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关于银广夏案例

对于安然和银广夏事件的分析,我们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包括从会计制度的角度、证券市场监管的角度、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角度,公司欺诈行为法律责任的角度等等。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较为切当。 关键词:安然 银广夏 事件评析安然和银广夏都出现了做假帐的欺诈行为。不同的是,安然的假帐是在法律制度完善如美国的环境下作出的。美国是公认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市场信息高度畅通、经济法律制度十分完善的国家,安然事件的出现让我们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相对于银广夏事件而言,安然事件显然更为复杂。后者牵涉到公司对美国会计制度漏洞的利用、与中介公司(安达信)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和业务来往、甚至涉及因政治捐款而引发的与美国政坛人物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案子,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学术领域,如局限于会计制度、法律制度等等。而我国的银广夏事件就显得非常简单而无奈。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明显看出,银广夏事件比之安然事件手段更为恶劣和肆无忌惮,它折射出我国除了公司法律制度以外,一系列市场管理秩序的混乱无序和严重缺位。安然和银广夏都体现了公司治理的失败。美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早已建立,多年来因其稳健运行和不断完善大受好评,得到世界各国的仿效。这种制度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近年来还增加了有着很高社会声誉和专业水准的独立董事加以监督。为什么在这么完善的制度下还是会有弄虚作假,愚弄股民的机会出现?笔者思考的结果是:人的利益驱动超出了制度的制约;当无视和破坏这一系列制度所受到的惩罚无法抑制当事人的逐益冲动的时候,制度将被当事人视而不见。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银广夏事件的根本原因。安然和银广夏的高级管场人员都是圈中人,拥有专业的知识,都知晓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难道他们居然预见不到今天的悲剧收场?笔者认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在作出违法的决策的时候,肯定也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信息的掌握,无疑也预计到他们的那种做法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但是,他们以侥幸的心理,低估了后果发生的概率。他们以为通过或者合法的规避行为(安然的财务制度)、或者天衣无缝的欺诈行为(银广夏的对德出口贸易),可以最大程度上地避免事情的败露。确实,他们做得不错,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吹大的泡沫在破裂之前还是一个个的“神话”。安然的倒塌表面上是一夜之间的,实际上,他们根源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一次又一次的“越轨”行为,包括关联公司的资本重组,子公司间无视市场规律的关联交易,报喜不报忧的财务制度等等。这些行为如果在早期得到公司内部制约机构的监督和纠正,也许安然还是安然,银广夏还是银广夏。问题的焦点在于,这些机构完全实效,公司内部治理不见踪影,公司的航向紧紧把握在CEO、CFO等人手里,豪华的监督机构设置徒具其豪华的表面而已。银广夏的内部也有同样严谨的公司监督机构设置,其效果有目共睹。如果说安然事件是对美国公司治理制度的高水平的、罕见的突破的话,那么银广夏则是一种中国公司常态的如入无人之地的肆意妄为。为什么没有人出来讲话,为什么听不到不同的声音?笔者认为,或者是因为利益趋同,或者是因为地位悬殊。安然的独立董事手中持有大额的安然股份,而这些期权在安然通过吹大泡沫的方式迅速升值,利益在短期内就得到了实现。期权鼓励在安然这里失去了其正常意义,它从一种对公司成员的长期的激励变成一种短期利益,导致包括独董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频繁作出不顾公司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余下全文>>

银广夏会计造假案案例分析

银广夏陷阱

真相再清楚不过了: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银广夏陷阱

过去两年间,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码0557)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业绩和股价神话。

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迹”并未到此为止。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萃取产品订货总协议。仅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银广夏每股收益就将达到2至3元!在更早些时候,银广夏董事局主席张吉生预测,未来三年内每年业绩连续翻番“不成问题”。

这是个灿烂的未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之目眩。证券行业内部,相信银广夏神话的人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

--一位基金经理说:“(银广夏的业绩)好虽好,但不符合常识。”

--一位著名证券公司农业领域的研究员很久以来都不把银广夏列入观察范围,问其原因,答:“有研究的必要吗?”

各个证券网站上进行着观点泾渭分明的超级大讨论。著名的证券专业聊天室“和讯大家谈”里,关于银广夏的帖子数以千计,质疑者和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在那里可以找到各种传言。

但仅凭“感觉”、传言、争论、甚至“常识”,还是缺乏依据。记者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跟踪采访,渐渐逼近真相,银广夏的"神话"被逐步还原了本色。一个即使在并不成熟的中国市场上也相当少见的特大造假骗局,展现在我们面前。

引子

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

1994年6月17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银广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银广夏A被称作第一家来自宁夏的上市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最早起源于深圳。

陈川是银广夏的创始人,在2000年2月去世前担任银广夏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他1939年出生,早年为银川话剧团编剧,1984年7月南下深圳创业,先后创建深圳广夏文化公司和深圳广夏录像器材公司等。

陈川文人出身,据见过他的人说“极富领袖魅力”。1993至1994年间,他长袖善舞,将广夏文化公司旗下几家软磁盘生产企业合并改组,并成功上市(参见辅文《银广夏前传》)。其中的两家企业均在深圳,分别是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和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另外一家叫做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银川注册,存在的时间只有一年,从1992年9月到1993年银广夏设立后即注销。明眼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功能,在于获得宁夏自治区的上市额度。该公司发起人之一为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而银广夏现任董事局主席、曾长期担任银广夏总裁的张吉生,即担任过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张吉生生于1946年,除了在银广夏任职外,还担任着宁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一职。

上市以后,围绕着陈川的银广夏高层队伍亦渐次成形。现任银广夏总裁......余下全文>>

给出一个最近两年类似“银广夏事件”虚假财务报表的具体案例

'绿大地','万福生科'是近两年比较轰动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银广夏事件对财务报表分析有怎样的启示

启示:深入的行业分析被认为是成功投资的先决条件,因为每个上市公司的命运都是与它所属行业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获得正确的相关行业性数据,对于有效分析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对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测和影响,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将权威部门如国家各部委发布的相关行业统计数据,作为判断的依据。只有注重行业分析,投资者才能具备一双随时识别“报表陷阱”的慧眼, 才能有效避免类似银广夏这类造假案例带来的投资损失。

银广厦事件是什么?

