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冬至养生很重要
冬季主闭藏,万物都在修整,人也应该顺应这个时令规律,为健康而“储蓄”、进补,冬季是各种体质人群大补的黄金季节。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皆适宜的大补时节。
因为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开始一天天的回升。就好比星星之火刚刚点燃,这时加柴,恰到好处,具有助燃的作用。另外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也是疾病易发期,此时进补可以补充能量抗寒祛病。
冬至 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该如何养生
冬季要重点养肾,肾虚都会有什么表现呢,快来检测一下:手脚冰凉,怕冷,尿频尿急,小腿浮肿,黑眼圈,腰酸腿无力,容易白发脱发,耳鸣,听力下降,气色灰暗,身体阵阵发热,睡着了出汗,手脚心烦热,痛经。。。以上表现占两样以上,就要"恭喜"你,你肾虚了。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这会儿您知道该养什么了?一天中的下午五六点,气血流注到肾经,很多朋友一到这个点儿就犯困,十有八九是肾虚哦。该怎么办呢?建议这个时段喝碗暖汤,或者做轻柔运动到发热,搓腰,揉耳朵,抬脚跟,这些都能有益于肾虚的改善,抓紧做起来。
冬日寒冷,体内阳性能量不足的话,易导致情绪相对低落,悲观,伤感,什么样的人阳不足呢?老人,病人,家里有的话,就常回去看看吧,一句问候已经是最好的礼物,胜过任何的保健品。
冬日围条暖和的围巾,就可以将感冒的机率下降一半以上,因为脖子是风寒的窗口,所以外出时千万别让冷风吹进衣领,今天你戴围巾了吗?多穿一条薄裤子,可以少穿一个厚外套,因为寒从脚底生,到冬天还穿裙子的女生很危险,睡前一定要温水泡泡脚,驱散一天的寒,昨晚你泡脚了吗?
打喷嚏就排毒:人体有成熟系统的排毒机制,咳嗽,喷嚏,流眼泪等等,都是排毒的形式,冬日感受风寒以后,马上用纸巾搓成小细条,去轻刺激鼻腔,往往会喷嚏不断,十几二十个打下来,会发现身体出了一层汗,这就是郁在体表的风寒邪气释放出来,马上捂暖点,多喝温开水,可能很快就好了。
防风寒小绝招:每日出门前,或洗澡前后,将颈后最高点----大椎穴搓热,养成习惯,可以防止风寒感冒,尤其是小孩子,这是我从小验证过来的,有效。
冬至篇
前一阵,总有朋友说感觉这个冬天不太冷。我说别急,还不到时候,冬至有冬寒已至的意思,所以,这以后才是真正寒冷的开始,今日出门,已感觉到寒意加重了,所以,朋友们今后要记得添衣防寒,注意保暖。
冬至后,朋友们记住三个地方的保护:一脖子,后颈部是风寒的窗口,这里受寒易感冒,围一条围巾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感冒机率。出门前再搓搓颈后最高点大椎穴,更好。二腰腹,腰为肾之府,腹为元之海,可以围个护腰。三膝盖和脚,寒从脚底生。女生们的冬日穿着最容易在这里掉链子,注意。
冬至后的上午,抓紧敲一敲你大腿外侧,也就是外裤线的位置,稍用力,自上而下的敲,十分钟,一定要敲到身体发热,因为胆主升阳,这个节气是阳气升发的开始,敲敲胆经,最有助于升阳,使明年都有活力,冬至养一年,别错过,抓紧敲起来。
今日的阳光真好,和一学员去元和堂,步行在长安街上,他说这阳光晒的真舒服,今天又是冬至,晒晒能赛过一碗参汤了,我说那就再走几站地,多喝几碗汤,结果,一路走下来,好几站地,周身发热,额头汗出,好不舒畅,有种子时静坐阳气升发的感觉,大好。。。今日你喝"参汤"了么?
