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问题与主义

求 胡适 《三论问题与主义》 全文。

请问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一个主义呢?难道单是为了“号召 党徒”吗?还是要想收一点实际的效果,做一点实际的改良呢?如果是为了实际的改革,那就应该使主义和实行的方法,合为一件事,决不可分为两件不相关的事。我常说中国人(其实不单是中国人)有一个大毛病,这病有两种病症:一方面是“目的热”,另一方面是“方法盲”。蓝君所说的“主义并不一定含着实行的方法”,便是犯了两种病。只管提出“涵盖力大”的主义,便是目的热;不管实行的方法如何,便是方法盲。

参考资料:shandongxiangma.spaces.live.com/blog/cns!7B035B7伐8E37444E!133.entry

三论的控制论

对于这一概念,维纳(N.Wiener)的定义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贝塔朗菲的定义是“控制论是以系统与环境之间和在系统内部的通信(信息传递),以及系统对环境作用的控制(反馈)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理论”。艾什比(W.Ashby)把控制论确切地定义为“它是研究这样一类系统的科学,在这类系统中能量无关紧要,而信息及控制却非常重要。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实现系统的稳定和有目的的行动”。由此可以看出,控制论主要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进行组织以实现系统(开放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即系统是如何实现其渐进性的。控制论要考虑比现实范围大得多的“一批可能性”,然后研究为什么具体情形会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对于那些以复杂著称而其复杂性不容忽视的系统,控制论给出了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办得到的,…其次是它给出能用来对付各种情况的一般策略”。可见,控制论研究的对象是开放系统的运行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 行为 “行为就是一个实体相对于它的环境作出的任何变化”、“一个客体的可以从外部探知的任何改变都可以称作行为”。这里的行为是指任何实体发生的所有变化,范围很广,需要进行分类。控制论研究的是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其中“有目的”指趋向终极条件,“主动行为”指“客体是和一个给定的特殊反应有关的输出能源”,即客体的行为,是客体输出自身积累的输入,影响其外部环境的过程。输入 输入就是客体以外的任一事件以任一方式改变该客体。输出 输出就是客体使环境产生某种变化。反馈 严格意义的反馈“表示客体的行为受到客体在给定时间内和某一相对特定的目标所要保持的误差界限的控制”。这是一种负反馈,即反馈倾向于反抗系统正在进行的动作。正反馈则指输入信号的增加,即于原输入信号同号。反馈过程就是信息传递和返回的过程。熵 这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被定义为概率的对数,用来测度概率。概率的对数是与概率数量级不同的表示形式。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因此,熵表示确定性的大小。熵越大,表示系统的确定程度越高,系统的有序性越好,反之亦然。在孤立系(封闭系统)的不可逆过程中,系统由无序渐进趋向有序,熵(可以理解为概率、确定性)在这一过程中增加,趋向最大。当系统达到定态时,熵也达到最大值。在开放系统中,既有不可逆过程熵的产生,同时也有熵的输入,但这个熵是负熵,它减弱系统演变的渐进过程,可以阻止系统到达毫无自由度可言的死寂的终态,而是处于“活”的有机状态。 控制论的思想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把一个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量化,找出系统中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用适当的模型来模拟它,进而对系统的未来或未知状态进行预测和估计。其建模过程大致如此:初始含糊判断---Õ 实验并得到数据---Õ 分析数据---Õ 作较精确判断---Õ 进一步实验---Õ 进一步分析数据---Õ 抽象出理论这是一个由“闭盒(closed box)”被逐步打开,系统的构成和规律性被揭示出来,成为“开盒(opened box)”的过程,这是一个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控制论的贡献控制论在科学上有两点重要贡献:第一、给出一套统一的描述系统的概念,因而可以建立各门学科之间的准确关系。通过它们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把一门学科上的发现和成果用到另一门学科上去,使它们相互促进。第二、给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使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成为可能。控制论的应用控制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一般原理和......余下全文>>

历史。李大钊为什么要和胡适论战?他们争论什么?

