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课该怎么上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的具体化。 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讨论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讨论型,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课文后,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或由教师在各课中依据大纲的要求,课文的深浅程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问题,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分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回答讨论的问题。若答案有争议,也可展开全班性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读议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采取先读后议,边读边议,读议结合的指导方法。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可以议生字新词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议重点句,疑难句的意思;可以议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议学习之后的收获;还可以议朗读问题…… 点拨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师不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也不设计阅读提纲,更不布置阅读作业,先放手让学生自己人阅读,边读边理解、边思考,有不懂的地方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无论是字词或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是写作各方面的问题都可提出来。问题提完了,学生之间能帮助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可概括为:自读——质疑问难——教师点拨——重点阅读——解释疑难。这种课型,教师要作充分准备,既要深钻教材,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作深入理解,又要熟悉学生,充分估计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作好指导的准备工作。 导读型课外阅读指导课 在进行这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时,为了克服放任自流现象,减少学生自读的盲目性,因此,指导时可根据教材的特点,拟好导读提纲,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按教者的指点自读。它包括阅读提纲、阅读方法、阅读检测,在学生自读之前,先公布导读提纲,让学生遵循教师指点的阅读方法,结合阅读提示,一步一步自学,自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再进行阅读检测。 欣赏型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自己学会的生字,学会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一一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简短评语,或找来相关的分析评议文章引导学生阅读体会,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的内容主题化。 依据学生读书兴趣和读书内容,课外阅读指导课内容可分为童话欣赏、古诗词欣赏、小说人物细谈、儿歌背诵、绘本阅读、散文朗诵等。 3、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方法可行性化。 阅读指导课要完成三个“教会”。 教会指导选择书籍。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首先是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告诉他们,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着本书?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让学生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余下全文>>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种基本模式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我校教师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在课外阅读指导实践中,逐步形成几种常用的课外阅读指导模式,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就几种基本的指导模式进行介绍。 一、按教学结构分 1、单元组合式。就是模仿教材的单元编排方法,把同一类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单元,进行分析比较,领略同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品味同类文章的不同写作风格,迅速掌握不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按主题组合为“热爱祖国”“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等单元,也可按体裁组合为“童话世界”“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单元,还可按内容组合为“壮丽河山”“人物写真”“自然奥秘”等单元。其基本模式为“谈话导入、简介作者——浏览不同文章、找寻共同特点——精读各个片段、对比不同风格——整理归纳知识、巩固阅读方法”建议运用此模式时要依托语文单元教学,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同步指导,把语文单元教学作为基础,介绍相关的一组课外文章,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阅读方法,降低阅读难度,减轻阅读负担,强化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在有序扩大阅读量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单一指导式。这是平时阅读指导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在一节课里只指导阅读一篇文章,通过分析理解文章,总结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其基本模式为“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把握、理解内容——互动交流、总结学法——推荐书刊、学以致用”此模式适宜阅读方法的指导,但由于内容单一,比较枯燥单调,最好结合其他模式进行。 二、按分析研究对象分 1、作者生平串讲式。把作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理解作品所渗透的时代烙印,收集分析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抱负。此模式适合那些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年代、思想性强、寓意深刻的学生不易理解的作品,如一些唐诗宋词、诗歌散文。 以指导《走近杜甫》为例,可以这样设计: (1)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风格特点。 时代背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分析青年时期的作者及代表作。 作品思想:胸怀远大的抱负,一心想建功立业。 代表作:《房兵曹胡马》通过对大宛马的写照,寄托自己欲投明主、驰骋万里的胸襟和抱负,《画鹰》则借鹰永志,表现自己乘风奋发的豪情和嫉恶如仇的性格。 (3)分析中年时期的作者及代表作。 作品思想:充满忧国忧民的思想。 代表作:《春望》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美好的春光在国破家亡的诗人眼里却是满目创伤,诗人见花溅泪、闻鸟惊心。 “三吏”“三别”组诗反映了杜甫既忧国又忧民的矛盾思想,他一方面同情人民的痛苦,谴责统治者大肆征兵的罪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站在整个祖国命运的立场上去鼓励人民参军保家卫国。 (4)分析晚年时期的作者及代表作。 作品思想:借景抒发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惆怅辛酸。 代表作:《登高》把登高之眼前景同悲秋之心中情紧密融合起来,概括颠沛流离的一生,抒发满腹的愁苦悲怆。 所以此模式的运用实施要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淀基础上。 2、作品人物分析式。许多作品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作品人物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命运结局,追溯造成这种人物性格和结局的社会制度、社会根源。 如《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农民起义军的英雄人物,有关人物性格、心理特征、言语、表情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精华所在。里面一百零八将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朝廷命官,有平民百姓;有捕鱼为生的、有开店为生的;......余下全文>>
怎样才能有效指导课外经典阅读
浑河站小学 高爽论文摘要:从古至今,阅读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课外的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个教育者应该研究和关注的话题。营造一个书香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正确的阅读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热爱阅读,都能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至理名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现象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其质量却不容乐观。一般存在为以下几个情况:1、缺乏阅读的兴趣,阅读量不够。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2、方法不当,造成阅读质量不高,阅读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专门挑选写作有关的书籍,造成阅读面狭窄,让学生误认为只有看作文书才是看课外书,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时间管教子女,让孩子自己选择,结果孩子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有的买了一些漫画书,甚至还有一些低俗图书,不利于孩子的阅读发展。 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之我见 (一)、为孩子推荐优秀课外阅读内容。 好书,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只有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是坏书,不可以读,为什么,并不断提高他们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1、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就可以推荐一些革命故事、儿童......余下全文>>
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指导
“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可见在叶老心中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非常需要的。“我们可并不是说‘指导’就是由教师一个人这样从头到尾讲下去。‘指导’得在讨论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一)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
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
“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从叶老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只有整本书阅读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
“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彻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重视方法的获得,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
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经验读到自己的收获。
3.注重个别指导。
