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的白话译文
有人向先生请教说:“《大学》一书,过去的儒家学者认为是有关‘大人’的学问。我不揣冒昧地向您请教,大人学问的重点为什么在于‘明明德’呢?”阳明先生回答说:“所谓的‘大人’,指的是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的那类人。他们把普天之下的人看成是一家人,把全体中国人看作一个人。如果有人按照形体来区分你和我,这类人就是所谓的‘小人’。大人能够把天地万物当作一个整体,并不是他们有意去那么做,而是他们心中的仁德本来就是这样,这种仁德跟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岂只是大人才会如此呢?就是小人的心也没有不是这样的,只是他们自己把自己看作小人罢了。所以当他看到一个小孩儿要掉进井里时,必会自然而然地升起害怕和同情之心,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孩子是一体的。孩子还是属于自己的同类,而当他看到飞禽和走兽发出悲哀的鸣叫或因恐惧而颤抖时,必会产生不忍心听闻或观看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飞禽和走兽是一体的。飞禽和走兽还是有灵性的动物, 而当他看到花草和树木被践踏和折断时,必然会产生怜悯体恤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花草树木是一体的。花草树木还是有生机的植物,而当他看到砖瓦石板被摔坏或砸碎时,必然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砖瓦石板也是一体的。这就是万物一体的那种性德,即使在小人的心中,这种性德也是必然存在的。这种性德源于生来就有的天命属性,它是自然光明而不暗昧的,所以被称作‘明德’。小人的心已经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了,然而他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还能像这样正常显露而不是黯然失色,这是因为他的心处于没有被欲望所驱使、没有被私利所蒙蔽的时候。待到他的心被欲望所驱使、被私利所蒙蔽、利害产生了冲突、愤怒溢于言表时,他就会损物害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自己的亲人之间也互相残害,在这种时候,他那内心本具的万物一体仁德就彻底消亡了。所以说在没有私欲障蔽的时候,虽然是小人的心,它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跟大人也是一样的;一旦有了私欲的障蔽,虽然是大人的心,也会像小人之心那样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所以说致力于大人学养的人,也只是做去除私欲的障蔽、彰显光明的德性、恢复那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仁德功夫而已。并不是能够在本体的外面去增加或减少什么内容。”接着又问: “明明德确实很重要,可是为什么又强调‘亲民’呢?”先生回答说:“明明德(彰显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是要倡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亲民(关怀爱护民众),是天地万物一体原则的自然运用。所以明明德必然体现在亲爱民众上,而亲民才能彰显出光明的德性。所以爱我父亲的同时,也兼爱及他人的父亲,以及天下所有人的父亲,做到这一点后,我心中的仁德才能真实地同我父亲、他父亲以及天下所有人的父亲成为一体。真实地成为一体后,孝敬父母(孝)的光明德性才开始彰显出来。爱我的兄弟,也爱别人的兄弟,以及天下所有人的兄弟,做到这一点后,我心中的仁德才能真实地同我兄弟、他兄弟以及天下所有人的兄弟成为一体。真实地成为一体后,尊兄爱弟(悌)的光明德性才开始彰显出来。对于君臣、夫妇、朋友,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是一样,没有不去真实地爱他们的,以此来达到我的万物一体的仁德,然后我的光明德性就没有不显明的了,这样才真正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这就是《大学》所说的使光明的德性在普天之下彰显出来,也就是《大学》进一步所说的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和天下太平,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充分发挥人类和万物的本性(尽性)。”问:“既然如此,做到‘止于至善’怎么又那么重要呢?”答:“所谓‘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原则。天命的性质是精纯的至善,它那灵明而不暗昧的特质,就是至善的显现,就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至善的显现,表现......余下全文>>
30岁创业是不是太晚了
男人40一支花!!!
希望你会开的茂茂茂!!!
我们都在欣赏你喔!!!
大学问 王阳明TXT下载 10分
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这本书也很值得一看 建议楼主看一下
王阳明的大学问在哪一卷
卷二十六。
王阳明 大学问 最后两部分翻译,注意最后两部分哦!
你是哪里不懂?这个是阳明心性学的功夫论,阳明公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内外的打通。不像朱子分内外二截。
阳明公答趁九川“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是一件”时候这样说:“耳鼻口舌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非耳鼻口舌四肢身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出自《传习录》下)
上一段说的是诚意的功夫到底怎么做。怎么能够去感应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
下一段是针对朱子的《四书集注》里大学说的,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子的意思是,止于至善是最重要的,亲民(亲字在朱子理解是做新的通假用),明明德是递进关系,而阳明公则认为这些都是并列的,是一件事情,是心在不同事情上的不同反应。
阳明学是孟子学,建议你先看《大学》和《孟子》,这两篇通熟以后,有些感念是很好理解的。如实在不能理解请参看牟宗三先生的《从陆象山到刘辑山》《心体与性体》。
我国哲学还重视一个体证,也就是学了之后想办法落实到生活里去,在生活中感悟这些道理,否则的话,这些道理就算知道也没有用。
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再联系。
阳明学江阴君山会后
如何理解王阳明所说的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大学问》的“灵昭不昧”什么意思
这词原是佛教用语,自朱熹后,宋明儒家,最喜欢拿佛家定义的概念来阐述儒学。类似的还有鸡本心","习心",觉,悟等。这些都属于见着好听就拿来用了。
灵知不昧,你是不理解灵知呢?还是不理解不昧呢?其实这话很好理解,你要知道阳明学有一项功夫叫"静坐",静坐的目的就是要默坐澄心。因为阳明认为人人心里有个良知。很多人的良知不显现是因为私欲之蔽,这种导致良知被泯灭的情况,阳明叫做"一体之仁亡矣"(你不妨回过去再看大学问的上下文,最好再准备一本大学章句在边上,若你看的是阳明全集,在下卷有古本大学的)。所谓灵昭不昧者也,就是良知这个灵昭,这个天命之性没有被私欲遮蔽掉掉,时刻提醒着人,什么叫善,什么叫不善。
你以后再读这些时,不妨不懂的先跳过,不断的进行上下文通读,自然就会联系起上下文,于是不懂的就懂了。读典籍应该要像阅读理解,先通读,再理解。而不是像语文课堂里,逐字逐句求解。
这个就是所谓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通而百通。