暴力,软暴力对学生心灵的伤害甚至超过了硬暴力,同样可以置人于“死”地。

(二) 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

1. 遭遇校园暴力,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决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制暴。

2. 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量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 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较偏僻的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侵害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 要增强法制意识,在侵害发生后,要能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拒绝校园暴力演讲稿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内外发生的暴力事件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不得不引起的我们的深思。

正如我们正在审理的这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08年10月25日下午六时许,都安县一高中的两名学生黄某与韦某因晒衣服使用顶衣杆问题发生争吵打架,同学见状不妙劝阻其散开,但两人彼此仍耿耿于怀,黄某将自己被打一事告知同在该校就读的老乡刘某,两人约好如黄某再次被打时刘某帮忙,上晚自习期间,黄某上街买回两把水果刀以备用。晚上10时正值放晚自习,两人再次狭路相逢,黄某、刘某在其宿舍前遇到韦某及其同学谭谋,韦、谭叫黄就事前争吵打架一事向韦道歉,黄不但不从,心中对韦某的怨恨也被激怒,黄某与刘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韦、谭两人身上捅刺数刀后逃离现场,韦某和谭谋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思考一:为何几句口角演化成了一起刑事案件?

从同学之间因琐事引发的互殴到师生冲突的发生,从普通的校园暴力侵害到校园暴力犯罪,从未成年学生跨校作案到社会黑恶势力的侵入等等,严重威胁着中小学生的安全。“校园暴力”的直接危害虽然通常难与社会上的严重刑事犯罪相提并论,但今天的学生便是祖国的明天,无论是从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效综合治理、还是从对祖国未来负责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内外治安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避免“校园暴力”,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还校园一方净土。

1、学生自身方面

(1)部分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2)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常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3)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了解不足,不能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

2、家庭方面

曾有机构通过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后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

调查显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这一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对象。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在家庭成员中,父母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3、社会环境方面

在我国,通过网络、电视、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了解到暴力场面。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刺激场面,使暴力虚拟化;以格斗、射击、打杀为主的电子游戏,使人们在游戏中可以尽情使用暴力,某......余下全文>>

如何远离校园暴力?

这要看一个学校如何管理学生了。有些学校只看学生的成绩就可以了,所以经常发生校园暴力,这种事情,我也看过~但后来我去一个半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就读。在那个学校里,老师的作用发挥的极其大,加上惩罚的力度很大,如有逃学打架之类的现象,将会视情节的轻重,重则开除轻则记大过处理留校查看并叫家长到学校写保障,若在校就读的这段时间里,在发现逃学或打架直接开除,有些学校认为老师只是口头警告,不敢开除学生,但在这学校敢作敢为,加之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生星期五得回家,并且在放学的路上还有老师在监督学生,在公共地区还设有专门的监控摄像头,管理起来合法合情合理。以前总是说,被哪个学生打了告诉老师~但是现在在一些学校是不可能的,被打了只能忍气吞声,但如今在我就读的学校里,就已经是老师严格监督学生,这样让学生就读的更加的放心。所以学校的管理如何得当,将决定这个学校的校园暴力是否会发生。

作文《远离校园暴力》800字

太多了

如何防止校园暴力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碰到‘下暴’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下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告诉学生们,最好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第三、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告诫大家: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害怕而选择怯懦,不报警只能助长‘下暴’者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

校园暴力标语

不要让青春成为眼泪,不要让前途毁于暴力

杜绝校园暴力手抄报内容

校园暴力从来都是令人愤慨的焦点之一。近些年来,有不少校园暴力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各种门派层出不穷。越来越猖獗的暴力事件令人心寒,令人不得不愤怒!近日,频频出现在校园内外的暴力事件,简直让我们触目惊心!

事例一:4月8日,长春市某高三女生,因为回头多看了某个女孩一眼,就遭到女孩及其同伴共5人拉到附近的半山腰上,被一顿毒打。

事例二:4月21日,湖南衡南实验中学某班几十名学生集体跪在**********场上,有说是班主任罚跪,有说是自愿班长带领自愿下跪。

事例三:5月18日傍晚,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发生了一起8名女生结伙对一名女同学进行殴打、侮辱的“校园暴力事件”。

近日,又出现一个穿布鞋的女生,被几个同学堵在楼梯口要求下跪,并遭遇扇耳光和推搡。

我想问,如今的孩子都怎么啦,怎么会变得如此缺乏理智,会变得如此缺少人性。到底是教育的缺失,家长的纵容,还是虚拟网络的危害?我想,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这些问题已经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了。究竟是谁的过错,我们先不用去追究这些。因为无论是有意看也好,还是无意瞧也罢;无论是班主任罚跪,还是学生自愿;无论是有家庭背景也好,还是没有家庭背景也好;无论是鞋子丢失也好,还是被偷也罢。作为家庭和学校,我们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无论与同学之间发生什么纠葛,出现什么问题,都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做到与人为善,既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他人,要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去接受一切事物,去处理各种问题。一旦遇到过错或问题时,首先要从自身上找原因,即便是他人的错误,也要善意地指出,而不能以错治错,以罚代法,最终导致双方都成为受害者和“牺牲品”。