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的不同。“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尤须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内容。
“书籍的性质不一,因而略读指导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就一般说,应该指导的有以下几项。
1.版本指导。
进行版本指导,就能使学生“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并且能够抉择好本子,那是受用无穷的。”版本指导,有利于学生选择书籍,对书籍本身具有鉴别能力,能够实现读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
“哪种本子校勘最精审,哪些本子是作者的最后修订稿,都得给他们说明,使他们遇到那些本子的时候,可以取来复按,对比。”教师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还要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能够鉴别,并且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
“这方面的指导,宜运用校勘家、目录家的知识,而以国文教学的观点来范围它。”在小学阶段虽然版本指导不必高深,但是对语文教学有益的部分还是要指导的,比如:有些著作是翻译过来,哪个翻译家翻译得比较好;有些是文言文注解的,哪些人注解得好;台湾翻译的作品与大陆翻译的作品的区别;修订版与初版的区别。版本之间的比较,对于语文教学的功用是使学生能够知道产生不同的原因,通过比较阅读,推敲出这样写比那样写的好处,提高作品的鉴赏能力。
2.序目指导。
“读书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利用目录进行检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利用目录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内容。如重点研究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可以通过目录跳跃性的看,从而把某些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突......余下全文>>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读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惟有先读书,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写作。”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这个道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
1、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
2、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 ,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里,布置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其次,激发阅读的欲望。如果老师能与学生一起看书,而且看同样一本书,并能经常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一起讨论故事情节,评论故事中的人物,那么就能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如有段时间班上学生掀起“韩寒热”,我自己也找来韩寒的作品集,读后与学生交流,学生觉得与老师之间有共同话题,讨论很激烈,连一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加入到读书热潮中来,班上读书的气氛更浓了。
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知识竞赛、一日要闻等活动,让学生介绍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民情风俗,奇闻怪事,并跟大家交流,可以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我曾组织学生看中央10台播的《百家讲坛》的专题片,勾起学生对有关书籍阅读的欲望,收效甚佳,有的学生还写了评论。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记得高一新生刚开始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就对他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高中阶段课程较多,学习十分繁重, 学生都反映没时间读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要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题,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自觉阅读。比如印发一些短小的名人趣问佚事,供学生传阅,就很受学生欢迎。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划、或作批注、或写提纲、或抄录名言警句和佳句,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就专门指导过学生如何作笔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读写结合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鉴赏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
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如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介绍一篇他最近阅读的(或是他喜爱的)文章,让学生......余下全文>>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常言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习、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具备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们就此问题曾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许多老师都谈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并针对“有效”二字展开了讨论。下面就将我校老师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以备我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书籍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研究表明,9—12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我们教师应肩负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课外阅读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呢?老师们认为:
1、尊重自主阅读权,激发阅读积极性。我们要准确把握选择的尺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具备独自一人读书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目的是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进入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独自欣赏图书。不过他们还缺乏选择合适书籍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推荐。我们应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小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年人的喜好不同。我们在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因为爱,所以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去背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叶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2、创设合作阅读的氛围。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一个共同阅读的气氛,一种共同阅读的集体舆论,胜于老师的无数教育。例如,我们进行课前3——5分钟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去读,或默读、朗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好伙伴比赛读……此时,哪怕平时不大喜欢课外书的同学,也会被感染了。另外,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我们应善于利用这个学习的阵地,让学生这个的舆论的氛围中进行共同的阅读。例如,在教室里,我们进行读书方面的特色装饰,张贴读书方面的富有启发性的名言及班中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的鼓励语。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引导学生自发建设小小图书馆,合作创设书香环境,增进阅读氛围。第三,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定期召开家庭读书交流会。让家长的读书兴趣及热情给孩子以最佳引导。
3、保证课外阅读交流的经常性。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能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所以,我们要保证课外阅读交流的经常性。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我们的交流活动,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或将书拿回来,读一段和大家分享),或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或组......余下全文>>
如何指导学习课外阅读
“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其中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营造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编号造册,建立班级读书角,选两个负责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间的书可以资源共享。我们班一直有读书角,不过这学期开始,图书转移到了同学们各自的书桌里,一是孩子们的读书氛围已经形成,可以同学间彼此推荐书籍;再就是六年级学习任务相对重,为了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另外,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张贴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名言,如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书犹药地,善读之可以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样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此外组织学生定期办好壁报和黑板报等,也能培养学生平时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总之,班主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掘书源,既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能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班级读书交流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合理选择,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我曾经看到一位五年级小学生拿着百元大钞,在书店买下了《〈愤怒的小鸟〉游戏全攻略》、猫小乐的《阿衰》、漫画《笑爆校园》,这是在没有家长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一位小男生自愿的阅读选择。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他们会选择哪些书给孩子看,十之六七的人会自豪地回答:“当然只买经典。”当你进一步追问:何谓经典?他们通常会列出以下书单:《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以及格林童话。这是一部分咱们中国家长愿意自掏腰包给孩子买的书,他们谈到这些书时的表情如同买包买了LV,大牌,品质有保证。看上去是一种永远不会出错的选择。其实我们老师或多或少也有这种倾向,当然,经典一定要读,问题就是他们愿意读吗?要调动这个时代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如酒店的菜肴一样,早些年有鱼有肉就是好菜,如今不仅有传统菜还要不断推出新的特色菜搭配起来,才能吸引顾客。同样的道理,......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