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化妆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由于中国已经放开对进口化妆品的限制,国际化妆品巨头正在加速拓展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经受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在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中,外资或合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接近80%,而国内化妆品生产只有通过中外合资,推出中低档产品才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中国本土企业应该制定整体发展战略,如此才能从容应对挑战并不断保持竞争力。
国内外化妆品的发展趋势
欧束将是国际上化妆品的一匹黑马
化妆品行业的前景及优势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化妆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美容专业线发展不理想;男士化妆品发展提速,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偏小;儿童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品种和花样在不断增加;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化妆品多方面得到发展。
一个发展速度比房地产、IT业还快的产业;一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一个整体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产业;一个知名品牌寥寥无几的产业一个蕴涵巨大商机而门槛较底的产业——这就是美容业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却很少被经济学家关注的产业。
2007年中国的美容服务业营业总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现在美容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继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另一大消费热点在未来5年,这个数字还要再翻一番。
早在2004年中国美容业推出的第一份学术报告——《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里就对中国美容业进行了第一次全景式观照4位经济学家何帆、巴曙松、钟伟、赵晓。首次确立了中国美容业的“经济学地位”。
美容业现在越高速增长一些产业问题越值得研究和国外的美容公司相比,中国的美容公司在管理、人才、品牌等方面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即使在全国240家上规模美容连锁品牌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品牌也很少。
专门从事美容教育和美容服务的北京绿柏伟业科技公司在全国已经有400多家加盟店应该说是该行业内的一家知名企业但其品牌消费者知之甚少美容耿行业归口不明确、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及美容业统计指标体系还是空白等4大问题,亟待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美容产业在中国是朝阳产业,也是幼稚产业在产业发展的起飞阶段,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对运用什么手段鼓励社会兴办美容业和引导、扩大美容消费目前尚无明确的政策可循。
市场需求大、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实验性比较强和产业结构水平比较低是当前中国美容业的4大特点。尽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但美容业至今没有进入成熟期,整个行业由于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寻找一种崭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产业运作模式迫在眉睫。
对于美容产业模式的关注和探讨虽然在今天还看不出什么重要性来,但随着美容产业的进一步细化和分化,我们将会发现产业模式的调整将成为美容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美容业太需要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了而一些长期在美容业发展的企业也到了该提升品牌的时候了。”致力于美容行业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尽管中国美容产业正在从单项经营走向综合经营形式也日趋多样但其产业模式的提升和改造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从所有制模式来看;目前主要是家族式职业经理人制和股份制的形式很少这显然不利于美容业的成熟和发展。但正是这种状况给外来资本和新生企业提供了进入的契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容产业的技术发展正在向新的领域挺进,这对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尤其重要。 提起美容与化妆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女性的专利。其实,男士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一直存在,而法国香水业的新目标是儿童市场。 但目前在国......余下全文>>
请谈谈化妆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升以及近十年来欧美化妆品大牌对于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和培育,国内化妆品行业在过去5年始终保
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根据Euromonitor统计,全球化妆品行业2013年销售额4544
亿美元,09-13年CAGR为4.9%,而中国化妆品行业09-13年CAGR达到13.2%,市场规模达到269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仍然能保持
11.5%左右的复合增速。
前瞻产业研究院从化妆品市场规模来看,美国仍然是全球化妆品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2013年市场规模733亿美金,与欧洲国家相比不仅维持了较大的体量,且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速,这既与美国极力宣扬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密不可分,也是化妆品集团持续研 发、引领消费潮流的不懈努力。
从人均化妆品消费能力来看,日本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在二战之后经济复苏期 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高峰时期人均年化妆品开支达到371美元。但在2012年之后开始出现负增长,2013年以39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大化妆品消费国。
从化妆品消费增速来看,中国一枝独秀,过去五年CAGR=13.2%,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印度和韩国紧随其后,过去五年CAGR分别为
11.7% 和11.5%。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城镇人口增长以及收入增长是这些化妆品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
化妆品的发展趋势?
