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包括哪些???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一.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弗;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

四.露筋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余下全文>>

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混凝土龟裂,这个不好防治,就像你说的是通病。在施工过程中和砂子的含泥量、水泥的掺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有关)、提浆层的厚度,混凝土的早期养护等等都有关。混凝土的裂缝大都发生在收缩阶段,是收缩裂缝,控制好混凝土的坍憨度可以有效防治,但现在一般用的是商混,坍落度都很大。还有温度裂缝,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容易出现。还有就是楼板等混凝土现浇构件,在完成施工后上荷不能太早,最好等三天以上再上荷载(但一般情况下都做不到,工期不允许,都是浇筑完第二天就上人上模板了),不然会产生很多裂缝,而且是通透裂缝,楼上浇水的时候从楼下就看到了。别的就不算通病了,属于质量问题。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时的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电力建设总公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八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防治工程质量通病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职责。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根治质量通病,制定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

(一)原材料

1、表面锈蚀

(1)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2)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3)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4)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混料

(1)现象

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2)原因分析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3)治理方法

发现混料情况后,应立即检查并进行清理,重新分类堆放,如果翻垛工作量大,不易清理,应将该钢筋做出记号,以备用料时提配注意,已用出去的混料钢筋应立刻追查,并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

3、原料弯曲

(1)现象

钢筋在运至现场发现有严重曲折形状。

(2)原因分析

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条状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

(3)预防措施

采用专车拉运,对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车卸车。

(4)治理方法

利用矫直台将弯折处矫直,对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矫直后应检查有无局部细裂纹,局部矫正不直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

4、成型后弯曲裂缝

(1)现象

钢筋成型后弯曲处外侧产生横向裂缝。

(2)防治方法

取样复查冷弯性能,分析化学成分,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检查裂缝是否由于厚先已弯折或碰损而形成,如有这类痕迹,则属于局部外伤,可不必对原材料进行性能复检。

5、钢筋原材料不合格

(1)现象

在钢筋原料取样检验时,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原因分析

钢筋出厂时检查不合格,以致整批材质不合格或材质不均匀。

(3)预防措施

进场原材料必须送样检验。

(4)治理方法

另取双倍试样作二次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允许使用。

(二)钢筋加工

1、剪断尺寸不准

(1)现象

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断钢筋端头不平。

(2)原因分析

定位尺寸不准,或刀片间隙过大

(3)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其尺寸,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

(4)治理方法

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

2、箍筋不规方

(1)现象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2)原因分析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样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3)预防措施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4)治理方法

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1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进行弯曲调整,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

3、成型钢筋变形

(1)

钢筋成型时外形准确,但在堆放过程中发现扭曲,角度偏差。

(2)原因分析

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余下全文>>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该怎么防治

根据当地的质量通病防治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来指导实际施工,通过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进行,避免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的发生,比如:蜂窝麻面,露筋,孔洞,观感质量,振捣不密实等等

混凝土质量通病中烂根是什么

现浇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由于它所处的结构部位很重要,它是传递垂直荷载与水平力的关键部位,其质量好坏不仅影响结构受力和抗震,也是运行中导致漏水的通道.因此,施工中不允许出现蜂窝、空隙、露筋、新老混凝土接茬不密实等弊病,恭工地上常称做的"烂根"现象.

混凝土露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混凝土露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如下:

一、预防露筋:

1、浇筑砼前,认真检查,保证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2、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

3、若使用木模板,浇筑前浇水润湿木模板。

二、出现露筋处理办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有哪些

振捣不密实。

现场拌合时拌合不均匀或配比不正确或有较多杂质。

砼强度不够。

砼实体尺寸偏差大,或者变形跑模。

砼保护层处置不当让钢筋露出,或保护层过大,砼构件承力部位无钢筋或钢筋少。

砼表面抹面收光不好,毛糙。

养护不好有裂纹,龟裂严重。

灌注间隔时间过长出现施工缝。

有抗渗要求的砼出现缝隙漏水。

大体积砼灌注时砼散热做的不好,砼内部变形大出现裂缝和空洞。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中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好方法不知道,我说一下我们的做法,可能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吧.不知楼主是做楼地面还是直接土面浇砼?一般这样的可能是做楼地面吧.

1,地面清理一定要干净,不要有工皮(砂浆层).

2,浇前洒水湿透(地面有一定水),并用干水泥撒匀(我们叫抛浆),与原先水合成水泥浆.

3,开始浇砼.

4,浇完收面.

5,初凝后再次收面.

6,注意养护.

我们一般是按照这几个步骤去做的,可能有其他好的方法,请指正.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

存在的质量通病主要有施工冷缝、蜂窝、麻面、离析、气泡、钢筋保护层不够及缺棱掉角等。

一、出现蜂窝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3、 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4、 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5、 抚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6、 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漏浆。

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设串筒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封堵严实。

处理方法:

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二、出现麻面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刷油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防治的措施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出现孔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

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产生缺棱掉角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产生的原因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一定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处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