冬至,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阴气盛极,一阳初升,养好这一点阳气,明年一年都会有好状态,所以,这个节气上,不管你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也重不过你的生命吧,晚上要早睡,尽量在十点以前睡才能养阳气升发,难么,说难则难,说易则易,只消下定决心,冬至养一年,看你了。
冬至养生文化:冬至到底该吃啥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也是节气中比较受老百姓重视的一个日子。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冬至吃什么呢?冬至有什么饮食习俗?其实全国各地习俗五花八门,冬至吃的东西也不一样。下面就跟着小编看看全国各地老百姓是冬至是怎么吃的吧?
北方人冬至吃什么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饺子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冬至餐桌上的首选。那么冬至吃饺子混沌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南方人冬至吃什么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饺子和汤圆是南北方冬至餐桌上的主角,但是除了这两个主角外,有些地方的冬至饮食习俗也是很有趣的哦!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各地饮食习俗有哪些
宁夏人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重庆人冬至吃什么
重庆人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既滋补食品,也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苏州人冬至吃什么
吃馄饨忆西施。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余下全文>>
冬至起居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冬季要勤晒被褥。勤晒被褥有很多好处。首先,可避免潮湿。据科学家计算,每人每昼夜要从皮肤排出约1000毫升的汗水,每周也。要从皮肤分泌出40~60克的油脂类物质。这些汗水和油脂在晚上睡觉时,便沾到被褥上,时间久了,被褥中的潮湿之气聚集,不易发散。经日光曝晒后,被褥会恢复干爽,铺盖舒适而不使人受病。其次,被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在人体分泌的汗水及油脂中极易繁殖。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用日光晒被褥是既可靠又经济的灭菌法。再次,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更加膨松、柔软,因此晒后的被褥盖上就会更加舒适。
冬季。人在睡眠期问因肌体抵抗力和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很容易患感冒及引起中风等症,穿上睡衣则能预防疾病、保护身体健康。由于睡衣宽松肥大。有利于肌肉放松和心脏排血,可使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穿睡衣以无拘无束、宽柔自如为宜。因为睡衣直接与肌肤接触,因此不宜穿化纤制品。其面料以自然织物为佳,如透气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针织布,柔软的丝质料子。
穿衣保暖,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当人体穿上衣服后,便处在一个温度比室温高,变化比室温小的气层里的衣服不能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也不能保存人体中的热量。衣服只是使身体周围有一层温暖的空气,使身体向外的散热暂时减慢。据测定,人体穿衣后,平均能保存由传导和辐射而散发的全部热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注意衣服的保暖性,对于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发,御寒保暖具有重要意义。
冬季的特点是寒冷,尤其是北方,天寒地冻。南方气温虽不算低,但寒温不定,且室内室外一样冷,常有阴雨浓雾,空气潮湿,因此我们早就养成了通过衣服来抵御寒冷。尤其是老年人,体质普遍较差,自身活动能力及抗寒能力减弱。大多数老人自感冬季寒冷难耐,保暖成了头等大事,穿着稍薄,就很易受凉感冒,从而继发他病。因此老人选择冬装,第一原则就是要注重防寒保暖功能。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乏力的现象,宽大松软、穿脱方便也很重要。有关节炎、风湿病患者,可在贴近肩胛、膝盖等关节部位用棉层或皮毛加厚。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狗皮背心。狗皮比羊皮保暖性能好,利于保护心、肺和胃部不致受寒
冬至后白天为啥一天比一天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所以白天也会一天天延长
麻烦采纳,谢谢!
冬至有那些忌讳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女性冬至养生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属寒性体质,因此,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
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2.坚持晚间泡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适量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4.注意养肝护肝
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有着额外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等。
冬至养生防备什么疾病
冬至养生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A.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B.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C.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饮食进补:冬至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是药三分毒”嘛,食补是最安全。
那些中药适合冬至养生,饮食有什么讲究?
冬至适合进补,鹿茸、人参都是补品中上品,保健品中推荐先生口服液,补阴不抑阳,补虚不上火。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成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故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的时候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软。
冬至是冬天开始还是结束?
中文名
冬至
外文名
Winter Solstice
别 名
冬节、长至节、亚岁
代表寓意
冬季的开始
过了冬至,冬季将进入最冷的时段。寒冷天气使机体御寒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诱发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防寒保暖就成为冬至养生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