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校本课程内容自立小能手
新的开始,新的挑战.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位年幼无知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位中学生了.我来到了一间陌生的学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班级,而且周围的人没有我认识的.我感到既害怕又兴
奋.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也差不多全认识了同学们.我在班里融洽得很好.
老师通过一段时间,也认识了我.老师还让我做班上的学习委员,叫我每天在黑板上写当天的课程表,方便同学们准备好下一节课的书本.在我写课程表的第一天,就听见同学们不约而
同地说:“有了黑板上的课程表真方便,想知道下一节课上什么,一看就知道,不用像以前那样走去看课程或者问别人,真是太方便了!”我听见了心里甜滋滋的,比吃了蜜糖还甜.
老师还说,同学们有什么关于学习不懂的地方,就去问我,我尽量帮助同学们.同学们请教我,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我还帮助宣传委员出班里的墙报,我负责画画.没次出完墙
报,我都非常高兴,又可以为这个班服务.我很乐意为同学们服务.老师委托我的任务,我很少推迟,尽我最大的努力把任务做好.
一个好的班集体,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团结一致的,那就得靠班干部,管理好班集.我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就像是一条彩虹,大家都为班作奉献,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使彩虹闪闪发光.
我就是彩虹七色中的其中一种颜色,发出点点星光,努力地使彩虹散发出最耀眼,最灿烂,最迷人的色彩.新的开始,新的挑战.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位年幼无知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位中学
生了.我来到了一间陌生的学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班级,而且周围的人没有我认识的.我感到既害怕又兴奋.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也差不多全认识了同学们.我在班
里融洽得很好.
如何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构建德育课程建设
德育是什么?什么是德育?老祖宗留下这样一句话,说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他打鱼的办法,德育解决的是什么?这个人它对于感不感兴趣的人,多年来对教育工作者不容易做,教育解决的是什么?用知识武装人的头脑,德育解决什么?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回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什么是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使人发生变化,让人变好了就是好的教育,让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没有变化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意思?通俗地讲,如果让我们给教育下一个定义,广义的教育,社会下的教育,狭义教育就是指的学校教育,谈到学校教育就涉及到校长的办学思想,什么是校长的办学思想?指以校长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主要包括:三风一训、一目标。做了很多年的校长我们的三风指什么?校风、班风、学风,一训校训,一个目标把学校办成什么学校。
什么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指校长按照教育规律来办学。这样规律指的是什么?教育规律主要包括两点。
一,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教育谁都明白都是领导,做这么多年教育,谁不明白是教育。目前中国教育的体制下,现实情况是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校长一个班级和一个老师还是看成绩和分数,这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什么是全方位多角度踏踏实实做教育?校长不是天天这样干吗?要想全方位、多角度、脚踏实地做教育首先解决认识问题,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我们当领导了做了校长了对教育心里有数还需要搞清楚什么?要搞清楚什么是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碰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碰出一个个鲜明个性活生生的人,教育部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更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的历程共创人生体验。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把德育与教学对立起来。
德育是什么?是事关学生终身发展,影响决定办学思想和教学质量的定盘星助推器,德育不仅不影响教学,反而促进教学的提升。
具体做法以德育为抓手,让德育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如何让德育更好的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新课程背景下,德育要课程化,德育给人的感觉是空的,德育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怎么可以操作?常态化、系列化,如何常态化、系列化、课程化就可以保证,如何操作?今天我于评估5中为例,谈谈北京市平谷区的德育工作实践,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课程,今天跟大家交流的课件我留在这里,接下来的片断是我们评估5中校长在2016年北京第二届校长论坛上的一个讲话,这个讲话当时是反响很大非常受欢迎,当时杜校长的发言题目是《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课程,培养精神明亮的5中人》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出这个校长的办学思想,从这里面可以看出老百姓要把孩子送到这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那么它的目标,以鉴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德育课程追求的目标,通过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体系,提升教育品质,升华教育信念。德育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显行课程,一眼就可以看见。第二,隐性课程,需要大家琢磨。学科课程指学科德育课程和学科渗透德育课程,活动课程指校本课程、课外活动,这些每一个学校都做了都有,那么新课程理念下要梳理一下,这就体现校长的思想,不能走哪算哪,这就是校长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素养提升的一个渠道。
那么今天跟大家介绍我们平谷区各个学校的德育课程做主要三方面。
第一,学科课程这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
第二,活动课程,这是德育课程的助推器。
第三,隐性课程,德育课程的隐性翅膀。
第一方面学科课程这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每位领导都明白现在各个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德育课程也不例外,所......余下全文>>
小学德育工作年报内容
德育汇报材料
一、抓好组织领导,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深化德育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加强德育工作的先导作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织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学习,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及时分析学校德育状况,加强自身建设,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带头人。本学期起,学校实行了领导亲近学生制度,每月,学校选择一天,将领导班子成员分成几个组,统一走进一个年级不同的班,从早晨到校到下午放学,随亲近班级的学生上每一节课,上操、休息,察看学生作业情况,深入实际了解每个班级乃至整个年级各方面的情况,及时提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得到老师与学生的欢迎,取得了好的效果。
2、加强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基层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及开展情况。本学期,我们承袭了学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的经验,开展班主任系列培训活动,全员参与,每期培训一个主题,分别邀请相关专家和学校工作出色的教师就主题结合实例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切实提高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水平。
