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斯华绥《品质》读后感
这就是品质
高一1班 黄冰
悲惨的东西和悲惨的奋斗。
是什么东西怎样的奋斗,这么悲惨?格拉斯先生的靴子,和格拉斯为品质进行的奋斗!
当时的社会,他的经济状况是那么悲惨,这使他的死成为意料之中的事。那么,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下场就只能如此悲惨吗?这是社会文明的进化还是退化?是社会发展的特例还是规律?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商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为了艺术一个为了利益,艺术家发现自己的艺术品有问题了会死不瞑目,一个商人发现自己的商品有问题了也会死不瞑目,格拉斯是商人还是艺术家?他为了鞋子的品质专注地努力着悲惨地奋斗着,哪怕没有饭吃没有利益可获,哪怕哥哥已经饿死,这样的执著,是不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品质?
高贵的东西和高贵的同情。
格拉斯的老主顾“我”,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买那么多格拉斯的靴子呢?在这利字当头的社会,这样的"我",实在是少见,“我”的身上有着一种比利益高贵的善良的同情心,一定意义上讲,这样的同情比爱情比亲情比友情,更可贵!这不也是人性中很伟大的品质吗?
规则与道德
高一1班 金黎曦
老鞋匠一生在追求什么?
我想应该是他的一个梦,一个关于靴子的梦,一个成为艺术家的梦-------
他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
有时候,生存的意义超出了生存的本身,就像流星,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创造奇迹。在格斯拉先生身上,我看到了道德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规则和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于划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
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格斯拉在我的眼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老墨的话:同学们的阅读感言,总能给我带来一些思考,让我收获到另一种思想。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交流阅读是一件更快乐的事。只是这交流的空间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这里我首先为真诚投入热情参与的同学喝彩!
《服务的品质是什么》读后感
但静下心来,我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服务呢?能否用一句概括服务的要义。我们给出的答案往往罗嗦不得要领。零售管理大师,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畠山芳雄,就用了一句话把服务的概念说得简单明了,他认为许多行业的服务是顾客在支付费用之后,商家为顾客提供的等价服务。
作者从理论的高度又兼顾实践的可操作性,论述了服务的内涵。通过阅读,那些实践得来的心得经过理论的检验更加明确;原来朦胧不清的意识,现在豁然开朗。通过实践,理论之门更加深透,实践的步伐更加坚定。
我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才叫做优质的服务?就如作者所说,服务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几乎无法进行事后判定,也就是说服务是无法补救的。本书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看到了困扰已久的问题的答案——
对消费者而言,服务有事前期待。比如一名消费者去卖场购物,他对这家卖家的服务会有一个大致的判定,他去实际消费时,产生了实际评价。当实际评价大于事前期待时,消费者对服务是满意的;当实际评价小于事前期待时,那无疑是不满意的;两者相当,说明卖场与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定位是一致的。
服务的优质与否一目了然。
作者也指出,保持优质服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弥补缺憾,然后创新,最后要持续创新。零售商的独门秘籍较难保持一枝独秀,很快就会被模仿,因此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领跑的姿态。
“让每一位顾客满意而归是最好的营销手段。”作者一语道破天机。零售商现在更追求技术的创新、店堂设施的创新,这些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容易进行,目的也更容易达到。然而服务这个重要软实力的打造,却鲜有人肯脚踏实地打磨。
不是不想做,是因为这条路注定走得艰难。
品质教育训练读后感想
●要做好表率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非常之大。父母,以及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亲人,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能迁移到孩子身上。所以,家长的言行在孩子面前都要尽量做好,以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感染给孩子。 ●“角色”,要适当 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在有意无意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让他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这样的孩子不是变得自私自利,任性胡闹、蛮不讲理,就是变得依赖性强,遇事缺乏主见。所以家长要摆正好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过分庞爱孩子不利于他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育要得法 家长对孩子应该关怀爱护,但不是娇惯溺爱;应该严格要求,但不是冷漠无情,更不能打骂虐待。看到孩子的问题,要调查了解,分析原因,耐心教育;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在上学路上,常见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家长帮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家长帮系好;……这些做法,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不过分保护。 对孩子过分保护,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给他自己去尝试、去实践。 ●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家庭里最好让孩子有自己的桌子、椅子、小柜子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用品的习惯。例如蜡笔、尺子等学习用品放在自己的抽屈里,玩具放在玩具箱内,图书放在小书柜,弄乱了自己整理好。孩子在处理这些事情时不知不觉就会养成独立的个性。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比如可以让孩子帮擦桌子、洗碗筷等。当孩子完成了你交给的任务后,要跟他说声“谢谢”,并给予适时鼓励:“你真能干!”既尊重孩子,又强化孩子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有耐心。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草率了点,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对孩子的疑问不要急于给他完整的答案。 孩子对问题疑惑时,正是孩子智能活跃、独立思考的最佳机会,所以家长应好好利用。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切忌轻易和盘托出答案,只需给孩子一个“引子”,至于结论,让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去思考。 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一) “我家那孩子在家很任性,全家什么事都要顺着他,家人的教育都不听。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意,就闹个没完。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好呢?”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我 家长多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指出这些不好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使孩子端正对事对物时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当然,这需要一个逐步改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孩子少溺爱、多严格要求 家庭过份的娇惯、溺爱,是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的发源地。家长应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做事应替他人着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孩子在空余时间适当的做一些家务和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们帮同学、邻居做好事,使孩子在别人的赞许声中体验为他人服务所获得的喜悦。 ●教育孩子......余下全文>>
