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变迁

中国古代都城演变的特点?

从整个都城制度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段从先秦到唐代,是封闭式都城制度时期。后一段从北宋到明清街是开放式都城制度时期。

所谓封闭式都城制度,主要指的是郭内存在封闭式的居民“坊里”制度和集中贸易的“市”制度。居民众多的“坊里”和开设商店的“市”,四周都筑有围墙,所有门户都设有小官管理,早晚定时开闭,夜间不准出入。一般居民住宅只准造在“坊里”以内,不许当街开门。等到晚上坊门、市门紧闭,大街上就不准通行,而且都城内有严密的警卫设施。秦都阳“市”的“街”上已有“亭”,设有“求盗”等官管理街上治安。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不但城以内“街”上设“亭”,而且每个城门口郭外约十里还有“外郭亭”。到唐代长安,城门口和沿着大街的坊角都设有“街铺”,驻屯警卫,管理治安。

先秦到唐代这个实行封闭式都城制度的历史阶段,还可以按城郭连结的不同布局划分为三个时期:商代是有城无郭时期;从西周到西汉是西城连结东郭的时期;从东汉到唐代是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时期。

自西周初期周公在洛阳建设东都成周,开创了四面小城连结东面大郭的布局后,城郭连结的布局,就长期被推广应用。《吴越春秋》佚文所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三所引,《初学记》卷二四所引“民”作“人”,当出于避讳)的方式,就成为历代都城建设的准则。西周这种西城东郭连结的制度,不但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诸侯国先后采用,而且也为秦都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延用。(跑个题,如果我用,为……所……,这样的句子,是病句么?)

在西汉、东汉之际都城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整个都城的造向由“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由西城连结东郭或者西南城连结东北部的布局,变为东西南三面郭区环抱中央北部城区的布局。后来魏晋以及北魏的洛阳都沿用东汉的布局,只是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北魏洛阳废弃南北二宫的结构图只保留北宫,并在宫门以前建设两侧整齐排列官署的中轴线。到唐代长安建成贯串皇城和郭城的南北向中轴线,出现东西两面郭区对称的街道、坊市、的棋盘格式布局,这都是东汉都城“坐北朝南”布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又一次更大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时期由于都城人口的急剧增长,广大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求日益增加,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行业商人的联合组织“行”或“市”的成长,从而使得沿河近桥或城门口内外,出现了许多新的经营日用商品的“行”或者“市”,逐渐形成以新的“行”“市”为中心的街市,同时为适应社会交际需要的酒楼、茶坊也大为发展逐渐形成以酒楼、茶坊为中心的街市。全国性市场形成。于是新的行市和街市代替了旧有的封闭式集中的“市”。随着旧有集中“市”的瓦解,街市的兴起和发展,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存在,逐渐连成一片。大街小巷的交通网也逐渐形成,居民众多的小巷不再相互隔离而直通大街,于是大街小巷畅通的结构代替了旧有的封闭式的街坊结构。

在这个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过程中,五代的后周世宗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宫城和州城外围,加筑一圈大四倍的外城,准许居民沿街造屋,并占有街道十分之一宽度面积,用来种树、掘井和搭盖凉棚等,这是适应都市经济发展的新街道制度。北宋东京就是在这个新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宫城、里城和外城三重城圈的结构,出现以宫城为中心的全城四通八达的交通。到北宋末年,东京出现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写的那样繁华的街市情景,这是都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

唐宋之际都城制度这一重要变化,使得都城居民在生活上得到飞跃的进步。......余下全文>>

中国古代王朝都城变迁的规律,为什么?

总的规律是由西向东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控制力逐渐衰弱,阿拉伯兴起,丝绸之路逐渐衰弱,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修通,使得东部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地位逐渐提高,政治中心逐渐供移

总的路线是 陕西西安一带(西周 秦 西汉 隋 唐)——河南洛阳(东周,东汉,唐朝的大部分时期是陪都)——河南开封(北宋)——北京(元明清至今)

虽然南京和杭州也多次作为都城,但大部分很短暂或是只有江南半壁江山,也就是中国处于分裂时期,不是大一统的王朝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化顺序,中国古代都城布局有什么特征

隋唐长安和明清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是文化思想的结晶。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设计,艺术风格鲜明地反映了该时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及相应工程材料等特点,建筑的兴衰与社会的兴衰相始终。纵观中国古代建筑史,可以看到,作为封建社会全盛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建筑达到了突出的高峰,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格调高远,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创造出了统一和谐的风格,显示出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建筑风格端庄稳重、富丽堂皇、种类繁多,但生硬呆板,折射出过度程式化和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的色彩。