1919年6月,陈独秀因散发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而被捕入狱。胡适积极营救陈独秀的同时临危受命,接办了《每周评论》。当初陈独秀、李大钊意图将《新青年》办成谈政治的刊物,遭到同人的抵制,遂在1918年岁尾另办《每周评论》,开始讨论政治与时局。

尽管胡适从前很少著文参与政治与时局的讨论,并说“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但他还是在《每周评论》上,发表连夜创作的一首抗议军阀的诗歌《威权》,唱颂“奴隶们”造反的正义吼声。胡适还在《研究室与监狱》一文中,对陈独秀的人格大唱赞歌,为陈独秀的“爱国爱公理”的革命思想与革命行为大唱赞歌。

胡适的不谈政治,政治却将他推向了政治的漩涡。他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原本旨在改变当时舆论界“空谈主义”的风尚。作为群众言论之舆论,总会有争论。首先质疑胡适《问题与主义》一文的是与胡适有过几次通信的蓝志先。他指出“问题与主义并不是相反而不能并立的东西”,而“主义的研究和鼓吹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最切实的第一步”。这篇文章,胡适将之转载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三号上。

第二篇是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这原是李大钊从河北昌黎五峰山写给胡适的一封私人信。本无题目,是胡适加了个题目,发表在《每周评论》上的。胡适在李大钊的文章末尾,加了这样一段文字:“我要做的《再论问题与主义》,现在有守常先生抢去做了,我只好等到将来做《三论问题与主义》吧。”

李大钊给胡适的私人信函中,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绝对分离。指出“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是并行不悖的”。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信中,李大钊直言不讳地点到他与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青年》同人与他的某些看法有重大分歧:《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同人,谈俄国布尔扎维克主义的议论很好……我可以自白:我就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克主义的。

在李大钊与胡适开展“问题与主义”的学术讨论时,对政治极为敏感的陈独秀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介入。而毛@泽东的态度却是鲜明的,他赞成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正确主张。正是在“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中,毛@泽东旗帜鲜明地在长沙组织了一个“问题研究会”,且亲自为这个研究会拟订了章程和首批要研究的“问题”,如“东西文明汇合问题”“国际联盟问题”“经济自由问题”等,共七十一大类,合计一百四十四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那时的胡适对毛@泽东的支持是无私和一贯的。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并发表《民众大联合》。胡适阅后,立即转载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三十六号上。并在《新书》评价一栏中,亲自撰文,热情洋溢地肯定了《湘江评论》与《民众大联合》,有了胡适的热情支持,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活动才开展得有声有色

邓论 毛概 三个代表(三论)试题

2007年的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依法治国

2、新的社会阶层

3、社会主义本质

4、科教兴国战略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共计28分)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三个原因是什么?

3、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总体小康?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合格领导者?

三、辨析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那么究竟是党大,还是法大?应该说,党大法也大。

2、辽宁某县一农妇,常年在河边划船摆渡,也经常下河抢救溺水者。实行市场经济以后,被她救上的人中,多数人都用金钱向她表示酬谢,有的1000元,有的800元。也有个别人不给酬谢,被救后悄悄溜走。从此,她开始救人收费。她在摆渡口立一标牌:救一活人收1000元,救一死人收500元。

请分析上述做法。

3、198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使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正确的。因此,不论我国农村的情况怎样变,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绝不能有所改变。

4、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700美元。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矛盾也凸现出来,群体上访事件增多。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四、材料题(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第1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职业构成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职业构成

职 业

人数

比例 %

职 业

人数

比例 %

农业从业人员

77

2. 58

工人、农民

551

18 . 46

工业从业人员

58

1 . 95

知识分子

631

21 . 14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398

46 . 93

党政机关干部

968

32 . 44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641

21 . 52

民主党派人士

480

16 . 09

专业技术人员

467

15 . 98

解 放 军

268

8 . 88

解 放 军

298

10 . 00

港澳台代表

86

2 . 88

其 他

34

1 . 14

请回答:

(1)你对九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有何看法?

