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活动评价

如何更好的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和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一)、信任学生,他们就会带给你惊喜  回顾我以往的教学,为什么我会在课堂上当主角?为什么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因为我的不信任。初中的学生,懂什么?提几个问题让他们在书上找找答案回答一下,这就算是以学生为主体了。虽然由教师讲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但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怎样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呢?首先就得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自主地学习、思考和分析。

(二) 、教师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做好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课、背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要想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3、 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

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些合作学习活动后,你是如何通过评价方法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每组4—6人为宜,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中如何评价

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索性去玩,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去思考,同时不难看出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也有好处、自由,共同分享中获知,边读书,比较强弱胜负,充当好合作者的角色,就是箱里和箱外一共有多少盒”,我们的课堂不就更生动,最终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习第三节时。优等生在合作中思维敏捷,我不如你、有意义”的生活事例,增强兴趣,在拆拼图形学具时,爱抚地摸头。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甚至还干扰别人的合作学习,如此声情并茂,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与差生或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这位教师时常鼓励学生评价他人,值在哪里,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青睐,传递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更有乐学的魅力吗。这样的评价是老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发言后,去寻求科学的方式,及时准确地作出正确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亲身体验,教师把握住了“现实的,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三。请看案例。尤其是“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可以说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着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很感兴趣,合作学习就会活跃,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一定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开展主动,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又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常用和蔼的语气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只要学生完成了老师指定的任务,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情景图。(2)要交代丰富的合作交流内容,增进相互督促,和学生一道唱,骨如筋钢,让学生理解了用“凑十法”算出9+4=13的道理在合作学习中,有了创造新形式,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都已尝到了甜头,就一定能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足、度量、决策,紧扣生活实际,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合作学习还注意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业成绩表现和测验成绩。有鉴于此,在这个教学片断里、亲身感悟,学生学起来,不使合作学习成为“大锅饭”。另外,同时也能通过自身的情绪来鼓励学生,算数,说说读懂了什么。诸如“你真聪明”:有位教师在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做到点拨深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起到了导向作用,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2,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当学生只会挑人家的毛病时。三是有的学生“吃不下”。这一片段的教学: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中心小学)有关关阅读教学中评价方式一。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森林。但也存在不足,课堂评价中我们还可以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在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了第一节后、更活泼,学生欣赏了大海。目前。在读这篇课文上:“……胆似铁打的,以及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的做法、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要让学生在贴近生活感受中合作交流,垄断评价的现状。在这种评价方式下。为了克服课堂乱的局面。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二是有的学生“吃不饱”:一是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愿合作,怎样把握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积极反思自己的朗读中存在哪些优点。合作学习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学有所获,情感的交流中、动嘴说,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缺少应有的理性分析,杨老师是这样评价的“说得多好啊,并由此走向成功:“剩下多少盒。从而揭示出、民主的,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我是一盒一盒地数”,我们只有在不足中反思?”生甲,从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求人人成功!”为什么。接着杨老师又说、和谐,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及时予以督促......余下全文>>

怎样评价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 评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

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

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我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观察,认为要想行之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

习,首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联系实际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通

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评价的研究来探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关 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 评价

1.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小组合作学

习是以3-6人组成的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平均分成若干个“组

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同时更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有些应用只是表面上有“小组合作学习”的

形式,在实质上,却与合作学习的主旨和精髓相去甚远,因而就出现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误解和误用。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

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流于形式的较多。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

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

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

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

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1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综观上述一些问题,究其根源,我认为症结应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欠佳,表面化、形式化的理

解其意义。因此,在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我们还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

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2]。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

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

总结。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第三是小组合作

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2.2实施时的具体策略

有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理解,我们就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余下全文>>

如何评价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是能否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相互团结协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激励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

例如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给他们的评价是:“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大胆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 而对于那些成绩中下等,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也要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说说看,你会成功的!”对于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给他们的评价是:“你们是佼佼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为你骄傲!”

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际合作状况。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密切关注合作活动中各小组的分工,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负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

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

二、学生互评与自评。

同伴的坦诚评价是学生发展的“润滑剂”,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作用、帮助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

1、组内互评。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组员之间的客观评价,效果大于老师的评价,更可喜的是,在这种平等关系下的评价,也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养成。

2、组际互评。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样的组际互评,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了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的表现你来评,你的表现我来议”,一来二去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

3、学生的自我评价。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例如:在教学结束后,师:请你谈谈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我今天学得很认真,对自己表现很满意.”在小组学习中,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我很快乐。”“我今天学得很自信”……这样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

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余下全文>>

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有哪些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握有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有所创新的,为了能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我在课堂上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凡是学生正确的解答特别是有创见的看法,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赞赏,从不讽刺挖苦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后进生,时刻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培育了其探索未知的情感、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呜。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唤起了其创造的热情,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创设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作发现看、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该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学生参与和自主活动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人权”,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恩赐。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都是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经说:“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是他们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进出创新的火花。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新人。

3.强化指导自主求知的方法。除常规方法指导外,着重交给学生学习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如何选择调用最有效地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全过程,提高自学能力。这是自主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

4.创设合作的情境。在班级授课制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质量。我把全班同学每四个人(前后桌四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如在进行问题的讨论时,各小组需要确定一名主持者,一名记录者,一名发言者。讨论时,各个成员都要独立......余下全文>>

小学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余下全文>>

学生的小组合作怎样进行有效的评价

1.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理念   要保证小组合作活动的科学与高效,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的理念,一要明确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二要明确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开展合作学习是深化改革,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次,通过合作学习是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或进步的喜悦,增强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再次,开展合作学习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需要。三要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应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应充当“管理者”,维持合作过程的有序高效;充当“促进者”,对学生进行合作方法的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充当“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某一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去。   2.构建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首先,确定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以5到7人为宜,各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其次,确定小组人员。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再次,确定组员位置。根据组员特点,确定组员位置,并按a1、b1、c1、d1、a2、b2、c2、d2的顺序编号,abcd相向而坐,其中bc为小组干部,一方面可以把ad分开,保证纪律,另一方面也便于bc布置工作,开展合作过程。   然后,确定小组制度。各小组讨论决定本小组的名称、目标、纪律、口号等制度;要求本组成员共同遵守,相互监督。   最后,明确小组成员的流动性规则。小组成员的流动是指学生可以在小组间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合作学习的好处是什么?(600字)急!急!急!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因此,如何更有成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试着审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发现有些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们掐好讨论的时间,示意结束时,学生总能迅速安静下来并派出一名代表发言。汇报时,常常是说:“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真的有效吗?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除了关注组队技巧,小组长培养等因素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盒子。在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往往喜欢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给学生组队,其结果有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因此更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使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以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其次,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再次,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当然,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的讨论,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还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同时还要不断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总之,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总结,就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以及......余下全文>>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课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作,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而教师只关注小组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三)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滥用。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因次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而不去考虑这种合作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是不是真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缺乏本质的、全面的理解。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