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的护理

老年人护理发展现状是什么样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且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

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5%。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

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社会都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较多的养老机构,绝大多数老年人惯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因此,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1.1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本课题组对宁夏固原城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显示,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关节病,与国内相关文献报到相一致。

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变化,空巢老年人增多,孤独、贫穷、社会角色缺如等因素,使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抑郁症状加重。

吴蓉等对都匀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0.47%,且受生理、心理、经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单靠家庭无法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需要医疗、社区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就越少。李继坪等对成都市老人社区护理需求调查显示,老人社区护理需求占70.1%,其中城市老人的需求为50.0%,农村需求率为78.7%。老人主要希望提供家庭访视服务,部分希望提供老年公寓式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又能减轻子女负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1.2 目前国内社区老年人护理形式  1.2.1 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社区老年人护理管理以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以入户建档形式,为所辖社区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筛选老年病人,并根据所患病种分类排序,掌握第一手资料。

社区护士进行分片管理,对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实行三级预防服务,一旦老人生病住院就会迅速得到关于老人病情治疗、预后及家庭状况的信息,对出院转入社区的老人也可实行连续跟踪护理。

1.2.2 开设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是老年人社区护理的主要形式。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固执、恐惧、经济等原因而不愿去大的医疗机构诊治,更愿意在社区及家庭中接受帮助。

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初是在上海以家庭病床的形式展开。80年代末有了大规模的家庭病床,为慢性病和不需住院的病人提供服务。90年代社区护理迅速开展,目前全国大约有500万户家庭开设了家庭病床,仅在上海就有4万余张。社区中家庭病床主要提供家庭访视、临终护理、康复训练、健康体检等形式多样的护理服务。其便捷及医疗费用低廉,使因疾病特点及特殊经济状况就医的老年人群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1.2.3 建立老年护理院上海是我国最早创办老年护理院的城市,在1988年就建立了中国第一家老人护理院。至2001年11月底已注册的老年护理院达64家,为老人实行24 h全日制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善终全方位服务。目前,国内常见的其他形式有

(1)独立老年病院,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所处地域的社区人群,并对本院出院后的老年人进行家庭访视等。

(2)独立的老年人社区保健诊所,不依附医院,受社区综合管理,为所在社区所有老年人建立档案,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健康服务,如上门打针、换药、定期体检、临终关怀等。

......余下全文>>

老年人最需要什么样的护理

老人护理有很多种比如身体和心理上的

浅谈如何做好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摘要:临终关怀护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本文旨在提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迫切要求护理人员在老年人的临终护理方面,更新护理观念,创新护理模式,实行人性化护理。并结合实践,阐述开展老年人临终护理要从提供舒适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实施心理疏导、做好亲属工作、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尊重临终老年人最后人生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关键词:老年人 临终 护理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5亿人左右,占到了总人口的11%,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养老方式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老年人的护理特别是临终关怀护理,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我院作为我市率先开设老年病区、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人结合日常护理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老年人临终护理模式的内涵探讨临终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也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现实。临终护理学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相关的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医护的专业化及科学化知识互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同样,对老年人临终护理,不仅停留在医学层面上,而应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它涵盖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的需要护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模式上由过去的生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由过去单纯的诊断、治疗、护理观点转向从生理学角度去关心人,减轻病人精神和肌体上的痛苦,使其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舒适和有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缓和和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地死去;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在濒死之际受到了社会和亲人的关注。二、老年病人临终护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作为生物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认为,老年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直至生命结束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临终”。临终老年人一般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难免会产生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难免会遭受到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为了让他们安然愉快地走向另一个世界,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提供舒适环境。临终老年人应安排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房间的布置应该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同时,对老年人室内东西不要作过多的限制,其目的是让老年人安静舒适的休息,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让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第二,必须做好基础护理。除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内容外,还要做好勤翻身、多拍背,帮助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根据病人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应和家属以及营养师共同商量老年病人的饮食,以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绘量,老年病人因胃肠功能减弱,表现有吞咽困难,口舌干燥或口腔里有痰液蓄积无力咳出者,应及时清除并加强口腔护理,清醒的病人让其漱口,有假牙的应取下假牙。对于便秘者,可用双手在患者腹部依结肠的走向作环节按摩,也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必要时应带手套挖出大便,保持病人大便通畅。第三,实施心理疏导。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人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老年人真实的想法,随时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余下全文>>

怎样针对不同老年人进行护理

1 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和喜爱的活动,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而老年患者的情绪特点是伤感、孤僻、抑郁、烦躁、易激动、主观急躁和以自我为中心,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对他人要求更为严格,当想到自己将要成为别人的累赘时,常出现情绪异常、悲观失望。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急躁、不厌烦精心照料。向患者讲清道理使其与医生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多接近、多询问、多安慰和多鼓励,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整理生活,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活动、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病情轻重等,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真诚的态度与病人交谈,答疑解惑,使其自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口角歪斜的护理: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老年人日常生活保健护理包括哪些