3、注重学科德育,提高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通过听讲座、教师间相互交流等方式,引导每一位任课教师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德育重任,通过相互听学科德育研究课、观摩课,共同探讨,找出每节课的育德点,让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学知识、学做人。
二、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点、线、面结合做工作
校长提出学校办学理念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既“点”;抓细节教育,既“线”;培养合格公民,既“面”。
(一)、树立社会教育观,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合格公民
在大教育观的指引下,学校不只将育人局限在校内,而是多方寻找、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开辟更多教育实践场所。
1、本学期,学校经过周密运作,筹备并成立了大兴二小家长教师协会,促进家校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作为理事会副主席的学生家长向记者们激动地说:家长教师协会的成立,为我们家长提供了活动的平台,让我们也成了学校的主人,我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会积极地把我们的家长联系起来,按时活动,共同努力协助学校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家长教师协会的成立,拉进了家、校之间的距离,促进家校之间的和谐。今后,我们会继续在专家、领导的指导下设计并开展好家长教师协会的活动,共同促进协会的发展。
2、让社区成为学生的德育实践基地。学校依托少先队组织起红领巾微笑服务队,定期走进永华北里、三河南里以及怡兴园小区,捡拾垃圾,维护小区环境的整洁,将绿色奥运的理念通过实际行动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传递给社区居民,将微笑服务送进社区。敬老小队的同学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走进社区,为需要关心的老人送上了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福,微笑传递假日小队的同学在节假日,走进康居社区老党员家中,送去问候、传递欢笑。孩子们的行动赢得了居委会领导和社区居民的赞扬,同时,孩子们在社区中成长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3、与共建单位加强合作,共同育人。上学期,聘请特种部队校外辅导员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邀请辅导员来校为学生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本学期,在特种部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学校成功开展了军训活动,学生在军训过程中增强了体质、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另外,结合语文教学,鼓励学生多写军训日记,学校择优利用广播宣传,征集军训日记,编辑成大兴二小军训日积集,一......余下全文>>
作为一个技术学生如何看待德育课
何为德育教育 ?
浅议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小学 王山桃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①。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分析,我认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社会化是增强德育工作“三性”,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
“学校即社会”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强调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实践看,农村小学生思想单纯,好奇心强,理念空泛,从外界接受的信息容易内化形成情感意志,因此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不仅要完成思品课的教学任务,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还要与社会建立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确立德育工作的目标,构建德育工作的网络。达到小学德育教育社会化的目的②。
一、建立组织机构
要想德育教育社会化有序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教育的效益。校内应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任副组长,中队辅导员任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制度,职责明确、分工负责、项目包干、定期考核、实行目标管理。校外,以乡镇团委书记为主任,成立“社会教育委员会”,吸纳妇联、大型厂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街道居民小组组长、村委会主任参加,下设办公室,每学期定时召开会议,专题办公,研究布置德育工作方案、确立考核办法等,使德育教育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二、确立德育目标
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表明了德育教育的规律性,显示出德育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心理因素及一般行为表现特征,分阶段确立相应的德育目标③。具体讲,就是依据思品课《课程标准》制订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德育工作方案》,这个方案可按六年一个周期循环,并将各年级、各学期德育目标、任务要求、实施途径等,分解到年级、班组和个人。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要求低年级必须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中年级进一步联系实际继续进行养成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劳动光荣的教育,督促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如学会洗红领巾、扫地等活,高年级主要是通过参与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组织学生采茶、饲养小动物等。再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升国旗来说,要求低年级学生认识国旗、国徽、升旗时排队行注目礼。中年级升旗时,做到会唱国歌,严肃认真,立正行队礼。高年级看指挥唱好国歌,严肃庄重,立正敬队礼。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小学生从跨入校门第一天起到毕业,经过六年各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认知、情感内化训练与导行,达到较强的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具备情感健康,行为规范及初步唯物辩证水平。
三、构建德育网络
为了使学生在“校内有人教、校外有人管”,形成社会化德育网络,还必须调动家长、居民、村委会成员等社会人士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让大街小巷、家庭、村庄、田间地头的人们共同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设立校外活动站。以居民小组或村委会为单位,按地域划分,设立校外活动站,聘请共青团、妇联干部、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工人、老干部、老教师和村长担任校外辅导员。这支活动在希望田野上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平时帮助、指导家长管教孩子,收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建议,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也把学校的阶段性德育教育内容、要求及时传递给家长,配合学校实施和检测学生在校外的道德表现。寒暑假,他们亲自把学生从学校接回活动站,督促他们到田间采茶、放羊、放牛……;参加家务劳动:养猪、洗碗、扫地……,有组织地开展文艺、体育、书画、手工制作等兴......余下全文>>
谁能提供几个中小学德育论文题目,谢谢了啊
《搭建实践活动体验平台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解放天性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浅议优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德育教育在学骸教学中的渗透》
交通安全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作文470字,有吴队长等说的话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德育工作“重在实践,贵在创新”以理念,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不仅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重点建设学校的考核评估,而且提高了全校教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先后被评为宜春市文明单位、宜丰县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我们始终坚持六个字——“抓常规,创特色”。
