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与速度的关系实验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常用的两种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甲通过重物提供牵引力,小车在牵引

(1)A、甲实验中根据打下一条的纸带,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求得速度,并能根据纸带测量出重物下落的距离,即可进行探究;在乙实验中,要改变拉力做功时,用不同条数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长度,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才有倍数关系,所以必须打足够多条纸带才能研究,故A正确.B、在两个实验中,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或橡皮筋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都要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使得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故B错误.C、在甲实验中,要用重物的重力替代细线的拉力,必须满足这个条件:小车质量必须远大于所挂重物的质量;而在实验中,小车质量没有特别的要求,故C正确.D、由橡皮筯伸长长度越大,拉力越大,在乙实验中,换用2根同样的橡皮筋同一位置释放,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增加大于原来的2倍,故D错误.故选:AC.(2)在甲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推论:△x=aT2,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应均匀增大;在乙实验中,小车先做变加速运动,在失去外力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数据看出,此小车最后做匀速运动,故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案是乙.由数据看出,打点4后小车失去外力,则速度为:v=xt=3.50+3.49+3.513×0.02×10?2m/s=1.75m/s.(3)不能.因为摩擦力对小车做功,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答案为:(1)AC;(2)乙,1.75;(3)不能,因为摩擦力对小车做功,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垫板是个什么东西不清楚,估计是小车下面那块板子,D是不需要的,实验只是测量时间。然后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用时间的倒数表示速度。第二次的功为2W,多了根完全相同的橡皮,橡皮给车的能量增加一倍。由于E=1/2mv²,所以最后一空为v²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

A、橡皮筋完全相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来使功倍增,因此不需要计算橡皮筋每次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故A正确;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来使功倍增,故橡皮筋每次拉伸长度必须保持一致,故B正确;C、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正确;D、实验结论为: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设法

A、当橡皮筋伸长量按倍数增加时,功并不简单地按倍数增加,变力功一时无法确切测算.因此我们要设法回避求变力做功的具体数值,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做功记为W,用两根橡皮筋做功记为2W,用三根橡皮筋做功记为3W…,从而回避了直接求功的困难;故A正确.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使木板适当倾斜,小车阻力补偿的方法是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C、本实验中小车先加速后减速,造成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说明摩擦力没有平衡,或没有完全平衡,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故C正确.D、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瞬时速度,而不是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