对类似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许多教育者也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出于“对家长负责”的心态,教师们往往对具体的人身伤害,比如可见的伤痕,红肿,流血比较敏感,而正因为教师们对可见伤害的片面重视,学生们会选择进行不可见伤害,最常见就是人格的侮辱,嘲笑,逼令下跪,轻轻打耳光,而教师却往往意识不到这种伤害的严重性。施虐的孩子发现,只要自己造成的伤害不是可见的,受害的孩子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当一个学生被殴打和侮辱以后,教师对打人者只是加以训斥,对受伤者积极治疗,可是,他的工作仅此而已吗?那个打人者成了学生当中那个出尽风头的人物,而对挨打的人来说,这个懦弱的形象将一直伴随着他。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受害者在集体活动中出风头,拥有更多的朋友,迅速走出这一次被打的阴影,并且让欺负人的孩子知道“对方也是不好惹的”。就拿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对媒体公开事件的处理结果来说:这件事情学校知道后,考虑到女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公开处理。而是对几个打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她们向被打的那个女生道歉,女生也原谅了她们。这种不得体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在纵容伤害她们,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有人说,学生们的暴力行为,是当今学校通过“淘汰教育”的模式引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将本应是普及的教育变成了选优教育和淘汰教育,这种教育的后果就是制造了大量的“失败者”,他们的失落感造成了反社会和互击倾向,其实这种模式仍然只能解释国外的偶发式,情绪性的校园暴力,无法解释发生在中国广大校园里的暴力事件。

还有人说,孩子们的暴力行为,都来自对影视和游戏中暴力情节的模仿。然而,暴力影视作为一个模仿对象,它只是让坏孩子们的攻击行为看起来更“酷”,并不能带来攻击冲动本身。文革的时候没有什么暴力影视和游戏,校园暴力却同样存在。并且,至今也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是暴力影视和游戏激发了青少年的......余下全文>>

校园暴力知多少?如何远离校园暴力

年六月份,在网络上疯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貌似初中生模样的女生对一名女生拳打脚踢,甚至轮番上前不断扇其巴掌。视频时长5分34秒,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名蓝色上衣女生跪在地上,数名女生对该女孩拳打脚踢,并将其踹倒在地,之后,多名女生轮番上前扇其巴掌。被打女孩无处可躲,哭泣求饶,多名打人者无动于衷并互相嬉笑。同样是在年的六月份,福建省南安水头镇,又一段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这段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诸如这样发生在校园里的行为比比皆是,当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校园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认清当下校园的现状;寻找校园的成因;提出校园的预防措施;构建和谐文明的的校园环境。这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于校园的新闻在网上屡见不鲜,校园的发生,无论是对受害者还是对于目击者来说,都会造成生理、心理上的创伤,导致对经历者终身乃至对社会起了一定的危害: 第一.由于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承受能力极差,如果目睹了血腥的场面,心理受到,容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二.如果学校中经常发生校园,会导致一些学生对在学校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甚至对学习本身产生恐惧心理。要么逃学,要么结交各种帮派小团体以“保护”自身安全,这其实反过来又增加了校园内外发生各种行为的可能性。 第三.孩子经常处于校园的环境下,如果其模仿能力非常强,就很可能习得这些行为。那么,他以后遇到问题时,也很可能通过去解决。如此一来,他就可能由受害者成为一个施暴者,引发各类社会问题。 因此,要谈终身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要做到老有所乐必须从年幼时教育就开始注意,目前,我国对校园伤害案基本上是以故意伤害追责,而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如果造成的身体伤害程度很轻,则不追究故意伤害罪。因此,对于某些恶劣造成心理重大创伤但不足以定罪的行为:如逼迫学生吃屎、上传学生隐私照片等并没有相关部门出面处罚。在此,需要学校方面把好关,首先,要有相应人员管理学校事件人员,必要时应成立相关学校权利部门,不仅仅是学生告知才受理,而是主动发现并处理此类案件。对于施暴的学生,应当进行重点德育教育,利用时时监控,通知家长等手段从源头杜绝校园,对于特别严重的学生,进行处分、退学等处罚。其次,教育局应当建立校园考核制度,对于发生但不处理的学校,应当扣分、问责,严重者对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并且此考核应和学校评级挂钩。 最后,校园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其背后,我们不仅要反思对施暴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教育,更应反思如何教育学生从小远离,并通过严惩校园伤害行为保护学生合法权利。建议应教育学生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同时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来避免校园。

远离校园暴力,促进健康成长,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学生们应该如何远离校园暴力呢?

第一、青少年交友要谨慎,少年情况复杂的公共场所,放学后要结伴早回家;遇到小矛盾不能太冲动或意气用事;

第二、加强对师生的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校园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

第三、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开展预防校园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

第四、家长要处处文明行事,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在家中观看带有暴力行为的镜头;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