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谈生命》一类的散文
一、
说说“鉴赏”的指导(教学设计)
在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朗读是最好的感知。学生通过听读、跟读、齐读和自由诵读等形式,直接感受作品本身,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理解和鉴赏作品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做三件事:选一组雅词读一读,选一些美句品一品,选几个妙喻说一说
1、选一组雅词读一读:
学生通过筛选,可以选取的雅词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推敲三类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因为作家锤炼语言往往在这三类词上下功夫,所以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比如文中的“快乐勇敢”与“愤激”,“快乐、羞怯”与“心魂惊骇”,“辽阔”、“伟大”、“光明”、“黑暗”等等形容词,就写出了“一江春水”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的不同的心理状态;“怒吼”与“吟唱”,“奔腾”与“回旋”,“聚集”、“破壳”、“伸出”、“挣脱”等等动词,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赏析“三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⑴形象感受法:
结合朗读将动词、形容词的意义在脑中“立体”为画面形象,如“细心揣摩;
⑵换词比较法:
如“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一句中的加点的词,分别换成“凋零”和“哭泣”,让学生比较异同,学生不难发现:“旋舞”和“呻吟”形象地表现了落叶告别枝头,生命消融、归化之即的乐观与坦然。
⑶省略比较法:
如“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一句中的“仍”删去可以吗?通过比读,学生发现“仍”这一副词突出了一种生命的坚强不屈的力量。
当然,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对举等角度,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词”这个“切入点”寻幽探微,赏析课文。
2、选一些美句品一品:
文中除了大量的富有感性化的描写性语句外,还有许多包含哲理的美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作者在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中的“间隔反复”的句子,如“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和“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待学生找出以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首先,这些反复性的句子庄重而严警,生动而富含思想。它们是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性描述以后的理性升华,既标明了文章的层次,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即逝的坦然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另外,文章结尾还有很多语意深刻的哲理句,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等等。赏析这些句子,首先要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的感性描写(前面的“三词赏析”便是基础。)驱遣想象,调动情感,运用形象思维,对这些句子不仅“分析地研究”,而且“综合地感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真正“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在感受和体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3、选几个妙喻说一说:
“生命”本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但本文开篇即生波澜,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像什么”。“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两个文学性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引导学生欣赏这两个妙喻是教学的关键,我们也可以采用“省略比较法”进行赏析。教师可以设疑:删去两个比喻中的一个可以吗?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会发现写“一江春水”,用了四个“有时候”,重在写生命的历程;写“一棵小树”,用了五个“也许”,在写生命历程的同时,重在写生命......余下全文>>
谈生命教案导入新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谈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炼概括的能力。
3、注重朗读和背诵。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此外,结合朗读和揣摩文意来学习语言。本文语言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哲理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些精彩句段。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对文中一些语句进行仿写、扩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谈论“生命”,导入新课: 1、“生命”,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景物或者句子?或者人? 例:有生命必有死亡;春天的小草;《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
2、生命是一个司空见惯但又是一个亘古不复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谈到这个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所写的《谈生命》! 二、讲授新课,感受“生命” (一)、第一板块:在朗读中初识“生命” 要求:1、读出声音,读出感情 2、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积累生字生词:巉岩、骄奢、荫庇、芳馨、怡悦、丛莽、清吟 (二)、第二教学板块:用课文内容说“生命” 提示:可用文中语句,也可自行概括。
例如“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它的前身。” 1、作者题为“谈生命”,究竟是怎样谈生命的,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根据内容说话,说一说生命像什么?用这样的句式说“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它的前身„„” 例:1)、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2)、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他遇到巉岩前阻,有时他经过细细的平沙,有时他遇到暴风雨,有时他遇到新月和晚霞。 3)、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下聚集生力,在冰雪下欠伸。 4)、生命像一棵小树,春天,他开出满树的繁花,夏天,他长出浓密的枝叶,秋天,他结出累累的硕果,冬天,他无力地投入大地的怀抱。
2、在作者的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从雪山发源,最终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小树,历经四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好,现在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生命像什么„” 例:1)生命像一轮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圆圆缺缺构成了他的一生。
2)生命像大海,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静,潮起潮落正如人生。 (三)、第三教学板块: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经典句段。
1、读你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你记住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然后说一句“积累”的话。看自己喜欢哪些句段,记住了句段。 要求:1)、眼睛聚集点在字上,要深入地记背。 2)、说积累的话,就是我记住了哪些词语,记住了哪些句子,如果能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更好了。
2、引导学生集体朗读精彩句子,尤其是最后一段,这是作者阐述自己的生命观的最直接的表达,放声朗读,感受作者这种激昂、达观的人生态度。 (四)、第四教学板块:品读佳句,提出疑惑
1、下一步的学习更艰苦、更有趣味,而且更能表现我们语文学习的水平。那就是......余下全文>>
怎样写教学案例?能否给个范例?
1、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也是论文!)