一)弥天大谎——中国安然事件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二)疑点

(1)利润率高达46%(2000年),而深沪两市农业类、中草药类和葡萄酿酒类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鲜有超过20%的。(2)如果天津广夏宣称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 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 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还没有抵扣完。(3)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与短期借款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考虑到公司当年销售及资金回笼并不理想,显然公司希望以巨额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回款情况。(4)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6)萃取技术高温高压高耗电,但水电费1999年仅20万元,2000年仅70万元。(7)1998年及之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三)造假与违规情况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 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 1776.10万元,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之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利润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虚增 17 781.86万元,实际亏损 5 003.20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74万元,实际亏损 14 940.10万元;2001年 1-6月虚增 894万元,实际亏损2 557.10万元。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体。财政部亦于9月初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四)造假流水线

据庭审记录,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广夏(银川)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元。董某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海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通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风实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余下全文>>

银广夏骗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并在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等有关条文中对这些原则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除在审计法上述条文中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外,1987年审计署颁发了《审计人员守则(试行)》,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是:   1.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2.依法审计,实事求是;   3.廉洁奉公,遵守纪律;   4.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5.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银广夏事件的审计模式

在银广夏事件中,包括被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在内的个别人士称,由于独立审计准则没有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致使签字注册会计师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的舞弊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李爽认为,从我国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项目看,几乎每个准则项目都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绝非用制度基础审计所能概括的,而且签字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并非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舞弊行为。在银广夏案例中,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疏于执行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在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均存在重大过失。连最基本的公认审计原则都没有遵守,最基础的审计程序都没有执行,更何谈建立在内部控制结构非常完善基础上的风险导向审计。另外,郭晋龙等学者认为,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合法,主要是看其与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以及原始凭证是否相符,如果公司采取伪造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发票等〕的方法进行舞弊或恶意欺诈,这种以会计账目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必定遭到失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李爽对此予以了坚决回击,他指出:1920年以前,注册会计师普遍采用账项基础审计,主要目标就是发现错误和舞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虽然不是建立在账项基础审计的基础上,但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虽然目前审计理论和实务由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发展,但不能抹杀账项基础审计的作用。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注册会计师就只能依赖账项基础审计。换言之,利用账项基础审计也能发现公司管理层的舞弊行为,我国政府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总之,任何质疑现行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论调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相反银广夏案例给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警示恰恰在于,注册会计师对现有准则的执行存在重大疏忽与不力。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现行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无不贯彻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思想和原则,那些声称现行审计准则体系缺乏风险导向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证券市场中失信的案例很多,除了银广厦事件,还有哪些影响巨大的案例?要求名气很大的......

经典造假案1

2000年,亿安科技:第一只百元股的神话,实际上一点利润都没有。

经典造假案2

2000年中科创业:套中有套,股民只好被套 。

经典造假案3

2001年,银广夏:最具备科技含量的做假,做完了还说不是我做的......

经典造假案4

2002年,蓝田股份: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假货,假到一切都似乎变成了真的。

经典造假案5

2004年,东方电子:全公司都加入做假行列,实在为难了那些中层管理者,好处没有,坏处不少。

经典造假案6

2004年,德隆: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庄家,曾经有人说,要是单独他三只股票来复权,指数至少超过1万点......

经典造假案7

2005年,丰乐种业:上市8年造假6年,真为难了帮他们做假帐的会计公司。做一年假不难,难的是年年都做假。

经典造假案8

2005年,江苏琼花:中小板和保荐制度推出的耻辱,上市一个月即刻宣布亏损。

经典造假案9

2006年,综艺股份:拥有龙芯49%股份,却是民工磨出来的,这国有知识产权也能造假?

经典造假案10

2007年,天润化工:假得最离谱的公司,进行IPO路演背后却已停产近两月!

望采纳!

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中国的银广夏等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例的发生,你认为会计造假的动机何在?

上市公司内部利益的驱动

2012-2015年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蓝田、广夏等案例较老。求告知近几年较新的案例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所宣称的数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二)疑点

(1)利润率高达46%(2000年),而深沪两市农业类、中草药类和葡萄酿酒类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鲜有超过20%的。(2)如果天津广夏宣称的出口属实,按照我国税法,应办理几千万的出口退税,但年报里根本找不到出口退税的项目。2000年公司工业生产性的收入形成毛利5.43亿元,按17%税率计算,公司应当计交的增值税至少为 9231万元,但公司披露 2000年年末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负数,不但不欠,而且还没有抵扣完。(3)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与应收款项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与短期借款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同步增长,考虑到公司当年销售及资金回笼并不理想,显然公司希望以巨额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售及回款情况。(4)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6)萃取技术高温高压高耗电,但水电费1999年仅20万元,2000年仅70万元。(7)1998年及之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 答案补充 (三)造假与违规情况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 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 1776.10万元,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之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利润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虚增 17 781.86万元,实际亏损 5 003.20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74万元,实际亏损 14 940.10万元;2001年 1-6月虚增 894万元,实际亏损2 557.10万元。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体。财政部亦于9月初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答案补充 (四)造假流水线

据庭审记录,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广夏(银川)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元。董某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答案补充 真相-----1)银广夏编制合并报表时,未抵销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未按股权协议的比例合并子公司,从而虚增巨额资产和利润。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