化妆品市场一直不错,消费人群主要为女性,但是看顶作什么品牌,在什么地方做,如何来扩大知名度,祝你成功
如何分析一个行业或者产品的发展前景
行业分析的主线一般以时间为参数,即编年体的事件分析。简单地说,就是行业历史、行业现状、行业未来。
一、行业历史
1、讲述行业的发展历程;
2、重点突出行业发展的“拐点”;
3、揭示产生“拐点”的根源;
4、寻求行业发展的规律;
二、行业现状
1、当前状态,如行业规模、品牌格局、消费者认知等;
2、行业格局分析一般使用“波特五力模型”;
3、品牌竞争态势一般使用“SWOT”模型;
4、行业发展潜力一般使用“波斯顿矩阵”
5、提出行业当前焦点问题;
6、提供宏观层面的解决方案;
三、行业未来
1、对比行业发展规律,判定行业当前的“位置”;
2、预测行业未来“拐点”;
3、提供应对未来拐点变化的行业解决之道
韩国化妆品未来发展趋势看看央视是怎么说的
怎么说的
产品形象的发展趋势
(一)产品形象的非物质发展趋势1、产品形象是形成精神财富的因素可口可乐成功地把一种碳酸饮料产品变成了一种精神文化,在全世界推广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从有形的物质转化为无形的资产。不仅仅如此,我们从世界著名的企业如IT业的微软、IBM、英特、苹果……;汽车业的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它们每天,时时刻刻都在左右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早已不止是停留在通过使用产品来获取功能需求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获得了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可想象的是,如果有一天这些企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我们的生活不知变成什么样!还能构成我们的社会吗?产品形象所能产生的价值有物质的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它能产生非物质精神价值的一面。在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设计、绿色经济、非物质全球化过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刺激企业比以前更加严肃地考虑形象的概念。全球化迫使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以缓慢但稳定的步伐向全球一体化迈进。在远隔重洋的全球企业中,全球化推动了人们经验、才智、信仰和情感的统一,这些人相互并不认识,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信奉不同的文化。但是这些人却被聚集在一起,在一块有着无尽挑战的土地上竞争,他们要迎接这些挑战。我们是谁?对这个问题的疑问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事实上,它们来源于形象,它们掌握着商业活动,就好像掌控着自己命运一样。2、产品形象成为无形资产的因素产品形象成为建立和维护产品信誉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产品形象作为有形的物质功能部分,具有形式和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产品形象作为无形的精神部分,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可预见的将来,建立产品形象信誉和价值将是形象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将不得不用更多精力来管理这些无形资产。通过产品形象建立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对产品的忠诚度,使企业不断创造出持久的经济价值。作为形象的结果,产品形象的力量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形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显,在我们的饭桌上、衣柜里、寝室床上、窗前、甚至厕所里……。我们生活、工作、娱乐等等,处处都受是这种力量的作用,它不再是短暂的或者转瞬即逝的,是长期的结果,力量几乎是无尽的,改变了个人和企业的生活模式。(二)产品形象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1、产品形象为形象经济内涵作导向形象经济不单单是影响我们去买什么,它还能帮助引导我们的感觉和行为方式。产品形象作为企业的个性标志,通过传播、流通、购买、使用,使我们乐意去接受产品形象的影响,形成某种持久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个人理想的物质体现。形象对于人们改善生活具有刺激作用,人们不只是从功能角度去选择产品,同时也会从形象角度去选择产品。因而,拥有某种产品品牌被看成是判断人们自身进步的标志,成为人们向外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他们需要展现他们所希望的某种风格形象。产品形象与社会相互影响着,并发挥作用。产品形象创造内涵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人们不只是因为喜欢才选择产品,而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出于享受和欣赏的需要。因此,受形象驱动的产品仍将作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标志。毫无疑问,这些标志物将会变换,然而,它们仍将作为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内涵的表征。2、产品形象作为形象经济驱动全球经济发展据《南方人物周刊》的视点报道:市场营销专家西蒙·安霍尔特进行了一项有关形象价值的调查,通过对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25907人进行调查,接受调查者对自己和其它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人口、投资潜力以及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进行评估。其中对单个国家的形象以及对其未来经济表现的预期进行民意调查,随后借助调......余下全文>>
电子产品发展趋势