一本书(要么品质要么死)读后感
要么品质要么死读后感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品质的重要性,在本书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描述方式,阐明了品质在做人、做事中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什么是品质——品质就是客户满意、符合标准,零缺陷;就是人人都说好,产品百分百的达到标准,没有任何瑕疵,满意次品,无可挑剔;从做事的角度来讲,品质就是第一次做正确、第一次做好、做对;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品质就是一个企业最高负责人的品德和对待社会的责任感,认知中的高度和格局将决定企业的高度和广度;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品质就是一个人做事的品行,做工作时的心态和人品;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没有品质的管理,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管理;满意管理意识的品质,也谈不上真正的品质。品质的差距不仅仅是表现在质量上和服务上的差距,更是思想层面、战略层面的差距。品质提升了消费者的品味,品质也光大了企业的品牌,品质、品味、品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真正的优秀品质是五颗心:责任心、爱心、良心、细心、用心。
本书从第三章节开始,在阐明了什么是品质,以及品质在企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之后,教给我们品质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实用工具,都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首先从思想层面,纠正我们对品质的6大误区,再从实际经营的6个维度强调了品质与成本、战略、管理、流程、员工、标准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影响品质的根本原因。
最后,针对企业存在的影响品质的隐患,作者给出了解决办法,也就是提升品质的15招必杀技,分别从品质如何落地、如何实施管控、如何应用改进、如何巩固延续四个层面,深层次的讲解了品质的落地应用办法,非常实效;
改进事项:
1. 员工作风训练:每天班前会导入1分钟“身口意”训练,强化员工的工作作风;(61页)
2. 班会分享环节导入“师者礼”和“拇指文化”,通过肢体语言,倡导尊重、传递团队爱心;
3. 全员学习“无标准的措辞”,禁止以后在工作中使用,违反规定的,每次成长赞助1元;(79页)
4. 区域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热线”,并将投诉电话设立成总经理或副总电话,便于客户能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我们能第一时间解决客户问题,让客户满意;(102页)
服务的品质是什么读后感,服务的品质是什么书评
服务的品质是什么读后感,:
商品中的无形成分比重大、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且几乎完全依托人力,因而造成质量问题、供需失衡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诸多问题,因此很有必要用于以往的经营模式不同的视角重新加以审视。对于从事酒店、快餐店、银行证券交易所、医院、学校、运输、通信等服务行业的公司来说,在经营过程中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就是企业的产品,只不过这种产品没有实际形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属性,其内在的品质和管理的优劣就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
写品质意识感想
精益生产理论学习总结 精益生产一切从改善开始,变传统的经验做法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消除MUDA,进而达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改善的意识 1.改善行动的20守则 在这次培训的课程上,许老师先给我们写了改善行动的二十守则,个人觉得对于指导改善蛮不错的,如下; (1) 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要能永无止境的改善下去. (2)永无止境就是要追求 a) 提高劳动生产力 b) 减少不良率 c) 缩短交期时间 d) 降低库存 e) 节省空间 (3)就是有问题才要改善,不要等待没有问题才去改善 (4)要打破传统一个人,固定操作一个工序的观念,朝一个人操作多工序,操作的弹性化需求发展. (5)要掌握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五项原则,不要仅仅看书面记录. (6)有五十分把握即可尝试去做。不要等到一百分把握才去做改善. (7)改善要经历尝试才能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 (8)要贯彻拙速巧迟精神,马上动手做。不要在会议室思考讨论. (9)用头脑智慧去克服问题,不是用金钱解决问题. (10)要朝理想姿态迈进,不要寻找说明不能做的理由 (11) 理想姿态即是:a)依据产距时间生产 b)一个流生产 c)后拉式看板生产 (12)要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不要单打独斗,要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13)要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14)先顾大局,例外情况要例外处理. (15) 要观察有否无駄(Muda),无理(Muri),无稳(Mura),三无现象加以改善. (16)改善固然可喜,维持更是重要. (17)维持即是要遵守标准作业. (18)要具备改善循环四大意识: a)品质意识(Plan计划) b)维持意识(Do执行) c)问题意识(Check 查核) d)改善意识(Action处置). (19)医生开处方,病人要吃药, 老师教改善,学生要维持. (20)问题就是机会,改善就是赚钱. 2.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创新,但是必须应用最新,最好的科技或设备,这种方法必须投资大笔的金钱. 一种是改善,利用常识性的观念与方法,来达到提高的效果,不须花费多少金钱. 3.改善的五"心": (1)信心:相信这些改善活动能给你带来好处. (2)决心:下定决心赶快去做,不要忧郁不决. (3)耐心:要永远持续地改善下去,成果自然呈现. (4)关心:对员工表示出你的关心与重视之意. (5)爱心:多用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二,改善活动的组织 1.改善活动的方式: 改善活动的意义:在顾问老师指导下,由跨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在特定的期间内改善特定的课题. 改善活动的频率:每月一次 改善的天数:一般3-6天. 改善小组的组数:2-3个小组. 每组的成员数:一般3-9人 2.改善活动的程序安排: (1)起始会议(一般在会议室1-2个小时) 目的: a)检讨上一期改善活动的进展成果; b)报告上期改善活动的困难点. c)由改善小组组长报告本期改善的主题.(涉及的报告主要有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配分表,标准作业表,成果记录表,改善前后对比表) d)指导老师的改善方向指示. e)朗诵改善行动二十守则. (2)在现场实施改善活动(第3-40小时) a)所有改善小组成员及顾问老师均到现场进行改善. b)依据改善八大步骤,进行改善活动.(八大步骤:拟定主题、设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试行、效果确认、标准维持、未来改善计划) c)要掌握五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 d)要以"拙速巧迟"的精神来进......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