由于衰老的原因,老年期出现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同时会患有多种疾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活动困难,需由他人帮助。因此对老年人的护理,不仅要重视疾病本身的康复,更需要的是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的康复。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内容不仅包括基本日常需要,还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尉籍。日常生活是指身边的事情,具有连续性、习惯性、反复性和恒常性的特点。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应该注重补充、维持和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排泄、个人卫生、衣着、居室环境、活动与休息等方面的护理。卧床老人应安置在光线充足的南向房间,并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室内布置应优雅合理,将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偏瘫老人宜加床挡,防止老人坠床。

所谓“饮族食”: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病情,吃不同饮食,如流质、半流质或普通饮食,可以请教一下医院的大夫。总的原则是要易于消化,富于营养,蛋白质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类营养素、维生素、盐类要平衡。老人卧床后更易便秘,故食物中纤维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人老了,咀嚼及消化功能都会随着减弱,宜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和半流质。根据病情,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给予足够的液体量,做到饮食规律、少量多餐。

一、 饮食护理

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饮食护理,需要注意这两方面:

(一)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

1.卧床老年人进食时,为防止呛咳尽可能采用坐位。床头需抬高45°角,颈下垫入枕,以便于食物下咽。同时可使用跨床小桌,让老年人能看到饭菜,以便增进食欲。

2.为避免老年人吃饭时撒落饭菜,饭前要给老年人系上餐巾,这样老年人就可放心的吃饭,而不会因怕撒落饭菜而精神紧张。

3.借助辅助用品也要尽可能地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餐,吃饭不但是生存的需要,而且进餐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如果需要喂饭,速度不宜过快,确认吞咽后再继续喂。

4.进食之初需要喝少量的水、汤等。另外,喝茶或汤汁时,可以使用带嘴的杯或好拿不易倒的杯子,以防老年人自己进餐时弄湿床单,产生羞辱感。

5.饭菜制作的形状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决定,如小块、小片、丝状、饭团等,总之要便于老年人食用。

6.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鼓励老年人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二)有视力障碍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1.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根据其身体功能的状况,尽量固定摆放饭菜的位置以及习惯使用的餐

具,如碗、盘、筷子、叉、汤勺、吸管等。

2.同时尽量创造和谐的气氛,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食。食品制备要精细,需考虑食物质地、颜色与味道的调配,尽量给予质地柔软易消化的食物。

3.加工的形状也应考虑老年人的进食习惯,尽量使老年人容易夹取。对鱼类的食物应先将鱼刺剔掉。

4.进食前要向老年人说明制定的食谱以及烹调方法。提醒老年人食物的温度,以免发生烫伤。

5.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鼓励老年人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二、排泄护理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护理,也包括对排便的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排泄也是一大难题,需要身边护理人员的帮助与安慰。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顺利排泄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必要条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调节功能逐渐减弱,自理能力下降,或者因疾病导致排泄功能出现异常,发生尿急、尿频甚至尿便失禁等现象,有的老年人还会出现尿潴留、腹泻、便秘等。老年人的排泄障碍可以说是机体老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事,常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会产生极大的不便,照护者应妥善处理,......余下全文>>

老年护理的现状情况

简介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使得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要使老年人生活幸福,身心健康,就需要全社会尤其家庭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本文就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我国老年护理现状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中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推测,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0.00%,2050年将达到25.50%。我国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之多,世界罕见。老龄人口的增加将给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尤其给健康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1.2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调查情况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老年人患病率高,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等。根据我国城市老年人医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4.36%高得多。1.3 人口老龄化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老年人是家庭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主要需求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帮助。由于传统赡养模式的影响,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老年人固有的地缘、亲缘情结而不能或不愿进入养老机构,却又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配偶照料;二是子女照料;三是保姆、钟点工照料。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均由家属照顾,所以家属的负担很重。因此,无论从老年人自身还是从照顾者方面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法律制度据统计,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的老年人独居率高达40%,如此之高的比例迫使社会采取措施解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问题。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可分为社会保险制和商业保险制两大类。前者由政府强制实施,以德国、日本等国为典型代表,后者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以美国为典型代表。1986年,以色列成为最先引入保险技术,推出法定保险的国家;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分为在宅护理和住院护理。按照每日护理的时间长短划分护理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现金给付标准也不同。2.1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是日本政府自2000年4月开始强制实行的保险,旨在保障老龄少子化社会中越来越多的65岁以上人口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设施、福利用具、家庭护理服务和家庭介护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被保险人无论身体状况好坏均要参加。筹资来源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一半来自于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另一半来自于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按照2:1:1的比例提供的补贴。日本护理保险一般采用实物(护理服务)给付方式为主,现金给付方式为辅。被保险人需要护理服务时,首先向市町村保险接待窗口提交医师诊断意见书和护理主管人家庭访问调查报告,由“照护认定审查委员会”认定是否需要照护服务。经过专门机构审查认定后,护理保险管理机关将根据病人实际身体状况提供相应内容、相应等级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居家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居家护理服务费(家庭服务、上门看护、日间服务、日托护理、居家疗养管理指导、短期入住服务、收费的老人公寓等),个人负担的上限金额(根据不同服务等级设定)为10%,居家护理服务计划费、设施护理服务费(特别养护......余下全文>>