电子产业是我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1995年到2003 年, 电子产业总产值由2471 亿元增加到24058 亿元, 增长874%, 年均增长32.9%; 电子产业增加值由449 亿元增加到3545 亿元, 增长690%, 年均增长29.4%, 均远远高于同期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电子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确立了我国作为世界电子产品生产大国的地位。1998 年中国大陆电子产品总产值占世界电子产品总产值的4.52%, 超过作为世界重要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的韩国(3.96%) 和台湾(2.86%), 仅次于美国(30.40%) 和日本(19.58%)。①电子产业的快速增长是与该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电子产业是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制造业领域。本文将就电子产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趋势、特点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一、电子产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1.电子产业FDI 在制造业中的地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制造业领域, 该产业三资企业资产合计为7645.07亿元, 占我国全部三资企业资产总额的19.47%,资产超过排名第二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两倍; 同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是外资资产比重最高的行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资企业资产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的63.25%, 远远高于23.26%的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电子产业之所以成为外商投资额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制造业领域,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国市场的迅速增长及巨大的市场潜能。以通信行业为例, 仅2004 年一年, 中国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就达到7019.6 万门, 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048.9 万户。中国市场已经成为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的争夺。二是中国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按现行汇率计算, 中国国有制造业职工的周工资只有22.35 美元, 分别相当于泰国的38.33%, 马来西亚的28.7%, 韩国的9.2%, 台湾省的6.8%, 香港特区的5.1%, 美、日、德的4%左右(吕政, 2003)。为降低制造成本, 外资将电子产业中的低端产品或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环节向中国转移, 以利用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比如, 随着台湾制造业成本的提高,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纷纷向中国内地转移, 中国台湾电子信息硬件制造产值在海外已达50.1%, 其中中国内地产值高达31.1% (胡静林, 2003)。2.电子产业吸引外资的平均规模1996 年以来, 各行业总计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平均协议金额和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协议金额变化幅度不大, 均稳定在200 多万美元。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协议金额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1996 年的258.3 万美元增加到2003 年的742.7 万美元,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协议金额最高的2000 年达到742.7 万美元。电子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增大的重要原因一是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增多, 目前位居世界500 强的电子电气类跨国公司已全部来华投资。二是跨国公司投资金额增大, 例如诺基亚在2000年5 月主要投资并倡导了一项总投资达100 亿元人民币的北京星网(国际) 工业园项目。2000 年电子行业外商协议投资金额大幅度增长可能与当年上述大型外商投资协议的签署有很大关系。但是也应该看到, 虽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协议金额较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1994 年世界投资报......余下全文>>
我想从事化妆品销售行业今后有什么发展前景吗?
2008年以前,化妆品以实体流通为主,国际中高端品牌低线城市下沉谨慎,成本收益控制严格,国内中小品牌难以进入主流百货渠道,品牌推广效率较低。两类品牌在各自辐射人群范围内拓展,发展空间较受限。但进入2009年以后,电商渠道的迅速崛起打破了渠道壁垒,对接顾客性价比追求与品牌市场拓展需求。传统线下品牌通过直营、代运营和经销等多种模式进驻线上,同价策略维护品牌形象,并挤压其他中小卖家、窜货商品及淘品牌市场空间。由于线上渠道效率要高于线下,线上分销商具有更大投资回报和扩张动力,助力传统品牌占据更大份额,一线品牌线上代理/经销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天猫美妆、京东和聚美优品是目前化妆品电商三巨头。具体可分为综合性电商和垂直类电商。虽然两种方式各有千秋,但在电商越来越重要的当下,一号店、唯品会、乐蜂网、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也开始受到众多品牌的青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互联网对中国化妆品零售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数据显示,网购化妆品交易额从2009年的124.9亿元到2014年的975.1亿元。短短五年时间实现了一个大的翻越, 2013年较2012年增长192.4亿元,同比增长33.09%;2014年较2013年增长201.3亿元,同比增长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