隋唐京城大兴——长安城

隋唐大兴城的创建和郭城内街、坊、市、渠的布局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公元581年隋灭北周。隋文帝开皇二年六月名高颖、宇文恺等人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设计新京城。“隋文初封大兴公,及登极,县、门、园、池多取其名”,这座新京城也以大兴为名,“谓之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浩大,规划整齐,面积达八四平方公里。分郭城、宫城和皇城。宫城先筑,皇城次之,最后建郭城。郭城内由若干条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划为若干坊。这些坊又东西分属大兴、长安两县。郭城外东、西、南三面为两县的郊区。郭内遍布官衙、王宅、寺院和道观,东西各置一市,还开凿了三条水渠。宫城、皇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

中国古代都城的迁移情况

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而民族融合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民族迁徙。民族迁徙打破了民族的地域界线,进而造成民族杂居的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机缘。民族迁徙的过程,也是民族政权经营重心转移的过程 ,必然会引起都城的变迁。都城变迁适应了民族迁徙的要求,推动着民族融合的步伐,反映着民族关系的变化。有人把中华民族的融合比喻为滚动的雪球,她以华夏——汉民族为核心,以中原地区为始点[1],以国都运动方向为路径,不断地滚动,越滚越大,最终融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其中的黄帝、炎帝、蚩尤、颛顼等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华夏族的产生就始于这些部落间的战争、交往和融合。据《史记·五帝本纪》等记载,黄帝原居轩辕之丘,后迁居涿鹿,他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战胜炎帝后,徙都于轩辕之丘、彭城、曲阜等地。后炎、黄两部融合,形成华夏族。东夷颛顼族西移与华夏族融合,建都于帝丘。在尧舜时代,尧都平阳,舜先后以蒲坂、平阳、潘、涿鹿为都,禹都安邑,后徙都阳城、阳翟。远古时期都城变迁反映了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发展中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夏、商两代,都城变动不居。夏先后都有阳城、阳翟、斟寻、原、老丘、西河、洛内等地。商朝更是“不常厥邑”,立国前迁都八次,灭夏后又迁都五次。“商人屡迁,前八后五”,先后有蕃、商、砥石、西亳、傲、相、邢、殷、朝歌等地做过商朝的都城[2]。都城变迁是民族迁徙的确证,反映了部族征服的需要和民族融合的趋势。民族迁徙带来都城转移,都城的转移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因为只有这种强势部落的不断流动,才能把她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远播四方,才能吸纳、同化、融合众多的部落或方国,最终融合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民族。同时,都城又是民族关系的纽带与民族融合的熔炉,它为各民族展现自己的活力提供了舞台,又迫使一切民族不得不接受现成的经济方式和文化成果。它把无序的民族碰撞整合为有序的民族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夏商两代的都城位置不超出中原地区,说明这里是华夏民族融合的腹地,华夏民族正是立足于此,以其强大的融合力和先进的经济文化,逐渐向四周发展的。杨东晨认为,周人起于泾水上游,兴盛于渭水流域,利用两河流域的肥沃土壤和丰富资源,逐渐向黄河下游发展势力,进而取商而代之。周先后以邰、、岐、程、丰、镐为都,至周平王时东迁洛邑,是为东周。周朝的70多个封国,遍布黄河、辽河、长江、珠江流域,这些封国的国都到后来也发展为相当规模的都城。如赵都邯郸、燕都蓟城、鲁都曲阜、越都会稽等。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各国都城迁往徙来,蓬勃发展。都城的多元扩散,为华夏民族的大融合提供了众多支点。正如孙乃民所言,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和文化经济交往,中原四周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五方之民共构天下”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汉民族共同体逐步形成。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统一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真正建立。秦并六国,在六国都城的基础上建造起气势恢宏的统一帝国的都城——咸阳;继秦而起的汉王朝先后以长安、洛阳为都,使统一国家的都城稳定在关中、关东的东西轴线上,这表明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 由华夏族融合周边民族而成的汉民族共同体在秦、汉时期基本形成。 少数民族移徙与迁都  一般说来,在统一时代,民族关系相对稳定,民族融合的成果得以巩固并稳步发展,都城定于一尊。虽然也有民族碰撞,但多是局部战争。一旦王朝分裂,民族关系就会急剧变动,民族迁徙异常活跃,都城蓬勃发展,多元并存,迁移频繁,民族融合进入高涨......余下全文>>

中国古代都城由西向东迁移的原因?

kjkaq43pmtiu

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都城分别在哪里

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公元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迁往北京。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