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的权利》这本书怎么样
1. 这本书是小说家言,但有其可取之处。
2. 加尔文在处死塞尔维特的事情上犯了错误,但他仍然可能是后无来者的自由守望者。
再做一个声明:我的叙述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仅就我所知道的有限知识做基本判断。鉴于我“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之感恩后裔”这一身份,难免偏袒加尔文——这是因为我认同加尔文的价值,欢迎就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探讨,随时准备修正我的观点。
这本书讲的是“蚍蜉撼大树”的故事,勇敢、高尚而弱小的卡斯特利奥对抗凶残、邪恶而强大的加尔文。写于1936年,茨威格55岁,加尔文去世的时候年55岁,时间如此的巧合,若不是二者相差四个世纪,好像茨威格的书有给加尔文盖棺论定的意思。1936年,是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的第四年,是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后的第三年,是希特勒扩军破坏凡尔赛和约的第二年,是茨威格的剧本《沉默的女人》遭希特勒禁演的那一年。公开的批评元首成为不可能,热爱自由的茨威格又不能把气往肚子里咽,于是就有了这本《异端的权利》。
这本书在Stefan Zweig的作品中归类为Biographies and historical texts,这类作品想要摆脱“偏见”二字是不容易的。《异端的权利》是我读过形容词使用最频繁的一本书,其煽动力令人叹为观止,读来颇为激动人心,仿佛元首的演讲一样。百度百科对茨威格的介绍有这样一句: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在这本书里,茨威格向我们介绍了那位宗教改革的激情岁月中的中流砥柱——约翰·加尔文——他也影响了后世500年的世界风云。大部分的中国读者可能是通过这本小书接触加尔文的。于是那个狂热而邪恶的独裁者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中国读者的脑海里。中文译本最早由三联书店在1986年推出,那时中国正在发生一些无需多言的明显变化,这本书对彼时中国人的影响可想而知。
以上是这本书的基本背景。以下分两点分别介绍我的看法,而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的。
1.从茨威格的书中能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表达一下我读此书时候的主观感受,那就是痛苦万分。因为倘若我不知道加尔文这个人,我会抑制不住冲动用最恶毒的话去咒诅他,他罪恶累累,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独夫。然而我知道加尔文,我读他的传记,读他的著作,甚至在他作品的帮助下,我体会过有生以来与上帝最亲密的时刻。然而如何把这两个加尔文合二为一呢?绝不可能。所以我不得不读几段就停下来休息。这是我最累的一次阅读体验。
其次,我终于找到了阅读此书的恰当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的形容词全部抛开。这样做之后,阅读速度提高了,我也不再把思想肤浅地停留在茨威格重点刻画的独裁者形象上,本书的真正价值便浮现出来。本打算反驳的,不再反驳了,一来太累,二来价值不大。
本书的价值:
1)在政治方面,追求真理,并说出其信仰的真理,永远不应视之为罪行。绝不应强使别人接受某一种信念。信念是自由的。掌权者没有权力杀害观点不同的人。
2)在宗教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上帝之存在一样清晰易晓,所以宗教宽容是第一要务。(此书的重点在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着墨极少。关于宗教宽容,后世有太多讨论和实践,此处不表。)
此二点足以概括本书的所有内容。本书不是以这二点为基础展开论述的,而是以非常手法塑造极端的人物形象继而烘托出来的对思想压迫的抗议。说实话,读这本书有点——浪费时间,当然,对于1986年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容易了。
2.如何评价加尔文?
关于加尔文的中文著作太少,除了《异端的权利》,就是麦格拉斯和凡赫尔斯玛的两本《加尔文传》,以及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罗马书注释》《基督徒生活手册》等少数......余下全文>>
关于《历史,何以至此》的读后感
[关于《历史,何以至此》的读后感]近两周的生活有些不规律,读书的进度有所减缓,完整读完的只有雷颐先生所著的《历史,何以至此》一书,关于《历史,何以至此》的读后感。其实,生活不规律是借口,心态不平静才是真相。《历史,何以至此》一书依旧是着眼于清末以来的历史,通过记叙历史事件阐述作者个人的见解和看法。作者在题材上选取的都是那些不为历史课本所述的个人的历史,我想本书的副标题是"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的用意也在于此吧。个个人物提起来都是赫赫有名,但是却都无正史记述。自《清史稿》后中国再也没有编撰正史,这的确是个遗憾。在读过这么些讲述和评价1840年之后的历史的书籍之后,我个人觉得假如史家果真要有以史为鉴的动作,而且是关乎中国前途的动作,一个是民国,一个是苏联,这两个对象应该认真地求索和考究。当然,在全球化的今天,只研究这两家肯定远远不够。我只是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看到了太多现实的影子,对于有些历史的重复感到深深的无奈。作者在书中划分了四个章节:清末、民国、当代、国外。这其中有五个人让我感触最深:容闳、蔡元培、胡适、沈从文、茨威格。容闳亲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上述清末四件大事,从他个人的成长和经历就可以看到中国第一代救亡图存的现行者的种种尝试碰撞在冰冷的封建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艰辛。蔡元培先生治下的北京大学依然为我等现今的学生所羡慕。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六年,期间多少堪为现今的中国大学所鉴,读后感《关于《历史,何以至此》的读后感》。现在大家谈论五四必会提到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但是长时间来关于胡适的了解似乎一直都很模糊,他参与教育,参与文艺,同时还参与政治。他的实用主义,他的西化思想,直到现在我还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只知道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边城》是他写的,别无其他。本书中讲述了沈从文为何建国之后封笔投身文物研究的原因。1961年,沈从文写了一篇尚未完成、当时也未准备发表的草稿《抽象的抒情》。在这篇草稿之中,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对于意识形态的政治敏感性令人唏嘘。因为《异端的权利》而知道茨威格,但是却不知道他还受邀去过苏联。看过他关于苏联的记叙和评论,不得不感叹人们在政治宣传所带来的狂热的力量之下的不堪一击。当然,总是会有人总是那么的冷静,也许他默默无闻,但是他一定存在。严格的说,这已经算不上是什么读后感了,完全是流水账式的读书笔记。多说一些自己关于电视的感想。从《潜伏》中的李崖到《风语》中的陆从骏,我发现电视剧中的国民党情报人员的形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仍然十分的狡猾,但是他们绝对不愚蠢了。很多时候他们还有一些别样的特点。这和以前看到的我方"周瑜"vs敌方"蒋干"的对抗已经大不一样了。浏览过《新周刊》关于去年电视的评头论足的内容之后深感自己的落后:从来没有看过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如今也没有这个打算),那么多的主持人里只看过白岩松和贺炜,电视剧都是只听说过片名…还是要感叹之前的一个状态,生活中有些朋友的话就像是早晨洗脸时的凉毛巾,能够让头脑保持一天的清醒。真心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保持清醒,关键还是在于自己,静心的确是个很大的难题。今天是清明节,愿生者珍重,逝者安息。#R.I.P 〔关于《历史,何以至此》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