教育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在我看来, 教学案例应提取于教学,用之教学,提取于个人,用之于大家。
2、案例结构
(1)背景:包括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和案例问题:主题是本案例的核心理念,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案例问题是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3)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 (4)教学结果: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基本面。 (6)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教学时其他教师讨论,开放而无终结。
3、教学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4、写好案例的几点建议。
(1)要具备充分的素材 案例能不能写的生动,勾起读者学习、研究的兴趣?与案例是否有鲜活的、真实的素材有关。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写好案例,必须做好课堂观察,认真、细致的、全面的记下课堂的师生活动情况,然后,根据案例的主题需要,裁减素材。教师就好比一位裁缝,必须先有好的布料,然后根据衣服设计的风格量体裁衣。要想掌握充分的素材,一般老师是用笔记课堂实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不大科学,毕竟手写的速度比较慢,课堂上的一些突发的、精彩的片断有时很难及时描绘。如有条件,最好摄像机记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再通过录像观察,记下课堂实录。 (2)要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古代经典文化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感受精妙的语言,学习多种写作的技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要想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方法。如果教师本人未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就一定要先下些功夫学习、借鉴、思考并整理出一些切合自己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法,这样才会有得心应手的教学。 “授人以色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爱阅读.还要会阅读、为此,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授.教给学生有所选择,区别阅读,使学生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读,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和培养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有: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预读,适用于阅读长篇文章,也就是先看开头的两段,接着仅看以下各段的第一句,然后将最后两段逐字逐句读完,这样可以避免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文字上;略读,也叫泛读,用最快的速度先浏览所选择书目的前击‘和内容介绍等,了解其大概内容即可;细读,对一所学课本中的重点单元内容、范例、篇章或精彩语段须认真阅读,反复留神研读、品味;比较读,即阅读时把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地域,但是同一体裁,又是类似内容的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读,看有何异同点,有什么创新,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整体认知读,就是瞬间辨认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整体理解它的意思,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搜索信急核心地读,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一、资料类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去找阅读文章中经常涉及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这些东西要让学生去找,教师的任务是要布置相应的要求,提供寻找资料的信息、渠道,并作必要的检查。有些资料可能学生难以找到,那就必须由教师提供。不少教师的做法是投影相关资料,让学生过一遍。我总感觉这种效果不太好。我总认为不如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不仅积累了资料,也不至于象投影一样过眼可能就忘了不少,效果会更好些。同时,教师应对资料中需要记忆的东西明确指出来,让学生永久掌握。 二、基本的知识技能,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去做阅读教学中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如字词的注音、认读、记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大多能完成。教师在此时要做的是明确要求学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并注意时间的限定;之后必须有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方法,以便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对于一般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划分归纳,不少学生已具备此方面的能力。此时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重点做的是:一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依据;二要引导学生去评价不同结果的合理性或其优劣。教师在参与此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确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对其语言的精练、准确、流畅、严密性作点评和指导,以让学生逐步在此过程中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三、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完成好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读出个性化的情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四、分析理解文章,教会学生入手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步骤、精练准确的......余下全文>>
如何有效设计课堂提问
如何有效设计课堂提问
近几年来,学校一直积极倡导老师们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想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提问。而一节课上,也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好了,这堂课至少成功了一半。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近几年我在校内校外也听了不少的课,深切感受到课堂提问对组织教学的重要性。有的老师一节课提了很多问题,似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师生忙忙碌碌一节课,但给人的感觉却又好象什么也没讲清楚;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人摸不着北,学生不知从何开口,老师便误以为学生不会,只好自己大包大揽;还有的老师提问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喊出来,整节课热热闹闹,师生皆大欢喜。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凡此种种令人深思。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如果我们不能把好提问关,何谈优化课堂教学,何谈提高教学效益。
下面就把自己近年来对有关课堂提问的的认识与思考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综合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设计提问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 提问应聚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应回避疑难,平均用力。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大多数人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顺着教材文本的内容从前往后提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与教材的思路相吻合,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忽略教材的重、难点,形成什么都讲了,又好象什么都没讲的结果。其实,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一堂课50%—60%的知识,学生自己就可以看懂,20%通过合作对话就可以解决。剩下那20%—30%的问题需要老师的指导。我想我们问题的设计是否就应该重点突破这20%—30%的内容。否则,我们教师的作用何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又学到了什么?
语文九年级下有一篇冰心的《谈生命》这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是谈冰心对生命本质和内涵的认识,这也是文章的难点。我们的学生受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如果缺乏老师的积极引导,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一个成年人对生命这样一个抽象概念的认识和思考。我们有的老师在讲到这里时,往往对这一难点避重就轻,一带而过。如一位老师在课堂还剩下5、6分钟时,讲到这里。让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后,问:“读了这样的感悟,你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悟吗?从我们刚才读的语段中选一句,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对这两段话理不理解都还是未知数,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谈出自己的感悟呢?揭示生命内涵的语句,老师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将思考引向深入,触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人站认知经验后,学生方有可能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来认识。
二、 问题设计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体现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把握文本。
我们在解读教材文本时,一般的思路是先整体通读一遍教材,对主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去研讨、探究、赏析,这样,我们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体上驾驭文本。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导入新课后,老师让学生读课文第二段,提问:1、想想百草园是怎样的一个处所?2、课文写了很多事物,你喜欢哪一种?3、你觉得从事这样一个活动会有什么感受?给2分钟时间写一件趣事。作为一堂起始课,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而是直接深入到局部进行说写训练,是违背阅读规律的。而另一位老师在讲《春风》时,在引导学生初识课文,把握情感,理清思路时,设计的问题就很科学、到位。1、文章......余下全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同学们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吗? (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师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 整体感知
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让学生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点评、归纳,明确: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们的一系列行动神态来反映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以及他们内心的感受如:“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②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这里进行集体屠杀”、“用人体做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的描述足以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充斥着杀戮,惨无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让人最受震撼的是: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顽强!
三、 精读品析
教师: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