一、“抓常规”
所谓“抓常规”,就是根据德育教育一般规律和未成年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形成规律,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我们知道,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此,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自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出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除了加强课堂教学这一德育工作主渠道,加强学科德育渗透以外,着重开展了“五抓”活动,即“抓理论学习、抓组织管理、抓骨干培养、抓规范落实、抓活动开展”。
1、抓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A)抓全体教工理论的学习。
学校每二周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我们始终把德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首要位置,并贯彻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学习,教职工统一了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B)抓全体学生道德规范的学习。
我们利用主题班会竺组织全体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规范》、《宜丰二中学生一日常规》竺,在学习中同学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了统一。
2、抓组织——探索德育机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党、政、工、团、学的代表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研究,统一筹划,统一协调。在建立德育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学校推出行政领导轮流值班制,强化德育管理。同时,学校还健全了德育工作的网络系统:一是党支部——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二是党支部——工会(团委)——学生会;三是校长室——教务处——任课老师;四是学校——家庭——社会。
3、抓骨干——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德育师资队伍。为了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着重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师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建设,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育人先育已,正人先正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学校党组织明确要求每个党员教师必须做到“立终身从教志向,树为人师表品行,兴教学研究风气,尽教书育人职责”。形成了“人人承担育人重任,堂堂渗透德育内容,处处蕴含德育寓意,时时贯彻德育思想,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围和格局。
4、抓规范——培养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为此学校从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首先,把《规范》细化为校纪校规、班纪班规,贯穿于教学、日常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开学时组织全校各斑进行为期2周的入学教育--学习《宜丰二中学生管理手册》。我们明确提出了学生的一日常规,包括进校、离校、集会等校园规范,起床、用餐、就寝等家庭规范,上学、放学、行路途中的......余下全文>>
如何结合新课标开展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课题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针对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就教材教教材,就课文上课文,课程资源匮乏,阅读量严重不足,“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的弊端,从2007年起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辛探索之旅,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自由素读——经典诵读——群文海读——主题阅读,逐步形成了今天的“1413”单元整体阅读,让阅读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构建出了低消耗高收获的语文阅读教学。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不同文本的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依托教材以及其他优秀的阅读资源探索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各类课外阅读课的基本模式及相应策略,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
3. 学校及家庭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指导上的配合的研究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途径研究。
【课题研究的思路】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以学校的“四环十六字”的总体教学模式为依据,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三级教案”的形成推进课题的研究和发展。具体开展以下活动:
1.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研讨活动。
2.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经验交流活动。
3.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案例、示范观摩活动。
4.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 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主题式阅读相关的科学理论,广泛汲取、借鉴主题式阅读相关的先进经验,收集处理各种资料,把握依托教材开展主题式阅读的规律和特点。
2.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调研等,了解主题式阅读现状,发现和分析其存在的利弊、问题和需要,为研究指导方向,提供决策依据,调整和促进课题研究。
3. 个案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个体和学习组织,进行专题研究,研究项目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展过程,得出结论,形成案例。
4. 经验总结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阶段总结经验,形成成果,建立适应我校开展主题式阅读的机制。
【课题研究的步骤】
1. 准备阶段 2011年 8月—— 2011年10月
(1) 加强理论学习,申报课题。
(2) 确定研究对象,培训研究人员。
(3) 制订研究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
(4) 编写校本教材《主题阅读》。
2. 实验阶段 2011年 10月—— 2014年 12月
(1) 以学期为单位,制订计划,进行小结,形成研究管理制度。
(2) 以抓单元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根据实际,修正研究思路,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
(3) 组织相关的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认真及时总结有关成果和成功案例。
3. 总结阶段 2013年 11月—— 2014 年 12 月
(1)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 撰写结题报告,报请上级科研机构评估鉴定。
【课题成果分析】
单元整体阅读是在一个单元中不断地让学生践行着精读与略读结合,诵读与默读结合,通读与情读结合,细读与海读结合,读一课......余下全文>>
