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新理念适应新常态
应该怎样适应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央基于新形势、新理念、新特点,做出“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 变化。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报告强调,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规律、顺势而为,才能与时俱进、稳步前行。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充分认识不同以往的发展变化。认识是适应的前提。认识理解新常态,才能积极适应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深刻认识从严 管治党的新要求,深刻认识经济运行变化的新趋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深刻认识群众需求多样的新特点,深刻认识倡导清廉文化的新风气。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树立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新理念。比勤奋更重要的是理念、眼界和勇气。理念的领先优于资源的领先。没有新思维新理念,就不会有 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高度自觉,就不会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思想境界。只有理念领先,才能打破惯性思维,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获得改革创新的更大勇气,以先 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节奏迅速提升工作水平。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消除等待观望的心态。等待观望,不在状态,虽谈不上违法乱纪,却有涣散作风、松弛纪律之弊,也是一种变相腐败。各级党员干 部要清醒认识到,从严管党治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正在思想严起来、整改上严起来、正风肃纪上严起来,以更加坚 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将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全面推进“四新”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摆脱为官不为的状态。为官不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大敌。全会对做好当下工作和谋求长远发展做出部署, 成就事业需要好状态、干部成长需要好状态、凝心聚力需要好状态,当前要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等问题,切实从僵化、教 条、懈怠、背时的茫然状态中解放出来,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担当新作为。 习总书记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新常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积极认清形势、适应形势、驾驭形势。要 “转”,使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紧跟时代步伐;要“变”,在作风、精神、能力上积极适应新要求;要“干”,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开拓创新、知难 而进的智慧和勇气,肩负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责任。
为什么要坚持用新理念引领新常态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一、用新的发展理念揭示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发展理念是否科学,要看它是否合乎发展规律和发展目的。这“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并揭示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思想结晶。理念是思想理论的核心。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的核心。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总结反思发展经验教训、准确判断发展趋势的结晶。
放眼今日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比较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树立了正确发展理念、走上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不那么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没能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子。这就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既有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也有僵滞、失衡、污染、封闭、贫富沟壑加大加深等失败的教训。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民族,必然也必须总结反思世界范围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发展之路。
聚焦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把世界上成功和成熟的经验点透了、说明了,把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理顺了、厘清了,把要解决的重要发展问题展示出来了,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发展规律,是关于今日世界在怎样发展、今日中国如何发展的思想结晶。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概括。理念犹如旗帜,植根于大地,飘扬于蓝天,昭示着方向。“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华大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五大发展理念”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围绕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为谁创新?协调,为谁协调?绿色,为谁与自然和谐相处?开放,为谁开放?都是为了人民。共享,谁来共享?人民共享,每个中国人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人民至上。也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把贫困帽子扔到太平洋去;牢牢锁定共同富裕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念是“固然”与“应然”的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揭示的“固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怎么走,呈现的“应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什么发展方向走。5个词、10个字,把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余下全文>>
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海西怎么办,我要怎么干
找王二麻他妈的表弟的女朋友的表哥
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自觉践行新理念,做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自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愈发有为。可以看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基础上,一些经济新现象和发展新趋势不断涌现——转方式调结构进入重要窗口期,创新在发展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结构性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新一轮对外开放给世界更多机会,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新常态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我们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既要看到基本面是好的,也要正视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
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工作方向。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虽然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切不可坐着等、站着看。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概括起来,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也较早开始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闯关夺隘的意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推动六大发展
1、要深刻认识到,五大发展理念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客观需要。
2、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
3、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关键在于用新理念引领新实践。
4、必须要增强表率意识、率先意识、贡献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发展理念的转变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求一篇“带头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理论研讨会发言稿,最好是交管的。 20分
激发新状态,才能实现新作为;提振精气神,才能推动新发展。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深刻阐述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方向路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就是用新状态贯彻落实新理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落实新理念、引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当前,干部队伍总体上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或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或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或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如果不在状态、不善作为、不敢任事,那么蓝图再清晰、方向再明确,也难以把新理念转化为新成效。正因此,让新理念落地生根、引领发展,迫切需要拿出奋发有为的状态、敢闯敢试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 用新状态落实新理念,就要从认识论层面深学笃用。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确立新发展理念,需要不断学、深入学、持久学,领会好、领会透;需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在时间与空间的审视中,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使之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既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指导意义,也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既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也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区分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 用新状态落实新理念,就要从方法论层面创造性实践。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倘若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蜻蜓点水,改革发展只能原地踏步。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落实主体责任、抓好贯彻执行,需要创新手段、守住底线。既要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又要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既要积极主动、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又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做好应对任何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在深化改革中贯彻落实,在推进法治中稳步向前,在防范风险中不断完善,才能顺利实现这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激发新状态、提振精气神,就是要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
的积极性。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层层负责、人人担当。要把先行先试的失误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同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唯有如此,才能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新状态贯彻落实新理念,以新理念开拓发展新境界。 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
如何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发展新理念,认识适应引领发展新优势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自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愈发有为。可以看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基础上,一些经济新现象和发展新趋势不断涌现——转方式调结构进入重要窗口期,创新在发展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结构性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新一轮对外开放给世界更多机会,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新常态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我们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既要看到基本面是好的,也要正视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
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工作方向。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虽然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切不可坐着等、站着看。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概括起来,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也较早开始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闯关夺隘的意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自觉践行新理念做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自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愈发有为。可以看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基础上,一些经济新现象和发展新趋势不断涌现——转方式调结构进入重要窗口期,创新在发展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结构性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新一轮对外开放给世界更多机会,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新常态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我们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既要看到基本面是好的,也要正视困难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
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工作方向。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虽然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切不可坐着等、站着看。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概括起来,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也较早开始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闯关夺隘的意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十三五新理念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适应发展?
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性思考、规划和部署,已经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一项国家制度。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那么“十三五”规划无疑就是这大逻辑下推演出的一道中长期发展命题。做好规划,就是要通过具象化的数据、指标、目标,让新常态的各种预期、特征、表现扎实落地,使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科学判断和坚定信心。
新常态下干部谋发展亟需哪些“新思维”
作为"决定因素"的干部,必须认清新常态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破除老框框,摈弃老经验,树立新理念,拿出新思路,掌握一套领导经济发展的"杀手锏",从而引领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