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谢国忠:"房价要跌50%,会跌两三年"
从中国房子上分析下,世界人口会越来越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过渡阶段。在不久后的下几代会越来越少。例如中国的房子住30年就得拆,国外房子是私有产权,政府不能动。中国房子政府所有,拆迁不受任何人控制,官商勾结大捞一笔。房子也养不了老了,只能用来炒,不断买不断卖。没房更难触拆迁无家可归。上班赚的的钱远远赶不上通胀。原因中国人口太多,聪明的外国中产阶级选择不要小孩,让有钱人承担人类延续的任务吧
经济学界如何看待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件颇受争议的事情,而争议在魔鬼和天使之别,还没有“之间”,这就变得有些不可思议。尤其是比特币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对它的认识几乎也是“革命”和“反革命”的区别,本来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社会尊崇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但在理性语境中非此即彼的对立,以至于破坏理性的氛围,这是十分少见的。本文意在梳理一下那些经济学家们,究竟对比特币说了些什么,从中或可窥探何以造成在比特币问题上的意见对立。
到目前为止,对比特币直接发表意见的名气最大的经济学家,大概是克鲁格曼了。此君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见长,以成功预测亚洲金融危机而名声大噪。货币理论也应是其擅长范围,因而对比特币这件事似有本能的敏感,可惜他的观点对比特币没什么好感。有意思的是,几天前巴比特刊登了一篇翻译文章,谈及最近克鲁格曼对比特币的观点,无论如何,他遭到了比特币拥护者猛烈的抨击,而实际上“克鲁格曼专门提到,在他的分析中,比特币是积极的,他试图保持中立。”这与一年前他的观点已有很大改变。有关比特币是通缩货币的观点,是早在2011年克鲁格曼提出的,去年12月克鲁格曼连续多次质疑比特币的储存价值,进而否定其货币意义。连同最近他的玩笑引起的误会,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克鲁格曼对待比特币这件事并不是很认真,有时他的观点是在酒吧里与朋友聊天时提出的。
克鲁格曼通缩论不值一驳
尽管如此,克鲁格曼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持有否定比特币立场的学者,甚至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激烈的反对者,所以现在他声称变得中立,一点也不奇怪。他那著名的通缩论的观点,就基于他对比特币和数字货币现象的陌生,他完全没有运用他本来最擅长的分析方法认真研究一下比特币作为现象、而不仅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事物的存在合理性。显然,当比特币就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的时候,且以被充分应用为前提,它固化的供给机制与对它的需求增长脱节,导致其通缩发生,这个结论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都能得出。但克鲁格曼自始至终质疑比特币的“真实”价值,又调侃黄金能变成一条项链才使它有“真实”价值,隐含的观点前提实际上就是法定信用,同时也涉及对货币本质的认识差别,这本来就很难有一致意见。问题是一个有通缩预期的货币,就意味着“真实”价值的存在,这不是自我证明的事。另外,克鲁格曼在很少有山寨币存在的2011年得出的通缩论,在没有认真研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预计到比特币很快作为一种现象存在并产生巨大影响,数字货币不再是比特币一件事情,完全的和原始的市场竞争很快造就了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甚至像Ripple这样与比特币完全不同的数字货币,也借助比特币市场迅速扩大了影响,无形当中,在数字货币远未形成应用环节上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哈耶克主张的货币在市场形态中的竞争格局,数字货币的总量供给也不再限于比特币或某一种币种的固化形态,克鲁格曼通缩论的前提被打破了。这个实例彰显了经济学家基于既定前提预测问题,和基于市场与技术要素推动的数字货币现象迅速变化之间的不协调。
当然,比特币业界也有不少人来利用克鲁格曼的观点渲染比特币的抗通胀性,秉承的依据同样站不住脚,逻辑上混淆了比特币单个事件与数字货币现象之间的区别,也混淆了局域性经济现象与整体经济现象的区别,通胀与通缩的概念只存在于“国民经济体系”整体范畴中。
真正基于理性的反对者很少
相对于克鲁格曼温和且不乏理性的质疑,理性主义传统之下的经济学家基于原始本能地反对比特币大有人在,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罗伯特声称,如果聪明人都更信任一套在很大程度上由匿名电脑黑客建立和管理的货币系......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