浅谈怎样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如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学生观、学习观等。学校和教师们已迫切感到自身和新课程的要求仍相距甚远。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深入人心,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不能仅仅依靠职前教育,而更为重要的是贯彻教师整个教学生涯的继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校本培训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诸方面,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从校本研修入手谈了怎样有效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反思能力、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跟上课改步伐,加速实现专业发展。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性、发展性唤醒了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转型、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是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可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外出的学习机会十分有限,学习的渠道不畅,终身学习观念未形成,从而导致教师学科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帮助教师切实领悟新课程的深刻内涵,采取有效的研修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新课程改革工程中最现实、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1.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校本研修强调学校是研修的基地,意味着研修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研修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却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进修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显得并不那么“真实”了,总有一种隔离感,并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像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1.2教师是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以教师为主体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已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更多的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研修的直接目的。校本研修,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余下全文>>
中学课程文化特色建设是什么意思
“课程”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我们对课程的基本定义是指以给学生获得体验为预期的有计划的显形或隐形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科。因此,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都可视为课程形态。课程是学校常态工作的中心,学校有责任按国家规定保证开足课程与课时;学校有义务保证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课程是学校的特色标志,办学思想、校训口号,终归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上获得支撑。课程方面显现出来的异同,是学校间的本质差别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校本课程,是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必经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持续六年的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一、课程文化建设的背景
2002年建平中学高标准通过上海市教委专家组对我校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建平中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时制定了未来五年(2002年——2007年)发展规划。
建平中学的未来发展基点是建立在现代社会整个大的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入世带来的教育市场的开放,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将遇到更多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优化资源,使我们的办学达到最大效益,以应对新的形势对我们的挑战。
建平中学未来发展基点也是建立在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的,新的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要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我们提出了构建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建平学校文化这一“五年规划”期间的核心任务,这是一个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包括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系统,今后五年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为主题,继续加大改革实验力度,深入发展建平中学的办学特色,把建平中学建设成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在国内基础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实现“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的育人目标,以我们卓越的努力,在微观领域,实践并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
为此,我们把“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作为规划重点,力图通过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抓手,纲举目张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征的建平文化。
二、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
我们认识到,课程与课程文化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学校文化的真正成果应该是培养出一批符合建平文化精神的建平学子,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课程必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将课程问题从基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来考虑,就是力图在课程建设、体系确立、评价模型建立等方面能够体现出建平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同时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支撑,校本培训与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软件支撑)以及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硬件支撑)也应该在课程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最后作为所有课题建设的纽带,我们将在未来的五年中对建平中学的管理文化做一个更深层面上的再建构。
为了顺利开展这项系统工程,我们经过各个层面反复讨论,全体教工统一思想,明确了以下几个认识:
1、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开展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重构建平学校课程,即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余下全文>>
1980中国教育改革会议
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八次革新。前七次的时间分别为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5年、1986-1991年、1992-2000年。七次改革的简介见下表。改革时间改革情况简介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第五次1977-1985“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1986-1991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第七次1992-2000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前七次课程改革,虽然均有成就,但课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然存在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偏难偏繁、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和人文学科比重过低等问题。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于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总共八次改革,文革后应该没八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