(2)十届人大代表的构成与上届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3)简述你对两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的总体评价

第2题:

材料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测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余下全文>>

以考验为题用五段三论式写一篇议论文求考神帮忙

考验

“耶!”三只胖乎乎的小手又叠在了一起。咦?我们在做什么?原来是在杭州这座美丽繁华的城市参加比赛。

站在冰凉的舞台上,面对着这么多的观众,我的腿开始发抖,牙齿也开始打颤,双手冰凉冰凉的,紧张极了!我在心中大喊:放松放松。稍作镇定后,我用微微颤抖的声音与观众打了招呼。一看见老师那赞许的眼神,我的心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开始镇定下来认真地投入表演。我在内心鼓励着自己“加油——加油”,我努力轻松向前迈进一步,露出笑容,用极缓慢且美妙的语调向观众述说着白雪公主那个美丽的故事,看着评委对我欣赏地点了点头,我又壮了壮胆子,把音量调到了最高。

哎呀!糟了,一句话背错了!接下来我越讲越快,不急,我在安慰着自己。终于,火车又回归了正常的轨道。这时,同伴林方冰清慢悠悠地转了出来,她的服装让全场的人惊呆了!她轻轻牵着郑轶丹的手,我呢,则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了幕后。

……

又该轮到我出场了,这时的我已经克服了紧张,自信地走到了台前,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郑轶丹呢,则在一旁翩翩起舞,悠扬的乐曲把节目引上了高潮,我用极慢极慢的语速结束了这场比赛。当我们三人一起走向台前,观众群里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发出了一阵阵喝彩。我们三人牵起小手,欢快地走向台后……

三只胖乎乎的小手又叠在一起,三张小脸又绽开笑容……

这是一次非凡的考验,这是一次胆量的考验,我们战胜了自己,最终走向舞台,顺利完成了比赛!

说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照三个倡导说说自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方面有哪些不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余下全文>>

认识论包括哪些原理

你手里肯定是有大纲的吧,这些都是大纲上的内容,希望你认真看大纲。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分析和综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研究方法是有层次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 一、要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它们,不要为种种唯心主义观点所蒙蔽; 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不要孤立地看问题; 三、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静止地看问题; 四、在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着矛盾,必须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即抓住事物的规律性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真面目。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详细的论述,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也是针对我国思想界实际情况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作的一种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就是说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今天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把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有人把这三论说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化与具体化。掌握三论特别是系统论的精神,将会使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将会帮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从一切事物与其上下左右的联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致使我们陷入一叶障目不识泰山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各项研究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有无这一指导思想是大不一样的,有了这一指导思想就可使科学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少走弯路;而没有这一指导思想,则会把研究工作导入歧途,甚至得出谬误的结论。 不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方法本身,它虽对各种方法起着指导作用,或者说,各种具体方法只有在它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是它却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方法。要想达到研究的目的,完成研究的任务,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并正确具体的研究方法。各种研究方法除了层次上地位不同及过程上排列不同之外,又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不能互相代替。例如,研究过去的教育情况只能用历史法;而想要估计未来的教育情况则只能用预测法。在现状的研究中,如果所研究的现象是研究者直接观察所及的,就可用观察法;若只能用间接方法了解的,就可用调查法或文献法。已有设想或假说而不知结果如何可用实验法;反之,已见结果而不知原因则可用追因法或经验总结法;欲知确切数量须用测量法;而整理大量数据则须用统计法。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研究过程的需要,并结合研究者本人的条件来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是为了解决某一研究问题才需要采取这种或那种方法。所以方法的使用一定要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与任务的需要,不能片面地追求方法的形式,为方法而方法,那样就是本末倒置了。 马克......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