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能课前写教学反思吗
如果是新课的教学设计的话最好不要写教学反思,如果是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话可以写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这样的话更有利于提高第二课时的教学质量。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务必思索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重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学生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内心拥有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摆在面前的即是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时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学,去用,这样才能有所长进。
第一,对话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便于培养和谐师生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与课文相关的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 (2)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运用巧妙的设问,便于学生有精彩的回答。
3、设置有趣的对话的话题。包括: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利用课文设置相关的问题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文你有什么看法? (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教师简单的评论。 第二,语文要突出人文性,注重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第三,语文要强调自主性,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
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探究性学习是......余下全文>>
如何创建自主导引式生态课堂
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之后,我校立即组织召开校长办公会(扩大)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专题把脉我校目前的课堂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把“致力《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监督反馈,强化落实效果,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确保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内部挖潜,狠抓落实,全员推进《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建设
2010年以来,我校与由裴娣娜教授领衔的北师大团队合作开展了《高中学校自主创新力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其中《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所谓 “生态”指课堂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和谐、动态平衡的课堂。生态课堂具备5个特点:整体性、自主性、生长性、多样性、最优化。在《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已有的教学经验,我们积极推进“《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361教学模式”。
“361”教学模式是“三段六化一达标”的简称。“3”指“三段”,是教学过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生问生答师点评”,即学生就预习中的问题交流展示,老师择机点评。第二段为“师问生答师点拨”,老师针对第一段学生交流中的重、难、热点问题,进行阐述,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实现“六化”目标。第三段为“探究合作共提高”,即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究,以重点题目为载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能力。“6”指“六化”,是目标。具体为: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的问题通过老师分析使学生感到简单明了;深奥问题浅显化,深奥的问题经老师点拨,学生感到深入浅出;模糊问题清晰化,模糊的问题经老师讲解学生感到透彻清晰;抽象问题形象化,抽象的问题通过老师的例证使学生感到生动形象;零散问题系统化,零散的问题经老师总结使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具体问题理论化,具体的问题通过老师概括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升华。“1”指“一达标”,是知识能力达标训练。通过达标来检验课堂“三段”的效率,验证“六化”目标是否达到预期。
实施的基本策略。骨干引领——初步建模——一年成型——两年完善。
骨干引领:就是树标。各学部在前阶段,学习“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具体要求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骨干教师名单,启动课堂教学课型设计比赛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初步建模:就是学标。通过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和“示范课”等形式推出的各学科优秀课型案例,在学部、学校范围内进行研讨、评价、总结、实践、推广,建立起较为固定的模式。
一年成型:就是全员达标。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45岁以上自愿自觉)能够熟练运用模式进行教学。一年内所有教师的每节课都达标。
两年完善:就是提炼总结和提高推广。及时地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与过程提炼总结升华是课堂改革不断深入的根本保证。两年之后,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推广出去,出现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教师。
1.全校发动,加强学习,转变观念。2011年11月4日上午,学校行政(扩大)办公会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全体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高一、高二年级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是进行潍坊一中《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361教学模式推进会。分别由张在柱主任解读361课堂,鹿永刚副校长代表学校就“关于深化‘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的推进实施方案”作有关说明和解读。会后学校又统一印制了有关高效课堂的学习材料,各学部又分别召开了教师会,转达了学校会议精神,组织理论学习。
2.定期组织公开课、过关课,实行全员达标。从11月4日学校召开《导引式自主......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