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第一个肯定是要专业。针对护理对象的患病特征,进行专业的相关方面的护理。第二个是耐心,患病老人因为身体不适也许易怒暴躁,作为护理人员应有充分的耐心,给予他专业的护理。华人照护是一个专门的护理老人的平台,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如何做好老年危重患者的安全护理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性随年龄而衰退,以至会患多种疾病,因而也就会多药合用。老年人的生理点特点是,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治疗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老年人用药安全管理更应受到特别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护理人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1 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

1.1 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有哪些,以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

1.2 了解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

1.3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对目前的治疗方案的了解、认识程度和对药物有无依赖、恐惧等心理。

2 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如对使用降压药的老年患者,要告知其直立、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2.2 由于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较差,当服药后未取得预期疗效时,护理人员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

3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

3.1 对住院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给药规程,按早晨空腹、餐前、餐时、餐后、睡前等服药时间将药物送到患者手中,做到看服到口。对出院带药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把药名、用法、剂量、时间、副作用等内容写成用药说明,便于老年人记忆。此外,定期通过电话督促老人服药,了解服药后的疗效。对于外用药物,应详细说明并贴上明显标记,告知家属。

3.2 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健康教育方式,反复强化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老年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促进其服药的依从性。

4 加强药物治疗的健康指导

4.1护理人员应指导老年人不要随意购买及服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告知家中的药柜应定期整理,处理过期变质的药品。

4.2 指导老年人如果能有其他方式缓解症状暂时不要用药,如便秘、疼痛和失眠等,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性降至最低。

4.3 护理人员不仅要对老年人做好药物治疗的安全指导,同时还要重视对其家属进行有关安全用药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正确协助和督促老年人用药,防止发生用药不当造成的意外。

老年护理的原则及其含义

老年护理的原则

老年护理工作有其特殊的规律和专业的要求,为了实现护理目标,在护理实践中还应遵循相关的护理原则。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揭示了实现护理活动目标的合理途径和形式,为护理实践活动提供总的方向和方法论指导。系统理论、需要理论、自护理论等,对护理工作无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些理论可作为制定老年护理原则的依据。

1.满足需求

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因此,首先应基于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护理人员应当增强对老化过程的认识,将正常及病态老化过程及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社会特性与一般的护理知识相结合,及时发现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和各种需求,使护理活动能提供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和照顾的内容,真正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2.社会护理

老年护理的对象不仅是老年病人,还应包括健康的老人、老人家庭的成员。因此老年护理必须兼顾到医院、家庭和人群,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在病房,而且也应包括社区和全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和社会护理更有其重要性,因供不但本人受益,还可大大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3.整体护理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人群有不同之处,尤其是老年病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共存,疾病之间彼此交错和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研究多种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全面负责,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身心健康的统一,解决患者的整体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护理业务、护理管理、护理制度、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各个环节的整体配合,共同保证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个体化护理

衰老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复杂的退化过程,老化程度因人而异;影响衰老和健康的因素也错综复杂,特别是出现病理性改变后,老年个体的状况差别很大,加上病人性别、病情、家庭、经济等各方面情况不同,因此,既要遵循一般性护理原则,又要注意因人施护,执行个体化护理的原则,做到针对性和实效性护理。

5.早期防护

衰老起于何时,尚无定论。又由于一些老年病发病演变时间长,如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一般均起病于中青年时期,因此,一级预防应该及早进行,老年护理的实施应从中青年时期开始入手,进入老年期更加关注。要了解老年人常见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病患者、残疾老人,根据情况实施康复医疗和护理的开始时间也越早越好。

6.持之以恒

随着衰老,加上老年疾病病程长、合并症多,并发症多,后遗症多,多数老年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对护理工作有较大的依赖性,老年人需要连续性照顾,如医院外的预防性照顾、精神护理、家庭护理等。因此,开展长期护理(longtermcare)是必要的。对各年龄段健康老人、患病老人均应做好细致、耐心、持之以恒的护理,减轻老年人因疾病和残疾所遭受的痛苦,缩短临终依赖期,对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系统的护理和社会支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